蛇蝎美人2 影音先锋: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之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7:02:40

为什么学习传统文化之二

作者:冯宇奇

                             为生民立命

学习传统文化不能离开生命(对生活有益)而学,离开生命(对生活有益)的学习都是舍本逐末的作法。那么为生命而学,首先就是如何过好今生,抛开今生谈前世、谈来世,都是不现实的。

学习传统文化为生民立命的意思就是,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开启自己智慧,首先弥补先天之命的不足,使当下的生活富足而幸福,过好今生。这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应有的目的,只有有了这个目的,才会有的放矢,在传统文化中寻求有益于今生生活富足而幸福的方法与途径。

为生民立命,起点是自己,先立好自己的命,然后用自己生命的光辉照耀身边的人,让身边人的生命也散发光芒,若干个生命之光不足道,许许多多的生命之光就会照亮天空把人们从黑暗带向光明。

要学习传统文化为生民立命,我们首先要问自己问题:

命是不是先天有定数的?能不能立?

 

一、造命者天,立命者人!

 

立命的代表人:袁了凡(1535-1609),江苏省吴江县人,原名袁黄,字坤仪,号学海,后改号为了凡。

他出生于1535年(明嘉靖14年),十几岁时就死了父亲,因家境贫寒,正在求学之中的袁学海,不得不中途辍学。母亲沈氏毅然叫儿子放弃学业,改习治病救人的医术。

在他26岁时,他遇到了一位姓孔的老先生,在孔老先生的启发点播下,袁学海激发了重习举业的愿望。被孔先生算出了一生命运的定数:

孔先生给推算出,第二年的运程:县考童生,当十四名;府考七十一名,提学考第九名。第二年赴考(公元1562年,明嘉靖41年),三处都是如此。

后又为袁黄算终身:某年考第几名,某年当补廪,某年当贡,贡后某年,当选四川一大尹,在任三年半,即宜告归。五十三岁八月十四日丑时,当终於正寝,惜无子。余备录而谨记之。

从那以后,袁黄无论考试还是功名利禄得失都与孔先生算的一样。

后来袁黄如孔先生所算得九十一石皇粮后,选了贡生。按照规定,贡生要到南京的国家大学读书,在没有进国家大学以前,他先到栖霞山去拜见云谷禅师,这是一位得道的高僧。既然人的命是先天已定的,在云谷禅师的禅房里,当然袁黄就心平气和了,不再有任何妄想、妄念。云谷惊诧地问他:自从你进来后,我不曾看见你起一个妄念,这是什么缘故呢?袁黄老实告诉他:我的命被孔先生算定了,何时生,何时死,何时得意,何时失意,都有个定数,没有办法改变。就是要胡思乱想得到什么好处,也是白想;所以就老实不想,心里也就没有什么妄念了。云谷禅师笑道:我本来认为你是一个了不得的豪杰,哪里知道,你原来只是一个庸庸碌碌的凡夫俗子。

袁了凡问何故?云谷禅师对袁了凡说:一个平常人,不能说没有胡思乱想的那颗意识心;既然有这么一颗一刻不停的妄心在,那就要被阴阳气数束缚了;既被阴阳气数束缚,怎么可说没有数呢?虽说数一定有,但是只有平常人,才会被数所束缚住。若是一个极善的人,数就拘他不住了。《易》开章第一义,便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所以命是可以自己改的,而佛家是让人识透极善极恶之理的力量,识透了按照去做,命由我自己造,福由我自己求;我造恶就自然折福;我修善,就自然得福。从前各种诗书中所说,实在是的的确确,明明白白的好教训。我们佛经里说:一个人要求富贵就得富贵,要求儿女就得儿女,要求长寿就得长寿!

袁黄听了云谷禅师之言后,顿然醒悟,从此改号“了凡” 从此以后,他就整天小心谨慎,虽然是在暗室无人的地方,也常恐怕得罪天地鬼神。碰到讨厌他,毁谤他的,也能够安然的接受,不与旁人计较争论了。

从见了云谷禅师的第二年(公元1570年),到礼部去考科举。孔先生算的命,应该考第三名,哪知道忽然考了第一名,孔先生的话开始不灵了。孔先生没算出袁了凡会考中举人,哪知道到了秋天乡试,竟然考中了举人,这些原来都不是他命里注定的。

从此袁了凡的命已经立起来了!

袁了凡知道命是可以自己立的以后,且最好的方法是行善积德,因此发愿行善,要做三千件善事。从己巳岁(公元1569年)发愿,直至己卯岁(公元1579年),历十馀年,而三千善事完成了。

因膝下无子。古人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此起了求子愿(1580年),发愿如果夫人能生个儿子,愿行三千善事以求子。辛巳(公元1581年),夫人生了个儿子,取名叫天启(袁天启)。

袁了凡每做一件好事,就随笔记下来。袁了凡的妻子不识字,所以她每做一件好事,就用鹅毛管沾红水,在皇历上画一红圈儿。都做什么善事呢?或者给饥寒交迫的人一些食物。或从市场买些鱼、蛇等生灵放归自然,有时一天就做十多件好事。到至癸未(公元1583年)八月,三千之数已满。

(公元1583年)九月十三日,袁黄又许愿行善事一万件以求中进士,日日行善,从不间断,受上天之佑,1586年进士及第,他做了宝坻县(现天津市宝坻县)县令。(命又长了)

虽然做了县令,但一万件善事还没做完,但是一万件善事谈何容易。因此你母亲(因是家训,这是袁黄对儿子说的)很是担心,每天做十件好事,做足一万件,也需要三年呀!我也因此发愁,忽然一天晚上我做了个梦梦见一人鹤发童颜,宛若天仙,我对他解释虽有心做一万善事,但实在较难。神说:这事好办,你只把农民每年交的贡粮减免一些,一行事就等做了一万件善事了。原来宝坻县农民每年纳贡比例是一亩地上交二分三厘七毫的产量,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把农民的纳粮比例减至每亩地交一分四厘六毫的产量。

当时正好五台山的幻余禅师到宝坻县来,我把所做的梦告诉他。问他减皇粮这件事能否抵一万件善事?幻余禅师说:善心真切,一件善事可当一万件。何况你减免皇粮,全县数万人皆受其福呢?所以减粮这一件,的的确确可抵一万件善事。你已经还愿了!

孔先生算定我的命本应五十三岁寿终,我从未祈求延长寿命,但五十三岁时不仅没死,而且连小病小灾都没有发生,今年我已经六十九了(1604年)。

《尚书》说:“天难谌,命靡常。”《诗经》说:“惟命不于常,道善则得之。”这些话都是真真切切的。我通过自身的经历验证了命不是先天定了后天不能改的道理。因此,圣人说祸因自己作,福由自己求。这话是真实无误的。世人常说的:祸福天定。这话是世俗之论,不足为信。你要坚信圣贤之言,不要沦于世俗。

 

二、如何立命  立命的阶段

 

为自己立命,甚至用不着什么外在条件,只要改变内心,修行自己即可。用不着豪车大房,也用不着锦衣玉食。所有需要的条件只要有温饱,有一颗善良的与人为善的心就够了,不断学习力求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拿什么立命?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就是学习袁了凡先生的积善立命的方法,这种方法简单易行。另一种方法就是学习传统文化开启自己的智慧,这是最根本的立命之法,这个方法也不难,每天用二三十分钟的时间简单重复一下传统文化中的经典之作,比如《弟子规》或者《大学》。

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只有与你的生活融为一体,引导你过智慧人生时才会有用。否则文化是文化,你是你,与生活没有关系时,文化就会成为糟粕。

为生民立命的起点,应该首先是我们自己,不能拿传统文化衡量他人。“古之学者为己”,以前学习传统文化的智者,都是先为自己的生命而学,不是为了别人的生命而学。自己的生命是根本,只有把握住了自己的生命这个根本,让他放出耀眼的光芒的时候,才能推己及人地照亮他人。如果学习传统文化只是为了判断他人的不足,那么不仅浪费了自己的生命,也会误导他人。误人误己,又有何必。 

传统文化是智慧的载体,不是我们用来衡量他人的尺度。传统文化经典可以直接拿来做胎教,做幼教也可以用来做成人的继续教育,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指的就是传统文化。只有传统文化是外延性非常强的智慧,小孩子学了有益,青少年学了有益,老年人学了也有益,并且从传统文化中可以求仁得仁,求富得富,求贵得贵。传统文化还可以用来做胎教,以弥补胎儿的情商不足,传统文化的功用很多,简短的篇幅难以全述。我们仅从胎教、幼教与学习改变命运(成人继续教育)说起:

 

(一)、胎教与幼教

胎教理论最早萌发于古代的人们祈盼得到好孩子的美好愿望。胎教的思想起源于我国,早在两干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有了关于胎教的记载。 “胎教”这个词最早出自于唐朝以前成书的《洞玄子》。书中记载:“凡女怀孕之后,须行善事;勿视恶色,勿听恶语;勿咒诅,勿骂詈,勿惊恐,勿劳倦,勿妄语,勿忧愁;勿食生、冷、醋、滑、热食;勿乘车马,勿登高,勿临深,勿下坂,勿急行,勿服饵,勿针灸;皆须端心正念,常听经书,遂令男女如是,聪明智慧,忠真贞良,所谓胎教也。”传说后稷的母亲姜源氏怀孕后,十分注重胎教,怀孕期间,“性情恬静,为人和善,喜好稼穑,常涉足郊野,观赏植物,细听虫鸣,迩云遐思,背风而倚。”

胎教

孕妇在刚怀孕的前几个月里,情绪不稳定,易于急躁。一急躁血压就会升高,血压升高则在子宫里的胎儿也易受到惊吓,经常性急躁血压会跟着忽高忽低,影响孩子的情商,容易使孩子未来有暴力倾向。如果怀孕期间经常性有规律的读读《大学》等传统文化读物,一方面陶冶情操,使孕妇心情平和,同时也使胎儿有个平和的生存环境。另一方面给胎儿种下了一颗开启智慧成就人生幸福的种子。

孩子是每个父母的根,也是父母们的精神之源,是天下父母老有所依的所在。胎教从三个月开始,只需要父母拿本《弟子规》或《大学》每天花二、三十分钟的时间,自己读读,修养自身的同时,胎儿也受了教育,一举多得。

胎教的第一步是孕妇的作息时间,这是胎教的基础,孕妇每天早睡早起给胎儿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是最为重要的,甚至比读传统文化经典还重要。

因此:

第一:重在孕妇的作息时间,这是给孩子未来一生的第一个习惯,如果孕妇每晚十一、二点上床休息,那么未来孩子出生后,一定也是晚睡晚起的习惯。《素书》说:与覆车同轨者,倾。意思是明知前面的路不平,过去的车都翻了,还抱着猎奇的心理,往前开,结果一定是人与车同覆。人的作息习惯也是如此,生而为人,人是阳间之人,不是阴间鬼。阳间之人最好的作息习惯就是与日月同阴阳,日出起床,月起休息。如果巅倒阴阳,白天睡觉,夜里工作,则与阴间之鬼同路,结果必然有损阳间之寿。所以孕妇做胎教的第一步就是自己早睡早起,养成一个良好的作息习惯。这是给孩子最好的财富,能使其一生受用。从《黄帝内经》中来看孕妇在早晨7点半前后起床,晚上九点前后睡觉比较好!

第二:怀孕初期,许多孕妇有妊娠反应,生理上的不适,会对心理上造成许多阴影,甚至有些孕妇会因此而得上产前抑郁症。妊娠反应生理上的不适,过几个月后自然会渐渐减缓,心理上的不适乃至抑郁症的产生,却可以通过传统文化的学习防患于未然。孕妇每天早起早睡,早晨起床不能做太多的运动,而晨读传统文化中的《大学》或《弟子规》则不仅可以缓解心理上的不适(也有助于消除对未来生产疼痛的恐惧感),也给尚在子宫中的胎儿以声音上的安慰,使胎儿早点与父母建立起声音方面的情感沟通。

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大部分都是可以用来做胎教的,《大学》与《弟子规》比较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并且正常的读法与健康的心跳同步,可以舒缓胎儿的紧张情绪,增强胎儿未来的情商。

孕妇每日早上起床后稍作活动:晨读《弟子规》晚读《大学》;或晨读《大学》晚读《弟子规》。先读哪个以个人爱好而异。读《子弟规》需要十分钟,读《大学》需要十五分钟。两者一起读也就二十多分钟。最好男方多读,因为男人的声音低沉,比母亲的声音更有穿透力,因而孩子在子宫里听地更清。一般来说孩子更乐于听到父亲的声音。这也有利于胎儿的情商的增长。胎教时期,男人多给胎儿读《弟子规》《大学》,不仅胎教做的好,同时自己的情操也得到陶冶,为孩子出生后的幼教做好准备。

幼教(零岁到七岁):

幼教重在时间,要多一些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同时幼教重在夫妻和睦,不在物质,更不在名车别墅。孩子刚出生到三岁之间,父母与之共度的时间非常重要,因为在胎儿时期,父母的声音已经被胎儿所熟悉,胎儿听到熟悉的声音才有安全感。孩子出生后,父母多陪婴儿聊,多抱抱他,让他充分感受到“爱”,这对孩子未来的情商与智商发展都是非常至关重要的。只是简单的给孩子买最好最贵的婴儿床,尿不湿、奶粉、婴儿装等,而没有时间陪孩子是不行的,婴儿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与被爱。

 三岁到七岁之间的幼儿教育:父母不求甚解地带孩子读《弟子规》、《大学》、《道德经》、《孟子》等读物。父母的领读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可以不明白其中之意,孩子读的多了、读地久了自然会伴随着年岁的增长与人生阅历的增加而明白其中的哲理,并渐渐开启自己的智慧。

 幼儿教育方面许多父母存在的误区就是买来书本与光盘,往影碟机里一放,就让孩子跟着一个毫无生机与情感的机器读传统文化,这不仅起不到传统文化应有的启智功能,而且还有可能使得孩子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一旦孩子对传统文化产生逆反心理,这辈子他就有可能关上了一条开启自己智慧成就自己幸福人生的大门。

教儿初孩儿,教妇初来。“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无论对小孩子对成人都重要。自幼让孩子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这将让孩子一生受益无穷。而要做到让孩子早睡早起,父母要起到带头作用,如果早晨起床的闹铃只是为孩子设置的,孩子起床了,父母还蒙头大睡,孩子只会暂时屈从,但心里不服。正如《弟子规》所说的“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父母做不到,只让孩子做,这是起不到教育作用的。

(二)、学习改变命运

做好事,不停的做好事。随时做好事,随时就能改变命运。但是成本最低,改变命运最彻底的方法还是学习。韩愈说过:“一时劝人以口,百世劝人以书。”要改变一时的运气,做好事。要改变一生的命运,不停的做好事。但要荫佑子孙,最好办法还是学习。“家有黄金满盈,不如给儿一经。”

在学校学习好,考一个名牌大学,可以为找一个好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一般来说,名牌大学能较好的解决未来就业问题从而解决物质生活问题,在学生精神与思想需要方面,学习传统文化经典,也可以解决个人的思想与精神需要。传统文化如同一个筏子,可以把你从愚昧的此岸度到智慧的彼岸,过智慧而幸福的人生。不仅你能过智慧而幸福的人生而且还可以引导你的子女走一条智慧而幸福的路。

传统文化都是浓缩的精华,字数都不多:《道德经》五千字,《大学》一千七百多字,《弟子规》一千零几十个字,《孙子兵法》七千多字,《鬼谷子》九千多字,《金刚经》五千多字,这些经典字数都不多。

改变命运从现在开始,从你开始:

学习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学习至少是为了今生的幸福。生命的幸福有两方面:物质丰富与精神的愉快。

如果大家之前没有接触过多少中国传统文化,那么可以脚踏实地地从《弟子规》开始,学习《弟子规》,去实践《弟子规》,是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
  《弟子规》在传统文化里,算是做人的基础,有了这个基础就能向高层建筑“道”方面发展。因此大家不要把基础与高层建筑混为一谈。中国文化的高层建筑是道,我们先学些基础,如果你有兴趣,还可以学习《大学》,还可以修习诸子之学,学习史学以得“道”,那就是更高的层面了。
   学《弟子规》有两点需要大家注意的:第一,不要搞教条主义。我们学《弟子规》是用来要求自己的,不是拿来衡量他人的,不是拿来衡量社会的,如果你拿来衡量他人,拿来衡量社会,你会绝望的,你会制造新的矛盾,而不是解决矛盾。当你学好了,别人愿意学,你可以和他分享你的心得。第二,不要因为学好了《弟子规》,学行结合的不错,就把别人看低了,自以为高人一等,这样我们就会受到孤立。我们学好了习好了,但也不要脱离民众,更不要孤芳自赏,要把好的东西推广到民众中去,这就是智慧。中国传统文化讲德行,但更讲智慧,智慧也许更重要,智慧不是投机取巧,智慧使你更好地实践你的德行,推而广之你的德行,智慧就是要灵活,要和大家打成一片,引导大家向光明的、有智慧的生活靠近,只有大家都有智慧了,你才不会因孤芳自赏而寂寞。   

    《大学》算是立命之学里面的经典之学了,我们大家常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大学》所讲八条目里的四条。《弟子规》反过来看就是“规弟子”,规范我们的日常行为言语的,我们每个人都从为人子,为人弟活过来的,到了单位就是为人下级,为人部属,因此《弟子规》也是有用的,不仅适用于子弟,也适用于企业单位的同事与上下级之间的交往。如果把《弟子规》作为为人的基础,《大学》则是大人之学,是我们成年人修身、齐家、带领团队的一剂妙方了。《大学》的内容简而周于事,唯有读之方知其味,这里不再多说了。

立好自己的命,娶了媳妇再立媳妇之命,媳妇怀孕了再做胎教、立儿女先天之命,妻儿之命已立,回敬父母。回敬父母,使父母颐养天年。和睦兄弟,兄弟睦孝在中。修身、齐家已成,则我们的邻居会仿效,仿效我们的邻居的家庭也会其乐融融。邻居们相互仿效,则小区就成为和谐美满的小区。各小区相互仿效就成就一片和谐的社区。各社区相互仿效,则整个城市会成为和谐、幸福的城市,每个城市组合起来国家也会渐入和谐佳境。这就是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效果。而天下太平,和谐美满皆源于一个人的修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幸福国度”的源头之人。要成为这个源头之人,就先给自己立命。

立命,最后就是立一个“孝”字,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家能尽“孝”,则名声外传,达到“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的效果。推己及人,由己而家,由家而乡,由乡而国,由国而天下。“孝”的圆满是家运的长久,一个个家的圆满就成就了国的太平。国的太平与和睦由家庭的健康和睦组成,百分之六十的家庭都是离异家庭的话,国就是一个离异之家组成的国,国将不圆满,国家的主流价值观就被离异之心所左右。

传统文化是开卷有益的,终身受用的智慧。无论《弟子规》、《大学》还是《孟子》、《道德经》,都可以做胎教,也可以做幼教,同时也能做青少年,成年教育。对老年人也有益,他们读了不仅可以总结一生的得失,同时也能起到修身养性,颐养天年的功效。

“为生民立命”,种下一颗参天大树的种子,让你有成为栋梁之才的可能,但能否长成参天大树,不仅仅取决于自己,还取决于外在的条件。一般情况下,种豆得豆,种瓜得瓜,只要人付出都有收获。但也有付出与收获不成正比的,甚至付出没有收获的。但正如“夏有霜雪,冬有雷电,然四季之势不易;良贾不为折阅不市,良农不为水旱不耕。”我们按照常理去行动、去努力,虽然不一定能收获与付出成正比的果报。但是如果我们不付出,一定不会有回报的。为生民立命,从自己开始,从现在开始!立好你自己的命,你就为天下之命的一分子立了命,每一个人都立好自己的命,天下生民的命就立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