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小口路66号:瞎分析,不如纠正认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3:47:33
作者:伍君仪 |  文章出处:广州日报 |  更新时间:2011-03-27
',1)">
认知行为疗法可媲美药物疗效
成为国际心理治疗领域的主流
指导专家 广州心力爱心理私塾心理咨询师陈文峰、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文军
抑郁了,焦虑了,想看心理医生——在国内以精神分析为主的心理咨询里,你的问题往往被追溯到潜意识深处——由于理论缺乏证据,疗效缺乏保证,这种治疗方式备受质疑,在国际上逐渐被边缘化。取而代之的是认知行为治疗(英文缩写CBT),成为美国心理治疗的主流,而在香港的精神科医生基本上也是药物治疗结合CBT的,例如剧集《仁心解码》就多次提及它。相比玄妙精神分析,CBT实在平淡得要命,有时甚至像小学生完成功课,似乎没有震撼心灵的“顿悟”,但疗效却得到实证研究的认可,甚至可以与药物媲美。
【案例】 一名从事客服工作的25岁男职员长期受到失眠的困扰,每晚躺在床上两个小时都睡不着,辗转反侧焦虑不已。
CBT治疗师请他把一周之中每一件让他焦虑紧张乃至郁闷的事情都记录在一张特殊的表格上。于是他老老实实地写道:客户威胁要投诉;女友骂了他一场……
一周之后,治疗师与他讨论他对上述事情的判断过程是否合情合理。例如他认为,客户投诉,老板就会炒他鱿鱼,然后再也找不到工作,于是越来越烦躁。治疗师和他一起推敲这些想法:
过去你被客户投诉过吗?
——有。
投诉让你被老板解雇了没有?
——没有。
于是男职员发现,自己得出这个想法的过程是不严谨的。
“适应不良的行为与情绪,都源于适应不良的认知。因此,认知疗法的策略,在于重新构建认知结构。”
——认知行为治疗创始人阿伦·特姆金·贝克
CBT不是简单的“讲道理”
CBT是当前全球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心理治疗,由美国心理学家阿伦·特姆金·贝克于1960年创立。广州心力爱心理私塾心理咨询师陈文峰介绍,CBT的理论认为消极情绪产生的关键在于对问题的看法,这与对信息的识别、选材和加工有关,在这个过程中人们往往陷入一些不良的心理习惯。
广州市脑科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徐文军介绍,人们常见的不良认知习惯有过分概括化,如因外语学不好就觉得自己很笨;绝对化,如觉得“世界上没有好人”;灾难化,如生了病就觉得没得治了;夸大化,如认为坐飞机很危险。这些问题往往是人们在年轻时留下的幼稚观点,或者创伤后形成的错误观点,最终都会造成痛苦。
CBT跟一般“讲道理”有类似之处,把道理讲明白了,心情就好了。陈文峰称,讲道理或许能扭转一个人对个别事情的看法,而心理习惯却不易改变,例如悲观者看任何事情都觉得灰暗,即使遇上喜事也不会高兴的——“道理我都明白,可我就是……唉!”这就需要CBT的语义分析等技术系统地解决。例如“我太笨了”这种认知怎么改变?徐文军说,CBT治疗师要找到这个人的聪明之处,逐一攻破各种认知误区,最后建立新的认知——“其实我并不笨”。
治疗抑郁可媲美药物
陈文峰介绍,CBT可以增强大脑思维中心(前额叶)对情绪反应中心(杏仁核)的抑制作用,减少不必要的情绪过激反应。对现实的正确判断有利于情绪稳定。
例如,听到一个洗脸盆掉下来发出“咣当”一声,有的人就会不自觉地疑神疑鬼,产生不必要的焦虑,如果确认家中安全无事,惊慌就会缓解,这就是合理地认知了现实后改变了情绪。
CBT要求病人把事情和自己的情绪记录下来,审视思维的过程,呈现出事件—认知—情绪—行为之间的关系,实现真实可靠的自我监控。针对症状的处理全程一般需要治疗14~22个小时。
CBT对抑郁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宾夕法尼亚大学研究发现,抑郁患者经过12周CBT后,80%的人有显著改善,疗效优于用丙咪嗪药物治疗的对照组,随访一年,疗效稳定。爱丁堡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和匹兹堡大学的研究组也证实CBT可以取得像抗抑郁药物一样的疗效。但CBT对于精神病性抑郁的病人效果较差。
潜意识PK前意识
目前,国内不少心理患者和心理学爱好者热衷于精神分析,兴趣远远大于CBT。
陈文峰介绍,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强调患者的人格改变,俗称“自我成长”,其关键是“悟”,但这可能无边无际。精神分析也是一种释放性治疗,有的患者“大彻大悟”以后抑郁没有了,但也把婚离了——亲朋好友难免要质问:分析师都对患者干了些什么?
徐文军称,精神分析的治疗要深入到心理结构的最底层——潜意识的层面分析冲突,例如一个人遭受别人指责后很愤怒,觉得受到不公待遇,精神分析就在潜意识里找到那是幼年父亲对他不公平造成的。分析师喜欢在潜意识里构建完整的前因后果,但很多时候构建出来的故事与事实不符,甚至是荒谬的,例如说病人“内在的小我没长大”云云。这是很好玩的高智商游戏,吸引了很多人,但分析可能很不准确,而且治疗花费的时间太长,医疗保险不予承担。国内的精神分析就做得更差了,很多分析师只学到一些皮毛,自我分析时间严重不足,难免忽悠病人。CBT则不会深入到潜意识,只是在前意识层面分析问题所在。前意识处于潜意识和意识之间,里头的经验是人们能够回忆起来的,相对容易把握,也容易纠正。
循图式改变不良人格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美国心理学家杰弗里·E·杨发展出CBT图式治疗,试图解决人格障碍。他认为每个人的人格中都有一套认知图式,时刻影响着人们对信息的收集,以及对危险信息的预警,从而影响情绪和行为,导致人际互动的变化。
例如,电影《非诚勿扰》里梁笑笑的人格中有这样的图式:“我不能被抛弃”。她对“爱情没有好结果”之类的信息特别敏感,于是一直在测试自己能不能面对婚姻爱情的无味或丧失。其他图式还有“不能失去自由”、“不能被人欺负”等,如果几种图式组合起来,还可成为一些特定的人格模式,例如韩剧《拜托小姐》里的江慧娜就是“可爱无助”的小公主模式和“面目可怕”的老巫婆模式同时集于一身的病人。
陈文峰称,CBT通过对认知图式的治疗可以改变人格,但可能要两年或者更长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