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卷照片上的时间:让传统文化之树常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1:54

让传统文化之树常青

——试论高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继承

韩城市象山中学 曹粉霞

 

内容摘要: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应突出古诗教学,夯实传统文化根基;挖掘校园文化,以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开展采风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培育爱国情怀;探访名人遗迹,全面提升道德境界。愿我们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之树更为葱郁!

关键词:传统文化 古诗教学 校园文化 民俗采风  名人遗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语文兼顾语言与文化的层面,是语言和文化的综合体。因此,弘扬中华文化,厚植传统精神,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健全人格,就成为语文教学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 突出古诗教学,夯实传统文化根基

古典诗歌,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因子,又有篇幅短小、凝练传神的语言优势。以诗作为突破口,通过美读、想象、思悟、改写等环节强化传统文化根基,可收到一石两鸟之效。

美读。诗是听觉的艺术。古人曾评价柳永的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杨柳岸晓风残月’”,而苏东坡词则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这是就词人的不同风格而言,若换个角度,也体现了不同朗诵方式产生的不同效果。据此,我们可根据学生的声音、性格甚至是性别特点,用齐读、散读、领读、配乐配画读等多样化方式,引导学生读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读出个性与趣味,真正体味诗歌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受到美的陶冶。

联想。以《归园田居》为例,诗中写到了“月”的意象。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前提下,让学生联想列举﹙或交流查找﹚写“月”的诗句,,如“举头望明月”“月有阴晴圆缺”“凉月如眉挂柳湾”“一夜飞渡镜湖月”“月子弯弯照九州”“二十四桥明月夜”“月是故乡明”等。通过对比分析,体会诗人描摹笔法、意境、感情的差异,从而更好地体悟语言的妙处,把握诗歌主题。

悟写。即体悟改写,读者与诗人晤见、对话、交流并生成感悟,并改写为现代诗歌。如《长亭送别》中“滚绣球”一节,有学生曾作过这样的改写:“马儿缓缓前行,步步回头/车儿紧紧相随,未语泪交流/相思的痛苦,刚刚结束/为何又要品尝离别的苦酒/是谁喊一声“去了”/心啊,即刻变得冰凉/十里长亭的影子啊/怎不令人体瘦神伤!”这是情境创造,也是文化传承,对学生文化积淀大有好处。

点评。对高中生来说,领悟意境之后,还需准确表达,以应对高考要求。学生往往情动于心,却下笔难言。化整为零、选点评析,就词的妙用、句子的意境、修辞效果、典故意义等单面推进,反复训练,可使学生逐渐克服畏惧心理,将零散的情感体验,凝结为脉络清楚的文字分析,最终形成个人见解,强化文化功底。

“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厚实的传统文化“地基”,才能有进一步的弘扬与发展。

二  挖掘校园文化,增强文化认同感

“琴棋书画诗酒歌,柴米油盐酱醋茶”,传统文化无处不在。但是当今时代,浮躁的流行文化、新鲜感的域外文化以及快餐式文化颇受学生青睐,所以,从身边事物入手,以细雨无声、循序渐进的方式寻求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关键一步。

首先,关注校园文化石题字。让学生这些题字收集起来,在课堂上交流分析,一一讨论:“厚德载物”“思源”“志远”“上善若水”“敬业乐群”“静思”“芳华”“惠泽”等等,出自哪里?含义是什么?蕴含了前辈怎样的期望?

其次,挖掘校内风景的精神内涵。我校厚甫亭是民国三一级学生于1944年为樊厚甫老先生捐建。樊先生致力桑梓教育四十余年,三任校长,“心存鸢飞戾天志向,躬行谨严治学遗风”,受到学生们的崇敬。亭上楹联“礼乐三千士,千古一学亭”言简意赅,高度概括樊老先生的功绩和做人;阶旁楹联“育栋梁道德文章需兼修,学致用恪勤罄心必有成”鼓励师生修身创业,走好人生之路;另有一联“处变冷眼分清浊,不随流俗明是非”,更是引人深思,发人深省。我们引领学子登临其上,看挺拔苍松,眺滔滔黄河,望巍巍象山,品名联佳句,令学生深受感染,产生仰步厚甫之思,树立名留坤乾之志。

另外,校园名言警句及景观命名来由,也是不可忽视的语文教学素材。如“满而不损则溢,盈而不持则倾”“放飞理想翅膀,遨游知识海洋”“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等警句,引导学生思考领悟人生,对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思维能力大有好处。景观命名,如“攀登路”寓有“鼓励学生攀登高峰,实现人生理想”之意。紫云园”为纪念“紫云观”末代主持杨智修先生而命名,上世纪四十年代,杨老先生在学校搬迁时,将105亩土地和全部庵产捐赠给学校,功德无量。“黍育厅”命名则寄予了“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的期望,倡导勤俭朴素的良好风尚。

校园文化如和熙的春风,飘散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可以代代相传。充分利用健康的校园文化,不仅可活化语文教学,还可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感,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三 开展采风活动,培育爱乡爱国情怀

近年高考语文试题出现彰显本土文化特色的倾向,如06年北京卷作文题“北京的符号”;09年重庆卷有一题:“大型电视纪录片《再说长江》称重庆为‘水火山城’,请分别用15--30字解读‘水’与‘火’的寓意。”这就是说,高中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低身俯就身边事物,关注和思考生存环境,了解家乡文化形态,体会文化发展变化。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组织了民俗采风活动,多方搜集发掘民间文化,收到了预期效果。

民谣谜语小组,入乡寻俗。韩城是历史文化名城,韩城民谣值得关注。如《全年菜》这样说:“正月菠菜满地青,二月闪上连根子葱,三月韭菜当街卖,四月摆上黄瓜菜。五月五笋搅生葱,六月茄子黑紫红,七月葫芦摆秋风,八月白菜喜盈盈,九月芫荽拿秤秤,十月萝卜白生生,三天没到菜园里,水满结成冰。”民间谜语如“一树五股,顶头卧白虎。红竹竿挑白旗,呼噜呼噜上庙里。”谜底是“手端碗吃面条”;“一对鸡,顺地飞,白天饱,黑了饥。”谜底是“鞋子”。这些民谣谜语,其中有认识自然,认识生活的因素,又有人民的勤劳创造精神,凝聚着劳动者的智慧,凝聚着平凡百姓对生活的思考和对幸福的追求。学生入乡听俗,入乡学俗,既增强了学习兴趣,又受到乡音乡情的熏陶。

家训门楣采风小组,收获颇丰。乡间古院厅房两侧山墙上的家训,字形遒劲,文化气息浓郁。内容多为道德修养之类,如“至乐莫如读书,至善莫如教子,寡智可以习静,寡能可以节劳”“傲不可长,欲不可纵,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等等。门楣题字也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炫宗耀祖的“父子御史”“十马高轩”“进士第”,有体现伦理道德的“谦受益”“积善居”“笃敬”,有体现理想追求的“永吉庆”“平为福”“读耕第”等。学生从中了解了居户的家世家风,能感受到古老文化的独特魅力。

四合院采风小组,侧重了解韩塬古老的住宿风俗。被陕西省定为“历史文化保护村”的党家村,有不少四合院,呈长方形,由厅房、左右厢房和门房组成。厅房为头,高大宽敞,为供祖和设宴之所;厢房为起居之室,长幼兄弟居住有序;门房较大,一家之长住在这里,门房有窗户,可监督其子孙的交友等行为。虽说这样的住宿习惯今多不用,但这种儿孙爱老敬老、老人关照儿孙的古老风气,让学生受到潜移黙化的教育。

新城园林采风小组,则侧重考察“禹甸园”。那里墨迹众多,碑石林立,花草艳丽,椅子石几错落有致。学生们考察了此园的命名来由,理解《诗经·韩奕》中“奕奕梁山,惟禹甸之”的含义。整个活动,有联想与想象,有创造与发挥,将历史文献与现代生活联系在一起,既真实可感,又加深了他们对城市文化的理解。

当然,地方特色的高考题毕竟只是少数,乡俗采风活动更大的意义,还在于以己及人,培养学生对他人的关注;通过民俗之美、文化之美和传统之美,引导学生认识家乡,热爱家乡,并由近及远地扩展到对祖国民族的热爱。

四 探访名人遗迹,全面提升道德境界

《易经·坤卦》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说君子要像大地一样,有博大的胸怀,厚德方能载物。以文广识,以文教理,以文育德,才是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高中语文教材选入了《史记》的不少篇目,而我们身居太史故里,完全有条件全方位地学习司马迁:发掘司马迁有关材料,多角度了解其生活、经历、贡献以及所遭受的磨难,从而引导学生学习其“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学习实践精神,“不虚美”、“不隐恶”的正直品格,及忍辱负重为理想献身的崇高境界。

①研读《太史公自序》。“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二十而南游江、淮,……过梁、楚以归。”少年求学,青年游历,方成就大业。横遭李陵之祸后,这位目光如炬的伟人,在绝望中想到古代圣贤遭受的磨难,“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于是把苦难当作成功的前奏,为《史记》忍辱,为事业苟活,“述往事,思来者”的志向终于实现。这种实践精神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永远激励着学子奋然前行。

②赏析有关诗作。“龙门有灵秀,钟毓人中龙。学殖空前富,文章旷代雄。怜才膺斧钺,吐气作霓虹。功业追尼父,千秋太史公。”这是1958年郭沫若赞司马迁的一首诗。在“膺斧钺”的不幸境遇中,司马迁实现了“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宏伟目标,一代文豪郭沫若,也无比敬仰,给予他“旷代雄”“追尼父”的高度评价。在鉴赏过程中,学生析语言,品内涵,受感染,增见识。

③拜谒太史祠﹙或看相关录像﹚。且不说方脸长髯、宽衣博带的司马迁塑像,也不说古朴庄严的蒙古包式墓冢,单就“高山仰止”“文史祖宗”“河山之阳”这些古朴的牌匾,就足以吸引学子的目光。“高山仰止”牌坊位于太史祠第一层台,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历史。几番讨论寻找,学生们得知,“高山仰止”出自《诗经·小雅》,原文为“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司马迁也曾说“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史记·孔子世家》)。《诗经·小雅》原文是比喻孔子的道德学问,像高山一样使人瞻仰,像大路一样导人遵循,而司马迁则以此表达学习先贤的决心,可后人却将“高山仰止”四字恭送给他,真是令人感佩呀!触摸历史容颜,感悟历史遗迹,会汲取到无比的智慧和精神营养。

④寻访司马后裔。

太史祠西北七公里高门塬“华池村”“徐村”,相传都是司马迁的后裔。西晋时期,刘宋王朝对司马皇族进行残酷杀戮,司马迁后裔将司马异为冯同两姓,才得以躲避横祸。徐村北方有一法王行宫﹙法王是韩城民间传说中的英雄,能驱魔降妖,法力无边﹚,倒过来念竟是“宫行(刑)王(枉)法”!法王行宫遗址后墓冢(相传是司马迁真骨坟)门柱有联:“错隐错隐错错隐错隐辩不明,真假真假真真假真假分不清。”无言的遗迹,沉默的诉说,怎能不激起学子对昔日统治者满腔的痛恨和对太史公无比的崇敬呢?

⑤从民间文学中感受大师情怀。韩城学者徐谦夫先生历时六年创作的《司马迁的传说》一书,引用了大量资料,吸收了司马迁研究方面多项成果,用朴实生动的笔墨,对太史公的身世作了较为准确的勾勒。将此资料引入课堂,让学生以之为本,讲述感悟,可收到独特效果。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只要我们用心为之,就一定能从身边寻找到教育契机,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上得以继承,让学生的道德境界,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实实在在的提升!

 

总之,扬传统美德,传文明圣火,是语文教学光荣而艰巨的使命。愿我们立足现实,着眼未来,不断更新理念,改革方法,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让传统文化之树在语文的天空更为葱郁!

 

参考文献:(1)张大可.史记全本新注. 三秦出版社. 1990. 2140-2142   

(2)白帆. 在生活化的课改中提升知识素养. 教育导刊. 2009,(1). 22-23

                                                                              20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