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牙萌蔻蔻召唤捏脸图:四川乐山探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2:53:06
四川乐山探索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新路 近年来,四川省乐山市以构建农村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目标,把农村图书网络建设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建起“书社”加“书屋”的农村文化服务新平台,使其成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品牌。

    一、延伸发展,打造农村文化服务新平台

    1995年起,乐山市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万村书库”工程活动。2002年-2005年,针对“万村书库”书籍来源不足等问题,市文明委创新性地在全市广泛开展了“两帮一树”活动:由各级文明单位帮助联系村建立一个藏书1000册以农村实用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图书室、帮助村民开展读书用书活动、树一批依靠知识致富和讲文明树新风的先进典型。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共向联系村捐赠了农村实用图书700余套、12.5万余册,新建村级图书室413个。2006年,开展“城乡共携手,致富奔小康--我送农民兄弟一本书”系列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千村致富”工程的实施,健全了“万村书库”在基层的良好运行机制。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广大农民群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村级图书室的运行、管理、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不同程度地存在“为建而建”、送书时“一阵风”、送完后无人过问等现象,农民“买书难、看书难、用书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

    2006年,乐山市开展了全市农村书社建设试点工作。按照“政府扶持、主体培育、多方参与、增强活力”的思路,制定了科学完善的规划,因地制宜,分批分类组织实施。4月,全市最大的民营发行企业智慧图书有限公司在苏稽镇建立了分店,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了全省第一家新农村书社。一年的时间里,带动了苏稽镇4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和牟子镇的“农村书社”建设。2007年全面启动实施,计划建成20个“农村书社”和“农家书屋”;2008年至2010年作为农村书社和出版物发行网点全面建设阶段,到“十一五”期末,全市农村图书网络覆盖率达70%以上,建立起以乡镇农村书社、书库为骨干,行政村农民书屋、农村文化中心户为网点为支撑的农村文化服务新平台。

    二、创新探索,构建“农家书屋”工程运行模式

    经过一年试点,乐山市逐步探索出了“农村书社”加“农家书屋”的模式。即在一个中心集镇政府重点扶持一家“农村书社”,以这家“农村书社”为中心,通过经营性活动收入来反哺公益性服务,辐射带动全镇几家甚至十几家村级“农家书屋”的发展。政府统一规划,加大投入,制定“农家书屋”建设标准,协调解决场所、书源(公益性书籍)等问题,政策引导私营书店经营者积极、有序地投入“农家书屋”建设,同时做好管理监督工作;乡镇上的“农村书社”主要由私营书店经营者自我管理,以出售、出租书籍等经营性活动为主,同时开展免费读书、借书等公益性服务,业主从年销售额中拿出5%用于村上“农家书屋”补充书籍;村级“农家书屋”由村委会和“农村书社”经营者共同管理,聘请专职图书管理员,以方便农民读书、借书、买书为出发点,以免费借阅等公益性服务为主,同时辅以经营性活动。在书屋建设中,着重把握“阵地”、“人员”、“书的配置”三要素。

    一是抓好阵地建设。农家书屋建设因地制宜,在村级集体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建立以村级集体经济为支撑的农家书屋;在乡村旅游比较发达的地区,依托“农家乐”建农家书屋;在读书氛围浓厚的地区,依托有条件的爱书村民自己办农家书屋;在少数民族地区和偏远地区,由政府公共财政支持为主,引导社会各界捐建书社、书屋;依托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乡镇文化大院和镇村文化站建设书社、书屋。

    二是配备专职管理人员。由“农村书社”经营者聘请当地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退休教师、村干部、回家务农的高中(中专)生、退伍军人等担任书屋管理员,对他们进行培训,村委会、“农村书社”经营者与书屋管理员三方签订合同(协议),明确三方的责任、权利和报酬。

    三是配置相应书籍。“农家书屋”书籍分公益性书籍和经营性书籍两种。经营性书籍主要由“农村书社”统一配送。公益性书籍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市、县(区)财政每年从文化事业发展资金单列预算“农家书屋”建设专项资金购买一部分书籍;全市各级文明单位开展“两帮一树”活动所得捐书;每年在中心城区开展四次“城乡共携手,致富奔小康--我送农民兄弟一本书”捐赠活动所得捐书。这三种来源的书籍,由市“农家书屋”图书配送中心(设在市图书馆)进行统一分类筛选,配送到“农村书社”,“农村书社”再统一分配给每个试点村的“农家书屋”。

    三、齐抓共建,建立长效运行机制

    一是强化政府主导投入机制。按市县政府财政补贴、乡镇及村自筹的资金投入方式,合理配置“农家书屋”网点,制定扶持政策,引导更多的社会力量和民间资金建设农村书社。

    二是建立自我发展机制。一方面注重选取经营规范、有一定实力、热心于公益文化事业的民营书店经营者来开展"农家书屋"试点工作。另外一方面采取一些政策措施来扶持他们发展,如允许他们销售教辅资料和文化用品,在“农家书屋”设立了邮政报刊征订点和电信IP公话超市、电话卡代理点,同时加大农村图书市场整治力度,取缔无证经营、非法经营和盗版物经营。

    三是完善协调服务机制。宣传部牵头,建立与文化、新闻出版、广电、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和乡镇党委政府协同规范的管理服务机制,在场所建设、日常管理、书籍更新、管理员的配备上给予协调和指导,并定期开展读书竞赛、科技讲座、技能培训等各类活动激发农民读书、用书的积极性。

    四是健全管理机制。制定了农村书社试点建设的八大标准,建立健全“农家书屋”各种服务管理制度,如《图书配送、流转、更新制度》、《图书入库制度》、《村委会对农家书屋监督管理制度》、《借阅办法》、《图书管理员职责》等规章制度,实行动态管理和淘汰制,推进“农家书屋”建设可持续、健康发展。建立完善监督机制。市县宣传、文化、新闻出版部门定期组织对农村书社的管理服务运行情况、协议履行情况进行指导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限期整改,对整改后不合格的农村书社,取消其试点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