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丝有什么型号:汪馥泉 ——杭州·余杭政府门户网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7:47
汪馥泉
发布时间:2004-12-27 访问次数: 1069次    我要评论( 0条)
汪馥泉
汪馥泉(1900年~1959年),字浚,仁和镇人。“五四”运动爆发时,正就读杭州甲种工业学校,与俞秀松、宣中华、沈端先(夏衍)、孙敬文等人同为浙江“五四”运动的中心人物。10月,共同发起出版进步刊物《十月》,后改名《浙江新潮》。同年,东渡日本留学,历三载回国,在上海从事著译,有《文章作法》、《现代文学十二讲》等日本文学及社会科学译著十余种。与张闻天、沈泽民等人过往甚密,与张闻天合译王尔德《狱中记》。曾一度去长沙第一师范任教,与田汉、赵景深共事。1926年回上海,因家宅遭火劫,遂去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及棉兰等地担任报社编辑。1928年回国,与陈望道等合办大江书铺,出版社会科学书籍颇多。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先后在上海公学、复旦大学中文系任教,同时编辑《现代》、《文摘》杂志,以内容充实,风靡知识界。为中国文学研究会成员。抗日战争爆发,任《救亡日报》编委,辗转至武汉、广州等地。1940年,返回上海,任《学术》杂志主编。后出任江苏教育学院副院长。1945年,任《大公》周刊编辑,文无媚词,深得敌占区和沦陷区读者好评。抗战胜利前夕,曾去苏北解放区,不久返回杭州,蛰居两年,专事译著。译成拉法格的《经济发展史》,编写《西游记》作者年谱。1948年秋,赴上海,秘密翻印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并编辑《透视》周刊,仅出三期,即遭查封。
汪氏名士气重,平时不修边幅,常蓄发不理。在复旦大学任教时,某生以钱币数角封成红包,外书“理发之敬”,于课堂上相赠,一时传为趣谈。每月薪金除留家用者外,余皆买书,因此,藏书颇丰,室内除书刊外,别无它物。解放后任东北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59年病逝于长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