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青条花蜂扎了有毒吗:三维目标的设置误区及导引策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19:53:00
三维目标的设置误区及导引策略文章作者:金军华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10·3B 2010-6-7 9:47:06
  • 热点推荐:
  • 第二届“语文报杯”原创文学大赛截稿倒计时
  • 悼念本网小作家、我们可爱的朋友董旭云同学
  • 说说您对三大集团的自主招生的语文试题的看法?

    新课程为课堂教学架构起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使课堂教学真正为学生素养的形成及可持续发展服务。它的意义无疑是巨大的,它让我们课堂教学的终极意义指向了人,指向了人的发展。新的教学目标观不仅指向知识技能的获得,同时重视方法的运用与习得,还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渗透、陶冶或建构,而且,这一切不是在传授、灌输的方式中获得,而是在学生主体亲历、主动参与以及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生成,过程和方法既是一种途径与载体,同时也成为教学的重要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要求根据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教学目标。具体到教学实践中,就是要把原来目标单一(即知识和技能)的课堂转变为目标多维(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课堂。在新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自觉地在教学中强化三维目标意识,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验,从而使语文课堂充满了活力。
    但是,站在“发展人”的整体高度拟定三维整合的教学目标,也给实践层面的教师带来了理念与具体操作上的巨大挑战。三维目标之间的内在关系是什么?三维目标就是三个维度目标的简单叠加吗?拿到一篇课文,如何着手拟定科学、合理又基于教材特点与学生发展需求的目标?在教学实践中,人们对理论的认识依旧模糊,教学目标的制订存在着种种不足;而实际操作更是陷入误区犹自不知。其中三维目标相互割裂,教学目标庸俗化、机械化的倾向还比较严重。
   
一、问题透视
    1.教学目标的设计片面单一,过于偏重人文性。
    【案例一
】《春》教学目标设计
    通过体验、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的激情。
    目标的落实是通过下列程序来完成的。首先是学生阅读课文,然后开始活动体验。学生先是通过图画绘出自己心中的春天,其后是学生唱春天的歌谣,最后是学生表演春之舞。
    整个课堂生动活泼,五彩缤纷:绘画、唱歌、跳舞……可惜的是,整节课没有回到课文中美的语言品味上来。一节课下来,学生连课文也没读懂,更不要说从文本学习中发展语言,升华情感。不能说上述体验活动一点没有语文的因素,但是,离开对优美语言的咀嚼与欣赏,语文课就不是语文课,语文素养的提升也更曲折而且困难。从教学设计的角度说,语文课缺少语文味很重要的原因,恐怕与没有处理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有关。最主要的是片面强调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忽视工具性,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到不适当的位置,以至于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活动课、历史课。
    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这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语文学科的显著特点。文以载道,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课文,几乎都是思想性强、情感纯正的经典之作,因而,同其他学科相比,在语文课中进行人文教育有独特的优势,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也是义不容辞的。但是,强调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不能忽略工具性,不能以放弃基础知识为代价,也不能以削弱语文能力的培养作砝码。
    语文是唯一以言语形式为教学内容的特殊学科,它主要不是学习文本的内容,而是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我们在语文课堂上要恪守语文姓“语”不动摇,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对于文本中那些该抓的词句,还是要理直气壮地抓;该咀嚼的地方,还是要反复玩味,细嚼慢品。同时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也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相得益彰,同生共构,促进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2.三维目标相互割裂。
    【案例二】《明月几时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和能力:1.掌握文体知识“词”;2.识记两大流派“豪放派”和“婉约派”及代表词人;3.了解苏轼生平及词作。
    过程和方法:1.采用诵读法让学生熟悉课文;2.通过让学生概括词的上、下片内容来初步掌握词作的大意;3.学生分组讨论词作的艺术手法,从而进一步掌握词的特色;4.鉴赏名句,使学生在经典句中学会领悟其意境,加深对全词的把握;5.拓展延伸,使学生能举一反三,在其他词作中较好地领悟其意境。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感受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从而珍惜身边之情;2.认识苏轼在该词中流露的情感有个人和社会等多种因素。
    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们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我们应该从整体的、系统的角度全面理解三维目标,绝不能将它们割裂开来,人为地、机械地预设三个维度的不同目标。
    在上述《明月几时有》的教学目标中,“词”的文体知识、“豪放派”和“婉约派”的知识、苏轼生平及词作固然属于语文基础知识,但学习和掌握这些知识也必须有个过程,也必然有方法问题,而且也不可能脱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即使只是识记,也有识记的方法和体验问题。而通过诵读熟悉课文与概括词的内容来达成掌握词作大意、掌握词的艺术特色、品析鉴赏名句、领悟词的意境和举一反三领悟其他作品的意境这几项教学目标,固然要重视学习的过程和方法,但仅界定为过程和方法维度的教学目标,似乎有失偏颇。案例中设置的几项目标中,有哪一项不属于知识和能力的范畴?对词意的理解、对意境的把握、对诗词的鉴赏活动又怎么能离开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至于感受词的感情,理解作者情感产生的个人和社会因素,也绝不可能是单纯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问题,如果没有《明月几时有》的具体词句作为载体,如果还不能读懂这首词的内容,如果还不知道苏轼的生平经历和当时的时代背景,那么这两项教学目标又怎么达成?而结合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来理解体会作者的情感,不正是学习方法问题吗?
    二、策略导引
    1.正确认识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的主要理论是布卢姆的学习论——教学目标分类学以及大规模进行的“掌握学习”实验和形成性评价手段。这是实施目标教学的源头活水。要想顺利、高效地设计三维目标,必须重视不断地汲取“源头活水”来清醒大脑,弄清楚什么是三维目标,它由哪些要素构成,这些要素之间的关系如何等等,否则,就不能真正理解三维目标,实践中必然要走许多弯路,甚至误入歧途。
    三维目标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先说何为“三维”。言“三维”而不言“三种”、“三类”,是很有道理的。“种”、“类”区分是说它们是根据一定的标准从更大的一个集合中划分出来的,彼此是相对关系,你即你,我即我。而“三维”并不如是简单。“维”是几何学及空间理论的基本概念。“构成空间的每一个因素叫一维,如直线是一维的,平面是二维的,普通空间是三维的。”(《现代汉语词典》)“三维”空间是“点的位置量”(同上)。明确了“维”与“三维”的确切意义,我们再来看“三维”目标。如果我们把教学中可操作的基本单位称为“元素”的话,那么每个元素都可以从“三维”角度来考察。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也非交叉关系。它们是一体三维的,任何一维必然会与另外两维有着密切关系。知识和能力目标往往是显性的,但同时又附带着过程和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只是后二维往往是隐性的。三维目标是以知识和能力目标为核心的,其他两维是可以由它负载的。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寓于具体过程中,具体过程中又需要方法的指导与帮助,而这一过程总是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相随始终。对三维目标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有了准确的理解,才能设计出符合新课程教学目标设计理念的目标。请看下面案例:
    【案例三】《生命 生命》教学目标设计
    能借助“三读(读通、读懂、读好)”进行自主学习,乐于朗读,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体验、联系上下文等各种手段理解本课“肃然起敬”、“小憩”、“庸碌”、“擎天撼地”等词语的意思,从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生命的价值,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同时能把握主题词,准确理解文意。
    上面这则案例,很准确地把握了三维目标的设定。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构成了一个稳定的三角形底座,三者相辅相成,共同支撑起人的智慧和素养。知识和能力目标属于显性、短期的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则是隐性、长期的目标。假如课堂上我们出示的仅是显性的、短期的目标,学生遭遇的只能是一堆“死”的符号型的结论,势必造成单纯的知识传递,造成死记硬背和封闭僵化,使教学缺乏“人气”,缺乏生命活力。好的教学目标应是显性和隐性、短期和长期、预设和生成等目标的完美结合,既有知识、技能的增长,又有智慧、情感、信念、意志、价值观等的发展和生成,具有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生命的内涵。案例中的目标设定,就既有知识和能力(理解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等),又注重过程和方法(“三读”的学习、体验或联系上下文等理解词语),还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自然渗透(乐于朗读、体味生命的顽强和美好等)。
    2.设计的三维目标要有机融合。
    仅有三维目标是不够的,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教学目标设计应该是把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者相互渗透,有机融合。语文新课程强调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假如把语文素养比作一座大厦,三维目标构成中的知识和能力就是大厦的基座,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上层建筑,基座稳固了,语文教学的根基才不会产生动摇,因此,知识和能力的坚实牢固,是语文新课程依然要追求的目标。但是作为“上层建筑”的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不能忽视。没有过程和方法的目标设计,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将难以落实;没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设计,将使语文教学回到课改前的状态,人文性依然缺失。在兼顾其他二维的情况下,用一句话概括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那就是:“在过程和方法中掌握知识和能力,获得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为一个整体的事物,它的各个方面都是相互作用的,三维目标也是如此。知识和能力必然对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作用和影响,同时,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必然反作用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之间也存在着这样的关系。
    我们还是以《明月几时有》为例,词和作者的知识、感知熟悉课文、概括词的内容、掌握词的艺术特色、品析鉴赏名句、领悟词的意境等,应该主要属于知识和能力维度的目标,这些教学目标的逐步达成,必然会促进学习过程的优化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促进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因为作为一篇课文的《明月几时有》只是一个学习的范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我们当然要引导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代文化有感性和理性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可以引导学生反思:在学习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否合理;感知、概括、掌握艺术特色,品析、鉴赏、领悟意境的方法和能力有没有提高;苏轼这首词的情感能否与我们今天的社会生活完全对应。这样,在知识和能力目标达成的同时,就促进了学习过程的优化和学习方法的掌握,也促进了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
    反过来,学习方法的掌握、学习过程的优化、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其知识掌握得全面和深刻。如果学生学会了历史地、辩证地分析古代作品,如果学生是从具体文本出发联系作者个人经历和社会背景逐步深入地学习古代作品,如果学生还能够联系同时代的其他作者的作品来学习,那么他们对《明月几时有》的理解就会更加深刻,就会知道词中的情感是那个时代发展的必然,是苏轼个人情感发展的必然;就不会将“词中浓浓的别离之情”和“身边之情”机械地联系在一起,而是会从二者之间找出联系和不同之处,进行比较和分析,形成自己的理解。教学目标的表述,也要注意体现三维目标的融合,上面所举的案例二,采用三个目标简单叠加的表述方法,是不可取的,而案例三在目标的表述上就很好地体现了三维目标之间互相融合的关系。
    3.目标的达成要无痕整合。
    我们认为,在制订课文的具体教学目标时,必须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整体性,将课文思想内容和表达方式方法的学习作为达成三维目标的载体。也就是说,应围绕课文的具体内容设计我们的教学目标,以知识和能力作为外在表现形式,在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的同时,实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内在目标的逐步达成。三维目标的融合,不仅表现在陈述中,更应体现在教学过程的设计中。教师必须为教学目标的实施设计最优化的教学活动,有时一个好的学习活动,就可以融合全部的三维目标。我们要抛却贴标签式的人文灌输,踏稳和凭借知识和能力的基石,在言语训练中催生人文精神的领悟,实现三维目标无痕的整合。
    【案例四】《我爱这土地》教学片段
    (师引导学生朗读品味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中的末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生1读得平淡。师请生2点评。)
    生2:他最主要的是缺少情感。缺少一种泪水含在眼里的深挚爱国情。
    师:说得真好,你有这种情感吗?
    生2(摇头回答):没有!
    师:那么,我们一起来看大屏幕。
    (师播放日本人侵略我国东北,以及屠杀我国同胞的画面。)
    师:艾青写此诗时正值祖国母亲惨遭蹂躏之时,画面上就是当时的局部情况。下面,我们再请一位同学来读读这句诗。
    (学生情绪高昂,纷纷举手。)
    (生3读得富有情感。师再请生2来点评。)
    生2:他读得很有感情,但是他对朗读的停顿、重音处理还不是很好。
    (师就势引导,学生展开了对语气、语势、停顿、重音等朗读技巧的讨论。学生纷纷试读、纠正,再配合背景音乐齐读,课堂呈现高潮。)
    案例中,教师借助多媒体的氛围渲染,通过学生的互相评价,以及朗读技巧的点拨,来引导学生朗读,一步步体会诗人在“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中表现出来的深沉的情感。情感体会到了,对整首诗歌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也就理解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也就达成了。语文课上要书声琅琅,书声琅琅本身就是“语文味儿”的重要体现。学生在言语实践的朗读训练中参悟诗人的深厚感情,三维目标的达成也就了然无痕。
   
(江苏无锡市梅里中学;214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