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律师收费标准:[03月03日]关于《五个般若经疑情》的解惑释疑钱神论坛 内观|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18:18:38
[03月03日]关于《五个般若经疑情》的解惑释疑

  一、云何阿赖耶

  上古先民发现前所未见的事物,内心或口语上会自动叫喊“喔!离耶!”、“喔!楼耶!”等语气。其口语变化繁杂,是一种通过未知发现,不自主产生的本能反射。它经常代表欢喜、快乐、欣慰感,但实际上语意具有喜、怒、哀、乐的各种可能,因为发现未必是快乐的,例如发现蟑螂窝。这个语气至少曾经存在整个中亚文明,在人类近代的四大文明都同时存在,距今三千年以上,直到今日,人们仍会以“哦耶!”、“哇呼!”、“牙呼!”等等,同样都离不开人类的本能反射。若行者有意体会该语气,宜往空旷处仰天长啸:“哦!离耶!”,则感受会更深入。唯一值得注意,“哦!离耶!”的音调是上扬的,音译后正是中国文字的“阿赖耶”,而事实上它存在任何语系中,其原意是一致的。

  简而言之,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在过程充满无限的可能性,对于寻找者的那颗心来讲就是指“欲望”。当持续在欲望中去探索,若坚定不拔则会衍生各种新希望,而欲望动能加诸在那颗心而成为新希望的过程正是“执着”。人类因为欲望而产生动能;因为动能而产生希望;因为希望而成为执着。因为执着,在固执地追寻中,人类才有创造与发现的高超能力,之后才有了文明。今日,人们口中的积极正是一种执着产生的动力,例如一个人失去对事业的执着心则会成为乞丐、穷人;如果失去欲望则会成为植物人、低能人。在过程中都可能产生“喔!离耶!”,故而在原始思维中,智者们把“阿赖耶”用以表法为“欲望”及“执着”。

  二、云何阿赖耶识

  将阿赖耶对应于人天法则,称之“藏”,其包含系统一切,比如“藏经”即“阿赖耶经”意。
  将阿赖耶归类于万法唯心,称之“藏识”,即“阿赖耶识”意。

  譬如“阿赖耶”:发现桌上指纹的人就是“证阿赖耶”。
  譬如细菌:发现细菌的人就是“证阿赖耶”。
  譬如船过水无痕:当行者使用神通智或立体的逻辑回忆去释出记忆,于脑海再次看见水的痕迹就是“证阿赖耶”。

  阿赖耶存在已知及未知的万法中,任何看不到及任何已知而未见之法,皆可指“阿赖耶”。在原始佛经,阿赖耶经常用来表达的意思是“伪装起来、栖息地、居住地、坟墓地、大树下、各种意识心”。而用来解释的方法通常离不开欲望与执着的释义,之所以如此表达的主因乃古时候的原始环境,然而这些也仅是“阿赖耶”的一小部分而已。

  佛家云:“凡夫怕果,菩萨惧因”。“因”是指“阿赖耶缘起”,凡夫看不见“因”,所以永远证悟不到“阿赖耶”;而菩萨不同,乃至证阿赖耶的可靠法门是“般若非般若”。

  三、云何无阿赖耶与无尼延底

  在原始思维,“阿赖耶”指欲望;“尼延底”指执着。
  “无阿赖耶、无尼延底”指不贪爱,即苦的止息。
  十二因缘“触、受”指向涅槃,趋向于四禅八定之寂静。

  四、云何了知阿赖耶等诸能缘心

  十二因缘“无明、行”指的是“阿赖耶识”,趋向于“破无明”,其方法是“般若非般若”的直观力或神通力。前者(一)的“阿赖耶”与“了知阿赖耶等诸能缘心”是不同的,后者境界高于前者,行走“能”阶,根本基础需要前者的“形”,惟“顿然者”例外。各位在读般若经的时候要能在当下立判“形”或“能”,不可混淆。假使看到经典上的“断阿赖耶、灭阿赖耶”等等,所指的是苦的止息,也就是趋向于涅槃寂静。假如将其解释成“没有阿赖耶、没有心王、没有如来藏”,则是“灭佛智种”的悲剧。

  阿姜查曾经涉猎过《六祖坛经》及听闻不少关于大乘阿赖耶识经典,非常谨慎地加以理解,其后对于六祖及相关北传祖师的神通力皆直呼高明,从而也对南禅宗的“顿悟”观念有着极大保留,正是“八识心王”。在南传佛教未到“世间四禅七定”前是不可能接触此一议题的,普通论师没有机会接触。阿赖耶识对于南传行者而言其实不陌生,只要证入“世间四禅七定”,向上突破的唯一方向必定是迎向阿赖耶识,正是依靠神通力去转化无明,而今,此类修行人多闭关于在森林、山洞或寺院,断然不可能成为台面上的名师。

  五、云何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

  《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如来藏识不在阿梨耶识中,是故七种识有生有灭,如来藏识不生不灭。何以故?彼七种识依诸境界念观而生。欲证胜法,如来藏阿梨耶识者,应当修行令清净故。大慧,若如来藏阿梨耶识名为无者,离阿梨耶识,无生无灭。”
  浅说:上文的“阿梨耶识”指欲望与执着;“如来藏识”指阿赖耶识,从而导入世间四禅八定,趋向涅槃。

  《楞伽经》:“阿梨耶识者名如来藏,而与无明七识共俱,如大海波常不断绝,身俱生故,离无常过,离于我过,自性清净。”
  浅说:上文的“阿梨耶识”指如来藏,“无明”指第八识,此是中国释家文学上的一种修饰法,也是趋向涅槃。

  每个年代不同,阿赖耶识于文论上的使用方法各有其异,然而阿赖耶识没有染、净之别,因为它不存在“名、色”中,它只有“神通力”或“神通智”等问题。简而言之,于有为法中没有固定的“如来藏”或“阿赖耶识”,它不受制“缘起”也不是固定的“色”,此是“时间及空间流”的漏洞问题。阿赖耶识必须通过“名能神变”才能在大千世界暂显其“色”,故不可说没有“如来藏”或“阿赖耶识”。

  南传行者不可能否定第八识,或称之阿赖耶识或真如本心,也就是如来藏,只有学者及学问僧才会不理解而产生“灭佛智种”的悲剧言论,慎之!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