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幻4我的世界:宜都市科技局2010年工作总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42:16
发布时间:2010-12-23 信息来源:科技局 字体:【大中小】
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技部门的正确指导及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和市委六届四次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努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目标,为县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着力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为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意识,帮助我市各类企业在申报国家或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和理解新的申报程序和规范,提高申报项目的质量和命中率。鼓励支持我市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通过申报,更多地获得国家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以及创业投资的支持,开辟更多的融资渠道,促进企业快速健康发展。市科技局专门邀请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促进中心和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领导和专家来我市,于1月22日在宜都大酒店举办创业投资暨创新基金申报培训。全市119家规模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和12个乡镇(处)、工业园区、松宜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共260多人参加。通过培训,企业创新主体意识明显增强,申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积极性、主动性明显增强,命中率显著提高。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设备公司“高温悬挂式埋刮板输送机”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支持,万鑫精密铸造公司“整体铸造耐磨合金挖斗”通过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评审。宜都市博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温度传感器用正温度特性敏感陶瓷材料及芯片”项目获宜昌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立项支持。
(二)引入科技风险投资取得实质性突破。为了帮助企业引入风险投资,引进新的管理理念和规范的财务管理经验,促成企业早日上市。邀请北京九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深圳创投公司、湖北高和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华工创业投资有限公司、武汉固德银赛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武汉东湖创新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来我市对有关企业指导、考察,分别进行了合作洽谈。北京九鼎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与天峡鲟业并签定了投入1亿元合作协议。湖北高投和深圳创投公司与仝鑫精密锻造公司进行了实质性投资合作洽谈,意向投资“年产500套精锻连杆”项目。
(三)产学研合作向纵深推进。为积极推进全市企业与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尽快在全市优势行业规模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产品,提高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真正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邀请省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领导、专家来我市,于6月12日举办了“宜都市企业与高校联谊会”,参观考察了本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及其成果展示,举行了产学研对接项目和共建研发中心签字议式,企业发布技术需求及技术难题,校(研)企对接洽谈等活动,为企业与高校对接并建立长期合作机制搭建平台。
(四) 科技计划管理实现双突破。一是向上争取科技计划项目力度加大,实现了我市首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支持和年度争取上级科技项目资金过千万元两个突破。2010年向上争取科技计划项目10项,预计争取资金1071万元。其中:国家级3项,资金870万元。分别为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磷酸奥司他韦非叠氮工艺大规模产业化”、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有限公司“红霉素菌种改造与过程优化控制及其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新药创制大品种药物技术改造资金各400万元,湖北宜都运机机电设备有限责任公司“高温悬挂式MSZ型埋刮板输送机”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资金70万元;省级4项,资金170万元。分别为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治疗慢性稳定型心绞痛三类新药雷诺嗪缓释片临床研究”、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温州蜜柑低产低效老果园更新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与开发项目资金各30万元,宜都东阳光生化制药公司“湖北省微生物制药工程技术中心”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资金60万元,湖北天峡鲟业公司“鲟鱼深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科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资金50万元;宜昌市级3项,资金31万元。分别为宜都市博通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温度传感器用正温度特性敏感陶瓷材料及芯片”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项目资金20万元,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清江鱼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开发项目资金5万元,鑫鸿华太阳能公司“制造业信息化示范工程”资金6万元。二是认真组织实施项目,加强项目实施的监督管理和协调服务,确保项目按计划进度顺利实施。东阳光生化制药公司实施省重大科技专项“红霉素发酵菌种改造与过程优化控制及其产业化”,形成了集多种最新生产技术的先进制造工艺,实现红霉素绿色无污染生产,产品主要指标居国际领先水平,顺利通过省科技厅项目验收。三是进一步规范本级科技项目及经费管理。2010年,市财政预算安排科技开发资金2398万元。已下达计划8批次,31个项目,19个企业承担,拨付经费1781.9万元。目前,科技局与财政局正在协商项目,争取在年底前将余下616.1万元科技开发资金下拨到位。
(五) 创新能力建设成效凸现。一是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培育湖北省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2个,严格按照创新示范规划组织实施,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省科技厅5月7日召开全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工作交流会,湖北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作为全省100个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建设的代表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该公司“依靠科技,创新模式,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的典型经验受到省、市科技部门的充分肯定。二是加强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培育申报认定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认定宜昌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列入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计划重点培育企业5家,列入宜昌市创新型试点企业5家,申报湖北省创新型企业4家,新认定本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全市现有本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3个。国家非织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熔纺研发基地在宜都海南欣龙挂牌,欣龙化工与四川大学联合成立校企共建研发机构“精细磷酸盐研发中心”。
(六)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根据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重点培育申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个,已公示待下文认定。2010年预计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80亿元、增加值22.3亿元,同比增长20%。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5项。
(七)专利申请取得重大突破。2010年,全市申请国家专利130件,其中发明专利26件、企业申请专利61件。专利申请量比上年增长160%,企业专利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企业专利和发明专利呈明显上升趋势,企业专利申请比重上升到46.92%。组织3家企业专利项目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专利与名牌博览会,宜都市雅诚科技公司的“快速金属切割机”荣获组委会金奖。
(八)加大科技成果管理、转化和科技创新奖励力度。2010年,全市推广转化重大科技成果20项。获省级科技成果登记2项,宜昌市级3项。获湖北省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奖1项,宜昌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宜昌市技术发明三等奖1 项。5月19日,召开了全市科技奖励大会,1个技术创新企业,22项科技进步和科技推广成果,20件授权专利,118名科技、创新人才获得市政府奖励,其中朱英伟、蓝泽桥两人获得科技突出贡献奖。
(九)强化科技宣传。一是利用省科技厅网站、三峡科技网、湖北宜都网、宜都市政府门户网和省市电视台、三峡日报、三峡晚报等新闻媒体,宣传我市科技动态、先进典型、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作法和成效。二是组织展开2010年“科技活动周”活动,以“携手建设创新型国家”为主题,以“推进自主创新、促进和谐发展”为主线,开展“四大主题”活动。即: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宣传活动;科技支撑经济发展的服务活动;科技惠及民生的推广活动。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发展创新文化,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让科技创新成果惠及亿万群众,让科技创新支撑经济发展。组织农业、畜牧、卫生、计划生育、法律等13个专业科普服务队,开展科技下乡、科技减灾、科普大篷车、科技培训、农技110宣传推广、助力农业信息化建设等活动,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109场次、培训12905人次。制作展板453块,发放科普资料10.5万份,现场咨询9015人次,义诊4108人次。
(十)扎实做好防震减灾工作。一是做好地震监测工作。牢固树立震情第一的观念,强化台站运行管理,保证了台站设备正常运转,资料传送连续无间断,较好的完成了数字台地震监测任务。二是做好地震应急工作。重点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和应急能力建设,完善了地震应急处置程序和措施,组建了宜都市地震应急救援分队,定期开展地震应急救援演练。三是积极推进地震安全农居工程。从规划入手,结合我市小城镇建设、新农村建设、项目征地搬迁,针对不同房屋结构和农村经济条件,制定了农居拆除重建、加固改造等多套抗震设计方案免费供村民选用。在红花套镇渔洋溪村建设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村。目前已经有20多户完成主体工程,示范工程得到了省地震局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大力开展防震减灾宣传。坚持“主动、慎重、科学、有效”的宣传工作方针,面向学校、社区、农村,建立宣传教育基地,开展防震减灾咨询和地震应急科普宣传,展览图片、张贴标语、开展科普讲座、印发资料、播放录像,增强人们的防震意识。共印发资料8000份,制作展板5块,横幅标语6条,接受群众咨询200余人次。在各级网站上刊登稿件25篇,在本市网站上刊登了38篇科普宣传稿件。
(十一)扎实开展“城乡互联、统筹共建”活动。一是帮助联系村抓好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二是帮助制定发展规划。三是帮助抓好实事项目建设。2010年,桔园改造200亩,新发展柑橘200亩,建设村级精品果园200亩,解决村民饮水困难30户,新修公路1.7公里,清理整治排洪沟1000米,新修桥梁6座,完成电视接收光纤进村入户工程,总投资45万元,市科技局支持1万元。四是帮助抓好村级经济发展。该村现有柑橘基地60多亩,租赁承包年收入3万元,房屋场地出租收入0.4万元。五是帮助抓好阵地和制度建设。完善了村电教室,设备桌椅具全。六是扎实做好困难党员群众的扶贫帮困工作。局班子成员及机关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户或科技示范户10个,帮助制定经济发和脱贫措施,为联系户捐款送肥。七是抓好城乡互动长效机制的构建,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交流、帮扶活动。邀请白洪溪村全体干部到科技局举行学习交流联谊活动3次。
(十二)扎实开展创先争优和文明创建工作。为更加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工作,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推进工作落实,促进效能升级,制定了市科技局2010年机关效能建设实施方案和考评细则,深化服务企业科技创新“十帮”承诺,严格执行“七个严禁”、落实“五办作风”,加大检查督办和考评力度。扎实创先争优和“五个基本”建设活动,在局机关开展“让党员在效能建设中发挥作用”主题实践活动,努力实现“三个走在前列”,即实现机关党建工作走在市直单位前列、机关党员模范作用走在干部职工前列、机关业务工作走在全省县市科技局前列。积极开展创建“六型”党组织、争当“五强”党员活动,努力做到局领导班子更加团结干事,领导能力明显提高;机关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更加廉洁勤政,执政为民的意识明显增强;机关党组织更加坚强有力,保证监督作用得到明显发挥。认真开展民主评议政风行风活动,广泛征求意见,查找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切实加强整改。机关作风更加求真务实,服务水平明显提高。积极开展创建宜昌市级文明单位活动并取得明显成效,已正式申报宜昌市级文明单位。机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等工作落实到位,无一例上访、治安案件,计划生育率100%。
2010年,市科技局被省科技厅表彰为2009-2010年度全省市州县科技局工作考评先进单位,省委宣传部、省科技厅、省科协表彰为全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宜都市委表彰为全市党建工作示范点。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一是科技创新氛围不够浓厚。少数企业对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传统企业对科技创新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主动性不强,参与热情不高。广大市民科技创新意识还不够强,创新文化的培育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目前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集中在少数规模较大的企业,多数中小企业存在人才无高地、创新无储备、开发无实力的现象。
三是技术创新人才不足。由于各种原因,市内企事业单位一方面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一方面人才招引困难,企业难以留住人才,科技人才队伍呈老化趋势。特别是企业科技创新人才严重短缺,已直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的开展。
三、2011年工作思路
(一)突出抓好各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的申报争取工作。2011年申报实施宜昌市以上项目8项以上,为推进企业技术创新提供平台载体,提供资金支持。同时抓好已立项项目的实施管理及结题验收,确保出成果、出效益;
(二)着力抓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11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6亿元、增加值26.8亿元,比上年增长20%。
(三)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拓宽合作领域,帮助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35项。
(四)加强创新体系建设,着力培育创新主体。2011年新培育3个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规范建设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农业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培育扶持5个省中小企业成长路线图重点企业,2个省级创新型企业,5个宜昌市级创新型企业。
(五)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深入企业、基层调查研究,指导帮助企业、基层申请专利。2011年完成专利申请150件,其中发明申请20%以上,企业专利申请达到45%以上。
(六)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完成宜昌市以上科技成果登记5项,向宜昌市以上组织和推荐科技奖励项目3个以上。做好2010年度宜都市科技进步奖励的评审和奖励工作。
(七)着力抓好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在全市推广转化科技成果10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