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火车站最新时刻表:“联军”行动的逻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28:02

“联军”行动的逻辑

(2011-03-24 08:25:27)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论酷评

联合国安理会17日通过决议,决定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并要求有关国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保护利比亚平民和平民居住区免受武装袭击的威胁。表决结果显示,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有10个国家投赞成票,中国、俄罗斯两个常任理事国以及印度、德国和巴西三个非常任理事国投了弃权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决议后,利比亚宣布接受决议内容,立即停火并停止所有军事行动,此后欧洲航空安全组织证实利比亚已关闭领空,然而19日美国接到的报告显示利比亚军队与反对派仍在班加西激战,为此巴黎峰会与会各方觉得不可再拖延下去,遂对利比亚发动空袭。参加空袭的部队主要美国与英国,还有法国、加拿大和意大利——又是一次联军行动。

这次“联军”行动可以说相当鲜明地体现出西方联军在处理相似事件的共同原则——那就是西方的基督教精神中的道德逻辑。我们不妨来看个究竟。

基督文明最核心的文明是其理性精神和人道关怀。一种理论要说服如此理性、爱讲逻辑推理、辩证法的西方人,那就说明此理论的精准性,基督教讲的就是爱人、律己、平等、希望、信仰、公义恰恰补全了古希腊文明只有民主、理性的不足。一个人类社会如果有共同的行驶轨道、尊重同样的交通法规那就能把交通事故减少到最低层度!其实基督教的《圣经》讲的就是做一个文明人的规章制度,他讲的很科学、很理性、很细腻,更有一种博大的爱!圣经的原则是什麽?不是平均,而是“公义、平等、博爱、民主、理性”!而这已经被认为人类文明的最高价值观!在人道关怀方面,基督教主张基“神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在马太福音22章中有这样的话“耶稣对他说,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诫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爱人如己。这两条诫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

而卡扎菲在利比亚所作所为却无一不与这些原则背道而驰。卡扎菲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好几起明目张胆的恐怖活动都有关联。1982年以后,国际上连续发生针对美国的恐怖活动。1984年4月美驻贝鲁特大使馆发生汽车爆炸事件,死亡63人; 1985年6月,恐怖分子劫持了美环球航空公司817次航班客机;1985年12月27日,罗马和维也纳机场遭到武装分子袭击, 19人(包括5名美国人)死亡,100多人受伤。上述事件发生后,卡扎菲不是表示“支持”就是表示“祝贺”,甚至公然宣称, “正在帮助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进行训练”。2011年2月15日,利比亚第二大城市班加西爆发了反政府的抗议活动,不少年轻人高呼“打倒腐败分子”,还有人喊出了反对总统卡扎菲的口号。2月16日,数百名利比亚民众在班加西举行抗议活动,与当地警方和政府支持者发生冲突。2月17日,在班加西等多个城市爆发示威活动。在东部城镇艾贝达,目击者表示,有军警狙击手埋伏在屋顶上,造成多名示威者丧生。2月18日,利比亚国家电视台播放了卡扎菲和支持者见面的电视画面,政府支持者在首都等多个城市举行集会。2月19日,班加西形势急剧恶化,利比亚军队向示威者发射迫击炮弹并用机枪进行扫射。也因此,此次联军行动,正如美国总统奥巴马讲的那样:对利比亚进行军事打击不是他的第一选择。但当一个“独裁者”告其人民“没有宽恕可言”时,美国及其盟国不能无动于衷——因为无动于衷就意味着放任残暴损害正义。

基督教的文明的另一原则就是对商品和市场经济的高度尊重。基督教认为发展市场经济是一门好管家的艺术,顺服神所定的、合乎圣经的原则。主在才干的比喻(参看马太福音25:14—30)中说的很清楚,我们必须运用主托付给我们的,获取最大利益。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基本都受基督教的影响,慢慢形成齐备的思想文化体系乃至法律结构。正是这种整体社会道德和人文理论,构成了经济学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前提条件。研究欧洲宗教与经济,我们可以发现:欧洲宗教改革以后发展起来的市场经济,在短短时间内创造了超过全部文明史的物质财富,推动了生产力和社会文化的空前发展。但是,市场经济乃至整个现代化过程为什么产生和发展于基督新教国家,后来又在基督新教国家最为发达?对于这个有趣又有意义的问题,百科全书式的现代社会科学家马克斯•韦伯,从比较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入手,研究其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作出了重要的发现。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资本的积累,这就要求资本持有者把金钱或财富积聚起来,投资办企业,扩大再生产,而不是挥霍无度、吃光用光。用日常语言来说,这个基本条件就是节俭或勤俭,而这正是基督新教要培育的伦理精神和文化气质中很重要的一项。而这种节俭或勤俭之所以能够形成完整的资本主义经济,却是因为有市场支持。就此而言,商品和市场经济可以说是基督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当一个国家或政府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妨碍这一点是,西方联军往往不惜大动干戈。

就以这次联军攻打的利比亚而言,它也是一个拒绝市场经济的国家。自1969年9月1日革命以来,利比亚政府推行了国有化政策。从1970年起,先后将外国石油销售网、外国银行、保险公司等收归国有,将意大利人占有的肥沃的田庄全部收回。自1971年12月宣布没收美国石油公司起,先后将外国公司的全部或50%的股份收归国有。但由于实行单一国营经济,主要生活用品由国家补贴,所以市场萧条,商业生活几乎停滞。1987年后,利开始调整经济政策,允许私人企业的存在,利经济发展较快,但结构不平衡,粮食不能自给,日用品主要靠进口。

更要命的是:作为独裁者,利比亚领导人卡扎菲几乎就堵死了任何让利比亚实行市场经济通往国际社会的大门。在阿拉伯世界中,卡扎菲统治时间最长、最“特立独行”的一个领导人。69岁的卡扎菲生于利比亚南部费赞沙漠地区的柏柏尔人普通牧民家庭。1969年,还是上尉的卡扎菲秘密成立了“自由军官组织”,发动了一场不流血政变,推翻了国王伊德里斯一世。年仅27岁的卡扎菲被提拔为上校(利比亚军队最高军衔),他还宣布自己为革命领导人兼任武装部队最高统帅,开始了对这个国家漫长的统治。虽然,如卡扎菲自己所说,他本身并没有任何政府官方头衔,但他实际操控着拥有权力的人民委员会和人民代表大会。在早期,他曾经出版过一套论文集,即所谓的“绿皮书”,在书中就明确写道:任何政治团体只要反对卡扎菲领导的1969年革命时倡导的原则,都是违法的。在42年间,卡扎菲对内进行铁腕统治,令利比亚人对其心生畏惧。同时,由于统治者的一成不变令利比亚政府机构僵化、腐败丛生,利比亚经济长期处于生产效率低下的情况。

总之,当一个政权搞得国内民不聊生,并且堵死了这个社会向前发展的所有途径时,国际社会没有理由袖手旁观——更何况这种袖手旁观有违相关国家的宗教诉求。这或许是我们观察西方联军出兵利比亚的重要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