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架挂衣服折痕:社会学框架理论构设思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0:16:04
社会学框架理论构设思路作者:广雪水    文章发于:乌有之乡   第一篇  社会学之我见(槪略)  

亘古以来,人类在创造出灿烂而又绚丽的文化的过程中,也在创造着人类社会。到如今,区域社会与族群社会是其主要形式。值得欣慰的是:各个开放的社会早已突破“国”之概念而不断地向周边和全球范围内伸延,与其他社会板块互交互连,正在整合着人们的行为及生活习惯。生活时尚与社会风潮(如技艺风潮、经济风潮、政治风潮等)伴随着传染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流行着、蔓延着、肆虐着,同时也在整合着人们的认知、意识、技艺及标准尺度等各色文化。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全人类意义上的大同社会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人类即将进入到崭新的大同社会时代,人类文明也将进入到大同文明时代。

诚然,新时代的到来,需要提前建立与之相匹配的前瞻性思想与文化愿景来启蒙和牵拉,需要新发现、自觉化积累起来的系统经验和系统创新技术的有力推动 (这是无需证明和毋庸置疑的)。特别是在我们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社会方面,需要高度的自觉化,才能减少我们人类现有的问题和灾难,才能对现有的盲目被动的滞后文化或机械性冲动有所超越。

   

第一章 社会学指导思想  

余以为,社会学界在认知上,要有所突破。正所谓有破才有立。所谓突破,是实现对既有思维限制、价值取向和意识结论上等诸方面的颠覆或超越。

   

第一节 对单一思想的突破

不能禁锢在一种思维定式里。要有海纳百川的气度和包容人类所有的思维标准、思维取向和思维方法的胸怀。只要是社会上存在的(不管以什么方式)就有其合理性,就会有产生其现象的基因、土壤、条件和相应环境,就不容否认和忽视。特别是在解决较为奇怪和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时,更需要解放思想,力求做到不偏不倚、客观公正。要突破偏见意识、狭隘的定见意识以及终极化极端意识的窒酷,就要以系统文化意识替代单一思想意识,就要以开放的、发展的系统理论来替代封闭的、片面的单一化和终极化理论。

任何单一的思想,都是对人类文化发展和社会进步做过贡献的,都如人类思想大厦砌体上的砖头或砂浆,具有结构性功能和承上启下的作用。都是不容诋毁和忽视的。但是,任何单一思想,都有课题针对性,且仅限于本时代课题。任何思想在圆说并流行之后到被替代或扬弃前的一个阶段虽然能成为时代潮头,主导着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但都具有文化的层次局限和时代局限性,且都有封闭性和排他性(但没有封闭性就是不成熟的思想,没有排他性就不是独立的课题思想)。

   

第二节 单一道德底线的突破

社会学者在研究时不应该固守一条道德底线。既然称之为社会学,就应该是社会全员或人类全体的生活体系方面的学问,而非特定的部族、集团、阶层、行业以及单一系统的情感和利益的工具性理论。社会全员或人类全体在不同的传统、群体、区域、界面以及时代上所形成的认知、意识、价值观、利益度、人格模式、精神和情感的依赖与寄托、习俗与规范体系、组织及其架构体系等是不尽相同的。区域不同、时代不同、环境条件及情景的变化,致使其愿望与需求、实现方式与实施过程也是有一定差异。如果社会学只固守一条道德底线,认同一种道德意识,采用一种道德尺度,遵循一套道德规范,则只会沦落为某个群体的情感指向和利益工具学说。

   

第三节 具备对威权定见意识挑战的勇气

勇于向既有的、有漏洞的威权定见意识以及学阀铁律的挑战和超越。例如,对现在中国占压倒性的所谓“唯物主义”的统治哲学和所谓“和谐理论”的儒家导行思想,以及在世界上流行着的“上帝是永恒的”、“真主是永恒的”、“某某真理是永恒的”等现行的威权定见意识的挑战和超越。

一、关于唯物主义。事实上,所谓“唯存”之学(无论是“唯物”亦或是“唯理”)都是有失公允的,都是论战或交锋的极端化产物,都是社会反推力作用的结果,都解决过时代课题,都给人类文化注入过新活力而成为人类文化长河中的浪花一朵,都带有极端针对性和时代局限性。人类文化学的系统理论必将统合所有人类思想,并将成功超越现有思维模式。

二、关于儒家文化。余以为,只要是在社会上流行开来的思想学说都是人类文化之组成部分。其对整个人类而言,无所谓对与错,只有适应与否的性质;但对群体标准而言,是有对错的比较与选择的。孔孟思想及其儒家文化本无对错,但从董仲舒生活的时代起,它就开始被封建统治者扭曲、提升并利用来成为封建专制文化,发展到北宋时代,其完全转型为封建专制的核心文化。它前后统治了中国两千来年,自有其相应的历史功绩。但在其统治时代的后期,其独尊性与排他性的显现,成为中国社会沉重的、长达一千年之久的发展包袱,导致整个民族的创造性被扼杀殆尽!使中国逐渐积贫积弱,沦为被瓜分的对象,给整个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从而成为我们挑战与超越的对象。虽然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早在二十世纪中期就被科学与民主思想所替代,但思想接力过程是漫长的,被彻底请下神坛尚待时日。二十世纪末期,它又死灰复燃被统治者顺势利用,正延缓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目前,特殊情景使得国民心灵的天空一片迷茫,而所谓的“国学大师”们偏废系统、独尊儒术随政治宣传的节奏翩翩起舞。这是文化惯性力使然的结果,也是替代理论缺失或不成熟的正常现象。假以时日,这必将在危机中爆发出强大的反推力,催生出更为适应本时代的现代化替代理论来。然而替代理论的成型并非一蹴而就,还得有一个发现漏洞、挑战威权、艰苦论战、圆说理论、形成体系、传播风行、成功主导等系列过程。这一过程实际上是将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打回原形”的过程。让孔孟思想和儒家文化发挥它应有的参照作用,而不是去扭曲,更不是全盘否定。

三、关于宗教。宗教及神学在一定时代内对人类历史的演进和社会的统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其统治地位早已被科学所替代。而今已是科学的全盛时代,虽然宗教还未全面退出历史舞台,是因其功能尚存,还在发挥着社会统合与整合作用的结果。但其“唯尊”的排他思想是大同文化的绊脚石。因此,打造新模式来形成其替代功能是我们所面临的任务!

四、关于真理。作为名词性的真理,的确是在人们的意识中是长期迷信着的,但作为见解和经验中的发现性、结论性、成果性的“真理”,却在不断地被替代着、被谬化着。其实,真理和谬误是在不断转换着的。普通人的发现,往往起初就被权威者所谬化;权威者的发现或结论,往往一开始即是所谓的真理,但后来或早或晚会被时代缪化入滚滚的历史尘埃之中。无论是普通人的,抑或是权威者的所谓真理,都会在实际的印证中有一个萌芽、采信并流行、谬化以及最后消亡的过程。再有,很多人的选择和行为往往不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就反映出结论性真理(主观意识),在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判定标准和不同情景中会折射出不同现象。因此,真理具有视角性、时代性、基础与环境依赖性。真理与谬误,是人类同一意识中的不同运行阶段或是对一个关注点的几种方位视图,是不同判定标准下的不同结论。何谓“普遍真理”?何谓“永恒真理”?普遍真理事实上是指定见意识的区域流行值或群体流行值较高的论断,即是在区域内特定人群的风行意识或主流意识;永恒真理是指定见意识的时域信仰值相对较长的理论,即在几辈人的时间段或一个较长的时代内未被普遍事实所驳倒、不被其他理论所攻破或超越的意识(由于人的寿命与见识周期较短,受时代局限的信仰者就把此意识冠之以“永恒”)。因此,只有追求性真理(目标)才有相对客观性可言!而结论性真理都具有相对主观性。人类认知在不断加深,人类文化在不断地化生着、替代着、扬弃着,从消失在历史尘埃中的以及溶汇进人类文化长河中的真理来看,“没有颠覆不破的”(毛泽东语)。但是,我们不得不注意到,世人对真理的迷信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一现象,折射出了真理采信度原则,决定了真理的范围流行值。真理迷信现象,是属于社会隐性机制体系中的社会信力机制类,我们应正视并加以自觉化利用。

五、关于美国的思想体系。

(一)其先进性:当今美国思想体系相对先进,得益于集成化和系统化的引领。纵观历史,美国虽未出思想大家,但其“拿来主义”的系统集成思想体系全球领先。领先于背着沉重包袱的,以单一传统思想为支撑的其他社会的理论体系。

(二)其局限性:美国的思想内容相对落后,皆因自我封闭与自我限制所造成。封闭于个人主义或资产阶级的认知框架内;受限于宗教神力绑缚中。落后于广义的人类文化学思想!

于当今的中国来说,学术界要的只是一种区隔,即将政治宣传与学术研究的区隔。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既保证了结论的科学性,又避免了与统治宣传的直接冲突。可行,才有可能有效超越

   

第四节 拨开科学的迷雾

世上普遍认为,科学方法——可计算性、可验证性、可复制性等具备了客观真理的“普遍性(一般性)”、“唯一性”甚至是“永恒性”,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顶峰。因此,科学时代被认为是人类文化的最高阶段的“终极时代”。但我个人认为,科学研究只是人类探索和研究过程中的一种形式,科学时代是人类文化历史进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科学结论与科学知识是有一定时代性的,是时常在被新发现、新技艺所超越并替代着的。科学时代绝不是人类文化或文明时代的终极!在科学时代之后,人类文化还得在更高层级上继续运行。目前,科学文化是前锋文化,人类文化尚处在科学时代之中。虽然我们在短时间内无法突破和超越这一时代,但人类文化和文明进程一天也没有停歇!在人类生活以及社会综合性研究领域,我们不能做既定科学框架的奴隶,我们要拨开科学的迷雾。我们正在发现科学设定以及在方法体系上的漏洞,我们正在完善科学体系。我们还将逐步积聚跨越虚无性(例如现在天体物理学中的宇宙爆炸学说、宇宙“蛋形”学说以及某些披着数理论证外衣的形上定性理论等)、机械性、割裂性研究的动能。

   

第五节 社会学依据人类文化学为指导思想

综上所述,社会学研究必须以人类文化学的理论作为源泉和支柱。“人类文化学是人类智慧总成学,是对盲人摸象式的单一思想的系统化总结,是人类文化自觉化、系统化发展的奠基理论”(摘自我创作的《人类文化学初探》纲要——未出版)。当今时代,单一的领域性思想对分繁复杂的社会(灿烂的人类文化映衬下的不同的价值尺度在不同的领域内产生出纷繁的见解,系统网络纵横交错,轨迹与行为混乱繁复,人场聚焦与风流变换频频不定)只有课题参考意义,不可能有全面的指导意义!以人类文化学系统理论为核心的人类思想总成才有资格成为社会学所宗法的指导理论!

   

第二章 社会学的学科定位与学科设计  

力争把社会学建设成不偏不倚、客观公正的社会全息、人类全员(也包括恐怖分子和有特殊行为的社会角色)、历史全貌性(非政治倾向性、非阶级倾向性、非集团利益倾向性、非族群情感倾向性的)的系统理学和自觉化应用工程学。使社会学成为放之社会而皆准的理论!

   

第一节 社会学研究的目的

社会学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系统化认知和自觉化干预,使社会进入所谓良性运行轨道从而加速向前。

   

第二节 学科定位之我见  

社会学应在研究范围上要有所收缩,在研究对象上要有独特性并有所定格。  

一、学科区隔与范围分离:

首先,社会学不是社会文化学(社会所有文化只应是社会学关注的范畴,社会学对此只进行模式分类、惯性力解析、规律探索和趋势研判)。其次,社会学不是社会现象学(社会现象只能被社会学纳入关注范畴。在研究时,社会学一般把定点关注的社会现象纳入社会体系中来扫描和解析)。其三,社会学不是行为经验、行为技艺学(虽然社会学也把社会行为纳入研究范畴,但却是功能化、机制化、系统化研究,而不在技艺或个象上研究)。其四,社会学不是人类学(人类学侧重于人类的起源、族群文化初始时的差异性、种族和血缘及其基因的异同等几个方面的探讨)。因此,其研究范围比时下进行着的全方位出击式的过渡性探索要有所收缩。

应把行为技艺、生产技艺、管控方法和经济手段等归还给行为科学;把语言、风化、民族、宗教、习俗的具体研究归还给人文科学;把经济现象、公共事务、势力倾轧和承权统治等事务性研究归还给经济学、公共事务学和政治学等。  

二、研究对象的锁定。

基于社会学是一门独立学科的事实,规定了社会学研究对象应有系统独立性特定针对性。

社会学对象应是社会理序

社会理序非社会秩序。社会秩序是社会运行结构中的内容,同时又是社会状态现象之一,属公共事务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也属政治学的目标研究范畴(但只是社会学的系统对象之一部分)。社会学只把社会的基础载承机制,聚凝与构成(因素构成、互动形成、统治合成)机制,行为机制【准备机制(刺激机制、需求机制、人格选择与思想动机、本能与冲动机制)、历史惯性(传统与信仰、风俗与习惯、模式先例等)与风流时尚机制,情景迫力(条件、时限、灾害等自然迫力,外力、场内交互力等社会迫力)机制,交往(规范、沟通、认同、游戏、怡情与纵情等)与交互(情牵、交配、算计、诈骗、竞技、竞争、冲突、对抗、斗争等)机制,实现机制(交配与孕育、产出与培育、服务与交换、合作协力、组织合力、剥夺与占有、管理与控制等实现机制),用享机制、调节与宣泄机制等】,单元场力、交互场力机制,组织框架、网络框架、系统框架和体系架构机制,社会演化机制(聚焦积能与热点吸能机制、冲撞与整合机制,维持与拓展机制,流动、化生、拐向与变迁机制)及其力矩等;以及社会构成运行之理;社会演进规律及发展趋势等等作为研究对象。  

社会学在理论上是研究社会存在以及社会积淀(脉络与模式)等诸方面的理序的学科;在工程上,通过建立评价体系,制定评价标准,进行社会调查,构设社会力矩,找出解决社会问题、修补模式漏洞、健全缺失机制的程序和方法,以及参与社会决策等途径来对社会进行顺应或自觉化引导。

社会理序构成:⑴社会之理:包括社会现象的化生之理;社会体系的构成和运化之理;社会因素(构成因素、统合与聚凝因素、关联因素、交互因素、介质因素、替代因素、变迁因素等)之功能;社会力矩及机理(机制之理)。⑵社会之序:社会构成之序(结构序列——人场规模含构、组织框架含构、网络牵连结构、系统排序结构、总成序列)、社会运行及其演化过程;势力交互作用下以及集成强势主导下的社会秩序;事物和社会发展的时间顺序(时代、里程、经过及其节点与参照点)和地域空间排序;社会规律和社会发展趋势。(3)社会环境迫力和当下的情景生态。

三、社会学关注范畴、研究范围和研究对象的比对。如下:  

1.研究对象:社会理序。

2.研究范围:(1)人场构成及其运行演变形式;(2)社会系统运行与社会演化形式;(3)社会评价体系及关注点的生态坐标系的建立、信息收集与整理、工程设计与布局、模式补漏与机制修复、行为自觉化帮助和决策咨询化服务、社会运行成本模式等的相关知识经念和方法体系。

3.关注范畴:(1)社会现象;(2)社会文化(模式垒积与历史脉络);(3)社会环境。

四、方法体系的定位。

1.灵活借用,不断总结和探索。

作为后起之学,在前期的方法体系建立上是借用为主,探创为辅。但借用要灵活,探创应积极。

2. 方法体系应该是独立的、系统化的且具自己的特色。

社会学方法特色:认知帮助与工程服务相结合;历史探索与实际调查相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事象研究、分类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静态研究与动态研究相结合;模式研究与机制研究相结合;规律探索与趋势研判相结合;定点关注与社会生态体系相联系的研究方法。

3.体系要统一。

任何学科的方法体系必须是统一的。否则是相互抵触、相互矛盾的,是无序的。

4.社会学方法体系必须是开放的,在不断的总结和探索中成型和发展。

   

第三节 学科设计。

自1848年以来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社会学的学科设计成千上万,几乎所有的社会学者对社会学的学科定位、构建领域、构建程序、构建方法等学科设计有自己的定见,都在根据自己的认知角度、所面临的社会窗口以及自己所特有的管道信息来按照自己的意愿结合时代判定标准,不断地构设并圆说着心中的社会学模式。尽管这些设定在设计者和他们的学生那里,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作用),并把触手伸向社会各个领域,不断地收集信息,不断地总结出了解社会、服务社会的方法和经验,不断地攻克着各种命题或课题,不断地丰富着、充实着社会学理论。但迄今为止,社会学尚还处于盲人摸象似的尴尬阶段。社会学者(无论是个人或是群体)还远未圆说出一个令世人信服的定格的统一理论(框架性基础理论)。这既是学界的遗憾,又是同仁冲刺的动力!  

社会学不仅是一门基础性理学,还是一门应用性的工程学(相关于行为机制、场力、互动生态系等各项调查,焦点的全息坐标关照体系、社会勘察体系、系统评价体系的建立和修复,缺失场力机制的构建,病态模式补漏及调整,社会成本系数的探研、计算和应用,社会监测网络的布局与监测系统的建立及其运行调整,趋势的近端预估以及风流测向等的方法和标准体系)。社会学工程并不等同于社会工程。它是总体性的、规划性的、方案性的、参照性的给社会工程以方法指导。  

但就目前在中国的研究而论,它还只是一门非思维依据性的、非工具性的应用工程学科(局部的,非系统性的。这也是社会学发展过程中的一大特点)。尽管在发展过程中,有若干的体系理论出现,但这些体系理论还是沦为社会学“本工程”(政治工程和现象工程)的注脚和说明。都有其认知、方法和课题上的局限性,在形式上往往只能为“本工程”设定,也只能为“本工程”所利用。

社会学虽有社会认知和社会工程的择重研究,但却是统一的、连体的。社会学者应既是理论家又是工程学家,缺一不成!社会学者决不是单纯的社会工作者,而是研究性、指导性角色。

社会学工程是社会认知的具体体现和检验,为社会认知输送着源源不断的信息和依据;社会认知又为社会学工程和社会工程提供必要理论和界定标准。

因此社会学既是理学,又是实学。社会学是以理学研究为基础,以社会工程建设指导为主要功能的综合性学科。早期的社会学研究,是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的,即系统认知和系统方法总结。社会学所服务的对象是社会全员化的,它不仅对普通民众的认知方法和意识结论上有指导和帮助,而且还会对统治者在理论和方法上也有指导、咨询或参照作用。

社会学理论只能是社会的通行框架理论,而不是百科全书式的包罗理论,更不应只是现象理论。

   

第四节 分支乱象要整顿。

当前,学者们把对社会事象的研究自立为“某某社会学”,体系林立且分支众多,既无序又无头,还与其它人文科学、行为科学在对象上相重叠,从而造成了混乱。当然,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主旨。其学科分支现象的存在也有其历史原因,是社会学探索期的阶段性产物,是正常的(虽然前期研究形式是分散性的、限制性的、环节性的)。但是,在社会学日益成熟的今天,人们应该有所认识并自觉加以整顿。否则,社会学的乱象仍将延续,社会学的学科独立性就会受到质疑!

郑重建议:应把分支学科归并为课题研究!

   

第五节  特此声明

上述观点只是我个人的思索结果,学界绝大多数人可能不会认同。有百家争鸣才是正常的学术氛围!我所主张的社会学实质是大同社会学。对于学界的前辈和老师们,我认为大家都有自我主张的权利。我也只有提出见解的权利,而没有要求大家放弃自己主张的权利!如果大家认为我的见解还有一点道理的话,敬请老师们帮助我圆说它。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需要开拓!需要共同努力!

第三章 社会学与其它科学的关系(略)  

第一节 与哲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与哲学、人文及社会科学的关系:

(一)范畴的部分或全部重叠;

(二)对象不同,目的各异;

(三)方法互借而自成体系

(四)互依互鉴,相得益彰。

社会学与语言学、历史学、人类文化学(待整理)、考古学、人类学、政治学(待整理)、经济学、公共事务学(待建) 、政治经济学(待整理)、心理学、人类思维学(待建)、法学、犯罪学、民族学、民俗学、组织学(待建)等都或多或少有上述几点关系。

二、不仅如此,社会学还受哲学系统化的多维性启迪和思维性指导。

   

第二节 与理工科学的关系

与理工科学的关系:社会学对数学、统计学、医学、建筑学、统筹学、规划学、生物学、力学等也有原理和方法上的借重。

   

                    第三节 加快相关学科的建设,以奠定大同文化基础

在此着重呼吁:加紧人类文化学、人类思维学、政治经济学、公共事务学、政治学等学科的构建或整理工作!社会学之所以处于准成熟状态,还因为上述五门学科的不成熟或不完善有一些关系。

一、加快上述各门学科研究的目的之一是:

(一)让人类文化学成为社会学的理论支柱,作为下游学科的社会学也在不断充实着文化学理论。让经济学【包括民生经济学(生产工艺理论、企业策划与管理理论、市场经济理论、公共需求信息学等)和政治经济学】成为社会学的下游学科,为社会学信息支持和技术参考;同时也让社会学为其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二)将科学类分重新排序为:1.自然科学;2.思维科学(把哲学、数学、逻辑学、运筹学归于其中);3.社会及人文科学等三大类。使人类思维的研究自觉化、系统化。

(三)让政治经济学【有别于公共(民生与市场)经济学的关于经济系统运行的管控与引导以及经济利益的摄取、剥夺、占有、积累和分配的学问。包括财政收支与经济起搏(投入与开发)计划、执行与监控,金融监管与调控等经济杠杆的运用;社会就业与民生保障等社会平衡体系的建立;市场监管、引导与资源开发利用等事务;集团利益(资源占有的最大化与生活配享最优化)与社会分配(包括调节)等宏观经济层面的强势主导的诸方面。】成为社会学的替代性下游学科并为社会学提供数量依据和成果信息;同时也让社会学为它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咨询。

(四)让公共事务学(公共服务与公共管理是其范畴,公共秩序的建立与维持是其核心。)为社会学提供模式(行为模式、人场模式、生活方式、公共秩序模式等)依据、调查数据、社会运营成本标准和现象运行机制等,并替代性地成为社会学的下游学科;与此同时,也让社会学为之提供理论依据和工程帮助。

(五)让政治学【1.关于政党(政治主张与愿景构设、鼓吹启蒙、动员、组织建设、势力扩张、组织管控、宣传与认同争取、合作与斗争等);2.关于竞选承权与强势承权;3.关于执掌国家的系列统合手段:如国防、秩序建立与维持(系统制度、统治网络的建立、财税摄取范畴的划定和财政体系的建立、网络架构管控与社会秩序管控、利益分配与利益平衡、内务安保等)、对外交往与对外扩张等方面的学问】为社会学提供技术支撑并成为下游学科,同时也让社会学成为其理论支柱。

二、构建或整理这些学科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要增进人们的文化意识、公共意识、经济意识和政治意识,自觉参与社会建设,共同推进社会进步,共同迎接大同时代。

第四章  社会学者与社会学家  

社会学者可以是社会工作者,但又不是纯粹的社会工作者。社会学家无一例外都是社会学者。  

社会学者之所以不同于普通的社会工作者,是在于他们不仅承担着与后者相同的社会义务与科研责任,而且还承担着更为广泛的人类全体的现在和未来的责任!  

社会学家的研究成果和判断结论,可能会引起质疑,但一定不能被事实驳倒!我们不仅不害怕种种质疑,我们还要欢迎种种质疑,我们把质疑当成学术提高与学科进步的助推剂。我们也不会去与其它学科以及社会大众作过多的辩解,我们只的是事实印证。能被事实所驳倒的结论有悖于科学原则。有漏洞的、轻率的、不成熟的结论,是对本人、学界和社会是不负责任的。  

社会学者只应该是社会研究员,而不应该是社会统治的具体决策者或管控事务执行者。社会学者一旦介入其中,所得出的调研结论势必会带有事务情感与族群利益倾向性,有可能影响社会学的公正严肃性。当然,每个人都有发表意见和表达倾向性的权利,但学术研究应保持公正性、严谨性。  

社会学者在调研过程中要深入到群众中去,才能获得丰富的、可靠的信息资料;社会学者在立论之时又要跳出族群之外,站立在宏观的高处,才能不受干扰、摆脱羁绊,才能得出与客观事实相印证的结论。正所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正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生在此山中”。  

社会学者因所从事的工作的特殊性所决定,都应该是(或发展成为)社会学家。要不然就只能是分工严格的具体事务工作者,而算不上是社会学者。社会学家既是理论家,又是工程学家。  

   

第一节  社会学者必备的素质  

一、社会学者所必备的学识和经验。  

二、社会学者应有的气度和胸怀。建立宏观的视矩。  

三、社会学者应接受相应的技能训练,掌握系统方法并备相应的技能(多维立体研判的能力)。  

四、社会学者间的互相学习、相互借鉴和相互质疑的素质。  

   

第二节  反差性求索  

纵观社会学的发展史,是一部在强烈的反差中求索的历史。无论是宏观体系照映下的微观现象研究,还是微观现象的情景与生态体系的互动构设;无论是洪荒奔流的规律性与节点研究,抑或是现实体系的趋势预估;无论是理论体系总结,还是课题性、环节性实际研究等等都是在反差中求索。  

   

第三节  无尽的课题  累人的苦差  

一方面,由于社会学还是一个蹒跚学步的婴孩,需要去解决的学科构建课题一大堆;另一方面,运行中的社会又有层出不穷的课题需要社会学的答案。  

在规模范围内的数控前提下,社会学者群应该是不失业的群体!  

   

第四节  社会学的唯一准则  

社会学的最低准则,也就是最高准则。社会学只有一个准则,那就是:事实印证!社会学既非玄学,也非纯抽象的理学,无须进行思维运算与逻辑论证。无论是理论方面,还是服务方面,都要靠事实去印证!也只能由事实来印证!因此,其成果不应由权威者裁定,更不能让政治家来取舍!  

   

第五节  社会学者应有的态度与立场  

一、应有的态度:不劝仁劝善、劝人从良!不要指责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不要抱怨社会。

二、应有的立场:度外立场;宏观立场;公正守恒(非中庸守恒)立场等客观性立场

                       第二篇  社会(概略)  

我们将这一篇分为上下篇两个部分来讲,即把社会存在的形态与理序割裂开来讲。  

   

     上篇  社会形态  

   

第一章              社会的历史由来、发展总趋势和槪要总结  

   

                      第一节 社会由来及历史脉络(省略)

   

第二节 社会的发展总趋势:

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样性与差异性并存,兼并持续与分裂不断,从多头发展到全球大同的轨迹脉络。是由部落到小区域社会,以众多小区域社会为起点,向大区域的规模拓展,大区域再到更大的区域,最终形成同质意义上的人类社会——地球村社会——大同社会。其间虽有多次的长达数千年的反复(统分反复——兼并割据),但总趋势已经无法改变。大同社会形成后,现有的势力统治现象、国家形式等将完成其历史使命,或早或晚地逐步被新形式替代后消失。大同社会时代的开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发育成熟,标志着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结束(非常阶段的结束),第二阶段(正常阶段)的开始。我们要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来迎接社会的成年礼!

   

第三节 概要总结

一、人类社会是一个无需证明的现实存在!是一个多维的人场互动构合体系,即人间生态体系!

二、人类总体以及族群总体架构下的相关行为和生活事象都属于社会的范畴。

三、人类社会是人类文明的必然成果,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社会也受自然载承(地物及人类种群)和自然限制(时空、条件、生理等),在某种情况下还受自然支配(变化与灾害性),也属大自然的一部分。

四、要点提示:

(一)场力要点:

1.社会凝聚力(依赖度、认同度、互信度、膜拜或信仰核心存在等因素的叠加)、社会协作力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基础;社会统合力是社会得以维系的关键因素。

2.异想天开(好奇)与奢华追求(贪婪)是突破社会现状的两大行为刺激因素。社会维持性、重复性需求与突破性刺激因素是社会正推力;灾害、冲突、社会矛盾与社会问题是社会整合及偏拐发展的主要反推力

3.刺激是社会演进的动因;冲动与需求是刺激的结果,同时又是社会运行的(正推)牵拉力

4.在早期社会时代里,战争是社会兼并的唯一手段,贸易是社会关联与社会融合的主要形式,传教与技艺交流(包括竞技)是社会融合的次要形式。

(二)着力要点:

1.社会聚焦【化生聚焦、拐向聚焦(关注拐向、运作拐向和运行拐向)】是社会运行的爆发点或引动点;

2.社会热点是社会场力涡漩的黑洞之一,是社会变迁的着力点。

3.社会风流(风潮)是社会既有习俗、既有模式和既有秩序的终结者或执行力量。

(三)运行层面:

1.行为互动:(1)点状互动(引动模式):交往与交互;(2)线状连环互动(蛛网模式):从引动开始,到从动跟进,再到波动扩散与反弹回流等;(3)面状穿梭与交错互动(流体模式):角色替换、人群聚散、网络交织与架构运行等。是社会运行的基础层面

2.生活实现是社会维持与运行的基本层面

3.社会秩序是社会维持与管控的核心层面

(四)社会经纬:

1.冲动与需求、兴趣与情感、认同与信力等因素是社会经纬之梭;

2.路道网络与讯递传输网络是社会经纬的基础承载体系;

3.技艺、习俗和规范是行为的框架经纬;

4.聚居、组织(生产组织、宗教组织、社团组织、武装组织、国家机构等)与市场(商业网络体系)等节点交联是社会经纬的本体载承。

5.角色间的交往、群体间的交互以及社会全员的关联度是社会的实质经纬(或经纬本体)。

(五)差异性:不同的区域社会有不同的造型,不同的民族传统会具备不同的架构惯性模式,不同时代里有不同的社会标准模式以及社会概念的内涵。

(六)多头趋同性:人类社会的孕育及化生期是以部落群居为坯芽,以部落联盟组织以及异氏聚居为雏形,以城市核心的出现为成型标志(区域社会就此诞生)。其化生过程中,商业运作是基本牵拉力(技艺交流与传教为辅助牵拉力);社会组织与管控是社会维持的必要手段;武力兼并、国力统合是社会延展的主要形式和趋同的主要动力。就这样,人类社会就从小区域到大区域、再到更大的区域、从多头化向趋同化、从局域化向全球化发展。在全球化时代里(人类社会幼年期),社会整合是大同社会形成的主动力,以武力兼并为先导的国力强势统合退居为次动力。这个时代,以社会认同为整合依据,以商业繁荣为整合主动力,以文艺交流和竞技比赛为整合辅助,以国力捍卫为保障,以公共服务和政治管控为手段等,汇集成大同文明的滚滚洪流,势不可挡,逆之者衰弱,顺之者倡达!

   

                     第二章 社会概念与社会范畴 (略)  

   

第一节    社会概念

一、现实社会与形上“社会”,

我们通常所称的社会,事实上是正在形成的“人类社会”中的民族社会和区域社会,是指现实中存在着的社会。然而对于社会概念来说,它应该是更为宽泛的指称,其范畴应包括从远古到将来的所有社会存在及其社会文化积淀,是抽象的、一般化的泛泛定义。这一概念既有核心内涵,也有整体外延,更有时代特质。实存着的社会或历史上的社会都有其时代性、阶段性、地域空间性,民族传统性等。在大同时代到来之前的社会,事实上只是人类总体社会之一的社会格局,是一个特定的指向性名词,因此要加一个限制词,称为“某某社会”。

二、社会概念

社会是一个人场体系,是承载人类生活愿望、生活需要和生活实现的多维互动构合体系。这个体系的基础,就是人场。社会由人场、社会事象(包括社会架构体系)所组成的人间生态体系。人场是社会的基本构成和社会存在的依据,是社会运行和化生的载体与核心。人场状态体现社会本质!

所谓人场,即由人类群体活动和场力因素所构合,在交互运行和演化过程中吸聚、耗费或放排出巨大能量(与其它生物种群相较)的人能场力体系。  

人场按场力看,可分为聚能吸能并储能、交互耗能、交互产能并整体排能三部分。而每部分场能又有五个变量,1.需求变量。2.决策变量。3.载承(地物支撑、人口当量、组织架构、习俗限制、技术与操作形式)变量。4.人群与势力的交互变量。5情景迫力(.内外迫力与内外限制力)的变量。

三、社会发展的形式和方向:1.形式:曲折绕中(中轴),触底反弹的折行演进形式;2.方向:由简单向繁复、由区域向全球(乃至超地球)、由民族向人类全体的地球村演进的方向。

   

第二节 社会范畴:(见图一)

一、构成范畴:包括基础承载、社会本体构成和社会文化积淀三个部分。

(一)基础构成。(见第三章第一节)

(二)本体构成。(见第三章第二节)

(三)历史积淀:脉络延续、模式堆积与规律隐藏和折射。

二、功能范畴:结构功能和事象(事象化生与存在)功能。结构功能与事象功能千千万万,暂且不表。在这里单表总体运行功能。总体运行功能可分为生活交往功能与生活实现功能两大类。

(一)交往功能:1.了解与讯递功能;2.取信与取悦功能;3.协力与合力功能;4.冲突与竞斗功能;5.调和与平衡功能等等。

其中竞斗功能又包括争斗功能和竞生功能。争斗功能包括斗气宣泄功能,互耗调节功能,利益捍卫与抢占剥夺功能;竞生功能包括角力与攀比功能、竞技与竞争功能等。

(二)生活实现功能包括开拓性实现与产出性实现功能;配合实现与分工实现功能;交易实现与剥夺实现功能;表达性实现与享受性实现功能;规范性实现与挥洒性实现功能等等。

三、机制范畴。(见下篇第二章)

四、体系范畴:惯力体系;刺激体系;网络体系;维持体系;拓展体系;代谢体系等。

 (一)惯力体系:1.认同惯力体系(认知与经念、信仰与认定、从动与合流);2.习俗惯力体系(技艺与习惯、风尚与俗成);3.模式惯力(纵向惯力、横向惯力)体系;4.运动惯性体系。

 (二)刺激体系:1.生理刺激(激发出本能反应、条件反射、本能冲动);2.心理刺激(情感刺激、精神刺激);3.需求刺激。

 (三)网络体系:1.通联网络体系(社会基础构成之路道网络体系与讯递网络体系);2.关系网络体系(血缘网络体系、族群网络体系、趣缘网络体系、情缘网络体系、利缘网络体系等);3.业态网络体系;4.市场网络体系;5.势力网络体系;6.架构网络体系。

(四) 维持体系:1.弱力维持系统【包括社会凝聚力和弱力体系。弱力体系包括:公共服务系统、定格习俗、弱力规范体系(伦理规范及社会舆论、自治制度)、经济系统(产业及行业体系、市场与消费体系、财政与金融体系)、整合系统(社会风化、互动磨合、改革改良、市场调节、矛盾和解、宣泄释放以及社会平衡等)】、传承系统等;2.强力维持系统【社会组织系统,集团势力体系,国家机器(立法、安保、司法、行政、外联等网络体系)、强力规范体系(法规体系)】。

 (五)拓展体系:1.纵向拓展体系(技术升级与艺术创运作系统,探索发现与发明创造系统);2.横向拓展体系(经济的机制性活络、规模性扩大和领域性伸延拓展,势力的人数增多、机构增大、地域延伸,社会聚焦发展为社会热点再转化为社会风潮,武力拓疆等)。

(六)代谢体系:1.化生接替;2.脉冲更替;3.风流(辐射流、波扩流)交替;4.涡卷摧毁;5.载具消形。

五、界面范畴:

(一)层级界面:1.事业层级;2.社会阶层;3.人群等级。

(二)同质界面:两大界别又若干细分,属激活体系(因素同质,分散隐形,需激活才能协调成势)范畴。1.同属(种群、族群、区域、系统、单位、性别、年龄段、归属等);2.同源(血缘、趣缘、地方缘、同学缘、师承缘等起点同源)、同时期、同专业与同行业、同行(xing)等。

界面即社会剖面。一方面,在同一社会体系内,不同的关注角度,不同的调查方式,不同的切割方法与不同的类归划分能得出不一样的界别体系;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社会体系中,又可以抽象出一般化的界别体系来。

六、板块范畴:

(一)地域板块:1.政区;2.教区;3.自然区块(地貌、流域、岛屿、湖区、通络板块、大陆板块等)。

(二)行业板块。

(三)市场板块。

(四)系统板块:1.社会事业系统板块:(1)经济系统;(2)公共民生系统;(3)政治管控系统。2.运行系统板块:(1)模式系统(维持模式与拓展模式系统);(2)融合系统【整合与统合系统(弱力整合,柔力统合与强力统合)】;(3)推力系统(正推力与反推力系统)。

(五)网络板块。

(六)族群板块。

(七)势力板块:1.核心势力;2.集成势力;3.局域势力;4.潜在势力(必须要经介质刺激才能合成势力的大众倾向和同质群体愿望)。

   

第三章 社会结构(略)  

我们把社会结构分为基础结构和社会本体结构两个大类。

   

第一节 基础结构

社会基础结构包括基础承载与基础介质。

一、社会基础承载:是指对人场的承载。它包括地物与人类种群等两种承载基础。

(一)地物承载:

所谓地物包括地域(陆地、江河湖海等)、空域;采集物、利用物、种养物、加工物、修建物、制造物、驾驭动用物、消费耗费物等。其中有的承载了人类的传统惯性、(生产和驾驭)技艺、审美情趣、愿望与梦想,有的又是维持人类生存和活动的必然条件。

(二)人类种群承载:人类是社会的主体。没有人类这一生物种群就不可能有人类社会。

二、社会基础介质——地物介质:包括场地及其处所、物介和基础网络介质。

(一)场地及处所介质:园地及旅游休闲场所、作业场所(工场、农场、养殖场、林场、草场、繁育场、渔场、采集场、捕猎场、操场及演练场、放映场、竞技场、教学场、研发场、试验场、实验场)、会场、观赏及表演场、集市及服务场所、居所及聚居地场所等。

(二)物介:主要是指标志标识类、遗存记载类、寓托象征类、用具类(器皿、工具、机器及载具)和商品类(能源商品、材料商品、日常用品)等。

(三)基础网络介质:路道通联网络介质和讯递传输网络介质。

   

第二节 社会本体结构

社会本体存在是有机的、一体的,但却又是纷繁复杂、多维互动的。我们不妨把它分为两个部分,即横向解剖结构的静态构成和纵向过程结构的动态运化来向人们展示。

一、静态构成:(见图二):

社会静态结构即各种社会剖面示图的一般化结构,包括人场结构(单体、网络、场群、群团、板块、界面、系统、架构等人场结构)和事象堆积两方面。人场是社会的基本存在形式,社会事象是人场运行的结果。不同时代的社会构成是不一样的;不同区域或不同族群的社会构成也不尽相同。

(一)人场结构:

1.人场构成的分类解析:

所谓人场是由人群【自然人群、框架群体(网络框架、组织框架、集市框架和社区框架)、架构群体(集团架构、区社及城市架构、系统架构、格局架构和统合架构)】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及其场所、网络体系内,进行的交往互动场面和与之相伴生的场力(内外涡卷力、驱迫力、鼓动力与吸附力;累积力与交互内耗力;凝聚力与失和离心力;依赖互助力与组织合成力;产出力与放排力等)所构成。简称人能场或人场。下面我们从多视角来进行多维关照(一体多维关照)的分类解析:

(1)人群构成和场力构成:人群构成包括个体因素、群落构成和群体合成;场力包括人场本体交互力与外力(涡卷、牵引、波及、迫击损毁力等),可分为承受与吸引、交互与放排等体系。

(2)主体构成和客体构成:人场主体又包括人类个体因子与群体因素。个体因子承载种族与民族特征;时代和区域印记;社会化程度与传承载体;角色主体与角色丛载体;思维取向与决策主体;行为主体及人格载体;情感本源与承受体;精神单位与信力载体;生活需求与实现主体等。群体因素包括自然人群、特色群体和定格群体。自然人群包括轨交逢碰人群、汇聚活动人群、趋避流动人群、部落生活人群等;群体是指不一定成群的人类关联互动集体和特色激活潜在集群。它包括组织定格群体、网络定格群体、区域定格群体、特色分类激活群体、缘联定格激活群体(地缘、性缘、事缘、趣缘、情缘、利缘)等。人场客体包括场力因素和场力交互等两方面的内容。场力因素包括载承因素、刺激与需求因素、惯性因素、规范因素、组织因素、介质因素、实现因素、交互因素、迫力因素、问题因素、倾向因素等等万千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存在于社会机制与社会力矩中。场力交互也是万万千千,因场而定。我们把它归为四大类,即吸附积聚力(聚焦、涡卷、滚雪球);受迫力(刺激与本能冲动、需求及取向迫力、惯性迫力、规范迫力、内外势力压迫、情感迫力、精神依赖、恐怖迫力、灾害迫力、市场迫力等);交互力(向心凝聚力、离心分裂力、协作组合力、组织抱团力、冲突互耗力、对抗牵制力);放排力(产出力、脉冲波及力、辐射力、损毁恐怖力)。

(3)硬件构成和软件构成:

构成硬件:基础承载(地物与个体因子),本体载承(人群载承、框架及体系载承);

构成软件:是指人场中除了硬件构成之外的一切场力及其因素存在。主要指行为机制与情景迫力机制及其相关因素、社会力矩等。如:语言因素及表达方式,传统习俗和模式先例,性格与气质因素,情感关联、兴趣、思维、精神力等因素,凝聚力,技艺,金融灾难与市场惩罚,自然灾害与信仰恐慌,现行规范、环境迫力、风流时尚迫力、刺激与引动力、内外交互力、产出与放排力等。

2.人场模式:

分为单元模式和复合模式两种。

(1)单元人场模式:

单元人场是单一自然人群活动所形成的最初级的人场形式。属社会细胞。规模有大有小。

(2)复合人场模式:

复合人场模式是指场群场(由若干单元人场构合而成的,具有聚居、集会或组织等指向性质);群场团(由场群场组成或划归的,具有社会器官性质);场团场(由群场团统合而成的区域小社会性质)等为起始的系统架构场;割据统合架构场以及国统体系场模式。包括分类模式和总成模式。

分类模式是按型制分类、规模分类和能级分类等来进行。人场按型制可分为易散人场模式(逢碰轨交场、事由汇聚人场)和定格人场模式【包括框架人场(聚居社区框架、组织框架、市场框架、地型框架、网络框架)、系统架构人场、体系统合人场】;规模分类是依人群数量来划分;能级分类是根据该人场的动量系数来划分,人场按能级可分为核心、中心与外围等模式。

现有的社会总成模式包括国际组织及跨国机构组织总成模式、共同体社会及邦联社会统合架构总成模式、国家统合架构总成模式、割据(自然分割与势力割据)统合架构总成模式。

复合模式中统合模式涵盖格局架构、系统架构和区社架构等模式;上述四种架构模式又涵盖集团架构模式;架构模式涵盖单位框架模式(组织框架、网连框架、市集框架和社区框架等模式);框架模式又涵盖单元人场模式。

3.人场状态:

(1)按构成分为成群场、不群场两种状态。成群场:初级人群场(自然人群场、轨交逢碰人群场、趋避汇集人群场等)与定格人场中的次级人群场(组织召集成群场、会议人群场、市场交易人群场、工序人群场、载具人群场等)。不群场:特色激活群体倾向场、关联群体引动场、网络在线群体交流场、框架与架构人场中的分散不群个体或集体等。不群场是人类种群发展到一定规模,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2)按场能可分为核心结构和边缘结构。如群团、区域、组织、统合、涡旋等均有核心构成和边缘构成。

(二)事象堆积

事象堆积是指社会事物的堆积与社会现象的堆积。社会本体事物包括人物、事体(因缘,情景交互及态势、走向,发展过程);社会现象包括显象和类象。社会事象有的消失在历史的滚滚尘埃中,有的沉淀后化为先例模式和框架模式溶进了人类文化的长河里。社会模式在被替代或扬弃之前属文化范畴。

二、动态运化(见图三)

社会运化包括社会运行和社会演化两个部分。

(一)社会运行:(见第四章)。

(二)社会演化:(见第五章)

社会运行和演化的轨迹是曲折的,演进方向是摇摆向前的(忽左忽右,力尽折拐,触底反弹,绕中向前)。

   

                          第四章 社会运行(略)  

社会的运行(化生、演进和变迁)不仅仅是平铺直叙地按某部分人或所有成员的期望以及预设进行着,它还受着外部社会以及大自然的场力制约和牵引。即便在社会内部,族群不同,诉求就各异;情景变换、时间推移,组合就会更迁。因此,“大千世界”实至名归。我们把社会运行分为运行动因、运行形式与状态、运行机制(只列名,安排在下篇第二章里去讲)等个四方面来讲。

   

                         第一节  社会运行的动因

一、刺激因素:由问题、困难、障碍、好奇、兴趣与信仰、生理本能、趋利避害、跟风攀比、感情精神、挑战或敌视等因素所激发出的冲动需求

二、迫力因素:1.自然迫力;2.情景迫力:冲动与奢华性需求(奢望与贪欲)、交互牵拉与交互碰撞力、黑洞涡卷力、模式惯性力、恐怖吓阻与恐慌摧毁力、认同自觉力(信力)、规范束限力、强势威力与弱势从动力;3.互动整合力:教育与宣传及广告张力、互让磨合与适应磨合力、时尚与风流迫力、模式榜样力、市场调节力、社会平衡力;4.外社引力与压力:竞争挑战力、风行干扰力、介入主导力、干涉迫击力、毁灭掠夺力等;5.指挥与调度力:服从力(理服、利服、威服、畏惧等)、驾驭力、强加力等。

三、凝聚力因素:1.外力压迫度;2.内部依赖度;3.内部互信度;4.聚焦关注度;5.热点密集度;6.社会认同度;7.普遍信仰度;8.核心膜拜度(对英雄神力与恐怖雄力的膜拜)。

四、实现因素:1.组合与统合实现:(1)协作;(2)组织。2.产出实现:(1)发现;(2)发明;(3)投资;(4)生产与服务;(5)运输、保管与调配;(6)传承。3.交往实现。4.交易实现。5.消费、用享实现。6.竞生实现:跟风、攀比、竞技、斗争、战争实现。6.剥夺、侵占实现。

五、系统维持与拓展因素。

(一)拓展因素:1.异想天开;2.奢华追求;3.贪欲与剥夺占有;4.懒惰与减负;5.越轨与失范。

(二)维持因素:1.维持的主体因素:(1)个体生存;(2)社会秩序。

2.维持的客体因素:(1)经济运行(生产、市场及服务、消费、经济杠杆等)

                  (2)公共事务。

                  (3)政治管控:组织建设与机构运行;势力承权与势力运作;社会制度与社会管控;社会安保与国防建设。

                  (4)社会心态:通过协调、调节、宣泄实现心理平衡。

六、偶然与必然因素:必然因素要通过偶然事件表现,偶然事件或现象是因素促成的必然结果。

   

第二节  社会运行形式

社会运行的形式是多样的,从层面上可分为强力与弱力的分类运行和强力与弱力的交错运行;从形式上可分为聚焦运行、脉冲运行、涡旋卷吸、波扩传动、分散运行的结点交汇、边缘运行的核心围绕等;从性质上可分为动力引动和应力从动并传动的模式。

一、社会运行的程式:

1.一般程式:从好奇到好奇,从需求到需求,从问题到问题,从矛盾到矛盾,从刺激到刺激,习惯到习惯,从替代到替代,从不平衡到不平衡,左右左等环节叠加构成多维交错的一般运行程式。

2.特殊程式:(1)牵拉带动(趋向):刺激牵拉【刺激——需求或冲动——行为实现(包括交往实现、支配实现、组织实现、产出实现、交易实现、拓展实现、剥夺从而占有实现等)】;风流牵拉。(2)培育化及:自然化及(自然造化);文明化及(通过营造情景氛围、设定机制来进行感染、影响、教育等转化措施)。(3)迫击反推:波及;脉冲;辐射;涡卷;威逼;打压;破坏;恐怖。(4)社会交替。线性特殊运行程式。

二、社会运行的轨迹:

(一)前进轨迹:分合不定、左右摇摆、脉冲渐进、触底反弹、曲折(绕中)前行。

(二)趋向轨迹:由小并大、从区域到全球、多头并进的趋同化发展向大同成熟。

三、社会运行的模式:万万千千。分为阶段模式类和性状模式类。

(一)环节模式类:

1.基础准备模式:情感及精神模式;思维及运算模式;认同及信仰模式;标准及规范模式;方法及技术模式;框架及架构模式;愿望及梦想模式。2前奏动因模式:刺激模式;迫击模式;动机模式。3.行为模式:示范模式;情景及节点模式;互动;机制;坐标及生态模式。4.场力运行模式:单元场力模式;网络运行模式;.板块运行模式;界面运行模式;交互模式;系统运行模式;弱力整合模式;.强力主导与强力统合模式。5.秩序模式:既定秩序模式;现实秩序延展。6.替代模式。

(二)性状模式:

1.点状模式:(1)心理模式:思维、情感、人格与精神等模式;(2)行为模式:关注模式(择点关注、趣味关注、聚焦关注)、定格模式、榜样(标准)模式和先例模式、养成与传承模式等。

2.线状伸延模式:(1)牵连模式:情牵、利连、趣缘、信缘、血缘;(2)过程模式与历史脉络;(3)主轴模式(如社会两大主轴:生活实现是社会运行的基轴,秩序演变是社会运行的本轴)与辅轴模式(物流、人潮流、意识流、势力流、风格流等);(4)社会运行轨迹;(5)辐射模式。

3.网状纵横模式:框架模式【社区框架(聚居框架与集市框架)、网络框架(路道网络流通框架、讯递网络框架、关系网络框架、市场网络框架等)、组织框架】;系统模式;脉冲模式。

4.片状模式:板块格局模式;市场格局模式;界面切割模式;风流模式;波扩模式;涡卷模式;蔓延模式;整合模式等。

5.立体多维模式:统合架构模式;维持模式与拓展模式;集团模式。

6.(特例)外向模式:外向伸延模式;外向交互模式;对外扩张模式等。

(三)规模分类:

1.单体事象运行模式;2.分类运行模式(板块分类、界面分类、系统分类);3.总体运行模式。

四、运行的层次:

(一)范围及结构层次:1.点状星闪启动(刺激出需求与冲动,化生与拐点的聚焦关注,聚焦吸能储能成热点)。2.线状伸延和牵连(脉冲、辐射、贯串与链接、牵动)。3.网状交互蔓延(在路道网络、讯递网络、关系网络、组织网络、市场网络上的运行和蔓延)。4.片状交错运行【板块交错运行(区域板块,领域板块——经济领域与公共民生领域及政治领域,业态分工板块);界面交错运行(业界、学界、层级界面——社会阶层与族群等级);风流交错扫荡;点扩波动以及交互干涉、黑洞涡卷;行为整合与场力整合】。5.架构立体滚动(集团架构、系统架构、统合体系架构)。

(二)分类层次:1.着力分类(关注点与投入点,社会维持系与社会拓展系)。2.力度分类{强力与弱力分类运行,强力与弱力的交替运行},3.功能分类(刺激与实现、关联与切割、协力与竞生、合力与分力及耗力、统治与平衡、替代与代谢、剥夺与毁灭……)。

五、运行的过程:1.刺激与事象的孕育、生成、发展和定格过程;2.场力的交互及转换过程;3.生活的实现过程;4.秩序的调整过程;5.政权的更替过程;6.地域的兼并与分裂割据过程;7.管控过程;8持续的斗争过程;9.构成复杂化过程;10.多元趋同化过程;11.交流频繁化层次化过程。

其中的三种持续过程(生活实现过程、斗争过程、秩序调整过程)是社会发展的三条主线。

   

第三节  社会运行状态:

一、一般运行状态:1.分类运行状态(网络分类、格局分类、界面分类、系统分类、层次分类);2.交错运行状态(需求交错、行为交错、轨迹交错、角色交错、网络交错、势力交错、利益交错、情感交错、人格交错等)。

二、特殊运行状态:1.聚焦吸能状态;2.热点储能状态;3.黑洞涡卷耗能状态;4.放排释能现象(培育产出式、相较竞生式、协力合作式、组织强力式、网状脉冲式、扇面辐射式、平面波扩式、秋风扫荡式、轧辊毁灭式);5.螺旋周期运行状态;6.弹力运行及拐向运行状态;7.绕中摇摆运行状态;8.整分(不成功整合)运行状态。

三、准备状态:

(一)承上启下的因素:刺激。(二)重复循环性的维持:重复性消费的满足;既定生活方式的实现;既定秩序的维护。(三)社会聚焦与社会热点。(四)社会聚凝与黑洞涡旋。

四、社会运行的推动方式与运势。

(一)推动方式:1.涡卷引动:(1)吸力与聚力(聚焦、热点、组织等);(2)虹吸与黑洞耗力。2.风潮波动:(1)时尚风潮;(2)恐惧风潮。3.扇面辐射。4.脉冲带动。5.强力驱动。6.蛛网连动。7.弱力振动。8.浮力荡动。

(二)运行态势:要有关注标的物与参照标的物的映衬;要有情景创设与生态坐标系的格局框定;要有社会评价体系中的细数、参数、变量标准、定性标志、惯性当量等来透析。

五、社会的运行常态。

(一)趋避与流动(人流、物流、资金流,讯递流、意识流,风尚流、势力流、代谢流等)。(二)社会重心与社会核心(体系核心、势力核心、组织核心与区域核心)的转移。

 (三)社会信力系统与互信度、社会势力交互态势、社会管控形式与社会秩序等的变换。

(四)社会维持体系的运转和整合的不断进行。

六、社会规模与社会集成势力:

社会规模即统合人场规模。社会是以统合人场为单位。无论是国力统合抑或是势力割据统合,都是一个区域社会单位或族群社会单位,都是一个组织架构。社会统合的基本功能是促进和实现社会兼并与定格以及维持一定社会秩序。社会整合的基本功能是促进社会融合与保持社会平衡。整合与统合会使社会依赖度和规范度持续加深,小社会就可以逐步融合成为更大一点的社会(虽然其间或有分裂反复,但趋同化是主流),小民族就可以融合成更大的民族。社会规模在不断地变化并融合的过程中,其规模差异就随之而显现了出来。最小的社会规模只是一个场群社区,而最大的区域社会规模却是它的成千上万倍,是若干社区群落以城市为核心构成社区团即小区域社会,再由小区域社会以中心城市为核心构成中等区域社会,再以国力统合为核心定格成大型区域社会,以及特大型的联邦社会和共同体社会。社会从人类个体因子到单元人场细胞,再到场群社区以及场群细胞团,各种社会器官就会在细胞团的基础上相继形成,以城镇为核心的社会雏形的功能就显现出来了。城邦与城邦之间的自然交流只能成为兼并的融合基础,没有残酷的战争或强势兼并的推助,社会趋同化整合将是极其缓慢的(如殖民前的非洲和美洲)。因此,社会的存在和发展从来就不是盲目或随意的,社会规模是社会集成势力的外在显现。但是,只有武力兼并而没有集成势力统合和事业基础整合,这种兼并定格社会往往会随着武力的消退而分裂(如横跨亚欧大陆的蒙古帝国和苏联)。

   

第五章 社会演化(略)  

社会演化分为社会化生和社会演变两种现象。社会演变又分为社会演进和社会变迁两种形式。

   

第一节    社会化生

社会新生事物的孕育、萌芽、到生成等一系列过程。社会化生的第一个环节就是刺激孕育,刺激会带来新需求。社会中,无论是个体还是群体;无论是大事还是小事;无论是行为还是思维和情感等都会时不时地遇到问题、障碍和矛盾。而正是这堆东西刺激出人类冲动的酶介激素、需求、好奇心。社会化生的第二个环节是冲动和决策的萌芽过程。第三个环节就是带有新价值取向的行动。新行动本身就是新起点。新起点、新拐向、新组织、新势力、新过程、新产品等就是新事象,就是新事物。主要从社会反推力入手来研究社会推动力。

社会坐标系及社会生态系是本课题重点。

   

第二节  社会演进:

分为维持性演变与拓展性发展。维持与拓展是相互矛盾(有时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一体的两个面。维持的主体和对象是社会秩序;拓展的主要动力是异想天开、贪欲和奢华需求。

一、社会维持体系:弱力维持系统【包括社会凝聚力和弱力体系。弱力体系包括:卫生保健系统、规范体系(道德标准与社会制度)、经济系统(产业体系、市场体系、财政与金融体系)、整合系统(社会风化、互摩互鉴、互动磨合、改革改良、市场调节、矛盾和解、宣泄释放、社会平衡等)】;强力维持系统【社会组织系统,集团势力体系,国家机器(立法、安保、司法、行政、外联等网络组织体系和管控体系)】。

二、形式:1.地域范围上,统分反复,以统(延展性)为主轴,分为插曲的历史进程。2.方向上,曲折前行。3.总体内涵上,模式不断堆积、不断替代,人口增减,交互网络化、层次化、系统化。

   

第三节  社会变迁

社会变迁包括社会的时代性变化、地域性变化和体系性改变等体貌上的演化过程。时代性变化是以脉冲力度为依据,以代谢交替为环节的更替过程;地域性变化是由社会集成势力所决定,以社会整合为节律的分合过程;体系性改变是社会流动对社会框架和社会架构冲击和改造的结果。

一、变迁的形式:1.从节奏上分为渐变(自然性移动)和突变(压抑性井喷).2.从范畴上分为时域性跃进、地域上改变和节点式拐向。

全局渐变中有局部突变;突变过程中含渐变环节。

二、社会变迁的节点、时代节奏和过程:

三、社会变迁的规律和趋势:

   

   

   

   

   

   

   

   

   

   

下篇   社会理序  

第一章 社会功能(略)  

                    第一节  结构功能  

                           第二节  运行的交互与实现功能  

一、分散运行功能:  

二、交错运行功能:  

三、系统运行功能:  

(一)   维持系统功能与拓展系统功能:  

1.       维持系统功能:(1)产出性维持;(2)服务性维持;(3)秩序性维持(管控性、剥夺性维持);(4)平衡维持(协调平衡、调节平衡、成长平衡、宣泄平衡);(5)修复与改革性维持。  

2.       拓展系统功能:(1)横向拓展系统功能;(2)纵向拓展系统功能。  

(二)   整合系统功能与统合系统功能:  

1.       弱力整合系统功能:(1)市场功能是社会最一般的整合功能(包括交易服务功能与调节服务功能);(2)社会时尚社会风流功能;(3)社会竞技与攀比较劲功能;(4)艺术风化功能。  

2.       统合系统功能:  

(1)       强力统合系统功能;  

(2)       柔力统合系统功能。  

四、社会实现功能。  

                          第三节  化生与代谢功能  

                          第四节  替代与变迁功能  

                          第五节  惯性功能  

分为倾向惯性、坠力制动惯性、模式惯性(先例与范式)、趋势惯性等功能。  

                          第六节  传承与社会化功能  

   

第二章 社会机制(略)  

经过上万年的历史堆积,社会机制厚重而多样,显性机制已达成千上万,隐形机制还不知几何。其中构成机制较为简单,运化机制则十分复杂。社会机制是人场的伴生物,是社会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人场生而生(存在或启动),随人场运行而不断地改头换面,也随着人场的消散而湮灭。

                      第一节   机制构成和分类

一、社会机制的构成:社会机制是由制动因素和社会制动力构成。因此,我们把社会制动因素和制动力所构成的力格体称为社会机制。社会制动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已知的(如:地物承载与资源利用、方法与技艺、习俗、规范、情景与环境、市场、组织框架与集团架构、语言、情趣、精神支撑与依赖、生理机能、心理状态、信力与认同、社会凝聚力、意识与成见、社会协调力、社会平衡力、宣泄、社会组织强势、竞争与承权、强势剥夺与强势占有、制度与管控、顺从与失范等等),还有未知的;失效的、有效的和正在形成的。

二、社会机制的分类:

(一)   从内容上可分为行为机制与场力机制两类。

(二)   从视角上可分为隐形机制与显性机制两类。

(三)       从力型上可分为:1.牵拉机制系(好奇、兴趣、发现、发明、创设、创作、贪欲和奢华需求等);2.生态机制系(环境条件的允许值与限制值、刺激与影响、风流波及与黑洞涡旋等);3.聚合、平衡与维持机制系(关联、认同、信力、凝聚、卷入、组织、整合、统合、调节、宣泄、实现、成长、通流、束限、传承、保健、分配等);4.后推机制系(激励与刺激、问题和漏洞、矛盾与敌对、冲突与失范、竞争与斗争、感动与化及、变革与整顿等)。5.交互机制系;6.代谢机制系。

(四)从类型上可分为构成机制、运行机制、演变机制和化生机制等四类。其中运行机制最为复杂,难以计数。这给社会学研究提供了巨大的可操作空间。

(五)从力道上分:弱力机制;强力机制。

三、社会机制的效应:(一)时间限制与效应期;(二)空间限制与效应范围;(三)效应值与度。

第二节  社会构成机制

一、承载、介质构成基础机制系;

二、社会通联构成(牵挂、关注、交往、交互与流动)机制系;

三、聚凝构成机制系。社会认同、社会信力与 聚凝机制

社会聚凝机制系统包括社会汇聚力机制系和社会凝聚力机制因素两个部分。

(一)汇聚力机制系:1.聚居聚力机制;2.事由团聚机制;3.市场聚力机制;4.集会机制;5.外迫内聚机制;6.利诱汇聚机制;7.关注聚焦机制;8.避害汇聚机制;9.认同与信力机制。

(二)社会凝聚力机制因素:包括依赖度、认同度、互信度、膜拜或信仰核心存在等因素。

第三节  行为机制系

一、行为机制的因素:

(一)语言因素:1.通联因素;2.表达因素。

(二)生理因素:1.体能因素(力量和技艺);2.反射因素(本能警觉、条件反射、信息折射);3.冲动因素(性冲动、激情冲动)。

(三)情趣因素:1.情感(承受、倾向、牵连、依赖、表达及托付);2.趣味(兴趣与爱好)。

(四)驱动因素:1.刺激因素;2.利趋因素(用享趋向与精神取向);3.服从因素;4.恐慌避害。

(五)束限因素:1.地物与技艺束限;2.习俗与信仰束限;3.舆论与良知束限;4.视野束限;5.能力束限;6.财力束限;7.群落束限;8.时代束限;9.规范束限;10.认知视野与方法束限;11.惩罚震慑与恐怖吓阻;12.情景迫力束限。

(六)愿景与梦想因素:1.计划与设定;2.幻想与憧憬;3.希翼与等待。

二、思维机制系与心理机制系。

(一)思维机制系:1.认知机制;2.记忆机制;3.运算机制;4.联想机制;5.选择机制;6.决断机制;7.运筹机制;8.策略与主张机制。

(二)心理机制系:1.感受机制;2.兴趣机制;3.情态机制;4.信力机制;5.意志力机制;6.精神依赖机制;7.倾向性机制;8.宣泄及平衡机制。

(三)社会认同机制系:1.核心信仰与族群分类信仰机制;2.先例榜样与偶像膜拜机制;3.互信机制;4.价值选择与人格系统;5.舆论倾向与良知调整机制;6.族群认同与标准认同机制。

三、承载机制系:1.地物承载机制系;2.种群承载机制与肌体功能承载机制;3.语言承载机制;4.技艺承载机制。

四、行为及其表达机制系:

(一)语言极其表达机制系:

(二)生理反射及其表达机制系:

(三)精神寄托(信力取向)、利益与情趣取向、人格认同及其意志表达机制系:

(五)生活实现(行动与用享)及其行动表达机制系:

(六)作品表达及能力阐释机制系。

第四节  运行机制系

社会运行机制是社会机制中最为庞杂的机制体系,即是社会学研究的重中之重!虽然总体上还是行为机制体系与场力机制体系的结构,但力矩却在不断地化生、演变、伸延和消亡的过程中。关照一个单纯的社会运行机制,还要把它纳入情景力矩和生态力矩之中,再建立情景坐标系和生态坐标系来进行立体的、多维的测定,并在不断的信息反馈中,适时进行数据调整和结论修订。  

一、刺激机制系:源源不断的刺激在不时地调整着社会运行的方向。

二、经济机制系:经济机制决定着社会运行的节奏。

三、势力机制系:主导社会秩序。

四、焦点牵引与热点聚力机制:是社会运行的引动点和起爆点。

五、社会流动机制系: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意识流,风尚流、势力流、代谢流等机制体系。流动是社会形态变换的体现。风流机制系(包括脉冲流、辐射流、波扩流、涡旋流等机制)。

六.分散运行机制:1.单元人场运行机制;2.框架运行机制;3.板块运行机制。

七、交互运行机制:1.行为交互机制系;2.网络交互机制系;3.势力交互机制系。

八、系统运行与架构运行机制:是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的体现。

第五节  惯性机制系

第六节  隐性机制的外化表现

第七节  化生机制系

第八节  迁延机制系

第九节  机制特质

社会机制具有对应性滞后性预设性三大特质。

一、对应性:所谓对应性是针对个体模式而言的,是指某种机制只能作用于某一特定模式,而一当模式或情景发生改变之后,机制也要随之改变或补漏,否则,机制就会消失。

二、所谓滞后性是指人类反应的后觉性。例如在有漏洞性的、破坏性的、损毁性的、灾难性的现象出现之后,人们才因此去创设出相应的机制来,所以应力后推机制都具有滞后性。

三、所谓预设性是只针对机制框架而言的。人类既是自然的产物,又是文化产物。文化的类化类推力使我们人类在灾害和困难、挫折面前并不总是被动的,人的能动性往往会在事前通过类比和模式机理的参照下构设出机制框架来,然后在过程中补漏、修改和完善。预设性总是框架性的,需要在现实中补漏、修正才能培育成机制。

因此,滞后性是普遍存在的,预设性是特殊存在着的。机制的滞后性往往转化为补牢性预设。

 

第三章 社会机理(略)  

社会机理是社会理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也是社会学的重点研究对象。它包括行为机理、场力机理和秩序机理(主要以其中的界面和节点为关照单位)等。

社会机制只存在于人场;社会机理既存在于人场,也存在于文化模式中。

第一节  社会力矩

社会力源只是社会因素,只能成为社会机制激活因子,它只在进入(或形成)社会力矩之后才有可能成为社会机制力去产生社会效应。同样,规范也只是社会因素之一,也只能融入社会力矩才有效用。优秀的统治者往往善于发现并引导、整合、统合与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

社会力矩是由社会功能因素和社会机制构合而成的,是载承、聚合和框定场力的力格单位

社会中人为设定的力矩我们称之为社会自觉功能机制框架或自觉显性机制框架。关于非自觉设定部分(社会运行中自然形成的力矩),我们正在探研的过程中。

社会力矩会在单体社会的伸延人场中形成跨社会的伸延力矩。而正是这种伸延力矩,为大同文明奠定了基础,创造出条件。

社会管控的着力点和实施的主体对象就是在社会力矩上,管控的客体才是社会人群。在自觉化之前,人们有时明白、有时糊涂。清醒时就明白社会力矩的存在,就会自觉利用它来服务好、治理好社会;糊涂时就会误把群众当管控的主体,不会因势利导。这样既苦了自己,又造成了疏漏,从而引发社会混乱(但往往在此时,糊涂虫们则会抱怨人民的素质“太差”)。

第二节  社会的性质

我们通常所指的社会性质:一是指有别于其他动物群体的人类社会属性,二是指社会比较中的分辨属性。而非时下某些学者所谓的较为狭隘的层级属性(阶级属性)和政治制度属性。从以下两方面来讨论:

一、社会的一般性和差异性:

(一)一般性:互动性、依赖性、载承性、多样性、机变性、趋同性、演进性、实现性、合理性、层级性、系统性、曲折性、替代性、阶段性、持续性等等;

(二)差异性:包括族群差异(文明化程度、惯性特色与生活方式的差异)、地物差异(承载、限制与习惯差异)、组织机构差异(框架模式特色与规模差异)、时代特质、区域差异、场力交互以及势力主导差异、价值取向(利益需要与心理倾向)与规范体系的差异。

二、现象的共性与个性:以下所列举出的每种事象都有其共性与个性的二元属性。其共性反映在事象本身,是类像(同质事象)的一般化属性;其个性主要指在社会范畴中各种事象所承载的独立特性。下面所列,乃实存之万一。

机制的针对性、情景的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变革的滞后性、政策的偏利性、强势的支配主导性与威力迫击性、弱势从动性、强弱互化性、习惯依赖性、人群流动性、生产工艺性、市场的集散性与调节性、交易的互换性与等价性、波及平面性、界面同质性、辐射单极性、脉冲断续性、行为互动性与互摹性、组织的合力性与强势性、合作的定约性与协力性、民俗的习成性、道德的养成性与约束性、竞技聚焦性、事发偶然性与意外性、事成与失败的必然性、风尚的波及性与随流性、地物的基础性与承载性、路网的通联性与载承性、利害的趋避性、法理的设定公平性、法律的强制性与普遍约束性、裁判的中立公正性与私欲偏袒性、区域的板块局限性、万事相关性、关系网络性、体系的内部条理性与外部割裂性、冲突短暂性、艺术的观赏性、游戏的娱乐性、兴趣的主动性、性爱的主题永恒性、本能冲动性、人格等级性、争斗的角力性、商品有价值性、营养与失养的模糊性、保健经常性、禁忌盲目性、愿景多彩性、梦断肃杀性、认同时域性、宗教排他性、恐怖摧毁性、心理平衡性、祸福相依性、阴阳互补与交合性……

三、社会秩序的实质

(一)公共秩序的基质:维持并保障资格成员的等级生活秩序。可分为三个层次的综合维护形式和相应的机理存在:1.民间的自觉化维护层次:着力点是教育与风化机制力矩。(1)惯性机理与认同机理;(2)(伦理道德的)弱力规范机理;(3)(社会化人格与良知的)自我束限与自我担承机理。2.公共监督与大众舆论维护层次:其着眼点还是在既有社会化前提下的共性价值观上。丧失了共性价值观基础,公共监督与大众舆论的功能就会失效!对越轨现象的舆论矫正。3.社会强制力惩罚层次:在自觉化维护与公共约束都无能为力的情况下,对于恶性危害公共安全和严重破坏既有秩序的失范行为的惩罚性矫正。其着眼点一是执法平等;二是正道与邪道的分隔、官府与匪类的割裂。  

(二)社会强力的偏向剥夺性、主导性、霸占性和不可或缺性。

(三)实质:1.公共维护性实质;2.功能分类性实质:(1)特质倾向性功能实质:族群利益倾向性与社会习俗和社会价值观的功能体现实质;社会阶层倾向性与界面功能实质。(2)势力与集团强势剥夺与霸占、强势主导的功能实质。3.国家强制力的实质:(1)强势承权与强势话语权;(2)法治的二重性:在立法上,对大众的公平正义性与特权的偏袒性;在执行上,对弱势者的震慑约束性与对强势或特权的执行放纵性。(3)不可或缺性:社会时代内强制安保与施政和外交的必要性。

四、 社会强力统合与社会管控的实质

五、社会拓展性与延展性:社会硬实力的兼并;社会软实力的整合与同化。

第三节  社会运化机理

第四节  社会积淀、社会先例与社会惯力

第五节  社会过程及其发展规律和趋势

   

第三篇  社会学研究与社会学工程  

原则一:这一篇是需要全世界社会学者的成果来集成,是一个浩大的系统工程。

原则二:中国不但有经济模式的辐射效应,我们应还有系统的理学模式输出,还可以预见到在不久的将来,随着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转型成功【模式一:个人人权保障、基层民主政治、宪法框定下的中央集权专制格局的定型;模式二:近阶段维持现状,反政府因素在不断积聚,因偶然事件引爆,重建多党竞逐、交替执政的政治体系;模式三:台湾的觉醒,担承起民族大义,携手港澳展开民主化攻势,促成举国的整合性改变与社会现代化】,艺术风化模式、先进技术模式、教育模式、竞技模式等等也会有相应的输出。中华民族应该成为世界的楷模,应担承起引领人类的责任!

原则三:社会学工程并非社会工程!这一点一定要弄清。否则,就会步美国社会学界的后尘。

   

第一章 社会评价体系的建立(略)  

第一节 三大系统的建立与统一

1.原则的系统性确立

2.方法系统的确立

3.标志与标准系统的确立

4.有机统一

   

   第二节 实事求是地进行调整和修正

   

第三节 保持清醒认识

要保持其准确性和独特性就要注意普连性、系统性、辨证性的统一灵活性运用。通常,1.再好的政策也不能惠及所有的社会成员(在有利一部分人的同时又会损害到另外一部分人)。2.再完备的经济措施也不能带动所有的产业;再大的经济危机也不会损及所有的行业。3.再强大的势力也不能使所有的人屈服并跟从,都有其局限性,随着时间的推移终究会分裂或消失。4.再严酷的刑罚也不能消除所有的犯罪。5.任何的所得都伴有所失。6.社会中万事相关(直接与间接)。7.社会言论的代表性是有限的。8.再好的理论和办法,都不能消除所有的社会矛盾,不能解决所有的社会问题。9。再健全的机制和社会力矩,也只能制约和吓阻本框架内的人群。

   

第四节 社会评价应注意

1.切记决不劝仁劝善、劝人从良!2.切记不要指责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现象。3.切记不要抱怨社会。4.不能直接参与制度、管控和经济。(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第五节社会坐标参照系的建立和多维立体生态全息透视准备

社会热点与社会生态的关系,丛林法则与社会公平正义的交替扫描。社会学者往往会根据不同的社会述求来建立起多维的社会坐标系,期以实现社会的全息透视。社会评价体系正是由系统理论、病机病理案例、参照系数、参照模式、方法技艺、标志与标准、多维坐标系、生态系统模块等构成。

   

第二章 社会调查方法(略)  

   

第三章 社会学工程创设(略)

社会学工程创设的两个方面包括:一、机制的设计和社会力矩的构设与定位;二、社会评价体系的创建和社会监测体系的建设。

   

第四章  社会运行的成本计算(略)  

一、成本系数的确立,变量参数设定及定性标准体系的建立。

二、成本计算:1.对关照事物或关照节点的选定;2.情景中多维坐标系的建立;3.坐标参数的确立与定点采样提取;4.进行积分维算,成本系数的运用,加权平均数参照和变量域值的导入;5.得出运行成本数据链。6。在不断的反馈中,验证和修正。

三、成本评价与比较选择:1.构建出几套节能(节约人类能量)模式;2.将运行成本数据链与模式成本数据链进行参照比对;3诊断出症结所在(通常情况下,高成本问题主要出在倾注惯性力过大,或拐点反弹力过猛,或内耗损伤面过广,或外来杀伤力过重,或横向环节过多、纵向伸延头过少等);4.进行评比选择,确定调整方向和思路;5.进行模式修补与机制转换;6.监控网络设定与布局,时刻进行数据和状况的反馈。

   

    第五章 社会前景的展示和发展方向预估(略)  

社会前瞻性研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化的工程。切忌进行远将来的预测,只能做近端预估。远将来是现有的信息和技术所不能准确预测的!

从社会历史脉络与社会运行轨迹去探求社会规律与发展趋势。

   

第一节 大同文明时代与大同社会前瞻

   

第二节 人类社会的天然分化——人类社会第三阶段的展望

一、生物智能工程导致了人类社会的分裂。克隆“木头”人群与支配族群的分裂。

二、太空文明时代造成的人类社会分化。其初期,地球上只有少数几个自然种群来保持人类的自然基因。自然人都是自愿选择作为原生态体格和普通生活方式的群众。自然人因体格适应性、寿命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其社会地位没有改良人类高。到后来,作为太空生灵的人类已变得面目全非,已超越地球人变成全新物种。这是生灵的彻底升华!

三、人类社会进入第三发展阶段:太空生灵时代。

四、届时,文明业已属于非原生态人类所能承载的时代,原初社会形态与大同社会形态意义上的社会结构、功能和机制渐至消失,但人类文化还将在更高层次上继续运行,人类文明会延续下去。

   

第六章 社会学服务与社会学产品(略)  

第一节 社会学产品。

其产品:提供社会学理论体系(系统基础知识、方法论体系、评价标准等)和社会学技艺(探研技艺与系统服务技艺)。

   

第二节  社会学服务

其服务:提供社会认知标准和社会思维依据,进行社会调查为解决社会问题提供决策咨询,进行机制构设、补漏和模式调整、修正的方案设计,指导系统建设。

   



关键字 社会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