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吸刮刀离心机使用明:生物:对提高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效果反思--宋艳玲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2:28

提高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效果反思

 宋艳玲

 生物学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七、八年级的生物学新教材,实验内容穿插于各章节中,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实验的内容和数量的增加,给我们每一位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上好实验课,充分发挥实验在生物教学中的作用,就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对实验教学有了一些自己的见解,现与各位同人分列如下:

一、对书中的分组实验一定要认真准备,百分之百开足。

生物教材中的分组实验,多数都知识性强,有些自成知识点,有些与课文中知识点联系紧密,只有认真完成每一个实验才能使学生对知识更好的理解,掌握的更牢固。如在七年级上册中的《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对探究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非常有帮助。由于我们是农村中学,实验取材方便,也不需要太多的实验器材,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设计实验,自己准备实验材料,自己完成实验过程,而教师则主要对学生设计出的实验步骤进行重点指导。最后实验收到的效果非常好,学生都对实验变量的单一性有了很好的认识,并能针对自己的实验记录进行分析,得出正确结论。而且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学后面的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时,课本中没有实验探究,有的学生自己设计了一份观察蚂蚁合作搬运食物的实验,拿来让我看看设计是否合理,问能不能再上一节观察蚂蚁的实验课,我当时对他们的这种热情给以肯定,但是上实验课由于没有那么多时间,于是我告诉同学们可以按实验设计,在课余时间观察。后来许多同学都找到我汇报他们的观察结果:有的是探究的蚂蚁合作搬运食物;有的是探究的蚂蚁合作搬开洞口的障碍物;有的是探究蚂蚁合作抵抗外来蚂蚁入侵,……由于学习生物这门学科开头实验成功,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的热情始终非常高,兴趣也很浓。在后面做《观察细胞结构》、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等都收到很好效果。

二、对部分实验加以改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

在我们的教材中的有些实验得到的结论和现象受到学生的质疑。教师可以适当加以改进,更有利于学生理解,使实验更合理。如在做《膝跳反射》实验时,同学们自学书中的实验步骤后,提出:这个实验没有偶然性吗?不需要重复实验吗?我与同学们共同经过分析,最后将实验补充了一条:3、再重复做两次(每次间隔5-10秒钟)。于是同学们开始做实验,可是在回答讨论第2题时却又出现了争议:有的同学说膝跳反射不受大脑的控制,依据是在自然状态下,大脑不注意小腿时,用手扣击膝盖下面韧带,小腿踢起;有的同学说膝跳反射受大脑的控制,依据是用手扣击膝盖下面韧带时,如果让大脑有意识控制不让小腿踢起,就不能完成膝跳反射。针对两种说法,我想不如就再做一组实验:将刚做的实验中“自然状态”改为“大脑故意控制小腿不让它踢起”其他操作不变。同学们实验后达成共识:膝跳反射不受大脑控制。经过课上的争论以及对实验的改进,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更透彻,记忆也更牢固,为后面学习简单反射和复杂反射作了很好铺垫。而且由于这节课中我对学生质疑的肯定,在今后的学习中学生有了质疑的勇气,经常提出质疑,尽管不一定都提的准确,但是对学生来说,他一定是思考了,而且通过争论,学生记忆加深,兴趣更浓。

三、在实验中加强同学们的健康环保意识

我们的生物教材中穿插了许多与身体健康有关及环保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不仅自己能有充分而深刻的认识,还能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周围的人去宣传这方面的知识,那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对环境的保护是非常有益的,而这就要充分准备完成这些实验,使我们的学生认识够深刻。例如在学习《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时,不仅让学生设计出实验,探究电池浸出液对小麦种子发芽率的影响,还探究电池浸出液对金鱼生活的影响,学生通过自己亲眼见到的现象知道了废电池的危害。除了通过这些自己探究来到直观认识,来了解废电池对生物和环境的影响,而且我还在课前搜集了许多与废电池有关的资料图片,如痛痛病、水俣病等在多媒体中播放出来,让学生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并要求学生在资料和网络上查找废电池对生物和环境的其他危害,在下次课上汇报。有的同学查到在英国由于镉超标,导致“女婴村”,十几年出生的全部是女婴,而没有男孩;有些地方汞超标,人们出现头晕、神经不正常、骨质舒松……等等触目惊心的现象。同学们的认识更深了,在约束自己的行为上就更强,而且在对周围人也更有说服力。再如在八年级探究《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时,学生通过实验知道酒精、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也认识到对人的身体健康的影响,这对他们将来的生活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总之,在我们的生物教学中实验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我们作为生物教师一定要切实认真的准备好每一节实验课,使实验能充分发挥作用,让学生在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对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并能指导自己的行为,为环境保护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