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娘加贺非h本子:北京东方大学传统文化学院客座教授(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6:51:02

李健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李志

   男,1978年2月出生,观古楼主人。文物收藏家、鉴赏家。桂林人。中学时受父亲影响对文物便情有独钟。自90年代初起,将家中收入的大部分用于收藏文物,甚至借贷买下文物珍品。曾有多篇论文、文章获奖或发表。主要从事中国古陶瓷、青铜器的研究鉴定和修复工作。

   现为岭南古陶瓷馆馆长,中华民间藏品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中国教育电视台《艺术中国-文化遗产》栏目专家组专家,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专业委员会会员。 

 

包章泰

   1962年10月生,福建古田人,上海邦泰经贸发中心董事长、福建闽东澳泰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1980年5月开始收藏,主集陶瓷器、铜器、书画,藏品逾二千件;兼集玉器、竹木牙雕、石雕、玉雕、钱币、锡器、古书、文房四室。创建有闽东“包氏博物馆”。

   作为民营企业家的包章泰,是一位执着的文物收藏家。自上小学时,包章泰就对各种古玩情有独钟。而后,更与文物收藏结下不解之缘,近30年来,包章泰收购、典藏了数以万计的自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各类古玩器物、艺术品。2000年,包章泰创办“包氏博物馆”,开福建省私人博物馆之先河,堪称壮举。此后,包氏博物馆更成为海峡西岸闽东地区的一个重要文化窗口。耿宝昌、吕济民、杨伯达等文博界著名人士均给予包氏博物馆极高评价。 多年来,包氏博物馆一直坚持免费对社会公众开放,致力于以生动形象的传播方式向公众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人们透过博物馆这一园地,更好地了解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博得了社会各阶层的赞誉。包氏博物馆馆长包章泰更是体现了让人钦敬的、高尚的人文境界:“珍贵文物是不可再生的瑰宝,是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有责任来保护它。我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人来关爱中国文物。”随着包氏博物馆收藏与研究文化成果的不断推出,传播与教育功能的日益完善,馆长包章泰先生倡导的旨在“让更多人来关爱文物”的文化收藏理念正在闽东乃至更广大地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包章泰现为中国古玩商会顾问,中国古玩商会会员服务中心主任,北京中古商国际文化展览公司董事长,北京古玩城文物鉴定中心主任,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

 

史希光

(1940.2—) 曾用名智乐,辽宁沈阳人。擅长中国画。

1940年:生于沈阳市。

1955年至1959年: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修业4年。

1959年至1964年:在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学习5年,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李琦、郭味渠、姚有多等导师的教导。

1964年:毕业分配山西大学美术系任教,教学之余从事研究和创作。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画展并有获奖。

史希光长期从事佛教造像艺术研究,作品远播日本、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 国等十多个国家并有获奖。

担任社会职务

1986年:晋升副教授。现任山西大学教授;

1993年3月:创立“山西大学禅意书画研究院”,任院长;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世界禅佛书画院名誉院长;

世界禅文化联谊会副会长。

国内外展出经历

1988年6月:在五台山首次举办《史希光、曹雯佛教造像艺术展》;

1989年10月:在上海龙华古寺举办《佛教绘画艺术展》,龙华古寺方丈明阳大和尚题词祝贺:《籍佛教庄严法像,明慧悟性》;

1990年6月:在北京艺海画廊举办《禅佛画展》。应邀参加在中国画研究院举办“佛教题材当代名家中国画展”,史希光曹雯参展30幅作品特辟专室展出;

1990年9月:应邀赴新加坡参加“中国禅意书画篆刻展”,并以禅意画家榜首的身份展出了90幅作品;

1991年11月:应邀赴日本举办“中国佛画展示会”,展出作品60余幅;

1992年至1993年:应邀赴香港举办“禅意画展”,展出作品58幅。

1999年8月15日:在山西省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举办《观世音画展》。

2000年1月18日:在晋宝斋举办《史希光、曹雯画展》。

2002年5月:在山西省博物馆举办《史希光、曹雯新作展》。

主要论文

   1994年开始致力于禅意画创作的理论研究,撰写论文《禅意画创作中的艺术哲学》发表于山西大学学报1994第1期;

  《谈禅意画创作》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向导》,1997年2月总第66期;《佛教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发表于《美术向导》1997年1月总第65期;

  《史希光画集》及创作思路发表于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之友》1997年2月总第91期;

 其它的论文有《禅意画创作的缘起》、《禅意画与禅文化的内在联系》、《禅意画的含义与定义》、《禅意画人物造型方法》、《禅意画创作中独特的思维方法》、《禅意画创作心源》、《禅意画深刻的精神内涵》、《禅意画独立的审美取向》、《禅意画的审美价值》、《禅意画创作中的文化艺术底蕴》、《禅意画特殊的审美艺术价值和社会作用》初步形成禅意画创作的理论体系。为当代禅意画理论体系建立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

历年荣誉及成就:

  1993年10月:史希光应邀参加在钓鱼台国宾馆举办的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全国百名书画家笔会”。作品被中南海画册编辑委员会收藏。

  1995年7月:创意设计《大智慧文殊师利菩萨金身》108尊,并在五台山大显通寺举办盛大开光法会。

 1996年元月:创意设计《观音宝像》站像108尊、坐像108尊,由中国佛教协会监制并主法开光,堪称国宝。

 1999年8月8日:为澳门佛教界庆祝回归祖国活动委员会创意设计《大慈大悲观音圣像》。并在澳门菩提禅院举行开光大典。

 1999年12月8日:为山西省佛教协会庆祝澳门回归法会创意设计《大慈大悲观音圣像》。并在崇善寺开光。

2006年5月:在山西大学举办学术报告会,介绍史希光、曹雯佛教绘画艺术的继承与创新,经历了三个历程:1、佛教造像艺术研究成果;2、禅意画研究成果;3、现代重彩佛画研究成果。

出版物简介:

1997年2月:由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史希光画集》。山西省佛教协会出版《观世音菩萨》挂历。澳门佛教协会出版《观世音菩萨圣像》单幅画。

2006年11月:出版《弥勒佛挂历》。

2007年6月:出版《史希光、曹雯作品赏析》。

 

刘文杰

   著名书画收藏家,鉴赏家。

   祖籍河北,定居北京.出身高干家庭,父亲是老党员,担任过某国家机关重要领导。毕业后,他也进入到了机关工作,后离职赋闲在家,开始了从荣宝斋和宝古斋内柜买画的职业书画收藏家生涯。

 其收藏水平单就近现代名家字画的精品程度而言,全中国“独此一家”。尤其以齐白石,李可染,溥儒等近现代名家作品为主,收藏数量之大,水平之精,为一般藏家所难忘其项背。1993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特邀请北京四位著名收藏家,文玩家刘文杰,马未都,张德祥,秦公编写出版了一套文玩收藏生活系列丛书:《刘文杰说字画》《马未都说陶瓷》《张德祥说家具》《秦公说碑帖》在收藏界影响颇大。

 《刘文杰谈字画》是艺术品市场开放初期最早的也是唯一的书画收藏类参考书籍,成了书画收藏界的入门参考,连出三版,均已脱销。到 2007年天津杨柳青画社出版了刘文杰又一部著作《刘文杰再说字画》,自此开创了一门新的学问---中国书画鉴赏学。

  

窦一民

   男,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副研究委员,文物保管处处长。1980—2000 年:参加中心前身文物总店对四十万件各类文物的整理工作。1996 年:撰写《龙的轨迹》一文4000字。2000 年:主持并参与《简金集》《铜佛卷》《陶瓷卷》《玉器卷》编写工作。在书中担任责任副主编,前后共撰写文章、文字说明十余万字。2000—2001 年:授中心委派前往香港中艺协助文物商品征集、鉴定、定价、销售。2004年参加国家组织重点文物征集工作。参加数十起有国家文物局组织的对文物鉴定组、海关、博物馆、文物商店及社会教学培训工作。

 

梁香实

   女,朝鲜族,朝鲜半岛高丽瓷鉴定专家。毕业于吉林延边大学,韩国古美术协会会员。长期致力于朝鲜半岛文物研究,特别是对高丽瓷鉴定具有很高的水平。

                               

黄云鹏

   生于1942年,1966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学院美术系,分配在景德镇市陶瓷馆从事陶瓷史论研究,现为研究员。对景德镇陶瓷史和古陶瓷断代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绩。他相继发表论坛10余篇,与同时合作编著出版了《景德镇古陶瓷纹样》等画册三本,其中《景德镇民间青花瓷器》论文发表在《中国工艺美术丛书·景德镇陶瓷》上,荣获1981年美术一等奖和1986年市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  

 

傅宋良

   原厦门博物馆馆长、文物鉴定站站长。1981年开始从事文博工作,1997年评为副研究馆员。2005年进驻北京,兼任艺术品拍卖公司业务总监、副总等职。二十余年来,其酷爱文博工作,肯于吃苦与钻研,曾多次参加大型古遗址、古墓葬、古窑址的发掘工作,为了深入研究古陶瓷的烧造工艺,还经常跋山涉水,到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浙江、江西、福建等省对古窑址进行实地考察,收集大量标本,并发表有关论文50余篇,编著《闽北陶瓷》、《汀溪窑》,主编《厦门博物馆建馆十周年论文集》、《闽南陶瓷》等书;故在古陶瓷研究与鉴定方面颇有造诣。同时,寓教于乐,曾在厦门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新加坡南洋艺术学院等学校讲课,还到法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国内厦门、漳州、漳平等博物馆进行学术交流与讲座,他的讲课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实物与理论、图片相结合,通俗易懂,博得中外人士及文物爱好者的好评。

 

王森田

   1966年出生于山东聊城,1985年进入山东师范大学油画系就读,1989年毕业,1992年到北京,先后在中央美院、清华美院、中国画研究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艺术专业院校多次进修。王森田先生擅长工笔、油画,其工笔虎画师承冯大中先生,其油画追随意大利伟大艺术家丢靳和波提切利,风格独特,且颇具创新。现为北京职业画家、中国海外交流杂志社美术编辑、海外交流出版社美术编审、中国对外交流艺术委员会委员、世界华人书画艺术家联合会国画研究室主任。被称为“中国工笔虎画奇才——王森田”。因其热衷收藏玉器、陶器、铜器,且多年钻研,故在文物鉴定方面有独特的鉴定方法。在大钟寺设有“如意”店,积累了丰富的文物市场营销经验。

 

戴志强 

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中国世家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

   男,浙江绍兴人。别名戴续,阿祥。研究员。1944年出生于上海,196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1981年任河南安阳博物馆副馆长,1983年任河南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1984年调京,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副处长、处长,1991年任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副司长,1994年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2004年受聘为中国人民银行参事,

   现任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兼任国家文物鉴定委员,国家流通文物专家组成员,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亚洲地区主席,国际钱币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钱币》杂志主编,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高校讲授中国钱币学、货币史。

   他出生于钱币世家,自幼随父戴葆庭出入上海古玩市场,参加上海泉币学社例会。196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后分配到河南,历任安阳博物馆副馆长,安阳市文化局副局长,有缘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交往。1984年调北京,历任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处长,中国人民银行货币发行司副司长,有机会了解和实践当代中国的货币制造和货币金融工作,并主持筹建了中国钱币博馆。兼任《中国钱币》杂志主编,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国际博物馆委员会委员,国际钱币银行博物馆委员会理事、亚洲地区主席,国际钱币学委员会委员,中国金融学会常和理事,中国钱币学会常务理事、秘书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等职。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等高等院校讲授中国钱币学、货币史。他从事钱币学、货币史研究三十余年,在中国钱币学学科建设及其理论体系的研究方面有突出贡献,不仅继承和发扬了传统的钱币学研究方法,还积极领导并实践了钱币学研究的科学方法,把科学考古、文献分析和现代科学手段运用到钱币学的研究,通过典型器物剖析,把握历代钱币不同的时代特征、区域特征及个性特征,在中国早期实物货币,金属称量货币以及历代金属铸币等学术领域,取得丰硕成果,出版专著11部,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多项中国钱币最高学术成果奖金泉奖,其中第一届获学术著作奖一项,科普著作奖一项,优秀论文奖两项,第二届获科普作品奖一项,优秀论文奖两项。

主要著作:

《戴志强钱币学文集》(中华书局 2006年1月出版,〈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与周卫荣合作,中华书局2002年出版),《中国古钱谱》(与刘巨成合作,文物出版社1989年出版),主编《中国钱币论文集》第1—4辑(中国金融出版社出版),主编《中国钱币》丛书(中华书局出版),主编《中国钱币》杂志(1991—2004年),《中国钱币大辞典》副总编(中华书局)出版。

 

王启泰

   1941年10月生.北京市人,1965年7月毕业于北京电视大学中文系,任职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系中国文物学会文物修复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古陶瓷研究会会员等。1975年开始收藏,结合陶瓷鉴赏和修复专业,现藏瓷片一万余块,已将其中部分可修复者复原;并利用实物标本传播专业知识,举办讲座,被誉为“陶器王”。兼集文物界名家墨宝、现代陶瓷酒瓶、烟标等。

 

宗凤英

   1948年9月出生,副研究馆员。1975年8月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史专业,1980年调到故宫博物院,从事古代服饰及织绣的保管与研究,现已24年。在作好保管工作的同时,对古代服饰及织绣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积累了大量文字资料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对古代服饰及丝织品有较高的研究能力和鉴定水平。

   主要专著《宗凤英谈清代服饰文化》和《清代服饰文化艺术》。并独立主编了故宫博物院文物珍品选集《明清织绣》卷和参加了郑志海主编《中国皇家文化汇典》、陈绢绢主编的《中华艺术辞海》、朱家溍主编《中国古代工艺珍品》、黄能馥主编的《中国南京云绵》等书关于织绣部分的撰稿工作。

   发表《清初剃发改装》、《倭缎及其织造》、《慈禧的小织造》、《明清两代补服》、《清代朝服制度》、《祭祀神帛》、《从清代服饰特点看早期满民族的务实求实精神》、《故宫藏织绣画》、《试论清代补服》、《南京云锦是中国织锦技艺最高水平的代表》等十几篇专题文章。

 

黄鼎

   福建省福州市人,1961年7月出生, 1987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艺术品市场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现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画家、书画鉴定专家,同时兼任国内六家艺术品经营机构艺术总监或艺术顾问及《艺术与投资》期刊和《上海证券报》《美术报》鉴藏专栏的专栏作者。

从事书画文物收藏鉴定专题研究和中国画创作工作近廿年,1992年即(三十一岁)出任香港朵云轩版的《陆俨少书画藏品集》一书的学术顾问;1994年又应约担任西泠印社版的《陆俨少作品精粹》《陆俨少课徒画稿新编》二部画册的特邀编辑;2008年任中国美院出版社版的《姚耕云画集》主编。近几年发表于《美术观察》、《收藏家》、《新美术》、《艺术》、《荣宝斋》、《艺术与投资》与《香港视艺》等海内外专业期刊上的书画鉴定学术论文逾五十篇,已撰写出版《名家书画鉴定的理论与实践》《我说书画作伪》学术著作二部。中国画作品共五次入选全国美协主办的大型美术作品展览,计三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