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单多久晒一次最好:注重过程 揭示实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3:12:37
         在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向学生充分展示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意义十分重大。它可以使学生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产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习能力和数学素质。
  一、在概念教学中,要展示概念形成的过程
  数学概念是数学的基石。在教学中要努力展示概念的感知、抽象、概括等形成过程,抓住它的本质特征,揭示它的内涵,使学生理解它、运用它。概念的引入一般有两种形式,即概念的形成和同化。
  概念的形成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反复感知和进行比较、分析、抽象或概括出一类事物关键的本质属性的过程。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时,首先,进行感知教学,引导学生经历感知辨认,采用游戏的形式,让学生找自己学号的约数,并根据约数的个数分类。即:
  1的约数1
  2的约数1,2 4的约数1,2,4
  3的约数1,3 6的约数1,2,3,6
  5的约数I,5 8的约数1,2,4,8
  7的约数l,7 9的约数,1,3,9
  11的约数1,11 10的约数,1,2,5,10
  …… ……
  其次,建立表象,让学生讨论后说出每个数约数的个数及特点。再次,抽象或概括,让学生总结出质数与合数的概念,明确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的道理。最后巩固深化,采用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知识内化。
  概念的同化是人们在已经掌握概念的基础上去学习新的概念。如教学比的基本性质时,先让学生复习比、除法、分数之间关系,即5÷8===()÷48,再让学生说出商不变的性质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然后引导学生把分数看成是比,让学生概括出比的基本性质的概念。
  二、在计算教学中,要展示法则的形成过程
  在计算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任何概念、公式、法则都需要经过引入、形成、巩固、深化这四个环节。因此,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引导学生对知识的形成过程做一些探索和研究。例如,在教学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时:第一,初步感知教学,从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入手,让学生用竖式计算“185+215”和“2120-1256”,让学生说出它的计算法则。第二,引导分析,将上面两题改为“18.5+21.5”和“21.20-12.56”,并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得出计算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法则。第三,比较概括,引导学生比较整数加减法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第四,巩固深化,可设计两道小数加减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计算。采用这四个步骤教学,学生不但很快就理解了小数加减法计算法则,而且也提高了理解新知和运用新知的能力。
  三、在数学公式教学中,要展示公式的推导过程
  公式是解题的重要依据。讲授这类教材时,如果只靠教师在讲台上讲和演示,学生是难以理解的。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参与公式的推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与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梯形面积公式的教学,先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学具,自己动手拼一拼,看能不能拼成已学过的图形。再进行分组讨论,学生容易发现可以拼成平行四边形。这时教师给予启发:拼成的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上底、下底、高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后,运用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知识,就能够自己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教学,可以使学生懂得梯形面积公式的来龙去脉,从而产生深刻的记忆。
  四、在应用题教学中,要展示解题的思路过程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也是学习的难点。掌握应用题的数量关系,提高分析能力,是正确解题的重要条件。解答应用题的关键在于要有明确的解题思路。教学时必须抓住数量关系向学生展示思维方法和步骤,让学生在寻找数量间的联系、明确思路的过程中,掌握解题方法。例如应用题: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服装,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剩下的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教学时,先把这道题拆成3道简单的应用题让学生练习。①一个服装厂做一批衣服,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已经做了多少套?②一个服装厂计划做660套衣服,已经做了375套,剩下多少套没有做?③一个服装厂做285套衣服,要3天完成,平均每天做多少套?练完后把这3道题合拼成1道题。这样一拆一拼,学生根据复合应用题中的“已经做了5天,平均每天做75套”就能求出5天做的套数;知道计划做660套衣服,又求出5天做的套  数,就能求出剩下的套数;知道剩下的套数要3天做完,就能求出后3天平均每天做的套数。这样让学生在分析数量关系的过程中,掌握应用题解题的思路,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