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鲸的眼睛摘抄:关于认知学习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9:49:45
关于认知学习发展的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最早提出者可追溯到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
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称为日内瓦学
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
展。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
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
 
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
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也就是
说,同化是指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
 
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
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换句话说,顺应是指个体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
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由此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图式扩充),而顺应则
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图式改变)。认知个体(儿童)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
式,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儿童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
认知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从而进入修改现有图式,或
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也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儿童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
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地丰
富、提高和发展。这就是皮亚杰关于建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在皮亚杰的上述理论的基础上,科尔伯格在认知结构的性质与认知结构的发展条件等
方面,作了进一步的研究;斯腾伯格和卡茨等人则强调: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
程中的关键作用,并对认知过程中,如何发挥个体的主动性,作了认真的探索;维果斯基
创立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则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
用,在此基础上以维果斯基为首的维列鲁学派深入地研究了“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
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有这些研究都使建构主义理论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和
完善,为实际应用于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
建构主义源自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由于个体的认知发展与学习过程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建构主义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够较好地说明:学习
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等
等。总之,在建构主义思想指导下,可以形成一套新的比较有效的认知学习理论,并在此
基础上实现较为理想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