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子输入模块接线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研究_教育科研_教师园地_钮家小学学校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0:31:38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研究
课题方案
一、课题的提出
1、从当前宏观形势看:
由于城乡体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义务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在办学条件、教育投入、师资水平、学校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因而教育均衡发展成为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焦点问题,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采取与薄弱学校整合、重组、教育资源共享等方式,促进薄弱学校的改造。因此,以城区优质学校来带动农村薄弱学校的发展,即学校共同体建设成为教育均衡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而共同体建设的核心在于教师,关注教师专业成长,全面提升教师素质,推进师资力量均衡发展,是提高共同体学校教育质量的前提,也是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必然。
2、从我市教育现状看:
多年来,我市通过“下乡支教”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等形式扶持农村教育,虽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这些帮扶方式缺乏长效机制,资源整合力度小,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育发展的困难。2009年,市教育局出台了《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总的课题方案,提出了以城乡学校共同体“捆绑”机制为载体,通过办学理念的传播、办学经验的交流、学校文化的影响、优质资源的共享等方面,强化城市学校的“连带”责任,加大对乡镇学校的指导力度,增强学校的自身“造血”功能,加快乡镇学校在办学思想、管理水平、教学质量等方面与城区学校接轨,实现城乡学校的共同成长,共同发展。这给农村学校的发展指明了道路,也给农村教育发展的带来了契机。在这种“捆绑”机制的引领下,如何促进乡镇学校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3、从教师自身发展看: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如何缩小城乡教师的能力差异?如何架设自己专业成长的通道?如何提升自己实施课程改革的能力?如何成为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宰?是摆在每一位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在城乡教育共同体中,由于每一所学校的校情不同,教师专业成长的基础与环境也不同,因此,突出“以师为本、尊重差异、合作研究、共同进步”,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研究是一种有效选择。
二、课题的界定
关键词:
教师专业成长: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包括:1:苦练基本功: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手漂亮的字,准确的表达能力和敏捷的反映能力是一个好教师所必备的自身素质;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培养现代化教育意识与教育教学能力;3、积极应对新课程,努力尝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孩子们的乐园;4、树立自我反思、在“做中学”的实践观念。美国学者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因此,行动研究与实践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方式和必修科目。 学校共同体:是以学校共同发展为愿景和获得共同进步为目标,由不同发展水平学校构成的组织机构。共同体内部学校地位平等,成员间相互学习,资源共享,在共同进步的同时,实现每所学校的最大限度发展。
策略:计策、谋略;引申为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的行动方针。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是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所提出的子课题,是指学校根据教师自我需要和专业发展的要求结成联盟,优势互补,为教师更快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搭建平台,从而引领教师走自我专业成长之路。
本课题界定:本课题以实小与钮小的所有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以 “教师专业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指向,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的策略,形成对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新认识。通过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校际实践,创新学校机制,创建合作、互动的学校共同体,真正使两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加油站,增强教师专业实践智慧,激励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得到更快更优的专业发展。
三、研究目标
1、剖析两所学校中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现象,并在“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指导下,探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研究的策略,积累丰富和鲜活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案例,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的新的具体化的理性认识。
2、“以区域均衡发展为本”,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优质教师队伍,服务于共同体,不断提高共同体学校的教育质量,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
3、“以师为本”,不断更新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树立新型学生观、教师观、课程观、学习观、教学观,提升教育科研能力和终生学习能力,促使教师专业化发展。
4、“以生为本”,促使教师实现教育理念与教学行为的现代化,为全体学生的发展提供巨大的成长空间,让每一位学生的自主发展、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
四、理论依据
1、“麦格雷戈理论”。
大多数人是懒惰的,他们尽可能地逃避工作。人的行为受动机支配,只要创造一定条件激发员工的动机,员工就会努力工作,就能在实现组织的整体目标时,满足自身事业心的需要,如果员工没有干好,就要检查妨碍员工积极性的原因,用引导法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论。
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惠明确指出:“发展与培养是不能给予或传播给人。谁要享有发展与培养,必须用自己内在的活动和努力来获得。”就教师而言,“自己的内在的活动与努力”就是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实践。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保鲜剂”,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地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3、人本管理的若干理念。
r人生观。坚定职业理想。诗人柯灵说:“理想使现实透明,美好的憧憬使生命充实。”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必须引导教师视教育为自己一生的事业,进而以职业理想导航教师专业发展。赏识、激励、调动教师的源动力,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和谐宽松的成长环境,使教师身在三尺讲台,心怀职业理想,教育人生透明充实。
r价值观。发展教学个性。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固然,许多事有赖于学校的一般规章,但是最重要的东西永远取决于跟学生面对面的教师个性:教师的个性对年轻心灵的影响所形成的那种教育力量是无论靠教科书、靠道德说教、靠奖惩制度都无法取代的。”教师要避免陷入平庸,必须要有有别于人的个性特色、教学风格和教育思想。因此,学校要把尊重、鼓励和发展教师个性作为现代学校教学管理的一个主导价值取向,尊重教师个性,发挥教师长项,展示其个性化亮点,为专家型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4、新课改要求。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都明确指出“课程改革,成也教师,败也教师。”新课程给教育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新课程强调,教师要与课程、学生、学校共同发展,教师知识结构要不断更新与优化,教师的专业技能要不断提高;学校不再只是教师任教的场所,更应是教师成长的一个重要舞台。我们提出:以理念为导向,以学习为根本,以制度为保障,充分发掘各种资源,以校为本,提高教师职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五、研究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在实验过程中必将会遇到很多的实际困难,我们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边实践、边反思、边总结、边改进的策略,创造性地开展实验工作,使实验工作顺利达到既定目标。
2、主体性原则。一切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强调尊重教师的主体地位。关注教师的发展,特别是教师个性的发展。以教师的原生态为本,尊重教师间的个性差异,尊重教师的实际需要。尊重教师原有状态,宽容、张扬教师的教育教学个性,激发教师的教育创新潜能,并鼓励教师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分发挥教师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同时,还要挖掘教师的个性特长和优势,开展合作研究,发挥和利用教师资源,促进每一位教师专业的不断发展
3、民主性原则。心理学表明,自由、民主的氛围能使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要开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建设研究,除了强调教师主体地位外,更应创设一种民主、自由的氛围,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创造条件,提供支持,搭建平台,引领教师走自我专业成长之路,促使教师按照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学习自己最需要的内容;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以“追踪”或汲取“他人的经验”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将更有利于自我反思、自我成长。
4、实践性原则。教育实践是催生教师专业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最有效途径。要构建合作、互动的学习共同体中,让个体在组织中彰显个人的智慧,同时发挥群体的智慧。更能让个体在相互学习与交流中,学人所长,补已之短,从中不断地超越自我,更新和完善自我。
六、研究的内容
一、共同体学校共性与差异、优势与特点的现状调查研究
1、实小与钮小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教师专业与任教科目相关性调查;
2、实小与钮小课堂教学差异的研究;
二、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教育共同体的实践性研究
1、以区域为框架实现教学资源、理念共享,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
2、以学科主题活动、质量管理为渠道,建立联动教研共同体。
3、以本课题为纽带,建立教科研共同体。
综合实小教科研的优势和钮小的特色优势,采取专题合作的方法,就共同关心的问题,集中双方优势,以项目协作研究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研究。如:建立校本课程开发协作研究小组、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协作研究小组等。
4、以双方学校特质和特色为核心,建立优质资源共同体。
七、研究方法
1、行动研究法
把行动和研究紧密结合起来,在研究中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促使教研活动和科研活动有机结合。制定详细学期研究计划,边学习、边实践。促进课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
2、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主体理论、生本理论等相关资料的学习,了解现代教育的教学观念,为本课题的研究打开理论基础。通过网络、杂志和报刊等媒体,了解掌握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一步明确本课题的研究方向。
采用调查法、观察法,边实践边研究。
八、研究对象和步骤
一、研究对象
作为市“教育高位均衡发展态势下区域推进有效教学”的大背景下所提出的子课题《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是以学校共同发展为愿景和获得共同进步为总体目标,以实小与钮小的所有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改革教师专业成长的校际实践,创新学校机制,创建合作、互动的学校共同体,真正使两所学校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的加油站,增强教师专业实践智慧,激励教师专业成长,使教师们得到更快更优的专业发展。
教师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及教师专业与任教科目相关性调查
二、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1——2010、5)
学习相关理论、成立课题组、制定课题方案,对课题成员进行必要的培训,明确要求。
(二)实施阶段(2010、5——2013、7)
1、完成双方校内的教学现状调查,在此基础上完成调查分析报告
2、完成与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综述
3、构建学校教育共同体,全面展开研究过程:
①共同体下的优质教师资源共享
②共同体下的城乡教师共同学习
③共同体下的城乡校际联动教研
④共同体下的优质教师自培与扩展
(三)总结阶段(2013、9——2013、12)
1、完成课题研究报告
2、汇编课题研究成果
3、召开课题成果鉴定报告会
4、梳理成果,确定市级成果推广经验
九、预期成果形式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的研究报告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的文献汇编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的论文集萃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学校共同体建设策略》的案例选编
十、课题组成员分工
一、课题研究人员基本信息
主持人
第一主持人姓名
马晓洪
性别

手机号码
13585038878
第二主持人姓名
周徐健
性别

手机号码
13961535559
课题组核心成员
姓  名
专业技术职务
研究专长
课题组中的分工
沈华英
中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周旭红
中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史玉君
中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潘国伟
小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庄  婷
中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王莉莉
小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史志军
小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
赵祝军
小学高级
教学管理
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