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头霸王5桑吉尔夫:精华区文章阅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07:47
九节菖蒲――白云山蒲涧寺

相传在秦朝的时候,在白云山脚有个小村庄,住着一个青年人叫郑安期。他的
父亲早已去世,只有一个年老的母亲,母子相依过活。郑安期幼年曾跟随父亲
行医,学得一点医药知识,便在村前开了一间小店,摆卖生草药,兼替村人治
病。他家里虽然贫困,但富有同情心,穷苦的人来看病,不但不收诊金,连药
费也减免,因此深得当地村民的爱戴。有一年,白云山一带发生一种流行病。
得病的人首先怕冷,接着发高烧,同时全身酸痛,流鼻涕,咳嗽不止。如果救
治不及时,就抽筋昏迷,直至死亡。郑安期翻尽医书,试用各种药物,都没有
见效,眼见一个个乡亲痛苦呻吟,悲惨死去,他心如刀割,焦躁万分。

一天深夜,郑安期为乡亲们看病回家,母亲见他神色憔悴,满面愁容,便问他
近日治病的情况。郑安期唉声叹气,便把流行病越来越严重的情况告诉她。母
亲听了,也连声叹息。她想了一阵,然后说:“早年听你父亲说过,医治这种
流行病,最好用九节菖蒲,但这种药不容易找呀!”郑安期经母亲这一说,好
像在黑暗中忽然见到一丝光明,连忙问道:“那九节菖蒲的形状是怎样的,它
生长在什么地方呢?”母亲说:“听说它叶瓣如兰,茎分九节,身似匙柄,有
股清逸的幽香,偏偏生长在高山大岭的悬崖峭壁上面。这种药物真难找呀,你
父亲找了一辈子也没有找到,你也不必妄想了!”

郑安期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他心里想:“不!就算走遍天涯海角,我也一定
要找到九节菖蒲,好把乡亲的病治好!”第二天,郑安期安排好母亲的生活,
便背起竹筐,拿着锄头,出门去了。去哪里找呢?他想,白云山最近,应先到
白云山寻找。白云山古木参天,白云环绕,流水淙淙,百鸟喧鸣,对于这一切
,郑安期都无心观赏,他一心想着的,是把九节菖蒲找到手。他不停地在山上
寻找,专向那些从未到过的悬崖峭壁爬去。尖锐的岩石割损了他的脚,锋利的
荆棘划破了他的手,他丝毫感觉不到痛苦。他由白云山的西边走到东边,已经
找了将近一天了,连九节菖蒲的影子也没有看到。

夕阳西下,暮色沉沉,郑安期感到失望了。他在崖边的一块大石上坐下来,到
这时候他才感到汗水湿透衣服,肚子饿得咕咕叫,全身疲倦无力。就在这时候
,忽然微风吹过,送来阵阵香气。这种香气比兰花清新,比玫瑰馥郁,使他精
神一振。他立即站起来,沿着香味寻找。终于发现悬崖下二、三丈的地方,长
着一棵像兰花似的植物。他往花的茎上一数,不多不少,正好是九个节,这正
是九节菖蒲!刹时,郑安期高兴得跳了起来。郑安期立即过去,试着伸手去摘
,但它生得很低,无法扳着。他想寻路下去,但悬崖峭壁,无路可通。看着这
宝物在眼皮下面而采摘不到,他急得直跺脚。这时,他忽然发现一块岩石下,
有一藤蔓植物伏地而生,便灵机一动,当即把它采集起来,扭成一股绳子那样
,一头捆住岩石,一头垂落悬崖,然后自己攀着藤蔓,坠下悬崖,爬近九节菖
蒲,小心翼翼地把它采摘下来。他用嘴把菖蒲咬着,用双手攀着藤蔓,想爬上
崖顶。忽闻“辟拍”一声,藤蔓突然折断,郑安期跌下悬崖。正在危急的时刻
,崖下升起一朵白云,顷刻间变成一只仙鹤,把郑安期稳稳托着,然后背着他
飘然而去,传说他羽化成仙了。

后来,村民们沿着郑安期的足迹来到这里,找到了九节菖蒲,用它扑灭了流行
病。为了纪念郑安期,人们就把他坠崖的地方称为郑仙崖,把那条小溪涧,称
为蒲涧,并在那里建了一座寺庙,称为蒲涧寺,供人们拜祭。


浮丘山下撒豆成金――流花湖公园“浮丘”

在广州流花湖公园的中心位置、湖水之中有一个小岛,岛上草木葱茏,繁花吐
艳;曲径蜿蜒,鸟鸣清脆。环岛湖水如镜,泛绿映红,景色甚佳。入口处砌一
门洞,上题“浮丘”二字,诸位可知这岛名的由来?

“浮丘”本是石名。远古时流经今广州城的珠江是很宽阔的,在距今二千二百
多年前的秦汉时代,水面仍宽达2000米,即约为现在的10倍。江中有三座大礁
石,分布于东西中三处,浮出水面。东为海印,中名海珠,西即浮丘。乃古代
著名的“羊城三石”,古人视为广州城“地之胏也”(屈大均《广东新语》)
,即喻之为大地之骨。

浮丘石的位置在今中山七路东段,东距西门口约250米,其北端入将军里,南
端至李家园(早几年此巷两侧民居已拆去,建起了高楼),自宋代建三城起,
至民国时拆城墙建马路,浮丘石都是在广州城西城墙(今人民路大约自市一医
院门口南至太平桥一段即为西城墙遗址所在)之外。为何名“浮丘”呢?就因
此石如浮于水面的小丘,古人乃按其状而取名。

现在浮丘石故址距珠江江岸2公里多,唐代时,浮丘石却为船舶停靠之地,直
到北宋中期犹四面环水。以后随着人口激增,填江作田,更加长期的水道冲积
,到南宋后期,沧海已变桑田,浮丘石与周围陆地连成一片了,并已建起了民
居。

这座江中大礁石是由白垩纪红色砾岩和粉砂岩构成的,本来没有什么特别,但
它却孕育出了一个源远流长的神话传说。

话说古时浮丘山下住着一老一少,长者年过花甲,双目失明,人称浮丘公;少
者二十来岁,也一眼已废,人称浮丘叔。两人时时互相搀扶,共用一只眼睛,
到浮丘山上砍柴割草,卖薪度日。不管严冬酷暑,每天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邻居们见这一老一少生活艰辛,便不时施赠些麦豆、粟米给他们。浮丘公和浮
丘叔对此深怀感激,但年长日久,收得多了,不觉感到过意不去。



一天,邻居二叔婆又送来麦豆,浮丘公怎样都不肯收受了,但二叔婆还是坚持
要送给他。两人正在你推我让,一直没作声的浮丘叔突然叫起来:“我还有一
只眼睛,我们也可以开荒种地!二叔婆,多谢你!你的麦豆我们收下,用来作
种子!多谢你了!”

转眼到了第二年开春,浮丘公和浮丘叔互相搀扶着,到浮丘山下找地开荒。那
时能种植的地都被人们开光了,两人找来找去,只找到东头的一丁点地方,拨
开表土一看,原来下面是红色的岩石,种不了东西的。

但两人并不气馁,就在那里挥锄垦荒。浮丘公在前面掘,浮丘叔在后边种。别
人一天下 3斤种,他们一斤种要下三天。刚好那年又遇上天旱,谷雨都过了还
未见一滴雨水。两个盲人,就靠一只眼睛,摸着爬着抬水淋地,日落回家时便
顺便挑回一担柴草,用来换点盐米度日。

日子一天天过去,到收成时候了。别人种的麦豆,结荚不多,开的是紫蓝色的
小花;他俩种的,却结满一串串的豆荚,开的是黄澄澄的金花。更奇的是,别
人收的是普通的麦豆,他俩收的竟是金灿灿的金豆,连那些豆杆都变成了红白
相间的珊瑚玉树。据说这是勤奋的浮丘公和浮丘叔得到了仙人的帮助,随后连
他们自己也变成仙人了!

为了报答邻人们长期的施赠,他俩悄悄地把这些金豆子撒回到每家每户的门口
,撒满了一街。那就是过去旧广州“撒金巷”的来历--后人出于忌讳,改叫“
积金巷”。他们肩上挑的柴草,都成了珊瑚玉树。明朝大画家李子长的那枝神
笔,据说就是他们送的一条柴草变的。此地后来还流传有这样一首童谣:“浮
丘公,浮丘叔,两人同一目。撒豆成金人不知,肩上珊瑚担一束。”现在中山
七路东段,以前叫石岗街,地下全是红色砂岩,据说就是浮丘公和浮丘叔种麦
豆的地方。

流花湖公园的“浮丘岛”建于1982年,名称就取自上文所讲的浮丘石掌故。此
岛四面环水,湖岸绿树环绕,远望犹有古浮丘岛之模样,予人一段远古的追忆
,延续一种思古之幽情。

潄珠岗上的“金石循环”――广州河南漱珠岗



在广州海珠区漱珠岗上,有一块椭形的大石,斜卧向着朝斗台,它上面刻有“
金石循环”4 个大字。为什么刻上这几个字呢?

相传在汉代,钟离大将军与敌交战,因寡不敌众,被敌兵追杀误入深山。他在
茫茫林海里左冲右突,始终找不到出路。他孤零零地牵着战马在山道上走着、
走着,不觉天已黑了。这时东华帝君正云游到此,见钟离迷路,即按下云头,
来到钟离身边,有意感化他。钟离正穷途末路,感叹世事多变,于是,跟着东
华帝君入深山修道。天长日久,钟离修炼得道成仙,因自己生于汉代,就取名
为汉钟离。

有一天,汉钟离云游到河北邯郸,遇到了上京考试的吕洞宾,两人一见如故,
就在客栈里促膝谈心。汉钟离见他生得眉清目秀,有道骨仙风的气质,又有满
肚子学问,于是,有意感化他。只见汉钟离略施法术,吕洞宾便渐觉疲劳,打
起瞌睡来了。汉钟离便拿了一个枕头,扶吕洞宾落枕安睡。

吕洞宾刚躺下,就发起梦来。他梦见自己科场考试名列前榜,朝廷为他封官,
报卒敲锣打鼓报喜,众人纷纷前来祝贺,好不荣华富贵。可是好景不长,不久
就因祸而被抄家革职。吕洞宾吓得一身冷汗,惊醒过来。他思前想后,感慨万
分,尤其觉得功名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的身外物,不必刻意追求。于是,他放
弃了上京考试的念头,跟随汉钟离修道去了。

他们一路南行,也不知走了多少时日,来到广州珠江南岸的大松岗上(现在人
们叫它漱珠岗),见这一带山青水秀,松石奇特,境界幽旷,就择此地歇息。
一天,汉钟离想试一试吕洞宾对功名富贵、酒色淫邪等是否还有贪恋之心。于
是,便在岗顶选了一块大石对吕洞宾说:“我教你点石成金吧,只要你学我作
法,就能将这大石化成金。”吕洞宾想了想,问道:“点石成金后,日后还会
变回石头吗?”汉钟离答道:“金石循环,过了500年以后,此成金之石仍可复
回原石的。”吕洞宾一听,连忙摇头,着急的说:“我不学这法术了,此金石
500 年后再变回石头,岂不是害了500年后的人吗?不要点了,不要点了!”
汉钟离见吕洞宾真的着急起来,心中不觉暗喜,当即取消施金术,此石也就未
曾被点成金。

吕洞宾不为功名富贵所动,善良正直,正是汉钟离所希望的。于是,汉钟离即
收他为徒弟。

故事流传下来,后人在漱珠岗上的那块大石刻上“金石循环”四个大字以作纪
念。纯阳观建成后,成为广州一大胜迹,观中有一联曰:

点石成金,虑及将来仍变石;

学仙由圣,就知此念是真仙。

白鹅起飞白鹅潭――白鹅潭来历



传说在明朝正统年间,南海县冲鹤堡出了一个能人,名叫黄萧养。他受尽了官
府和财主的欺压,和穷苦百姓抱成团,由于不堪官府压迫,所以在家乡率众起
义,一下子发展到了八九万人,拥有战船一千多艘。他们摆开了“拜佛剁羊”
的阵势,一举攻下了五羊驿,建立了大东国。大家拥戴他当顺天王。

得知黄萧养聚众造反,大明皇帝可慌了,急忙诏令都督董兴,叫他带领江西、
福建、广东、广西各路人马几十万人,去围攻黄萧养。黄萧养打了几次硬仗,
杀死了无数官兵,但因寡不敌众,先是退到新会一带,后来又打回头,且战且
走,到了广州西南郊区东塱附件,陷入敌人前后夹攻之中。黄萧养一见前无去
处,后无退路,便仰天大叫三声:“为解百姓苦难,宁死不回!宁死不回!宁
死不回!!!”准备与敌军决一死战。他的叫声,感动了天地鬼神,一夜之间
,出现了一条水滘,挡住了官兵,掩护黄萧养撤退。后来人们为纪念黄萧养,
把这条水滘叫“大王滘”。

黄萧养从“大王滘”退到珠江河边黄村附近,刚想安营扎寨,不料董兴带着一
队人马,从大涌口方向杀来了。这时起义军人困马乏,无法作战,就退到珠江
岸边。这里有个大水潭,相会是珠江最深的地方,起义军到了这深潭边,就再
也没有退路了。黄萧养只好死战,一手舞着利斧,一手挥着宝剑,左冲右杀,
没有一个官兵敢挨近他的身边。董兴看到这个情景,命令放箭把他射死。一时
箭如雨下,黄萧养左拨右档,于零当啷,箭头都掉到江里去了。这样,一直打
到黄昏时分,黄萧养精疲力竭,一箭射中了他的右肩,他摇晃了一下,倒在江
中。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闪过两道白光,江面上浮现出两朵白云,像箭一般
浮游过来。嗬,原来是两只白鹅,向着黄萧养游来。到了他身边,把他背负起
来,向江心游去,越游越远,消失在银波雾海之中。从此,在这一带江面上,
人们经常看到两只白鹅,浮游在水中,于是人们就叫这个水潭为“白鹅潭”。
一到月夜,景色特别幽雅动人,后来,“鹅潭夜月”列入羊城八景。

到了清朝时候,有个老渔翁为了追捕一条鲩鱼,潜入潭中,发现下面有一个洞
府。他进去一看,洞内宽敞明亮,清香阵阵,有一位童颜鹤发的老人,手执蒲
扇,似睡非睡地躺在一张石椅上,一对鹅在两旁守护着他。

老渔翁正想上前问个究竟,那人忽然不见了,只见石壁上显出两行大字:“九
牛浮水面,萧养转回头。”老翁看了,高兴得叫出来:“哎呀,这不正是我们
的英雄黄萧养吗?”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流把他卷出洞口,后来他再潜入水
中,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洞了。据说芳村有一眼井,直通白鹅潭底,就是当年
渔翁进去的洞口,但是真是假,谁也没有试过。

老渔翁进白鹅潭的事传出后,人们经常到江边去观看,看看“九牛”是不是浮
出了水面。可是数来数去,只有八头牛,就是广州东堤到西堤间人们一直称它
们为“石牛”的八块巨石。当时的人们是多么希望有朝一日九牛并出,萧养回
头,让大家见一见自己日夜思念的农民英雄。

伦文叙与飞来对面巷――小北路“飞来对面巷”来历



在广州小北路有一条小巷名叫“飞来对面巷”,凡经过此地的人,都觉得这条
街名有点奇特,这到底是谁给起这样一个古怪的名字的?原来有一段这样的传
说:

很多年以前,“飞来对面巷”原是没有名字的,只有一些小木屋,居住着穷苦
人家。他们每天为生活奔波劳碌,不知住了多少年,这条街仍未有人取名,人
们只好叫它做无名街。在这条街巷的对面的小石街,却是另一番景象:大屋林
立,那里豪门富户不少,其中还有些富户是专门倚仗权势、欺压街坊邻里的“
街霸”。

一天,有一家富户宴客,请来了一群猪朋狗友,宴席间,他们大谈生财之道,
各道自己的本领,个个眉飞色舞,趾高气扬。当他们的话题转到小石街的时候
,顿觉得晦气万分。因为这个街名与他们的身份很不相称,显示不出富户们的
气派,因此,便一致认为要重新起一个大吉大利的街名。

经过一番议论以后,某甲提出把小石街改名为“大发街”,但大家认为太俗气
,没有响应。某乙又提出改为“广财街”,大家一听也觉得不雅,也不赞同。
说来说去,始终提不出一个好名称来。

过了很久,有一个人称师爷的人站了起来,此人平时油嘴滑舌,更喜欢卖弄文
墨,这时他故作姿态地说:“纵观历代最为吉利的名称,总离不开福、禄、寿
。我看就取名为福来街,你们各位意下如何呢?”众人听后甚为赞赏,个个拍
手叫好。

这群富户为了炫耀自己的权势、阔绰,利用改街名的时机,择定黄道吉日,搭
起祭坛,请来了神婆、道士打斋,在街口悬挂“八卦”三叉等,还请来八音锣
鼓,喧闹一宵;并选用上等大理石,用真金粉扫字来制造街牌。悬挂街牌这天
更是热闹非常,锣鼓喧天,鞭炮声声,硝烟弥漫,接着又大排筵席,弄得整条
街乌烟瘴气,左右邻里几条街道的平民百姓也不得安宁。

一天,曾被称为“神童”的广东才子伦文叙来到“无名街”探亲访友,众人久
闻伦文叙的大名,纷纷前来相见。当提起对面福来街近日改了街名,富户们更
是不可一世,趾高气扬的时候,伦文叙十分气愤,决定为无名街取一个好的街
名,以争一口气。伦文叙仔细地了解福来街起街名的前后经过,便沉思起来,
他望着对面的福来街,又环顾左右,踱了几回,然后执笔走到桌子前,疾书“
飞来对面巷”五个大字。在场各人一时不解,伦文叙面带笑容地说:“我今天
替大家想法治一治福来街那班恶人,其次还要起一个好的街名,现在我起的这
个名字,正好是两全其美。”当时在场的百姓听后还是不怎么明白,伦文叙便
继续说:“小石街最近已改名福来街,而你们街正好对着它,我给你们这条街
起名为‘飞来对面巷’,就是说把所有福、绿、钱、财等都通通从福来街飞过
来,让你们得到这一切!”众人听罢,齐齐大赞好极了,纷纷再三向伦文叙道
谢。



“飞来对面巷”的街牌挂出去了,消息传来,气得福来街那些富户恶人,个个
目瞪口呆哭笑不得。

惠能光孝成正果――光孝寺的故事



广州最有名和最大的佛教古寺――光孝寺,广州有“未有羊城,先有光孝”之
说,可见其历史的久远。

这地方原是南越王赵建德的故宅。三国吴大帝时,虞翻被贬至岭南,谪居此地
。他设帐授徒,手植诃子树及苹婆树(凤眼果),故被称为“虞苑”,又称“
诃林”。虞翻死后,家人献宅为寺。自东晋开始,不断有印度僧人到此说法和
翻译佛经(其中有禅宗始祖达摩),使它成了岭南的佛教传播地。

光孝寺的出名,不仅因为它历史悠久,而且因为佛教禅宗六祖惠能曾居于此,
进行过著名的“风幡论辩”,并在此削发,成为禅宗南派的领袖。现有的六祖
殿、瘗发塔、睡佛阁以至菩提树,都和六祖惠能有关。游光孝寺,很自然会想
起惠能的故事来。

惠能(一作慧能,按其父给他取名的含义是“惠众生,能佛事”,当作惠能)
,唐贞观十二年(638)生,传说他生下来时适有僧人来访。俗家姓卢,先祖
河北范阳人(今宜兴县南固城镇),父名行瑫,曾在范阳做官,后因罪贬新州
(今广东新兴县),落籍岭南。惠能三岁丧父,家贫,少年时采樵养母。“一
日负薪至市中,闻客通《金刚经》……有所感悟”,于是安顿好母亲,北上求
佛法。抵韶州(今广东韶关),结识佛友刘志略与尼姑无尽藏。无尽藏常读《
涅槃经》,惠能听了,给她解说经义,尼姑遂执手问字。惠能说:“字即不识
,义请即问。”尼姑奇怪,问:“你不识字,怎能懂义?”惠能说:“诸佛妙
理,非关文字。”尼姑惊异,到处告诉乡亲说:惠能是个有道行的人。后至乐
昌西山,遇智远禅师,智远指点他到黄梅弘忍大师处学佛。

弘忍见了惠能,问他:你是何等人,欲求何物?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
,远来礼师,唯求作佛,不求余物。弘忍说,你是岭南人,又是羯獠(古称西
南人为羯獠,是一种鄙称)。惠能说,人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羯獠身与和尚
不同,但佛性并无差别。弘忍听后,很佩服他的辩才,知他是个不寻常的人,
却不动声息,着他留下,派他去碓坊当杂役,工余才能听佛。过了8个月,弘
忍令众僧作佛偈(说佛理的偈文),以便选拔法嗣。上座神秀,学通内外,众
僧所仰,被公推作偈。神秀乃于廊壁上写一偈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
;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五祖见了,赞叹说:“后代依此修行,亦得正
果。”说是“亦得”,即是“还可以”之意,并非十分满意。事情传到碓坊,
惠能正在舂米,问及同伴。同伴把神秀的偈念了一遍。惠能听罢,思索了一下
,说“美则美矣,了则未了。”同伴骂他:“你是什么样人?莫发狂言!”惠
能说:“你不信,看我的偈罢!”惠能不识写字,但他自有办法。至夜晚,他
请一童子引至廊下,他秉烛,请别驾张日用在神秀偈旁写下一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五祖见了,心中大异,料是惠能所作:当着众人,评价却甚平淡,又说:“这
是谁写的,亦未见性。”众僧听了,不以为意,也不理会。当夜,弘忍悄悄在
碓坊,问惠能:“米白也未?”惠能答:“白也,未有筛。”弘忍没有再说什
么,用杖敲碓三下而去。惠能会意,三更时分进入五祖弘忍的禅房。五祖即传
以衣钵,并念一偈曰:“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即无种,无性亦无生
。”又嘱咐他:受衣之大,命如悬丝,你当远隐,俟时行化。惠能问:“当往
哪里隐藏起来?”五祖说:“逢怀即止,遇会且藏。”惠能即星夜南逃。从此
,五祖不复上堂。众僧问及,五祖才说:“吾道行矣!”众问:“法衣谁得?
”答:“能者得。”众人想起寺中有个卢行者名能,到处找他不见,才知他得
受衣钵,业已离去。

惠能携了五祖所传衣钵,逃回岭南,隐于怀集、四会之间;为防神秀手下的人
追寻暗害,在猎队中混迹十六年,唐高宗仪凤元年(676),才到达广州法性
寺(光孝寺)听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惠能寄寓寺内廊庑间,暮夜,风飏寺
幡,他听见两个僧人在争论。一个说,那是幡动;一个说,不对,那是风动,
谁也说服不了谁。惠能忍不住走过来插嘴道:“我看既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
,只是你们心动罢了。”这话恰被印宗法师听到,他大感惊异。第二天,印宗
邀惠能入室,再询风幡之义,惠能以理告,印宗不觉起立道:“行者定非常人
,师是谁人?”惠能于是直叙得法因由。印宗乃执弟子礼,请授禅要,并请出
所传信衣,令众僧瞻礼。是年,2月8日,在寺内菩提树下剃发受戒。从此公开
正式成为南宗领袖。他的头发被埋于该寺地下,上盖一塔,即瘗发塔。

惠能在光孝寺讲佛一年多,便离开他落发之地,到韶关南华寺去。今光孝寺内
六祖堂,是宋朝人为纪念六祖而建的。睡佛阁亦称风幡堂,是为纪念惠能的“
风幡论辩”而建。

敢于批评皇帝的状元――状元坊的来历



广东历代出过9个状元,其中两个出自广州(包括番禺),他们是:宋代张镇
孙,清代庄有恭。

这里单表张镇孙(1235--1278年)。他原籍广州北永泰里(今三元里),旧属
番禺,故又作番禺人。出身望族,祖上累代为官,自幼聪颖勤奋,12岁即被称
为神童。宋度宗咸淳六年( 1270)年赴省试,中第五名举人。翌年赴京会试
夺魁,高中状元,这年他37岁。

关于张镇孙中状元,有一段趣闻。之前有童谣说:“河南人见面,广州状元见
。”(“河南人”指居住珠江南岸的人。)地方官为此筑“见面亭”,以待状
元出现。其时有个青年士子李昴英(后在宋理宗时成为广东首位探花)善占卜
,他梦见有人弯弓射江,江水为之士涸,于是占出卦文,以为将来大魁天下的
,当是广东的“张氏子”。

此说传开,12岁的神童张镇孙笑对同窗说:“安知‘张氏子’不就是鄙人!”
有些人就讥讽他太过夸口。后来江水枯竭,江南江北的人可以在江面上来往步
行,彼此可以“企望能辨眉目”;碰巧就是这一年,张镇孙考中了状元。他对
此颇为得意,把自己的著作结集刻印,书名就取《见面亭集》。此事记于《广
州府志》。

张镇孙最为人称道的,是他敢于直言,甚至指斥时弊,批评皇帝。他之所以被
皇帝钦点为状元,不是像某些人那样是由于在考卷(廷对)中恭维皇帝,歌功
颂德,说些皇帝喜欢听的话,而是鲜明提出“国家以民为命脉”的主张,指出
“府库多多帛,皆出民膏血”,对度宗迷信鬼神,忽视朝政,以致“观瑞芝,
迎霞光”等妄举,他都痛加针砭。这简直是“犯上惑众”、“大不敬”,随时
会招致杀身灭族之祸,人们不免为张镇孙捏把汁。出乎意料的是,宋度宗这个
皇帝竟颇有器量,不但没有怪罪张镇孙,反而嘉奖他的忠言直谏,当下赐诗一
首,末二句云:“始进便当思远到,会须华国有懦珍。”

对张镇孙的指陈,宋度宗用“敢勿遵”(岂敢不遵照)回应,认为这个新科状
元有远见,是儒林之珍,也就是读书人的精英,难能可贵。张镇孙连忙依原韵
和诗一首。按宋制,新科状元须快速成诗,宫女倚机以待,一俟诗成即绣在锦
缎上进呈御览。张本不工诗,此时却“运笔如飞”,人谓“福至心灵”、“名
成才涌”。

张镇孙中状元后,声名大振,奸相贾似道也来拉拢他,说张中状元是由他所举
荐。张却不搭理,由于他不肯巴结权奸,最后只落得外放婺州(今浙江金华)
通判,当个六品地方官。

几年后,元兵南侵。张护送父母回乡后,本欲回任所保境安民,但朝臣却以其
“旷职逃遁”入罪,遂被罢官。

后元兵攻陷广州,南宋流亡小朝廷起用张镇孙率兵抵抗。张领兵一度收复广州
,但终不敌。广州城陷,镇孙被抓,翌年囚押北上时,死于大庾岭,时年44岁


文天祥闻讯,为诗哭祭。遗骨葬于广州北永泰里(在今三元里)。后人为了纪
念他,把张家世居的广州泰通坊改名为状元坊(在今人民南路)。这也就是状
元坊的来历。



广州迎宾馆由来



坐落在广州市解放北的广东迎宾馆,曾经是广东省人民政府的国宾馆。多年来
,先后接待过 80多个国家(地区)几百批次的政府代表团,近百位政府首脑
。现在,它成了对社会开放的旅游宾馆。宾馆的前身,是四五百年前的明代提
督府行署的旧址,三百多年前清初的平南王府(先为靖南王府的后苑)。清顺
治六年(1649),清廷封尚可喜、耿仲明和孔有德分别为平南、靖南、定南王
。随之,尚可喜、耿仲明合兵直扑广东。顺治七年(1650)十一月,广东城陷
。“两王”入城后,大兴土木,建造了“东西相望备极雄丽”的两座王府第。
后来,清廷迁靖南王去四川(后改广西,最后再迁福建),广州城便成了平南
王的独家天下。

康熙十年(1671)起,平西王吴三桂与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之信互相呼应
,先后招兵反清,史称“三藩之乱”。由于他们违反历史潮流,不受人民群众
支持,终被清兵先后扫平。其中已投降清廷的平南王(当时已由尚之信袭封)
,后来又因涉及“谋反”密告事件,被“赐剑”自尽,三个弟弟被处斩,还有
两个弟弟“革职枷责”,赴京发落,仅留老七尚之隆为老子守陵免死。至此,
盘踞岭南地区横行30多年的平南王势力,烟消云散。

此后,楼台冷落,蛛网尘封。后来,这个占地80多亩的王府西端,被新上任的
广州将军看中了,改建为将军府第。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咸丰十一年(1861)
,被英国殖民者强行“租”去,成为驻广州的领事馆。1928年,广州当局向大
英帝国“清退”了租金,也许是为了满足人们对当年净慧寺的怀旧心情吧(因
该寺部分已辟为六榕寺),市政府部门曾一度辟为净慧公园。接着,公园的北
部兴办了民众教育馆,解放初期,广东省教育厅也设在这里。南部则兴建为广
东省交际处--迎宾馆。

广东迎宾馆的再现芳华,当推近年的大规模扩建工程,占地面积5700平方米,
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碧海楼、六榕楼、净慧楼、宴会大厅、榕荫阁,以致莲
花池、花圃、小山等园林胜景,更使三百多年前的王府楼台相形见绌,所以诗
人郭沫若南游到此,有“尚府楼台几度新”的吟咏。



惠如茶楼来历――开创者陈惠如



惠如茶楼的老板陈惠如,原在广州开设“潘家会馆”小食店,由于经营得法,
价廉物美,丰俭由人,生意日旺。某日凌晨,点心师傅起身蒸糕,发现有一小
偷,潜伏在碗柜内,不敢出来。有一伙计见了,拿起一个大水瓢,正要往沸腾
的锅里盛水来淋小偷。陈惠如见了,马上制止,叫那小偷出来,对他进行教育
。小偷得到老板宽恕,双泪直涌,双膝齐跪,说是因家乡遇大水,到省城投亲
不遇,饥饿难挨,才起偷念,以解饥饿,所说都是实情。陈老板闻言,不仅不
加斥责,竟拿出几个热糕,给他充饥。又叫妻子赠银洋5元,以为谋生资本,
劝其改邪归正。小偷当场表示悔过。过了3年,时逢除夕,陈惠如正在指点伙
计张贴春联。忽有“巡城马”送来侨批,汇来大洋200元。陈苦思不得其解,
自己并无亲友出洋,何来侨批。次年又同样汇来200元,如是连续3年。陈惠如
通过“巡城马”带去音信,说是若不写明寄款人的真实姓名和地址,将拒绝收
此汇单。未几,南洋复来一函,内云:

陈老板台鉴:日月如梭,别来屈指三秋;冬去春来,遥祝生意兴隆。愚于广州
落难之时,多蒙救助,一饭之恩难忘。旋至南洋涉足江湖,否极泰来,今已自
开店铺。念余之有今日,实善长救助之恩,欲图报答,惟因俗事系身,未能启
行。谨汇菲资,杯水车薪,略表敬意,幸乞笑纳,并祝合府平安。林大贵顿首
。×年×日。

读者切莫因为此信写得文绉绉,就认定当年那小偷也是懂文墨之人。其实这小
偷发迹之后,附和风雅,延聘一位穷秀才,代理文案,此函即为秀才代笔。至
于林大贵,实为“淋大柜”之谐音。陈老板展读此书,感慨万千,遂将几笔汇
款,加上自己积蓄,买下潘家会馆,创办惠如楼。

惠如楼择吉开张时,忽然来了一帮兵勇,喊打喊杀说:“皇帝驾崩,举国大丧
,忌用红丹,违者坐监。”陈惠如连声说:“是!是!”,令杂役把招牌取了
下来,改用黑漆衬底,以金粉髹字,成为黑底金字。这块招牌挂了100多年,
直到10年前因楼面装修,才取下来。惠如楼用黑底金字,黑色代表敦厚朴素,
金色代表富贵荣华,成为一家雅俗共赏的茶楼。陈惠如从林大贵来信受到启发
,也附和风雅。二楼西边挂有“少长咸集”横额,大宇盈尺,是出自清代名书
法家赵之谦手笔。赵之谦,浙江会稽人,生于道光九年(1829年),历官江西
奉新、南城等县,每到一地,书画刻石,卓绝一时,尤长篆隶,其用笔喜侧锋
卧笔,他赠惠如楼之书,是其晚年佳作,笔力苍劲,沉实浑厚,百看不厌。据
说陈济棠治粤时,苏世杰出任财政局长,曾觊觎此墨宝,终因职工群起抵制而
束手。二楼北面墙上,还有一联云:

人不可以无师,

物常聚于所好。

此乃出自吴荣光手笔。康有为很少称许人,但对吴荣光却推崇备至,认为在广
东的书法家中,以吴荣光最为深美。惠如楼收藏此联,神采逼人,气韵千古。
惠如楼还于三楼展示广东“九老”书画,“九老”包括张南山、陈澧、鲍俊、
王福壁、邓廕泉、梁献廷、郑纪常、苏枕琴、陈李若,都是清代道光、咸丰年
间的广东名士。

惠如楼以茶靓水滚著称,原来老板对茶叶颇有研究。普洱、六安,越陈越佳,
则多进货,五年十载再推出,茶味纯香,且有消滞解暑作用。龙井、水仙,以
新茶为佳,则少储存,随时购进,茶味清香。茶靓还要水滚,惠如楼坚持“问
位点茶,每客一壶,保证水滚”。惠如楼的食品,著名的有惠如裹蒸皇、广东
凤爪、嫁女饼莲蓉酥、爽糖酥、老婆饼冬蓉酥等,月饼有“凤凰贡品月”。据
说乾隆下江南时,吃到一种月饼,“甘香清甜”,口赞不绝。后称此月饼为“
贡品月”,陈惠如通过熟人,取得“贡品月”制作工艺,加以改进,馅料中加
蛋黄,更名“凤凰贡品月”,一炮打响。后来,惠如楼为谭新义所收购,他甚
爱这个“如”字,接踵创办茶楼,多以“如”字殿尾,如西如、东如、南如、
五如、三如、太如等,都是他主办的,形成了颇有规模的饮食连锁店。



沙河梅花园――百花冢来由



在广州郊区沙河梅花园一个秀丽的山坳里,有一个百花冢,里面长眠着一位女
青年诗人张乔。

张乔字乔婧,号二乔,原籍江苏,生活于明末清初,母亲是歌妓,因北方战乱
,流落广州,她便在广州出生。她在17岁时,色艺已远近闻名,她又工诗善画
,写得一手娟秀的毛笔字,故身价十倍,一些贵介名流都喜欢来捧场。张乔志
行高洁又有文学才华,她却常给那些达官贵人碰软钉子:“多谢骄贵郎,无为
盛嗔咤,侬是笑春花,怕向酸风嫁”(《谢客词》),她又有《春日山居》诗
:“二月为云为雨天,木棉如火柳如烟。烹茶自爱天中水,不用开门汲涧泉。
”……

张乔敬慕才华艳发、悲歌慷慨的忧国忧民之士,所以和陈子壮、黎遂球、陈子
升等南国诗人来往特别密切,每有文酒的聚会,她常预席奉陪笔砚。张乔的《
席上赠陈使君》诗便是写给陈子壮的:“绝代词人美丈夫,豪吟帘月挂珊瑚。
官方几借诗城律,兵法谁知笔阵图?海外奇文传鳄徙,袖中长技惜龙屠。君恩
定识蛾眉嫉,谱向闺帏问有无”。陈子壮也曾为张乔的画兰题咏,诗云:“谷
风吹我襟,起坐弹鸣琴。难将公子意,写入美人心。”寄兴深微,颇得风人之
旨。清代著名诗人屈大均也藏有她画的一幅兰,屈在画上题诗:“自来忠洁者
,香草最情深。况出佳人手,芬馨直至今。数茎才作态,一朵已生心。尺幅风
流在,相贻愧所钦。”屈大均对这位多才多艺的女诗人,推重备至。张乔现存
的惟一书迹,是送黎遂球北行的赴京应试的一首七绝:“春雨潮头百尺高,锦
帆那得挂江臬?轻轻燕子能相逐,怕见西飞是伯劳。”现存于广州市美术馆。

张乔与番禺名士彭孟阳(又名日贞)志同道合,结为知己。另一说张乔母女在
途中被豪强欺凌,得彭调解得脱,因此互相友好,可惜张乔年仅19岁就身染痼
疾,一病不起,未能成为夫妇。张临终时曾对彭说:“现在北方狼烟遍野,百
姓处在水火之中,我只是个弱女,不能驰骋疆场,只有心头郁愤,徒叹奈何…
…”其爱国之情可见。

张乔死后,彭孟阳把她葬于梅花园。同时邀集诸名士,各为赋诗一首,植花一
本以表敬意。环墓栽下红梅、紫薇、木棉、含笑等名花近百种共762株,朝霞
暮霭,芳香四溢,因此称为百花冢。每逢春秋佳日,羊城仕女多莅临吊祭。彭
又辑录张乔遗诗,名为《莲香集》刊行于世,论者谓其诗清丽婉约,情挚动人
。

抗日战争期间,文化名人叶恭绰避难香港,曾在张乔生日召文化人集会纪念,
又作《百花冢》曲,推扬张乔及陈、黎等明末志士,以激励民族气节。近年来
,本市部分文化人曾集会纪念张乔,华南师范大学吴三立教授写了一首五律:
“南纪女宗秀,清芬传到今。新诗腾众口,爱国有丹心,不惜歌者苦,真同漆
室吟。无言哀窈窕,芳冢百花深。”亦足以表达近人对其怀慕之情。



越秀山镇海楼前贪泉碑由来



有史以来,老百姓都痛恨含官污吏。今广州城中犹存一古碑,名“贪泉碑”,
跟老百姓的这种心情最有关联。此碑现竖于越秀山镇海楼前的碑廊,它本来是
竖在石门江岸。现该处亦有同样一碑,是这块古碑的摹刻。石门在今广州市西
北,乃小北江与流溪河相汇处,属白白云区石井镇。

南宋时,此地成为羊城八景之一,名“石门返照”。石门最有名气的就是竖在
江岸的贪泉碑。它向世人默默宣示着广州历史上著名清官吴隐之的故事。

吴隐之,东晋濮阳鄄城(今山东鄄城县北旧城集)人,居官以清廉自守著称。
当时的广州刺史(一州之行政长官,权力甚大)贪黙成风,东晋王朝为了革除
岭南弊政,于元兴元年( 402)任命吴隐之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吴隐之随
即到广州上任,途经石门(这是当年北方官吏进入广州的必经之处)听说当地
有“贪泉”,广州剌史之所以一个个见钱眼开,就是由于在进广州城前都饮了
这贪泉水。吴隐之听了大不以为然,他特意在石门登岸,亲手酌饮泉水,随后
写了一首《酌贪泉诗》:“古人云此水,一歃怀千金,纵使夷齐饮,终当不易
心。”夷齐即伯夷和叔齐,是商朝末年孤竹君的长子和次子,孤竹君死后,互
相推让王位,古人认为他俩操守甚高。此诗一针见血地指出,廉者自廉,贪者
自贪,跟这泉水无关。它至今流传,可以称得上是千古绝唱。

吴隐之任广州刺史期间,为官清廉,同时大力惩治贪污贿赂。他离开广州时,
两袖清风,仍是乘船从水道回去。相传那一天晴空万里,水不扬波,官船平平
稳稳,溯江而上。船到石门,江面却突然刮起狂风,掀起巨浪,把官船打得左
右晃动。吴隐之站立船头,心想自己从来没有贪赃枉法,船上又没有不义之财
,为何船到这贪泉所在之地,不让我过去?莫非我的家人仆从中有受贿行为?
他于是查问:“你们有没有收受过别人的什么东西?”大家都说没有。只有妻
子刘氏说:“别人曾送我一块沉香扇坠,现在船上。”吴隐之便叫妻子把它取
来,连盒子一道全抛进水中,江面随即风平浪静,官船于是安然而过。后来,
那块沉香化成了江心的一个小岛,称为“沉香浦”,或称“沉香沙”今天的广
州地图,仍标着这个名字。

后人为纪念吴隐之这位难得的清官,也为警诫后来的贪官污吏,便特地在石门
竖立了一块“贪泉碑”。明代后期,该地还建有吴隐之祠,门上有匾,书“清
风万古”四字,祠前有一联:“清拟夷齐,百世闻风顽懦起;绩留岭海,一诗
厉操士民思。”可惜此祠后来被毁掉了。



海珠桥的历史



海珠桥是一座横跨珠江两岸的大铁桥,是当年惟一连结广州河南、河北的最
重要的交通枢纽。每天从早到晚,桥上车水马龙,络绎不绝。它是由德国工程
师设计的,1929年12月动工兴建,经过三年零两个月,在1933年2月正式通车
。过去人们要到河南或河北上班探亲,全靠轮渡或艇仔,遇到台风或暴雨,轮
船停开艇仔停摆,他们只能望江兴叹;如今有了海珠桥,为家住南北两岸的市
民,生活上提供了多少方便呵!海珠桥还是羊城一大景观,每当烟雨蒙蒙或月
明星稀的夜晚,这座大铁桥像一道长虹横架河面,远远望去,异常雄伟壮丽。
尤其是大桥中段可以自由开合,每当有大轮船经过,只要按动电纽,桥的一端
把桥面高高翘起,巨轮过后又即恢复原状。这简直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也是
桥梁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对于这样一座无与伦比的美丽大铁桥,谁想到竟成
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一个罪恶目标!

在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正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华南进军
。国民党反动军队一路溃退,在到广州企图作最后的顽抗。但他们怎能阻挡这
支强大的铁流!10月初,解放大军进入广东。广州的解放已是指日可待了。

国民党当局在逃离广州的前夕,召开高级军事会议,会上提出“总撤除,总
罢工,总破坏”的行动口号,妄图把广州城变成一片废墟。所谓“总撤除”,
就是把广州的一切重要设施、金银珠宝、重要文物,能拆掉就拆掉,能搬走就
搬走;所谓“总罢工”,就是组织黄色工会,蒙骗和恐吓广大工人不要上工,
使生产停顿陷于瘫痪,使市民没饭吃,没水喝,没电力照明,扰乱社会秩序;
所谓“总破坏”,即是破坏市内交通,破坏机场、铁路和一些重大建筑物,特
别是把炸毁海珠桥作为一个最主要的目标。这“三总”行动交由广州守将、国
民党广东省主席余汉谋去组织实施。

炸毁海珠桥的任务落在当时广州卫戍司令李及兰的身上。l0月初的一天,李及
兰全身戎装,戴一副墨镜和一双白手套,在部下的陪同下,乘坐吉普车在桥上
来回察看。他问身边的参谋:“怎么样,炸药准备好没有?”参谋回答:“报
告司令:一切准备就绪。”“你们打算用多少箱炸药?”“一百箱。”“放在
什么位置?”“桥下桥墩和桥上中段的接合处。”李及兰点点头:“好,好,
只许成功,不准失败。上峰说了:如不成功,提头来见!如果失败,你们和我
一样,都要脑袋搬家!”“什么时候动手?”“别问。一切听我的命令!”“
是!”李及兰特别叮嘱:“施工要注意安全,特别要严防地下共党分子,他们
的活动可厉害哪!”然后李及兰又驱车来到桥北岸(海珠广场),望着这座大
铁桥,眼里露出一丝狰狞的微笑:“海珠桥呀海珠桥!过不了多久,我就要叫
你变成一堆废铁!哼,共产党别高兴得太早,广州城虽然落入你们手里,那只
是一个烂摊子!……”

李及兰派遣军队和便衣特务,用汽车运载黄色炸药一百箱,放在大桥中段的接
合处,以及捆绑在下面的桥墩上。市民们见到这种情景,十分惊慌,纷纷奔走
相告:“不得了!‘刮’(国)民党要炸桥啦!”“真是狼心狗肺!”我地下
党针对敌人的“三总”阴谋,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制止了罢工,做好了护厂护
校,但就是未能制止敌人炸桥的计划。

10月14日下午,人民解放军攻入广州,正在解放北路向市内推进。就在下午
5时50分,李及兰一声令下:“炸!”于是海珠桥上顿时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
巨响:“轰!轰轰!……”

海珠桥上一片火海,硝烟弥漫,车辆行人,顿时血肉横飞。这猛烈的爆炸,
把海珠桥中段炸断,还波及附近的民房、船只、街道人群,一齐惨遭劫难。据
事后统计:共死伤市民 400 多人,沉毁民船100多艘,震损房屋数百间,受灾
居民3000余人。

广州解放后,中共中央华南分局第一书记兼广州市首任市长叶剑英,立即组织
力量抢修海珠桥。经过两年的努力,1951年海珠桥终于修复通车。然而,限于
当时的技术力量,桥中段已无法开合了。它变成一座凝固不动的铁桥。大轮船
再也不能从桥下通过。

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海珠桥又经过两次大修,拓宽了桥面,两旁增建了
单车道和人行道,改变了以往公交车辆与单车、行人混杂而过的危险现象,并
对桥梁多次进行了翻新,雄伟的海珠桥又耸现于珠江上。

六二三路的来历



广州市内完全用数字命名的马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六二三路。它是在1925年由
当时广州市政府命名的,初叫“六月二三路”,后简为“六二三路”。它是纪
念一个曾令中华民族遭受耻辱的日子――1925年6月23日。

六二三路的前身是沙基。沙基开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入广州之时。


沙面原是珠江中名为“中流沙”的小岛,后因江岸线南移与珠江北岸由浅水区
连成一片。 1857年12月,英法联军占领广州。1859年7月,两广总督黄宗汉同
意英法联军在中英、中法《天津条约》所定赎城费中提支费用,人工开挖沙基
涌,将沙面筑成四面环水的小岛,用作英、法租界,随后在沙基涌北岸沿线开
筑沙基,并把沙基以北的浅水区围筑成陆地。沙面建有东桥(今人民桥脚)、
西桥(今清平路口)连通沙基。

1861年9月,两广总督劳崇光正式与英法签订沙面租约。10月1日,英法联军撤
出广州。但英法却从此有了在沙面的驻军权,沙面从此成为租界,直至1945年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才恢复对沙面行使主权。

清末民初,沙基开设有学堂、医馆、印务所、米埠等,日趋繁华。1901年黄沙
粤汉铁路总站建成后,沙基又是连通车站与广州城的主要通道之一。据说,为
不失国威,市政当局还强调在沙基建造的房屋要有一定的规模。1902年,英国
想把租界扩至沙基一带,遭清廷拒绝。

1925年6月23日,广东各界在东较场举行了声讨帝国主义在上海制造“五卅”
惨案大会,会后举行了示威游行。中共广东区委主要领导人陈延年、周恩来均
参加了游行。下午2时15分,游行前队抵达沙基,秩序井然地转入菜栏街,朝
散队地点西瓜园(今广州日报社址)行进,后队继续有序地行进在沙基、西堤
一带。2时40分,当岭南大学、坤维女子师范学校、圣心书院、执信和广州二
小等校学生及黄埔军校学生等队伍行进到沙基时,沙面西桥旁的域多利酒店(
今胜利宾馆)上一名外国人首先用手枪向游行队伍打响第一枪,已处于戒备状
态的沙面内西桥脚的英法军队即用机枪向沙基扫射,游行队伍走避不及,当场
死伤多人。为避免事态扩大,参加游行的中国军人和军校学生均遵守纪律未予
还击。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夫人何香凝,亲率光华医院医务人员赴现场抢
救。事后统计,此次惨案造成游行群众共有61 人死亡,170多人受伤。

惨案激起了中国人民极大愤怒。廖仲恺先生愤笔写下“帝国主义残暴之证据,
次殖民地惨状之写真”的遣责帝国主义暴行的题词,以及悼念沙基死难烈士的
挽词:“丹心扶汉族竟遭英吉利毒计阴谋一齐殒命,碧血溅沙基与黄花岗魂侠
骨千古同芳。”

惨案发生当晚,西堤嘉南楼周贯明医务所医师周贯明,首先奋笔致书当时奉行
革命政策的国民党中央党部,提议建立纪念碑,以留永久纪念。后经广州市政
府批准建造。此碑当时由张养记承建,位置建在沙面西桥北岸桥脚旁,上刻“
毋忘此日”四个大字。于六二三惨案一周年时落成。但此碑较矮。新中国成立
后,1950年拆去此碑,改在沙面东桥脚新建了一座更高更雄伟的纪念碑,上刻
“一九二五年六月廿三日沙基反对帝国主义斗争中牺牲的烈士们永垂不朽”两
行大字。

惨案发生后,6月28日在国民党广州市特别党部大会上,国民党左派人士陈其
瑗提议请市政府把沙基改为“六月二三路”,获全体一致通过。

而今屹立在人民桥脚的六二三路纪念碑,已被广州市人民政府定为市文物保护
单位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它激励着中国人民,不忘昔日耻辱,发奋图强,振
兴中华,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历尽劫难的陈家祠



位于广州中山七路尾段,有一座集书院与祠堂两种功能于一身的建筑物,这就
是岭南民间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州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

陈氏书院建成于光绪二十年(1894年)。100多年来,历尽劫难。其中最大的
有两次。

第一次是在抗日战争期间,那时陈家祠曾遭受驻兵扎营的破坏。1940年-1941
年曾进驻了一个日伪特务连。他们对陈家祠肆意破坏、盗窃变卖、长久不修等
种种摧残:把神龛四周极为精美的木雕人物、动物、植物最精彩的部分砍掉,
使这些木雕故事断头缺尾,面目全非。造成整座建筑物瓦崩地裂,门破墙危。
更有一次,日寇飞机空袭,一颗炸弹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后座神龛上,谁料这
颗罪恶炸弹却居然没有爆炸,而使陈家祠幸免于难。

第二次是在1966年7、8月的文化大革命期间。肩负着“彻底砸烂旧世界”使命
的红卫兵,杀气腾腾地“兵困陈氏书院”,他们贴出大标语,声言要对这一“
封资修藏污纳垢之处”,“砸到片瓦无存”!幸好该书院的一位工作人员在此
险境中挺身而出,找着这队红卫兵的“司令”,痛说它的可宝贵、可珍视的大
道理,以至声泪俱下。按照古语所说:“秀才遇着兵,有理讲不清”,况且又
是“文革”这一非常时期,但不知为何,这位并非“秀才”的工作人员,却居
然能在鼎镬当前的险境中,讲清了道理,而那位“司令”呢,也居然幡然觉悟
,下令“退兵”,而且宣布将陈氏书院划入自己这个组织的“势力范围”,不
准其他派别、组织染指。

后来,有一队红卫兵也来此“破四旧”,两队红卫兵立刻展开了一场大辩论。
当时真是“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情势十分紧张。但结果,“好彩”又出现
了,两队红卫兵“司令”竟然天良未泯,辩论的结果,毕竟最终真理战胜愚昧
,大家达到了共识:陈氏书院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是国家艺术宝库,不能
砸烂,但后座神龛置放的神主牌,就是“四旧”。结果 5000多个陈氏列宗列
祖的神主牌,除两个被偷偷拾获保存下来外,其余全部付之一炬。陈氏书院因
此能在“文革”十年间“苟安一隅”,未遭摧残。



广州海珠石记忆



2000多年前的秦汉时代,流经今天广州城的那段珠江宽达2000余米。《南越志
》载:“南海有沉香之水,又有浮水之石。”这石后称为海珠石。其中还有一
个民间传说。

某年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三元宫演大戏,人山人海很是热闹。一个讨饭的老
太婆碰翻了酒档一瓮酒,被档主抓住没钱赔,正闹得不可开交时,一个叫崔炜
的书生为她付了钱。

这个老太婆原来是鲍姑,她后来施法术让崔炜游了南越王赵佗的坟墓。在墓中
,崔炜得到了赵佗生前视为镇国之宝的阳燧宝珠。(注:真正的赵佗墓至今未
找到)

不久,来了个波斯商人,说他们的国王丢失了也是镇国之宝的摩尼珠,跟崔炜
所得的一样,他愿以十万贯重金购买。几经谈判,交易达成。

波斯商人立即带着宝珠回国。在船上,他拿出宝珠把玩,突然狂风大作,白浪
滔天(当年珠江宽达数里,称珠海),商人一怔之际,宝珠已犹如一道白光,
从他掌心跃起射入江中,三转两转,钻到一块巨石下面去了。这条江,由此得
名珠江;那块巨石,便是海珠石。

《海珠石》得名的另一个传说,则跟光孝寺和北京的故宫扯上了关系。

话说从前光孝寺有一个后花园,花园旁边住着一位赵举人,其祖父是前朝宰相
,而他自己则是个二世祖(败家子)。虽无实学,却附庸风雅,喜好古玩。他
的书房前有一个很大的洗砚池。一天,家童失手把端砚掉进洗砚池里了,立即
跳下池里去找,没找着,却捞上来了一块青绿色的大石板,长三尺,宽两尺,
厚五寸,晶莹光滑,甚是可爱。赵举人见了喜欢,便拿进书房放在木架子上,
在上面放古玩。

赵举人坐吃山空,把值钱的古玩差不多卖光了。一天,来了个外国珠宝商,说
要买他的珍宝,但挑来挑去都摇头,赵举人只好亲自带他进自己的书房挑,商
人一眼就看中了那块青石板。赵举人心中暗吃一惊:这也是宝贝?商人见他犹
豫,就连忙改口:“你若不肯整块出让,可将它分成三块,我取中间一块,酬
金三千。”双方立下契约。

外国商人随后带来玉工,把青石剖开。赵举人一看中间那块,竟是一幅天然的
山河浴日图,只见群山叠翠,草木青葱,下方碧波荡漾,东方旭日映出空中一
片耀目霞光。不觉一时怔住,但悔之已晚。

外国商人拿了宝石后,急奔坡山渡口(今广州惠福路五仙观附近,晋代时是码
头),登船返国。开船前江面平静,走不多远,突然大浪翻滚,把船拖回了坡
山口岸,风浪遂平。第二次开船后仍是如此。外国商人不死心,下令第三次开
航,结果怒吼的波涛将他的商船打翻,瞬间无踪。因这件河山宝石形同中国江
山,南海天神海将见把它送回口岸不成,就只好将它沉没海底。



第二天清晨,船只沉没处浮起了一块闪烁珠光的巨大海石,据说便是这宝石所
化,称为海珠石,今天仍流经广州城的这条江也就叫珠江。

撇开神话传说不论,这海珠石事实上是一块由白垩纪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大礁石
,因耸起于江水之中,故又称海珠岛。它长100多米,宽50多米,因长期受江
水冲刷而浑圆如珠,随潮汐的变化而似浮沉海上,古人因而赋与它神秘的色彩
,成为广州历代游览胜地。民国初年,这石岛被辟为海珠公园。到了1931年,
广州修筑新堤(今沿江西路),将海珠公园填为平地与北岸连成一片,并在上
面修路建楼宇,海珠石从此被埋于地下。今天的迎珠街、连珠街、珠海波光、
海珠广场、海珠路、海珠桥以及原来的海珠花园等街巷道路及建筑物名字,便
成为人们对这块神奇的海珠石的遥远记忆!



白云山摩星岭下――九龙泉的故事



白云山摩星岭下,有一口泉井,样子很古旧,但水源充足,用之不尽,水质清
凉甘甜,这就是遐迩闻名的“九龙泉”。说起这九龙泉,有这样一个特别故事
。

相传在很久以前,摩星岭上有一座寺庙。山顶缺水,庙里的用水要到山脚下的
溪涧里去挑。山高路陡,挑水是件苦差事,众和尚便把这苦差事推给一个新近
出家的小和尚。

一天,天刚蒙蒙亮,小和尚挑了满满一担水,踉踉跄跄地一步步走上山来。当
他快走到山顶的时候,忽然传来一群孩子的笑闹声。这么早,哪来的孩子呢?
小和尚觉得十分奇怪,便放下担子细看。只见山崖下的草坪上有九个又白又胖
的小孩,互相抢夺一个圆溜溜的球。他们跑呀,跳呀,玩得满头大汗,兴高采
烈。

当中有个孩子,看见了挑水的小和尚,立即跑过来叫道:“和尚哥哥,我口渴
了,给点水喝喝吧!”小和尚回答说:“喝吧,喝个够吧!”

那小孩竟捧起整桶水,咕噜咕噜一口气便喝光了。另外八个小孩也一窝蜂地围
上前来,你一口,他一口,一下子也把另一桶水喝光了。

小和尚见孩子们把他挑的一担水喝个精光,只好再下山挑水。

孩子们感激地望着小和尚,只见他瘦骨嶙峋,面有菜色,眼眶深陷,形容枯槁
。孩子们对他十分同情,齐声说:“和尚哥哥,我们替你挑吧!”

小和尚笑道:“我虽然瘦弱,但年纪比你们大,我尚且那么吃力,你们哪里挑
得动啊!”说完,头也不回地往下走。

那个先喝水的小孩连忙上前去,拉住他的水桶说:“我们喝了你的水,给你挑
回,这是天公地道的事。你却怕我们辛苦,不让我们去挑,你这个人真好!好
啦,我们不挑就不挑吧,但你以后也不用下山挑水了。”

说完,只见那个小孩蹲在地上,挖了一个水氹,然后从口里吐出一颗银光闪闪
的珠子,放进去,不久,氹里便涌出一股清泉,洁净晶莹。小和尚惊疑未定,
忽听“霹雳”一声,九个小孩变成了九条小金龙,冲天飞去。

小和尚望着涓涓涌出的泉水,又惊又喜。他紧合双手,捧起泉水品尝,啊,味
道清甜,甘美极了。从此,这里有了泉水,人们叫它“九龙泉”。



惠福西路五仙古观敲不得的“禁钟”



在广州惠福西路北侧有一座五仙古观,坐北朝南,依坡山而建;古观之北面、
坡山顶上高耸着一座古楼,名岭南第一楼,创建于明洪武七年(1374年),在
下仰观,甚觉形势雄峻。

楼上悬一口巨钟,铸造于明洪武十一年,高3.04米,口径2.1米,重逾万斤,
造型甚是雄伟,是广东现存最大的铜钟。

此钟名“禁钟”,也就是禁止敲击的意思。据说在明成祖永乐三年(1405),
有官员撞击此钟,结果城中死了千余婴儿。第二年,城被攻破,以后就禁止击
钟。乾隆丙午年(1786年)重建钟楼,当年附近很多居民因染瘟而死。更有说
,这大钟楼位居申位,像人肺肝,击钟则居民受惊吓,于是禁止撞击。既然它
成了禁钟,于是岭南第一楼便又称禁钟楼。



相传这钟原有雌雄两口,后来雌钟飞入了白鹅潭,雄钟若响,它会发出相应之
声,海水为之激扬。这巨钟原来是用根仙藤来悬吊的,后来有洋人把仙藤拿
走了,才改用铁链吊钟。

明朝洪武年间,永嘉侯朱亮祖在广州监铸了一口巨钟,但不知如何把它挂到岭
南第一楼上去,于是贴出告示:如有能够悬起此钟者,赏银500两。十多天过
去,无人敢揭榜。

这时广州大东门外有户穷人家,父女俩相依为命。父名冯柱,女名冯秀娟,靠
租种财主王善人的几亩田维持生活。当年大旱歉收,无法交租,王善人就威逼
冯柱要拿秀娟去抵租。父女俩为此十分惊惶。一位专为百姓消灾解难的仙人知
道此事,便来到冯家,交给秀娟一条细藤,要她去揭榜:“你用这条藤穿过钟
耳,暗叫大仙帮手,这钟就会稳稳地吊上去了。”秀娟接过细藤,刚说声“多
谢大仙”,抬头已不见了神仙。

秀娟于是去揭榜,立时惊动了众人。官差见是个弱女子,大骂她是不是穷疯了
,要拉她去见官,这时旁边一个老者上前劝道:“她既然敢揭榜,也许真有办
法。要是吊不起钟,再送她去见官也不迟。”官差想想也有道理,就带秀娟到
楼前,看她如何把大钟吊上去。

秀娟按照神仙交代的办法,把细藤穿在钟耳上,打一个结,然后上楼,把藤搭
过横梁,暗叫一声:“请大仙帮手!”把藤轻轻一扯,钟就被扯起了,直升到
高楼上。再打一个结,便把钟悬挂起来了。随后就领了花红,交了租。

清朝光绪年间,八国联军打入京城时,有一个外国商人闻说此事,大感惊奇,
就到禁钟楼上把这条藤看了很久,心想一定是宝物,不然怎能吊得起如此大钟
,并且几百年不断呢。于是,他就用高价向地方官买了这条藤,换了一条铁链
去挂钟。

外国商人准备乘船回国,想到这条藤很脏,就开箱拿出来到水边去洗。藤一沾
水,霎时狂风四起,飞沙走石,白浪滔天,那细藤突然化作一条金龙,跃入海
中,翻波戏浪,再飞上天去了。

民间故事跟文献方志的记载相距甚远。其实,当年朱亮祖要把那口大铜钟吊上
楼去并非难事,用不着神仙帮忙。铸钟的用意是用于报警的,尤其是报告火警
的。坡山是城中高岗,楼又建于其巅,悬巨钟,正可以声闻遐迩。



海幢公园的鹰爪兰――未有海幢,先有鹰爪



海幢公园位于广州市河南同福中路。在海幢公园内有棵鹰爪兰述。此树已有三
百多年历史了,仍生机勃勃,郁郁葱葱,招惹游人流连观赏。

对于这棵鹰爪兰的来历,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明朝末年,广州河南有一
个叫郭龙岳的大财主,居住在今海幢寺一带,他家的花园,就是南汉时期千秋
寺的故址。郭龙岳为人生性暴戾,对家中奴婢十分苛刻,动不动便拳打脚踢。


有一天,婢女兰香正为主人洗衣服,郭龙岳匆匆走来,说他衣上有翡翠玉扣忘
记拿起,要兰香找回给他。兰香将盆里所有的衣服都翻过了,但哪里有翡翠玉
扣的影子呢?她诚恐诚惶向主人说:“老爷,这里所有的衣服我都找遍了,玉
扣不在呀!”

“什么!我明明将玉扣放在口袋里,一定是你偷了,你不交出来休想活了!”
郭龙岳不问情由,对兰香严加拷问,百般折磨。

兰香深知郭龙岳心狠手辣,不易饶人。当夜,风高月黑,她满怀心事来到后花
园,思前想后,无法排解心中的忧虑,泣不成声:“老爷逼我承认偷玉扣我没
有偷,我兰香问心无愧,只有一死,以表清白。”说完便纵身投井而死。

第二天早晨,郭龙岳派人找兰香继续拷问,但家人四处寻找不见;又过了两天
,一婢女在后花园打水浇花,发现井里有一个女尸,慌忙来报郭龙岳。这女尸
正是婢女兰香,这一来,出了人命案,非同小可,为了不影响郭家声誉,郭龙
岳不准家人谈论此事。

说也奇怪,自从香兰死后,郭府上下家人常说在晚上做梦见到她,有人说见她
在后花园采花,有人说见她在井边洗衣服,还有人说每当起风落雨雷电交加之
时,兰香便从井中腾云而起,化作一条蛟龙飞去……。众说纷纷,使郭龙岳心
里恐慌不安,郭府上下人心惶惶。从此,谁也不敢进入后花园。

郭龙岳觉得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索性叫人把井填平。过了不久,被填的井长
出一棵鹰爪兰来,越长越茂盛,开枝散叶。郭龙岳见了这棵鹰爪兰便心有余悸
,害怕起来,郭府也一天天衰落了。

到了清初,有一个叫阿治的和尚云游到此弘扬佛法,在这后花园旁边建立了一
间精舍(佛屋),并在门额上写上“海幢”两个字,这就是最初的海幢寺。那
时这棵鹰爪兰正长在佛屋旁边,寺僧在四周加上护栏,勤加呵护,所以经历三
百多年,依然枝叶婆裟。故广州一直流传着“未有羊城,先有光孝;未有海幢
,先有鹰爪”之说。



大佛寺内一直“隐瞒成份”的大佛



大佛寺属于广州著名的“五大丛林”之一,在寺内有三尊巨大佛像——释迦牟
尼佛、阿弥陀佛和弥勒佛,各高达六米;另有一尊观音菩萨像,亦高达四米。
佛像之大,真使人摸不着头脑,端的是:“人过大佛寺,寺佛大过人。”

这4尊巨大佛像,已有三百多年历史,但经过清初、清末、民国,一直没有人
知道它们是铜铸的、铁铸的、泥塑的还是木雕的。而僧人也一直讳莫如深,不
肯透露。千千万万的善男信女,常年进进出出,香火把大佛熏得漆黑,也没有
留意到大佛是什么材料造成的。直至1966 年“文化大革命”,这个谜才给“
红卫兵”揭开了。经过他们的斧劈锤砸,才发现它们原来是铜铸的,于是“红
卫兵”就把它们运去西村南岸仓库,准备投入熔炉冶炼。

这3尊大佛每尊重逾10吨,观音像亦重逾5吨,共重35吨有余。当时我是广州市
文物管理委员会工作人员,眼看大佛已陷入危机,在那时的情况下,来不及遵
循领导签发的常规,于是自拟公文,自盖公章,并亲自送到西村南岸仓库,要
求仓库负责人对四尊巨型古佛铜像善加保护。

当时我问大佛寺僧人,为什么一直为大佛的“成份”讳莫如深,严加保密?他
沉思了一会说:“是啊,同志!实不相瞒,佛的‘金身’实是黄铜铸成,历来
师傅叮嘱不要外传,皆因昔日的官僚军阀虎视眈眈,恐怕他们借口破除迷信,
掠夺而去。”我才知道,僧人为了保存这四尊铜铸巨型古佛,竟是如此忧心忡
忡。今天,四尊巨型铜铸古佛,已被转送到六榕寺,并不再需要像自清末、
民国以来那样,战战兢兢地隐瞒着“成份”,而可以泰然坐在大雄宝殿上,受
到善男信女们的膜拜了。



晓港公园云桂桥的故事



广州河南的晓港公园内,有一座古色古香的石桥。这是一座花岗石砌筑的三孔
石梁桥,名叫云桂桥,桥长34.86米,宽3.4米。石梁侧面中央刻有“云桂”二
字。桥栏雕饰简朴,桥身线条大方。此桥历近百年至今稳固完好如新。朝霞夕
照中的石桥,映衬着绿树碧水,使公园景色更具迷人魅力。

云桂桥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宣统三年(1911),由河南士绅集资重建。此桥
俗称小港桥,因其地处小港得名。又称尚书桥,则是因明朝尚书何维柏始建此
桥而得名。

何维柏是明代南海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大理寺
卿,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吏部左、右侍郎,南京礼部尚书等职。他明于修身,
梗直不阿,嫉恶如仇,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清官。嘉靖皇帝昏愦,专意斋醮,不
视朝政,幸臣严嵩窃踞大权,弊政重生,军卫废弛。海瑞等直臣为国计民生,
无惧杀身之祸,冒死弹劾严嵩,成为千古传诵之佳话。何维柏先于海瑞上疏21
年就慷慨陈言,弹劾权奸而险遭毒手。嘉靖十六年(1537),皇帝听信严嵩媚
言,不顾国库匮缺,民不聊生,下令在河北沙河修行宫。何维柏借雷击中皇帝
谨身殿为由,进言四海困竭,请止工程。嘉靖帝表面上表示接受,实仍行挥霍
之事。刚走上宦途的何维柏愤然称疾辞官,归里讲学,时年仅26岁。嘉靖二十
三年(1544),何维柏被重新起用,以御史身份巡按福建,他极力主张开仓赈
济饥民,救活数十万人。次年,他在福建任上向朝廷上万言书弹劾严嵩,说严
嵩“阴险虿毒,贪鄙狼诈……嫉贤害正,作威作福,怀奸蠹国”。

还说自知弹劾严嵩之举“祸且不免”,但“苟利社稷,则一己祸福所不暇计”
,即使“濡首就戮,无复悔憾”。嘉靖帝见奏大为震怒,下诏将何维柏解京问
罪,福建士民夹道跪送囚车,哭声震天,何维柏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意气自
如。严嵩意在了结何维柏的生命,何维柏到了京中,受尽酷刑,他在给友人的
信中,一再表示绝不后悔。说读了这么多的圣贤书,今天才真正显示出功夫来
。后来嘉靖皇帝在宫中扶鸾,问治世养生之法,得到“养身莫要于寡欲,治国
莫要于惜才”之句,以为所指是处理何案不当,这才使何维柏得以从轻发落,
削职回籍。

何维柏削职回广州居家22年,四方闻名从游者众。他先是在光孝寺内的容迹亭
上每月三次讲授白沙宗旨,亭上挂匾“天山草堂”,来听讲的人不断增加,亭
内容不下那么多人了,遂择地河南小港建天山书院,将居处称为“天山草堂”
。取名“天山”,是因为“天崇高而莫及,山重厚而不迁,自天而下,惟山特
立于中”,“端平凝重,肃然使人不敢犯”。他以此标榜一种顶天立地、决不
随波逐流的高尚人格。天山草堂挂有一副他手撰的楹联“座中斟酌谈心易,局
外输赢袖手难。”体现了他罢官回乡后仍不忘忧国忧民的情怀。天山草堂遗址
在今河南小港云桂大街小学一带。后人为纪念何维柏,将草堂改为尚书祠。何
维柏收纳的60多名学生中,有30多人中了举人,10多人成了进士。学生中有后
来当了尚书的叶梦熊、佥事陈吾德,更是以功业气节著称海内。明穆宗、明神
宗即位后,何维柏先后奉召复职,仍因刚直罢官归里,继续回到天山草堂讲学
。

何维柏乡居期间,注重公益事业,为了方便民众,他出钱将地当河南交通要道
的小港木桥改建为石桥。为了纪念何维柏的办学功绩,后人在他捐建的小港桥
头兴建了一座牌坊,额书“云桂发祥”,附近的小港桥、小港村因此又称云桂
桥、云桂村。牌坊今已不存,而云桂桥则成为晓港公园内一处文物胜迹。“云
桂”之地名沿用至今,在此一带现在还有云桂新村、云桂大街之地名。



北京路与“双门底”



北京路旧称“双门底”,因早在唐末这里建有著名的清海军楼,这楼有两个并
列的大门。

双门底是广州古城中心,当然故事不少。

据说鸦片战争结束,《南京条约》规定中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
海五口通商,让外国人入城。《南京条约》签署于1842年8月。年底,由于爱
国心的激励,广州市民在众多“社学”(知识分子团体)策划下联络起来把守
城门,坚决不让洋人踏入广州城区。

1845年12月,英国的香港总督德庇时致函两广总督耆英,要求亲赴总督衙门商
谈彻底解决外商入城的问题。耆英明哲保身,差遣广州知府刘浔去知会德庇时
:双方会谈的时间、地点需跟广州各界市民商量一下才能确定。这明显是缓兵
之计,但当刘浔还在英船上跟德庇时虚与委蛇之时,有人却在广州到处张贴揭
贴(大字报),言之凿凿地透露官府勾结洋人进城,号召市民在洋人进城之际
关闭城门起事。

傍晚时分,刘浔懵懵然乘官轿打道回府。路经双门底,不知是无心还是蓄意,
有个挑担的卖油汉子歇在双门底路中央。拥轿骑兵喝令他让路无效,刘浔大怒
,下令把他拖至轿前,当街鞭笞。

这可不得了!一时间群众聚集在双门底,密匝匝围着官轿喊打喊杀。刘浔见势
不妙,夺路而逃。

待逃进知府衙门(即今财厅前),穷追不舍的市民已达数千之众。扰攘中忽然
又爆出“刘浔在衙门内藏纳洋人”的消息,被激怒的市民遂破门而入,在衙门
里四处搜索洋人。搜索过程中尽取刘浔衣服、器玩、家具,堆在大院里烧个清
光。时已入夜,知府衙门火光烛天,人声鼎沸,全城为之震动。

刘浔翻墙逃往两广总督衙门。耆英恐酿成民变,迅速对事件作低调处理,一头
贴出告示安抚市民,另一头派出素得民心的官员傅绳勋赶赴闹事现场疏导民众
。傅绳勋说话得体,民众欢呼而散。

耆英极精明地充分利用这桩突发性事件及时致函德庇时,通报城内情势及官方
困难处境,提出取消商谈。洋人要求进入广州城的努力又一次受挫。

洋人能够随意出入广州是在1858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在那场长达4
年的战争期间,整座广州城被洋人占领了。

豪贤路的由来



追溯从前,豪贤路是韵味悠长之地。明末,这里住着一位名扬中原的诗人,在
抗清斗争中,这位诗人更谱出可歌可泣的乐章。其实豪贤路之名,也得自这位
民族英雄。他就是“牡丹状元”黎遂球。

豪贤路在明代万历年间已称濠弦街,此因街畔有濠涌如弓,街如弓上的弦,故
名濠弦。万历三十年(1602年),黎遂球出生于此。黎遂球字美周,9岁作诗
有奇气,20岁已是能文能武,25岁中举人。但他上京会考却不如意,四次落第
令他慨叹怀才不遇。不过他生性洒脱,遂寄诗情结友交朋。黎遂球于崇祯六年
(1633年)北上应试,陈子壮、陈子升等10位诗友在光孝寺赋诗相送,后人将
这些送行诗手迹辑成《南园诸子送黎美周北上诗卷》,成了岭南书法名迹,今
尚珍藏于广州艺术博览院中。崇祯十二年(1639年),黎遂球再次落第,归途
一路与文士唱和,被誉为“绝代才子”。次年,他途经扬州,正巧江南名士们
在城南影园雅集,举行有奖征诗活动,园中黄牡丹竞放,众人以此为题,黎遂
球也即席赋诗十首。结果经江南文宗钱益谦评定名次,黎遂球荣获桂冠。原来
黎的诗不但写出牡丹的国色天香,还倾诉了忧国忧时的感情,故实比吟风弄月
之作高出一筹。黎遂球夺冠后,穿上华服游街炫耀3天,人称“牡丹状元”。
回到广州时,到郊外相迎者众,一时传为佳话。当时黎遂球等12位诗人重设南
园诗社,人称“南园十二子”。他们的诗风对雄直的“岭南诗派”的发展颇有
贡献。黎遂球著有《莲须阁集》、《易史》、《周易爻物当名》等书,其诗高
华俊爽、雄直痛快,其画亦笔致清劲。

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自缢而死,明亡。不久后清兵
入关,大江南北战火纷飞,爱国志士纷起抗清。黎遂球尽散家财,购置军火解
赴督师史可法军中。

1645年,明宗室唐王在福州称帝,是为南明隆武帝。黎遂球被封为兵部职方司
主事,提督两广水陆义师赴江西赣州支援抗清。可惜敌军强大,南明军队不敌
,黎遂球等只能死守赣州孤城。1646年,隆武帝兵败遇害,赣州也危在旦夕。
在清军的劝降下,黎遂球等毫不动摇。可惜寡不敌众,城池终被清军攻城。在
激烈的巷战中,黎遂球与弟弟黎遂琪率部奋勇杀敌,终致牺牲。后来,南明永
历帝即位时,追赠黎遂球为太仆寺卿,后加赠兵部尚书,赐谥“忠愍”。广州
百姓为了纪念他,将濠弦街改名豪贤街,还建祠设祭。民国时,豪贤街成了豪
贤路,一直沿用至今。

如今豪贤路不少人喜欢乐韵,办起“钢琴一条街”后,不知可会以黎遂球诗《
古侠士磨剑歌》谱一曲雄浑悲壮之歌,缅怀文武双全的先贤呢?



吉祥路“新墙头”街来历



“新墙头”位于广州吉祥路西侧、市政府北邻,这个街道名字令人感到奇怪,
其中有一段不寻常的故事。

清代时,现在的人民公园和市政府,是广东巡抚衙门。既然是总揽一省军事、
行政、司法的政权机关,自然是高墙深院、戒备森严。但是,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10月28日凌晨,一声轰隆巨响,巡抚衙门的后墙(北墙)崩塌了一大
段,睡梦中的广东巡抚德寿被震堕落地,吓得魂飞魄散,巡抚署内一片慌乱。


原来,这是革命党人的一次旨在炸死反动要员的行动。行动的主角就是后来有
“缔造共和之少年英雄”称誉的史坚如。

史坚如(1879-1900),广州番禺人。他虽然生长在一个钟鼎荣华的官僚家庭
,但由于受新思想的影响,毅然投身革命。

1899年,年仅二十岁的史坚如便加入了孙中山创立的兴中会,并接受任务,到
长江一带考察、宣传和联络反清力量。次年,孙中山决定在广东惠州起义并派
史坚如等人在广州策应。

?史坚如在广州联络了各路豪杰,策反了部分清兵,变卖了家中田产以筹集
军饷。同年十月,惠州起义打响,广东巡抚兼署两广总督德寿急忙调兵遣将前
往镇压。为了牵制敌人,史坚如力图在广州举事响应,但苦于军械缺乏、准备
不足,屡不成事,他只好采用了暗杀手段。他秘密购置了29箱炸药(每箱50磅
)以备同时爆炸巡抚衙门、将军衙门和桂香街安勇大营之用,但贮藏炸药的秘
密据点却被官兵查获,计划又告落空。

史坚如再次变卖家产,购买了200磅炸药,并在巡抚衙门北邻的后楼房街租了
一所住宅。然后,与另外三个同志,夜以继日地挖掘地道,直通德寿的卧室。
挖毕地道,他们又埋炸药,设引线,十月二十七日凌晨,点燃了引线末端的香
火后从容离开。但预定时间已过,仍未闻爆炸声。史坚如冒着危险,只身返回
现场查看,原来导火线已熄。次日凌晨,他又重燃导线,终于轰隆巨响,震撼
羊城。

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经验,雷管太少,仅燃爆部分炸药,只轰塌巡抚衙门的后
墙,巡抚德寿仅从床上震堕于地而侥幸免死。史坚如闻讯,出于对革命的高度
负责,再返现场探查,不幸于次日被捕。

在狱中,面对敌人“甘言美词”的诱骗,史坚如不为所动;面对敌人用烫烙、
拔指甲等残酷刑法,史坚如坚贞不屈。

十一月九日,史坚如在广州天字码头从容就义,年仅二十一岁。孙中山称赞他
是“为共和殉难的第二健将”,说他“死节之烈,浩气英风,足以为后世之模
范”。

辛亥革命后,革命政府追赠史坚如为将军。在广州第一公园(今人民公园)曾
建有史坚如烈士纪念碑,在东沙马路(今先烈路)曾建有专祠以志纪念(现该
墓已迁至黄花岗)。

被轰塌的巡抚衙门后墙修复后,人们约定俗成称之为“新墙头”。附近一带变
成街道后,仍沿用“新墙头”作街名。



白云山山湾“石上掌印”的由来



在号称“羊城第一秀”的白云山风景旅游区,有一处景点,名叫山湾。这里东
有虎头岩,其势如猛虎下山,西面山坡,是一片松林。传说天虎逐犬,分别化
为虎头岩和瘦狗岭。虎头岩之上,建有“想亭”:站在“想亭”凭栏远眺,令
人浮想联翩。

山湾不独山势奇特,景物有个性,而且隐含着一个凄美动人的故事,引人怀想
。

曾经长期在广东工作过的陶铸(曾任中共广东省委第一书记、中共中央中南局
书记),生前十分喜爱白云山,喜爱松树(他的《松树的风格》一文,有很大
影响)。陶铸曾多次上白云山,每次上山,必到山湾,对这个地方,有一种特
殊的喜爱。他曾多次伫立虎头岩凝望松林。后来在这片山坡上,竖起一块花岗
巨石,上刻“松风”两个大字,是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

“文化大革命”初期,陶铸被调到北京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
,成了中国第 4号人物,但风云突变,很快被打下来。遭到“四人帮”的残酷
迫害,身罹重病的陶铸, 1969年10月18日,被从北京中南海秘密转移到安徽
合肥某处的特别病房。他忧怀伤国,疾病得不到医治,奄奄待毙。临终前悲愤
莫名,乃举起一手,撑开五指,凝聚全身最后的气力,猛然向墙上一击,白色
灰墙被汗湿手掌沾去表面浮松的墙皮,留下了一个清晰的手印。

1969年11月30日,一个凄冷之夜,陶铸含冤逝世。有关部门按照指令,以“烈
性传染病”为名,连夜用白被单裹尸火化了事。死前不曾通知亲属前往探望,
死后也不通知家属去办理后事。火化后骨灰装入最差的骨灰盒,上写“王河”
二字,随便与普通骨灰盒混放。如此过了 9年,陶铸不知所踪,渺无消息,家
人国人,俱不知陶铸生死下落。

“四人帮”垮台后,陶铸的冤案得到平反,党中央、国务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
会。陶铸骨灰由其夫人曾志和女儿护送到广州,埋于白云山松树林下。陶铸魂
归白云山,从此安息在悠悠白云与苍翠的松树下面。

这中间,发生了一个插曲。喜好园林、曾在陶铸领导下工作的前广州市副市长
林西,得知陶铸去世前“一击掌”情况后,立即派人前往合肥寻找当年囚禁陶
铸的那间屋子,看看那个手印是否仍在,若还在,务必将它完整拓印下来。幸
好,虽然时隔十年,那手印居然还保存完好。手印被拓回来后,林西马上派人
上白云山,镌刻在巨石上“松风”二字下面。

如今,这“松风”石上掌印已成了白云山一景,游人至此赏景凭吊,缅怀前贤
,亦足以慰忠魂而励来者。



西华路金花直街的由来



西华路的金花直街得名于过去的金花庙。金花庙距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庙里
供奉的是金花娘娘。关于金花娘娘,有过美丽的传说。

明朝洪武七年(1374),广州巡按夫人临贫难产,梦见一老翁说:“请得金花
姑娘来,可保母子平安”。巡按立即派人四出查寻,寻得一位名字叫“金花”
的民间少女,立即接到家中。金花姑娘一入后堂,巡按夫人即已平安产下婴儿
。巡按大喜,降尊对金花叩谢。从此,金花娘娘声名传遍广州。许多临产家庭
都找金花庇佑,求保母子平安。

金花姑娘从此变成了活菩萨,无人敢与其成亲。有一天,金花姑娘突然走入了
湖水之中,从此消失了。几天之后,湖中浮出一个沉香小像,相貌极似金花。
百姓遂建庙供奉,尊称为“金花保子惠福夫人”,此庙从此称为“金花庙”,
此湖从此称为“仙湖”,每年农历四月十七日定为金花诞。关于金花娘娘,不
仅有美丽的传说,在西关地区的现实生活中,还有过真实的“金花姑娘”:原
广州第二人民医院的妇产科专家梁毅文(1903~1991),就是其中一位。

1917-1923年间,梁毅文在广州夏葛女医学校学习,1926年在北京协和医院进
修妇产儿科, 1929年到美国费城女子医学院进修妇产科,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1931年再到奥地利维也纳医学中心进修妇产科、解剖学及病理学。同年底回
广州柔济医院(今市二)任妇产科主任。解放后,梁毅文还曾任市二医院的副
院长、院长等职。梁毅文学识渊博,医德高尚,一生迎来了无数小生命,并抢
救过不少危难产妇的生命。一次,为抢救一位难产产妇,她出诊时不慎摔倒,
致左臂骨折,仍忍住剧痛坚持抢救工作。有时遇上刚产出的婴儿窒息,她及时
用自己的嘴巴,嘴对嘴地为婴儿作人工呼吸,挽救了不少小生命。梁毅文一生
没有成家。她省吃俭用的钱,节余下来曾捐给市儿童福利会,以及捐款市二医
院作奖励医学基金。1991年,梁毅文逝世后,广州市人民政府在市二医院内,
为她建了一座半身雕像,供人们怀念和瞻仰。



广州自来水的历史?



广州是全国最早使用到自来水的城市之一,从合股创办水厂算起,至今已经是
第一百个年头了。

悠悠百年,饮水思源。从水厂初创时有钱人才能品味自来水,到现在广州市民
拧开水龙头就能喝上饮用净水,自来水的变迁折射出广州百年来的沧桑变化。

百年前西关人家最早喝上自来水

在越秀山上的广州博物馆里,有一张广州西关水塔和越秀水塔的老照片,发黄
的黑白照片诉说着广州自来水的发展历史。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起源于清朝光绪
三十一年(1905年)10月成立的“广东省河自来水公司”,为上海商人与两广
总督岑春煊发起合股筹建,分别在上海成立董事局和在广州成立董事会,并于
现在的人民南路新亚酒店购置办公楼。当时勘定以位于广州西部的增埗河为原
水取水点,1906年6月,“增埗水厂”(即现在的西村水厂)动工。 1908年6
月,增埗水厂建成试运行,1909年正式向市区输水营业,初时供水范围只有广
州市区西关、南关和禺山市3个繁华富庶的城区,供水能力为1350吨/小时。

60年前日军铁蹄下用水户少一半

1913年,广州自来水完全成为商办企业。1929年,开始由政府派出军警和接管
委员等组成管理委员会,接管了商办广州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

1938年10月21日,日本法西斯入侵,广州沦陷。在日军飞机的疯狂轰炸下,建
设中的第三套给水系统被迫停工,水厂也停止供水,人去厂空,城市供水完全
瘫痪。

1938年11月初,日军进驻增埗水厂,实行“军经营理”,到处寻找、招揽工人
回厂复工。但经过“焦土抗日”和日军铁蹄蹂躏的水厂,破坏严重,滤池漏水
,机械设备难以修复。

直到1944年,全市用水户才恢复至1.9万户,不到沦陷前的一半。在日本侵略
者的统治下,广州自来水事业遭受前所未有的挫折,整个供水系统千疮百孔,
奄奄一息。

56年来广州自来水事业迅速做大

日本投降后,国民党当局重组“广州市水电管理处”,但此时的广州自来水业
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1950年广州市政府从长堤五仙门敷设直径150厘
米过河水管到南岸,正式向河南供水。经过10多年的发展,至1965年,广州自
来水供水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用水人数达192万,全年售水量13118万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州自来水建设迎来了飞速发展期,从1976年至1980年,
五年间先后建成石溪、新塘等五间水厂。

1981年,广州市自来水公司正式开始实行“以水养水”,即自来水企业每年所
得的利润,除应缴税款外,全部不上缴,主要留给企业作为扩大自来水生产的
费用。

此举大大加快了广州自来水建设的步伐。依靠“以水养水”,“古稀之年”的
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被迅速地“养大”了。截至去年南洲水厂投产运营之前,广
州市7间自来水厂实际供水能力为354万吨/日。至2004年底,广州市自来水公
司供水范围达到483.8平方公里,服务人口达到4179727人(不包含流动人口)


百年之际远郊居民也喝上自来水

临近百年,广州自来水的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并发生“质”的改变,市
民已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

广州市委、市政府投入26亿元、日产饮用净水100万吨的全国最大饮用净水厂
———南洲水厂,于去年9月23日投产运营,在不到4个月内的时间,日产水量
已经达到100万吨。

南洲水厂是国内起点最高的饮用净水厂,其原水来自水质已达到国家二类标准
的顺德水道,从南洲水厂出厂的水不但完全符合国家饮用净水水质标准,而且
还有9项指标超过了欧洲水质标准。

随着南洲水厂的投入使用,广州人饮水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据市自来水公司的
有关负责人介绍,从今年开始,南洲水厂生产的净水将逐步从南向北不断扩展
,从而送到广州的千家万户。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表示,广州市自来水将
以南洲水厂的投产为契机,实现供水的四个现代化,即水质现代化、供水服务
现代化、供水设施维护管理现代化和水量水质水压监测现代化,并实现供水服
务网络化,对自来水的生产、输送、使用等进行全程实时监控。

在一部分市民喝上了优质的饮用净水的同时,广州市自来水公司还将让一些远
郊地区居民用上优质的广州市政自来水。今年1月28日,在一片锣鼓喧天的喜
庆气氛中,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终于迎来了甘甜清澈的自来水。

在100年前,广州人还没有见过自来水是什么样子,市民的饮水主要是从水井中
打上来的。有了自来水后的最初几十年里,也只有一些有钱人家能用得上。

据60多岁的万先生回忆,由于他父亲是当时一家私立银行的主管,家资比较殷实
,所以很早就用上了自来水,附近的邻居还经常过来向他们借水喝。他告诉记者
,当时使用自来水的人不多 ,为了推广自来水,水公司就专门在每个街道设立一
些水站,市民可以凭票去购买。

而今,亲眼看到过百年前广州自来水厂模样的老人大多不在人世,记者辗转找到
了已年近70的刘正炜老人。他外祖父、父亲都曾在增埗水厂或西村水厂工作过
,而刘老16岁就进了水厂工作。

刘老告诉了记者水厂工人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些机智勇敢的故事。他说,他父
亲曾告诉他,抗战时期西村水厂一度成为敌人破坏的重点对象,当时每天晚上都
有汉奸在水厂向天空发信号弹,指引敌人飞机过来轰炸。但是水厂是不能停工
的,老百姓要喝水,最重要的是一些抗战指挥所一刻都不能停水。所以当时工人
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沙包把取水的水泵围起来,而一线值班人员则在砌得严严实
实的一堵围墙里工作,很长一段时间,水厂没有被炸毁,保证了抗战勇士和百姓
的饮用水。



广州市界碑



在芳村区在文物普查中,我们发现了民国时期划分广州市和番禺的界碑,同时
整修界碑旁边的清代建筑南漖门楼,保护这些见证广州城市发展的珍贵文物。

广州市界碑在南漖村东胜坊渡江马头珠江边,是花岗岩石结构,碑高约3米,
每面宽约0。4 米。它立在堤岸边的水中,正面刻着“广州市界碑”,背面刻
“中华民国十九年竖”的字样。民国十九年,即1930年之前,南漖村属番禺县
茭塘司崇文二十四乡之一,后来划入广州市管辖,所以要竖起这个界碑,与番
禺县分界。在界碑的附近,就是建于清代光绪十七年,即 1891年的南漖门楼
,它高两层约6米,首层是红砂岩砌筑,二层是青砖砌筑。由于面向珠江佛山
水道,与番禺三山仅一江之隔,每天有上千的村民在这里等船,往来于广州与
番禺,所以又叫“天市”门楼“。这些见证着广州城市发展的文物现在正得到
加固修葺,有兴趣的市民不妨去看看他们的庐山真面目。



广州“河南”得名由来



海珠区俗称"河南",建国初称河南区。河南之得名,一般人认为是因其位于广
州珠江南岸的缘故;但尚有另一种说法,据清初屈大均《广东新语》中所记:
"广州南岸有大洲,周回五六十里江水四环,'河南',非也……河南之得名自
孚(杨孚)始。"屈大均否定了"河南"得名是由于位于广州珠江南岸的说法,
认为"河南"得名来源于距今1900多年的东汉时期杨孚。

杨孚是今广州市海珠区新滘镇人,在东汉章帝时期任朝廷议郎,曾提出"创业
用武,守业尚文"的主张,著有《岭南异物志》,以诗体记述了岭南地区的物
产,被称为"粤诗之祖"。据《广东新语》记述,杨孚从当时的东汉京都河南省
洛阳辞官回到下渡村,带回几株洛阳松树,植于住宅前。有一年冬天,松树竟
满树白雪,十分壮观,人们觉得很奇怪,都说是杨议郎把河南洛阳的瑞雪也带
回来了,于是把杨孚居住的地方称为"河南"。清代陈昙有诗云"议郎宅前栽松
柏,带得嵩阳雪意醋;今日万松山下过,不知南雪是河南"。

"河南"的范围在不同的时期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别。从东汉至明代以前,河南泛
指整个河南地区,即今海珠地区。明清至民国时期,由于河南地区西北部的开
发,城区逐步发展,人们习惯将当时广州珠江南岸西起白鹅潭,东止"河南尾"
(今草芳围),面积约3公里的城区称为" 河南"。这是狭义上的河南。建国后
,"河南"的范围习惯上是指整个海珠地区。

黄埔港――两千年不衰广州港



广州港是中国内地第二个亿吨大港。广州自古就是中国对外商贸的重要港口中
心城市,2000 年来兴盛不衰,这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在世界上也是较为罕
见的。

据说,在18世纪,这里是中国到达欧美各国最近的航线起点,是商船出洋的上
好地方。广州属亚热带气候,外国商船只要夏季乘南风而来,秋季借北风而返
,便可一帆风顺,十分方便。

在黄埔村里西畴里16号,至今仍保留着当年清政府为港口所立的公文石碑,石
碑上写到"此南社古涌为乡内出水之区······"意即这里是出洋的港口,
来往的商船都必须在此停泊。据史书记载,1685年清朝在全国分设粤、闽、江
、浙等四个海关,到1757年只保留粤海关,广州被定为全国唯一的对外贸易口
岸。后来港口一直南移,经现在黄埔老港直至黄埔新港。

由于古黄埔港得天独厚的优势,18世纪这里出现了外国商船汇集的盛大景象,
据《远东国际关系史》记载:1789年"停泊在黄埔的有英国船61艘,美国船15
艘,荷兰船5艘,法国船1艘,丹麦船1艘,葡萄牙船3艘,共86艘",在同一时
期有6个国家近百艘商船在碇泊,黄埔港昔日之盛况,可以想见。《中国国际
贸易史》一书统计,以1817年为例,广东当时年外贸的进口总值为23488440元
,其中通过黄埔港进出口值就有19711444元,占广东进口总值的80%以上。

专家在对黄埔老港口进行考证后认为:"像广州这样经历2000年而不衰的港口
世界历史上能与之媲美的只有地中海的亚历山大港。

明清时期黄埔港的繁荣使占尽地利的广州黄埔人纷纷出洋经商,他们与东南亚
乃至欧美等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关系,大大加强了广州作为远东中心贸易港口的
影响力,清朝时期更是出现了像新加坡著名华侨领袖胡璇泽和留美华侨梁诚等
一大批著名侨界知名人士。

黄埔村人胡璇泽作为新加坡著名华侨领袖,一身兼任中国、俄国和日本三国驻
新加坡领事,还被封为澳大利亚男爵和英国CMG三等宝星爵位,蜚声海外。由
于他对新加坡的发展作出过重大贡献,在新加坡享有很高的威望,人称"黄埔
先生"。新加坡人为了纪念他,在新加坡圣淘沙历史博物馆树立有他的蜡像,
一些学校、街道则以黄埔命名。在新加坡至今还保留有黄埔路、黄埔民众联络
所等用"黄埔"命名的地方。

作为从黄埔走出去的中国早期赴美留学生,当时的侨界人物梁诚曾向美国交涉
取回庚子赔款余款,在北京兴办了清华学堂。?



海上“丝绸之路”名称来由



也许很多人都不会知道,"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并不是中国最早提出的,而是在
1870年,由德国著名地理学家李希霍芬提出的。他认为中外来往的这条信道的
主要商品是中国的丝绸,就称它为丝绸之路吧。于是,这名称逐渐为世人所公
认。



现在人们所说的丝绸之路大多指广义的,广义的丝绸之路包括绿洲之路、草原
之路、陶瓷之路。陶瓷之路就是通常所说的海上丝绸之路。



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著作《历史》和汉代的历史学
家司马迁的《史记》中,就有草原丝绸之路的记载。那时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道
路在欧亚大陆偏北的地方,在这一片连绵不断的大草原上,用沙漠之舟--骆驼
作为交通工具,来往于中国和蒙古、南俄罗斯一带。



绿洲之路是从中国长安(西安)出发,经河西地区、塔里木盆地,穿越帕米尔高
原,然后分为两道:一道向西北抵达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当时为东罗马首都
君士坦丁堡);另一道向西南到伊拉克、叙利亚,到达地中海东岸,然后渡海
到丝绸之路的终点罗马。



唐代前期,是陆上丝绸之路的鼎盛时期。那时唐朝政治稳定,国力强大,经济
迅速发展,东方的中国出现了繁荣的、强大的"唐朝盛世"。这时西方也出现了
东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个国家都想与东方的中国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加强
联系,这样,就使这条联系东西方两个最大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陆上丝
绸之路,迅速发展到鼎盛时期。



可惜,好景不长,到了唐朝中期,这条陆上丝绸之路突然衰落了。有多方面原
因。有政治上的因素:

1、公元751年,唐朝与大食(阿拉伯帝国)作战,结果唐军战败,唐朝在西域的
威望急剧下降。

2、唐朝爆发"安史之乱",国力迅速衰落。

3、邻近的吐蕃乘机北上,唐朝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



陆上丝绸之路也有自身的致命弱点。原因也有三:

1、交通安全问题。祇要丝绸之路经过的其中一个国家发生叛乱,或者是一段
路途被某国操纵,就会影响全线的畅通。加上陆上丝绸之路要越过新疆的葱岭
和戈壁沙漠,气候恶劣,行程十分艰巨,时间很长,交通随时会出问题。



2、贸易的商品问题。陆上丝绸之路位于中国西北,地处内陆,而运送外销的
商品如丝绸、瓷器、茶叶等的产区都在东南沿海,远离商品产区,很不方便也
不经济。尤其像瓷器那样较重而容易损坏的商品,靠骆驼在陆上运载,已经难
以承载了。



3、对外贸易的发展问题。随着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与位于太平洋的国家贸易
,陆上丝绸之路根本无法办到。



陆上丝绸之路因此几度阻塞中断,渐渐衰落,从而海上丝绸之路逐步崛起。



陆上丝绸之路的那些致使的弱点,恰好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优点。中国东南沿海
有一万八千多公里的海岸线,有不少海港城市,广州港又是其中终年不冻的港
口。陆路可以到达的国家,海路大都能到达;陆路不能到达的国家,海路也能
到达。



海上丝绸之路的优点也有三:



1、海路不像陆路那样容易受别国家牵制,可以自由通航。



2、中国东南沿海是丝绸、瓷器、茶叶的生产基地,又是造船、航海最发达的
地区。如广州,不仅有大规模的造船工场,还具备先进的造船和航海技术。唐
代广州建造的一种海船,长度相当于今天千吨级船体的长度,载重量有七百多
吨。



3、海运输的运载量比骆驼之类的运输工具的运载量不知要大多少倍,而且运
费低廉。尤其运送陶瓷最为经济,所以也有"陶瓷之路"一说。



这些都显示出海上丝绸之路的巨大优越性,海上丝绸之路日益兴盛,至唐代中
期达到高峯。



一个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船队从广州黄埔出发,经过南海、马六甲海峡、印度
洋、波斯湾、红海等海域,抵达东南亚、南亚、西亚、欧洲、非洲等地,把中
国的丝绸、瓷器、茶叶销往各地,把中国文明带往世界文明古国希腊、罗马、
埃及、波斯、印度等地。



海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亚、非、欧、美的海上大动脉,那些古老文明通过海路的
互相传播,放出了异彩。



海上丝绸之路比陆上丝绸之路发展的历史要悠久,延续的时间要长,通往的地
区更多,与世界各族人民交往更广泛,对中国和世界的文明贡献更大,影响也
深远。





广雅学校选址由来



广雅中学位于荔湾西村,是省一级学校,校园环境十分优雅,小桥流水、绿权
成荫,是西村难得的一片净土。

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代广雅书院和中国近代著名的历史人物张之洞。张之洞
是直隶(今河北)人,他是探花出身,一生当官,十分重视教育,1884年至
1889年就任两广总督。他在广州当官期间,有心在省城创办一间书院,方便广
东、广西的学子参加科举考试。

古人建书院,十分讲究山川形势,多选择风水好和环境清静的地方,张之洞也
不例外。从 1886年底开始,就为选址建书院而四处奔波,足迹踏遍了广州的
东南西北各个角落。

他重点考察了七个地方:(一)西关外的广田园,觉得这里水过于浅浊、气势
不畅,于是放弃了;(二)西关的海山仙馆,当时海山仙馆的主人、曾富甲一
方的广州商人潘氏家族已衰败,张之洞认为这与它的水道不佳有关,而且它有
水无地,可以做园林不可做书院;(三)漱珠岗(现新滘镇五凤乡内),这里
是地势过于平正,有些低洼,也不适宜;(四)小蓬莱仙馆(现芳村区新隆沙
街一带)交通不便,又离河南岸税关、监关、厘局、海珠缉捕等官衙太近,学
生出入都经过,喧闹吵杂。对于河南,张认为地势不厚,又兼背水,皆不适合
做书院;(五)东园(现东山八旗二马路附近)一户人家的废园,因无山水,
又离城太近,毫无可取;(六)大北门外山麓旷地,正南对着城内花塔之尖,
大家又不情愿;(七)泮塘北的南岸村(现南岸路),地势过于低洼,常发水
灾,也不合用。后来经反复考虑,张终于看中了西村源头村,这里西靠北江,
树木葱郁,远离市嚣,雄秀宽博。张之洞对这里十分满意,他说:自西郊河面
划艇沿着小北江前驶,亦可直达学校门前登陆,水路虽然比较迂回转折,花时
间也较多,但轻舟慢荡,蜿蜓迂曲,沿途浏览水陆风光,亦自另有一番情趣。
可见,张还是一个很有情趣的人物。

现在,虽然广雅中学前的小河已经消失了,周围也楼宇密集,但校园内依然十
分清幽。





南海神庙与菠萝鸡的传说



在广州黄埔庙头有一座千年古庙——南海神庙,又称波罗庙。每当农历二月十
一至十三庙会“波罗诞”时,游客们多喜欢购买波罗鸡回家。波罗鸡是一种用
鸡毛制作的特殊工艺品。“波罗鸡——靠黏”(指靠揩油),成了广州有名的
歇后语。

关于波罗鸡的由来有一段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波罗国(南印度一王国)有
一海船万里来华,泊于扶胥江口波罗庙前。船员忙于朝拜南海神及运舶来品上
岸。事毕之后,有一海员到庙外观赏田畴风光。不料因连日舟船劳顿、水土不
服,突然眼前一黑,昏厥在田基树下。这情形幸而被一心地善良的张氏老妇人
看见,上前竭力将海员扶靠于树下,又大声呼唤老伴前来,将海员背回家里。
张氏为海员煎了家传良药。海员服食后,身体很快康复。他对张氏夫妇很是感
激,特地从船上将自己从波罗国带来的一只高大神俊的雄鸡送给这老夫妇,以
表心意。

这公鸡赤面朱冠,金黄羽毛,长着大而艳丽的尾巴,雄健威武,尤其啼声嘹亮
,每天五更啼鸣,声间村外,成为村中最雄壮的公鸡。张氏视鸡如命,那雄鸡
也颇通人性,人与鸡相依为命。每当张氏夫妇从外面回家,那鸡总是展翼引吭
迎接主人。

村中住着一位有财有势的员外。员外酷爱斗鸟斗鸡。对老妇人养的那只鸡早有
所闻。他派人要求张氏将雄鸡与他家中的雄鸡较量,被张氏拒绝。员外为了试
探张氏那只雄鸡的实力,就偷偷地拿了家中最威猛的雄鸡去斗。结果被张氏的
雄鸡杀得一败涂地。财主出高价要买张氏的雄鸡,打算拿到城里去斗,以振自
己的声威。然而,张氏夫妇不爱钱财爱雄鸡,没有答应员外的要求。

员外不肯善罢甘休。一日,乘张氏夫妇到田间种菜之机,派了两个家丁偷偷摸
摸地把张氏的雄鸡偷回家中。说来奇怪,那雄鸡到了员外家中之后,再不啼叫
,整天耷拉着脑袋不食不喝。员外一气之下,下令把鸡杀了,鸡肉鸡骨熬汤作
菜,拔下的鸡毛丢到村边的垃圾堆去了。

张氏为此伤心不已,因为想念那雄鸡,就在垃圾堆里把鸡毛一根一根地捡了回
家,洗净晒干,然后用香灰土作鸡身,纸朴做鸡皮,把晒干了的鸡毛一根一根
地粘上去。说也奇怪,粘好的鸡非常传神美丽,画上两只眼睛之后,更显得栩
栩如生,很像原来养的那只雄鸡。

张氏做了很多这样的鸡,自己留下最心爱的一只,其余全都在波罗诞拿到市集
上去卖。人们见张氏做的鸡形象逼真,工艺精致,都争着购买。以后老妇人不
断制造这种鸡在波罗诞期间出售。人们就称之为波罗鸡。后来老妇人又教会村
中其他妇女制作这种鸡,为村中妇女谋生找到一条门路。



千鸡百怪――广州人食鸡历史



相信,鸡肉富于营养,而且其美味诱人,很多人都喜欢吃。

广州人吃鸡另有自己一套。比如,北方人爱炖老母鸡,广州人除药用外,超过
一年的鸡,便极少问津;外地鸡个大肉厚,广州人嫌它骨硬肉粗;AA鸡之类的
杂交鸡本来也算皮薄肉嫩的,但有人偏说这种鸡肉散水多,缺少鸡味;即使是
本地的“三黄鸡”,如果过于油肥膏满,广州人也会见而生腻。再比如,鸡的
烹饪是可烤可烧、可焗可熏,可卤可炖,或者炒、煎、炸、烩等,但广州人惟
独最爱吃“白切”,因为爱那原汁原味的鸡味。

在这么多对鸡的“拣饮择食”中,能受到广州人青睐的莫过于清远鸡了。“清
远鸡”不是鸡场饲养,而是清远出产的地道农家落地放养,肉质特好,广州人
所要求的特点它几乎集于一身:皮薄、肉嫩、骨软、脚矮、头小,鸡只适中,
2斤左右,肥瘦适度,不但味美,而且骨香;用它作“白切”是最理想不过的
,因而被美食家们视作盘中恩物。如果再进一步提高标准,这还未算顶尖呢,
有的还要对活鸡进行“加工”,“精益求精”、美中求美。民国时,广州就有
人对此搞过“创造发明”。在现在的解放北路和中山六路交界处,有过十多家
鸡鸭铺,有的店铺为了招徕买家,对活鸡进行了特殊“加工”。据说,其中有
一间字号叫“林记”(后来就叫“鸡林”)的鸡店,它卖的鸡是专门用牛奶喂
养过的,美其名为“牛奶鸡”。姑勿论这是商家故弄玄虚,还是鸡真的爱饮牛
奶,但由此可以看到某些广州人对吃鸡选择到何等程度。对鸡的挑拣既是如此
讲究,吃的花样自然更令人目眩。屈指一数,可数出江南百花鸡、园林香液鸡
、东江盐焗鸡、金华玉树鸡、彩蛋片皮鸡、脆皮鸡、莲花鸡、手撕鸡、花雕鸡
、太爷鸡、市师鸡、路边鸡、三杯鸡、香妃鸡、啫啫鸡、清平鸡和百岁鸡等等
一二百款,其中有的已成历史名菜,有的还在创新。如传统名鸡“太爷鸡”,
原来就是清末一个曾当过县太爷的人,用茶叶熏鸡而创制出来的;东江盐焗鸡
,始创于惠州一带沿海产盐地区,后来发出用热盐焗鸡或盐水来处理,肉滑骨
香,渐渐便发展成名噪四方的名肴。人们为了吃到这一款款色、香、味俱佳的
鸡肴,不惜控空心思,绞尽脑法,在配料和烹制的技艺上,不断地去探索和创
造。如用茅台酒炮制成“茅台鸡”、用芝麻加汾酒烹成了“芝麻汾香鸡”、用
鲜牛奶和鸡蛋做成“鲜蛋奶液鸡”、用鲜荷叶包蒸制成“荷叶包鸡”等等。甚
至还想到用鱼片、虾肉、蟹膏、火腿、皮蛋、番茄、田七等各种肉类瓜果药料
,烹成各种各样独具风味的鸡肴。

广州人对鸡的烹饪、吃法,永远没有止境。比如数年前就有一款颇具特色的“
百岁鸡”,这鸡看上去似乎与“白切”无异,然而,入口却别有一番滋味:皮
爽、肉滑、骨香,其味之美比一般白切更胜一筹。只要浅斟慢嚼细细品尝,估
量着这“百岁”如此巧手,肯定非名厨则祖传手艺无疑。但客人问及档主,才
知不过是自家“发明”的“家常菜”而已。原来这竟是“文革”的“功劳”。
那时,店主是个家庭妇女,她有的是时间,平时本已好弄“几味“,对鸡的烹
饪下了点功夫,用自己熬制的卤水再浸泡白切鸡,不久便弄出了这款连骨也香
、别具风味的鸡肴。练就这手“绝招”后,适逢“时来运转”,政策开放,夫
妻双双领牌开档,推出了这道令人回味无穷的“招牌鸡”。“至于这道鸡的命
名,”档主补充着说,“不过是迎合广州人风事图个吉利,祝愿顾客个个长命
百岁而已”这百岁鸡,岂止是取了个好名字?事实上它已经成为“食在广州”
的一朵美丽的小花了。





黄埔蛋与黄埔军校的故事



在广州近郊河面原有一种小艇,叫“黄埔艇”。广州有一种著名的家庭小菜,
叫“黄埔蛋”。两者有密切的关系。

黄埔这条小村,在广州东南郊的珠江边,由于土地肥沃、交通方便,而且有不
少人外出做官和经商,所以很富裕。清末民初,村里的富豪进而打珠江的主意
,请人在近处围河造田,然后租给农民耕种。到了催收租谷时,他们经常携亲
带友乘着小艇前往,顺便欣赏江上秀丽风光。

由于艇主是有钱人家,所以这些小艇造工精致,装饰漂亮。它用杉木制造,长
约丈余,头窄尾宽,十分轻便。舱上盖帆布或竹席,周边围着拱形可升可降的
竹篷,既遮阳又通风。篷内侧描绘着花草、龙凤之类的图案,舱板油漆得光亮
,上放坐椅和小桌子,七、八个人坐得很舒适。它由两名船工各棹双桨,在平
静的江水上悠然航行,为美丽的珠江增添了点点动人的风景。

因这种别具特色的小艇最早出现在黄埔村,所以称“黄埔艇”。

后来,黄埔艇商业化了,白天成为那一带地方的渡河工具,晚上则成为游艇。
艇上除了备有名茶、美酒之外,还备了猪、牛肉和鱼、虾、禽、蛋及各种应时
蔬菜,根据游客的需要马上烹制上席,让人们在大饱眼福的同时大饱口福,于
是,夜游就更有吸引力。

由于时代的变化,现在黄埔艇和这种夜游活动已经绝迹,但还流传在人们口头
中。

黄埔蛋是黄埔艇上的一种菜式,据说它的起源与当时建于附近的著名军事学府
——陆军军官学校(简称“黄埔军校”)的学生有关。

一天晚上,有五位军校学生租一艘黄埔艇夜游。他们边游边吃,吃尽了艇上预
备的各种肉菜但仍兴致未尽,催着艇妹阿凤加菜。这时,艇上只余下几只鸡蛋
,阿凤被催得手忙脚乱,一不小心,向铁锅里倒进了很多花生油,放些盐到蛋
浆里搅拌之后,随即倒进已冒烟的油锅里,一炒转就匆忙上碟。谁知学生们吃
了赞叹不绝,都说这碟鸡蛋十分鲜嫩可口。从此这种炒鸡蛋的方法名声越来越
大,被称为“黄埔蛋”。听说连当时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也很喜欢吃,以后
他每到广州,都点这道菜。



黄埔蛋也成了广州市民的家常小菜,现在,很多家庭主妇还乐于制作。



广州沙河粉的由来



广州沙河粉远近闻名,正宗山水沙河粉的原产地就是在沙河镇。还有一段故事


传说清朝未年,沙河镇有一间名叫“义和居”的夫妻小店,以卖白粥、油器
、饭食为生。店主樊阿香为人忠厚老实,秉性善良。左邻右舍的穷苦老百姓,
有时实在揭不开锅,他也周济一碗半碗粥饭。

有一天,沙河镇来了一位老人,衣衫褴褛,看样子是远处来的。他走到“义和
居”门口,实在走不动了,坐在门口的大石上歇脚。阿香走上前一看,老人已
饿得直冒虚汗,阿香连忙叫妻子盛了一碗粥给老人吃,可是老人却摆摆手说:
“我没钱。”阿香说:“老人家,饿成这样了,吃吧,我不收你的钱。”老人
这才把粥喝了。从此,老人就在沙河的一个破庙里安身。每天,他在“义和居
”收市后,就到店里讨吃,阿香夫妇也从不嫌弃他。老人和阿香夫妇熟了,有
时也指点他们一些做菜方法,店里卖的食品味道好了,光顾的人也多了。就
这样,过了好长一段日子。

一天中午,“义和居”收市了,老人又来到“义和居”,却不见了樊阿香,老
人觉得奇怪,就问阿香的妻子:“阿嫂,老板呢?”阿香的妻子说:“他病了
,正在里面躺着呢。”

原来,昨晚阿香吃了些上火的东西,又着了凉,有点发热,头重脚轻,正在屋
里休息。阿香听到老人的声音,走了出来。阿香的妻子问道:“你好些了吗?
想吃点什么?吃饭吧?”阿香摇摇头。妻子又问:“吃糕吧?”阿香又摇摇头
,说:“喝点白粥算了。”老人却说:“喝点粥水怎能顶肚充饥呢,不如蒸粉
吃吧。”阿香夫妇忙问他怎么蒸。老人教他们磨好米浆,找来一个窝篮,把米
浆薄薄地倒在上面,然后放在大锅里蒸,不一会就熟了。老人揭起蒸熟的粉皮
,切开,再加上油盐香葱等佐料,把两碗香喷喷的米粉送到阿香面前。

樊阿香一尝,十分可口,问老人这米粉叫什么名称。老人说:“这是试着蒸的
,还没有名字呢。”阿香的妻子便说:“这粉是在沙河蒸的,不如叫沙河粉吧
。”阿香和老人也齐声叫好。

阿香说:“老人家,你一身本领,以后别住破庙了,就在店里住吧。你叫什么
名字?不如认了我做干儿子,好时时指点我们。”

老人笑了笑,说:“我叫樊官秀,乖儿子,为父谢谢你了。”他吃完饭,又走
了。

第二天,阿香做了些好酒菜,准备正式请干爹回家住。可是日已过午,老人还
未到来,樊阿香去破庙找老人,已不见老人的踪影。

后来,“义和居”改为专营沙河粉。由于白云山水水质优良,用它制成的沙河
粉又薄又韧,细滑可口。本地居民、过往客商都喜欢光顾沙河粉,因而生意十
分兴旺,生意越做越大。邻里小店也争相仿效,如今沙河粉已成了沙河镇的特
产,远近闻名。

1984年,沙河公社在伍仙桥建起一间沙河粉厂,粉厂专门设置了一条水管,从
白云山九龙泉引来泉水,又用优质白米磨成米浆,蒸出来的粉皮又薄又韧,弹
牙爽口,很受食家欢迎。产品出口到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可是由于手工操作
,产量太低、利润薄,在90年代初已停产。只有沙河饭店还天天到白云山运水
回店制作正宗的山水河粉。沙河饭店还不断创新,制作出酸、甜、苦、辣、咸
五种味道的沙河粉,成了店中的品牌。很多归国华侨、港澳同胞,回到广州都
必定去广州品尝这一家乡美食。



秋风起食腊味――“皇上皇”的故事



在每年的第一阵秋风席地而起时,“秋风起,食腊味”这句口头禅在“老广”
中到处都风行着,广式腊味特有的香味在一阵紧似一阵的秋意风声中,弥漫在
大街小巷,带来深浓的秋的消息。这时,在老辈把酒桑麻的谈古论今中,你自
然就会听到一些腊味世家的如烟旧事。其中,老字号“皇上皇”的故事也真带
有一番传奇色彩。

故事说的是在三、四十年代的广州,有兄弟俩谢柏、谢昌,先后设铺经营杂货
。首先是为兄的谢柏在海珠南路开设了一间“八百载”的杂货铺,积累了些微
的资金后便试着经营腊味,没想到竟然一市风行。于是,谢柏就把所经销的腊
味配上商标,称为“八百载太上皇”。

为弟的谢昌看着腊味的“好市”,也设法在同—地段摆设了一个腊味摊,这时
正是广州沦陷初期,大商家多离穗逃难,给了谢昌一个“天时”插足市场,而
这一带恰恰又是广州的食肆旺地,四乡客流如云。这样的“地利”使谢昌的小
本经营游刃有余。不久,他也在“八百载”附近租了一个铺位,以店号“东昌
”经营腊味。但所谓抬头见招牌,谢昌深谙招牌上先声夺人的威力,总是觉得
这个店名与兄长的“太上皇”相比,缺少了霸气,整天为此思量往复。一次,
正是北风转南向,所谓的“回南”天,他购进的一批腊鸭变得黄澄澄的,却照
样大行于市,伙计见状,脱口道:“黄上黄了,还是这么好销。”谢老板一听
,“有了!”把“黄”改为“皇”不是明摆着的一个霸气十足的好名字吗?于
是就在原来的招牌上加上商标“皇上皇”。谢老板一方面懂得广州人对谐音寓
意的迷信,另一方面这名字暗合更胜“太上上皇”一筹的意义,自然加强了他
锐意进取的雄心。俗话说“一山不藏二虎”,兄弟俩便开始分庭抗礼。表面看
,这是兄弟斗法、骨肉相煎,实际上也是—个各出奇招,开拓市场以创立名牌
的历程。显然,谢昌更有市场眼光和经营手法。

腊味的制造和经营最受制于季节,所以行业中有“百日红,担灯笼”的谚语,
就是指百日旺市一过,就要另寻生计了。为了寻找“渡淡”的途径,以支持腊
味的行销,谢昌制定了一个“三阵并施,全年统筹”的全方位营销策略。就是
在冬季全力以赴制造腊味,此为以火为主的“朱仙阵”;在夏季开设冰室业务
,此为以冷为主的“阴风阵”:在春秋两季,利用腊味加工中的油料,废物利
用,化腐朽为神奇,制造肥皂,这称为不冷不热的“温和阵”。如此,“腊味
业”、“冷饮冰室业”和“肥皂杂货业”三阵并举,成为“皇上皇”深入民心
的三大法宝。如今,老辈还记得四十年代“皇上皇”曾风行于街市的广告:“
想、想、想,皇上皇风肠,一年一仗,任君选尝。”简直是家喻户晓。但是,
大家更醉心于娓娓道来的却是当年东昌“皇上皇”腊味特有的“三味”:酱油
的“卤味”;玫瑰露酒的“香味”;腊味在北风中风干的“风味”。现在还流
传着当年的东昌老板如何严格选用猪后腿上的瘦肉和肥膘肉,按比例配制成所
谓“三七肠”、“二八肠”的躬身亲为,以及“皇上皇”在天台上自晒的生抽
和老抽等等的旧事。一段时间的锐意经营后,“皇上皇”的腊味就成了最风行
的秋风消息,是流行于老广中的一个旧名词。

状元及第粥来由



在明朝,广州西关住了一家姓伦的,家中小孩叫伦文叙,由于家里贫困,七岁
就要出来卖菜。但他从小就很喜欢听人家吟诗作对,有时他自己也能随口吟出
几句。所以在菜市里不时有人缠着他吟诗,甚至误了卖菜,常常卖不出。



有一天,他挑着半但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
买。后来老板认出他是诗童伦文叙,便跟他说:“其实你这么有才气,为何不
去读书呢?在菜市卖菜不是怪可惜的。”伦文叙听了慨叹说:“我当然想读书
啦,可我家穷,没钱。”老板说:“这样吧,以后你把菜挑来我这里,我帮你
买一部分,然后我还每天给一碗粥你吃,凑够了钱你就去念书吧!”



自此以后,伦文叙天天都吃不同的粥,有时是肉丸粥,有时是猪粉肠粥,有时
又是猪肝粥,有时则三样都有。



几年后,伦文叙高中状元,但他仍然不忘店主佳老三的恩情,回乡省亲第二天
便去看望佳老三,并请佳老三煮一碗粥重温旧梦,老板命人煮了一碗肉丸、粉
肠、猪肝齐下的粥,献给伦状元。伦文叙知道此粥还没有名字,便取名“状元
及第粥”。



而十分有趣的是,现在莘莘学子爱吃及第粥,高考前后更是络绎不绝,多为讨
个吉利。还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买及第粥拿回家中给子女吃,充满着无限爱心,
寄托着“望子成龙”之意。

莲香楼"的由来



古色古香的莲香楼,其历史恐怕比它的月饼更香远悠长吧!会讲古的老人们都
道,莲香楼的前身是1899年在广州老城西关一隅开业的一间专做糕点美食营生
的糕酥馆。



据说,那会儿糕酥馆有位老制饼师傅姓陈。有一天,陈师傅在啜饮莲子糖
水时突然联想到如何改进制饼工艺,那碗中莲子散发出的一股沁人心脾的清香
,令他灵机萌动,计上心来。他定神凝望碗中的莲子,决意用它们来制作饼点
馅料,好做出味道独具一格的美点吸引顾客。经过多次研尝,陈师傅终于试制
出色泽金黄、幼滑清香的莲蓉馅。为达精益求精,该店严格选用当年新产的湘
莲,这样一来店里的生意顿时火爆,名气也日渐远播了。由于它的制作考究精
湛,每逢中秋佳节便门庭若市,不少人慕名远道而来,只为的购到纯正莲蓉月
饼。除去中秋,平日里但凡遇到嫁娶婚庆,该店无一例外地会赠派给客人们显
示其风味招牌的莲蓉酥饼、礼饼等,以昭明自家美食的显贵不凡。



直到光绪年间,生意兴隆、门庭火旺的糕酥馆才改名为“莲香楼”——它
有了饮食文化的风情和厚蕴,味道更香更醇了。



到了宣统二年,连香楼里有天来了一位名叫陈如岳的翰林学士,他在一一
品尝过清香甜软的莲蓉食品后,格外中意这独特少有的风味,于是欣然提议给
连香楼加上草字头,更添一笔浪漫情怀。人们听了倍加赞许,于是便有了今日
仍高悬在食楼门前的金漆牌匾“莲香楼”三个大字,那就是当年陈雅客挥笔抒
写的墨迹真传啊!这一来,莲香楼制作的莲蓉上品更成了千家万户餐桌茶台上
最体面诱人的美食风物,而莲香楼那广传民间的“莲蓉第一家”盛誉也更加深
驻人心。

西关驰名艇仔粥来由



旧时的广州黄沙西堤,荔枝湾江边一带,有不少艇子,上插一“粥”字黄旗,
往来穿梭,沿江叫卖,不论日夜,十分诱人。特别是夜间,渔家灯火灿烂,与
天上星星辉映,江风习习,更有一番情调。古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晚唱”便
指这里。

艇仔粥味道鲜美,百食不厌,但并非每人都知道其中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

话说有一户水上人家的女儿叫金水,她心地非常善良。有一天他父亲在江边捕
到一条鲤鱼,正准备拿去卖,但小金水就是不肯,说要把鲤鱼喂大。几天后她
发觉鲤鱼见不到妈妈挺可怜的,于是她把鲤鱼放回江里。这样过去了几年,小
金水也已经长大了,但她父亲也老了,就是这一年,金水的父亲患了重疾,一
病不起。金水非常伤心,天天求菩萨保佑。一天金水望着朦胧的月亮渐渐入睡
,她看到了一位仙女从水中出来说:“你还认得我吗?我是十年前被你救的金
鱼妹妹。你爹的病不要紧。只要你煮一点鱼虾粥给他吃;你更可加些岸上人家
喜食之油肉脆味之品,即可成一风味,叫驰名艇仔粥。卖给岸上人家换点钱带
你爹去看大夫,10 日之内即可痊愈。”金水依法照做,而且依据岸上人的口
味,秘创一法:先用生鱼骨熬粥做粥底,后用生鱼肉切片,鲜虾去壳取仁,加
叉烧、浮皮、海蛰、姜丝、葱,同放一碗中,用滚粥一冲而下。最后再撒上炸
花生。并在船上插出一旗,名曰:“西关驰名艇仔粥”。??

岭南画派得名的由来



一个画派的取名,在中外艺术史上,大致依照两个原则:其一按画家活动的地
区,其二按艺术表现的特点。前者如中国古代的吴门派、娄东派、新安派、虞
山派、浙派、金陵派、扬州派,近代的海派,现代的江苏派、长安派等等;外
国的佛罗伦萨画派、威尼斯画派、巴黎画派等等。后者如中国的“没骨派”、
米家山水(以“米点”得名,这是双关语);外国的印象派、点彩派、野兽派
、立体派、未来派、超现实派、表现派等等。除此以外,有的还以画家群体的
某种特点得名,如中国的文人画派、外国的巡回展览会派等。至于中国古代山
水画的“南派”、“北派”之分则比较特殊,它既与佛教的禅宗分派有关,亦
与中国南北地质环境、气候特征的差异有关。

很明显,“岭南画派”之称,是按第一种原则——地区性命名的。这本来没有
什么特别之处。但很奇怪,这个名称却曾经很令画派的创始人感到不满。据关
山月说:“当时高、陈诸先生对‘岭南画派’这个称号,并不满意,因为它带
有狭窄的地域性,容易使人误解为只是地区

性的画家团体。更主要的,它没能体现出吸收外来营养使传统艺术发扬光大的
革新国画的理想。所以剑父先生从来没使用过‘岭南派’这一名称,而宁可自
称是‘折衷派’。在他心目中,‘折衷’这个用语,也并非全为贬意的,只谓
博采众长,合于一身而已。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接受‘岭南派’这个名称
,而且它已经造成广泛的影响,所以这个名也就被写进了现代美术史册了。”
赵世光说:“当岭南三家的画风越来越受全国欢迎时,三人再次商讨,以岭南
人所创的画派,简称为‘岭南派’,据闻最初高剑父不同意,认为此派不应局
限岭南,树人则解释——‘画派是从岭南创立,并无不得向外发展之意’,终
于定名为‘岭南派’。”如果所传属实,则岭南画派的取名使有点“强加于人
”的味道了——至少对画派创始人高剑父来说是如此。后来,好些“派中人”
也一唯师言是依,如黎葛民等,直至六十年代还在文章中置辩,认为岭南派之
名“不够恰当”。到今天,尚有人提议要“恢复‘折衷派’之名”呢。

这问题到底应怎样看?

让我们先来考辨一下这个画派“派名”的沿革,才好下结论。

确实,“岭南派”的名字并不是一开始便有的。当高、陈三位自日本学成归国
,以崭新的风貌而令画坛场侧目的时候,他们是自称为“折衷派”的。这名称
有个来历。《史记·孔子世家·赞》云:“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
夫子,可谓至圣矣!”折中,就是折衷,取正的意思。高、陈几位用来表示自
己酌取众长而得其中正的艺术观点。如1912年出版的《真相画报》十一期里,
编者高奇峰的一幅“麻雀图”便标明“折衷派”。稍后,又称为“新派”或“
新国画派”。如1915年出版的二高一陈作品合集,便命名《新画选》;1929年
出版的《良友画报》三十八期上,高奇峰的作品被称为“新派国画”;高剑父
在《我的现代绘画观》里,则自称“新国画”,傅抱石《民国以来国画之史的
观察》一文,对他们亦采用同样的称呼。还有称之为“革命画派”的。俞剑华
在1934年撰文道:“广东二高(高剑父、高奇峰)参用日本画法以画国画,一
洗国画重笔墨骨法的原理,而用泼色,光怪陆离,色彩斑斓,遂以新派自命,
而又尝从事革命工作,遂有革命画派之目。”另外,尚有“新宋院派”、“新
文人画派”种种名目。最笼统、最含糊的称呼莫过于把自古及今(包括二高)
的广东画家一锅端,通通算作“广东画派”的了,如今人李涤尘的《鉴别画考
证要览》一书便是那么做的。

至于在今天普遍通行的“岭南画派”一名,则迟至1948年才出现(用黄志坚说
)。关于这一名称的由来,有好几种不同的说法:一种是“约定俗成”说,一
种是“自己商量”说,还有一种是“北方来源”说。

第一说云:“关于‘岭南画派’这个名称。并不是哪个岭南画家自封的,而是
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由群众创造的。当年高剑父先生留学日本,受到日本画家
参酌西方绘画以革新日本画的启发,同时又接受了孙中山先生民主革命思想和
辛亥革命火热斗争的洗礼,于是立志对固有的旧中国画进行革新。他和陈树人
、高奇峰先生以异军突起之势,揭起新国画的旗帜,以自己的天才功力和崭新
的画风,给当时画坛以耳目一新的印象,时人为表示敬仰,称他们为‘岭南三
杰’。后来‘岭南画派’这个名称,也就约定俗成地保留下来了。”“当年”
‘二高一陈’被时人尊为‘岭南三杰’,并因此引申出‘岭南画派’的称号,
其实也是人们沿着习惯的思路,犹如称‘扬州八怪’为‘扬州国派’一样。”
其余两说则见于香港赵世光的《岭南画派界说及其发展导向》一文。其中“自
己商量”说已见前引;“另一说则是解放后关山月、黎雄才两位大师到北京画
展,当地报刊因其来自岭南,故一致宣传为‘岭南派’,并把其师称为岭南画
派的始创者”。同属“北方来源”的还另有不同的一说:“‘岭南派’这一带
有地方色彩的称谓,是建国初期,由郑振铎依北方人的习惯,在中国近百年绘
画到海外展览时,撰文介绍时冠上的,后来便加以沿用。”现在让我们来评断
一下各说的是非吧。如果真是“在1948年以前,还没有‘岭南派’这个称号”
的话,那么,高奇峰早在1933年已去世,当时尚未有“岭南画派”之名,何来
三人商量之事?可见那一说是不可信的。另外“北方来源”之说亦靠不住,因
为它们的时间都在解放以后,比1948年要迟了好几年。可见,揆之以理,只有
“约定俗成”一说比较可信。

现在再回到派名争议的问题上来。那么多顶“帽子”,又是“折衷派”,又是
“新派”、“革命派”,又是“岭南派”……到底哪顶最合适呢?是否非得恢
复“折衷派”的名称,便不能“体现它的思想实质”、“鲜明宗旨”呢?依笔
者浅见,“新派”、“革命派”今天是不好再叫的了,(否则人家要问,难道
别的地区、别的流派的作品就全是“旧”的、“不革命”的甚至“反革命”的
?)至于“折衷派”一名,固然可以显示它“吸收外来营养”的偏于技术性方
面的特点,却仍然难以体现它“艺术革命”的全部宗旨,尤其是有关“艺术与
人生”的重要内容。再从这一画派的实际情况看,它发源于岭南地区,创始人
及其他主要成员又都是岭南人,而今天这个画派的“大本营”仍在岭南一带(
包括港、澳),那么,按中外画派命名的第一条通则(地域性原则),称为“
岭南画派”还是比较适当的。

可是,为什么外国现代的一些美术流派,如野兽派、立体派、表现派等等,又
多据艺术表现特点命名呢?须知那些都是重形式(甚且是形式至上)的画派,
所以那样取名是理所当然。但岭南画派不同,它是形式与内容并重的画派(倘
若从审美教育的要求看,内容还更重于形式一些)。假使勉强效法国外表现主
义的现代诸流派,定要拥“折衷”命名之,那岂不是有违自己画派的本旨(至
少是不完全吻合)?从逻辑学、词汇学的角度看,“名”与“实”之间其实并
没有必然的联系,它们的关系是多元的、可变的,本来就是“约定俗成”的。
“岭南画派”这一名称只要为人们所普遍接受,它身然便具有了如上所述(据
笔者为岭南派所下的定义,见前)的内涵。正如“扬州八怪”、“上海派”等
也有

它们的包括内容风格、技巧形式等各种艺术追求在内的特定含义一样。所以我
们说,担心本画派一旦冠以“岭南”之名,便会显不出它的“思想实质”、“
鲜明宗旨”,或容易使人产生“以为只是狭窄的地区性的画家集团”的误解,
其实都是过虑。

可见,“群众的眼光”还是雪亮的,如“岭南画派”这个名称,不就“约定俗
成”得挺好吗?



唔使问阿桂来历――广州口语



“唔使问阿桂”――广州最流行的民谚之一,它的出现距今不远,乡土史内涵
相当丰富。

阿桂,即李世桂,清末广州武官;武举人出身,原为五仙门(今海珠广场附近
)千总,靠行贿升迁至驻守广州东城的参将,负责维持大东门一带的治安。光
绪二十六年(1900年),两广总督李鸿章为解决财政困难,批准开放广州赌博
业,委派李世桂主理其事,年收税款达白银200余万两。李世桂利用职权大肆
贪污,并勾结黑社会,操纵广州东堤一带的娼妓业和演艺界;十年为非作歹,
罪行败露,终于恶有恶报,受到严惩。

因此案影响重大,轰动一时。有人据此创作出粤讴《问阿桂》,以质问的语气
历数李世桂的斑斑劣迹,唱遍大街小巷。这首《问阿桂》的劈头一句成了广州
人至今仍然常挂嘴边的民谚:“唔使问阿桂!”比况事情清楚明白,不问可知


广州东堤一带是李世桂的主要势力范围,这厮在此间留下印痕不少。

清末,东堤一度十分繁华,四乡货船在东濠口集散,载着戏班子进城的众多红
船也在东濠口靠泊。广州第一条马路,即以天字码头为中点的长堤大马路于
1886年修成;1907年,连接长堤大马路的东堤大马路修成;位处东堤黄金地段
的广九火车站建造工程热火朝天。瞧着这一周遭正在成为现代广州的水陆交通
枢纽,李世桂瞅准时机抢发横财。著名民俗学家王书奴在其出版于1932年的权
威专著《中国娼妓史》中载述:1910年,李世桂与一帮龟头联手,在当时东堤
最旺处建起高4层、平排16间的两座大洋楼作酒楼兼妓院,旁边建戏院,取名
“广舞台”。次年,李世桂被踢出历史舞台,3年后,广舞台毁于火灾。人生
如戏,缘于这家戏院,丑角李世桂却为广州留下了一条“广舞台二马路”。

王书奴先生同书又载,李世桂还顺手在广舞台旁边建了座规模宏大的私家庭园
,取名“东园”。按,民国初,已经充公的东园被改作游乐场,1922年5月5日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间召开;1926年11月6日,这
座建筑被反动分子纵火烧毁,而后来的东园路、东园横路和东园后街却由于位
在该园旧地而得名。

此外,著名药商梁培基于1908年创办的广东首家西医学校光华医学堂(中山大
学医学院前身之一),其最初的校址就设在由李世桂捐赠的一座大宅子里,该
宅位于今泰康路,上世纪50 年代改建为广东省口腔科医院。

(注:当年的东园,故址即今东园横路省总工会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