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分发做弊: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ygymyj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5:14:18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
             苏州工业园区第八中学课题组   (主持人:  尤 亮)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和价值
教育事业的发展要求学校教育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随着目前教育形势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改革进程不断深入,如何将课程改革的先进理念有效地转化为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如何解决教学过程中不断出现的一系列实际问题,学校教育事业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又如何在竞争中求得自身的发展,如何不断提升学校教育内涵,焕发持久的生命力和活力,都是值得思考和研究的问题。作为基层业务组织的教研组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
传统的学校教研组活动常常是通通教学进度,出出单元卷子,讲讲学生中的错误现象等停留在一般的业务通气上面,更有甚者,教研组工作无计划,流于形式,各自为政,过分强调竞争,削弱了合作(即使有合作也是貌合神离);对组织学习听之任之,缺乏目的性、计划性,实效性;忽视教师的学习能力的培养等。组织的较好的教研组也至多会共同研究一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等,而对于如何根据当前课程改革的要求进行把握教材,教学策略,学法指导的专题研究甚少,目前许多中小学(包括我校)的教研组织,都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一些问题,因此传统的学校教研组虽具有学习型组织的某些特征,但又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型组织。
鉴于这样的背景和现状,建设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就具有很大的理性价值和实践意义,因为学习型教研组的核心是学习,在教研组的团队性学习过程中传播学校的教育理念和价值取向,促进教师心灵的转变,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激发教师的学习欲望和持久学习的动力,并通过改善心智结构实现自我超越,从而以开放的心态容纳新的思想观念,形成学校的共同愿景,并为实现共同愿景而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所以学习型教研组应该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是教师生发教育能力和产生教育智慧的源头,也是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本保证,更是学校教育内涵不断提升的动力之源。可以说学习型教研组的团队性学习过程就是提高全体教师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的过程,也是促进教师教育个性的发展,形成自己的独特教学风格和特色的过程,还是教师是否具有一种专业追求,一种终身学习、发展、自我更新的品质的实践过程。
二.概念的界定
1.学习型教研组:学习型教研组是指一个能支持和帮助教师个人学习和交流的教学研究小组。通过营造弥漫于整个教研组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创造性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能持续发展并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团队。简而言之,学习型教研组就是一种能够不断学习、不断完善自我的行为和思想、不断超越自我创造未来的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的教研组。
2.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把教育岗位作为自己终身的职业,具备强烈的专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扎实的教育理论和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组织教学、从容应付各种教学情景的能力,特别在某一方面有自己独特的知识建树或超常能力,从自己的职业成长中追寻生命的意义。
三.课题的理论基础
1.源于企业管理的“学习型组织”理论,是一种以学习、创新、超越为追求的全新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学习型组织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具有高于个人绩效总和的综合绩效。鉴于这个理论基础,构建“学习型教研组”,培养教师的自主学习和团体学习,形成整个教研组的学习气氛,进而充分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创造能力,打造一个学习型、创造型的教师团体。
2.美国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需要层次论。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由需要引起的,人类动机的发展和需要的满足有密切的关系,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类最高阶段层次的需要,追求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动机,是实现个人理想、抱负,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能力的需要,即获得精神层面的臻于真、善、美至高人生境界的需要。满足这种需要就要求完成与自己能力相称的工作,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潜在能力,成为所期望的人物,这是一种创造的需要。
3.校本教研理论表明,教科研的过程就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性思维的过程,是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新成果的过程。开展校本教育科研,有利于教师转变教育观念,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开展教育科研是培养青年教师、名教师的重要手段,能使教师潜能得到充分开发,创造出教学奇迹;开展教育科研可以促进教师去观察、思考和学习,进而改变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素质;参与教育科研工作,使教师能经常对自己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可改进教育方式,改进教学行为,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素质。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研究是建立在充分可行的理论基础之上的。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1.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对学习型教研组形成机制的研究,形成一套具有校本特点的学习型教研组形成的机制;通过对教研科研一体化进程中学习型教研组学习方式和实践的研究,形成一套具有校本特色的学习型教研组学习模式,并运用这样一套形成机制和学习方式精心打造学习型教研组,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通过开展对学习型教研组建设的实践性研究,强化教研组团队性学习,建设一种以学习、合作、进取为主要内涵的学校教科研文化,这种文化着力于强化教师的学习意识,引领教师带着研究的目光从事教学,运用反思的方法改进教学,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从而建立一支学习型教师团队,使得学校、教师、学生得到共同提升和发展。
2.主要内容
(1)学习型教研组形成机制的研究(子课题一)
学习型教研组的学习应该是一个系统工程,如果不精心培育和扶植,学习就不会真正发生;如果学习只是一个孤立的项目或任务,而不是全体成员发自内心的追求,教研组也不会开始真正的学习。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教研组层面上建立一系列学习机制和学习促进与保证机制等社会化的制度和规范,建立适宜学习、鼓励学习、促进学习的环境。
(2)教研科研一体化进程中学习型教研组学习方式和实践的研究(子课题二)
教研科研一体化的过程就是教研组将教研问题课题化研究的过程,各学科教研组在研究的过程中以教研活动为载体,以教研问题课题化研究为主要内容,以学习为手段,强化教师树立自我反思意识,教育科研意识,终身学习意识,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目标。通过教研组学习方式的实践性研究,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学习型教研组学习的模式。
五.研究的方法和对象
1.研究的主要方法:
(1)文献资料法:本课题通过收集、分析和整理相关的文献资料,了解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现状,从已有的有关文献资料中吸取营养,批判地继承他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从而开阔眼界,扩展思路,受到启发,完善课题研究方案,丰富课题研究内容。
(2)行动研究法:课题以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从问题出发,为解决自己实践中的问题,研究与行动相结合有计划、分阶段、按步骤对教学实践进行批判性的反思、改进,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就是行动的过程,行动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3)实践反思法:课题通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教学反思对象,通过教师的实践反思,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将教研问题课题化,来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并促进教学能力的发展。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以某一(些)教研组为研究对象,对这一(些)教研组的一些典型特征作全面、深入的考察和分析,把静态的分析诊断与动态的追踪考察相结合,关注这一(些)教研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行多角度的思考与多层面的研究。
(5)经验总结法:课题通过对某一(些)教研组或教师个人的教研、科研和教学实践过程,及时做出经验总结,依据教研组(教师个人)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分析概括,揭示其内在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促进教师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研究对象:全校各学科教研组
六.成果形式
1.结题报告
2.学习型教研组形成机制汇编
3.科研论文集(教师发表或获奖)
4.教研组(教师)的成长案例(个案分析报告)及其成果
七.课题组的成员组成和分工:
1.课题由校长亲自主持,担任组长,核心组成员由校长室、教务处、教科室主要成员以及各学科教研组组长组成,以核心组成员为重要研究者,全体教师共同参与。
2.在校长室的领导下,学校教科室协调管理本课题的各项研究工作。
1.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2月至2006年6月)
(1)确立主课题,构建子课题。
(2)搜集相关理论资料,进行课题研究可行性论证。
(3)对课题研究进行理性思考,制定主课题实施研究方案及子课题工作计划。
(4)组建中心课题组,明确课题组成员的分工和职责。
(5)完成课题的论证和申报工作。
2.研究实施阶段(2006年9月至2008年9月)
研究实施在二年时间内完成,其间安排一次中期汇报,具体安排如下:
第一阶段:(2006年9月至2007年9月)
(1)建立完善的课题研究制度和课题活动安排,定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2)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会议,形成课题研究的会议制度。
(3)全面深入研究,探索校本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机制和学习模式。
(4)发布定期研究成果,设立园区八中校本教研论坛(或百家讲坛)。
中期汇报阶段:(2007年10月)
第二阶段:(2007年10月至2008年9月)
(1)继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理论水平。
(2)继续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会议
(3)广泛听取教师、领导、社会知名人士、有关专家学者意见,修正研究方案,调整研究计划,丰富研究成果,完善校本学习型教研组的形成机制和学习模式。
3.课题结题鉴定阶段(2008年9月至2009年6月)
进行后期总结,作总体评价,为课题鉴定作好准备,具体工作为:
(1)完善课题研究所有档案材料备查。
(2)做好相关总结,完成课题研究成果的编汇工作。
(3)申报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