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命弯道1到6百度云盘: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对教学设计的指导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0:56

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

对教学设计的指导(原创)

 

教学与学习联系紧密但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研究对象。学习理论虽然为教学设计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但它本身并不研究教学。揭示教学的本质和规律是教学理论的任务。要进行教学设计,不但要有正确的学习观,还要对教学规律有清楚的认识。指导教学设计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同时教学设计这门学科的产生也是教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教学设计理论的发展反过来也会为教学理论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建构主义作为一种新的认知理论,它的兴起不仅是认识论的飞跃、学习心理学的进步,也是对传统教育的一场革命。建构主义的基本主张可以概括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用以主动地和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建构当前事物的意义;知识是个人经验的合理化,而不是说明世界的真理;知识的建构并不是任意的和随心所欲的;学习者的建构是多元化的。其蕴涵的教学理论主要反映在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教师观等四个方面

1.知识观——认为知识具有不确定性

在对知识的看法问题上,建构主义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科学的知识包含有真理性,但不是绝对的、唯一的答案。所以知识是不确定的。就知识的本质而言,它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也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是个体适应现实的结果,是个体经验的反映,这种反映只是一种暂时的解释、假设,随着人类的进步会不断地被推翻,并出现新的假设。知识并不能精确概括世界的法则,提供对任何活动或问题解决都实用的办法。在具体的问题解决中,知识是不可能一用就准、一用就灵的,而是需要学习主体针对具体问题的情境对原有知识进行再加工和再创造。就个体而言,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尽管我们通过学习语言符号赋予了知识一定的外在形式,甚至这些命题还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可,但这并不意味着每个学习者都会对这些命题有同样的理解。真正的理解只能是由学习者自身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的,取决于特定情况下的学习活动过程,否则,就不能叫理解,而是叫死记硬背或生吞活剥,是被动的复制式学习。每个个体都在与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着自己的知识,但个体学习者经验背景不同,因而他们建构的知识,对现实的理解也会有差异,因此知识是不确定的。

2.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

与知识观相联系,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是一种主动、自觉、自我组织的认识方式,是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和“视界融合”,是“主体客观化”与“客体主观化”的辩证统一。知识的学习过程即知识的建构过程。与行为主义所描述的刺激——反应过程不同,学习不是学习者被动地接受刺激,知识不能由教师向学生灌输来完成。学习是一个主动建构、生成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双向的、反复的相互作用而完成的。单纯的外部刺激本身没有意义,学习者要在自己已有经验背景下,对它进行编码、加工,建构自己的理解,同时,已有认知结构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调整和改变,变得更加完善。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积累、存储,而是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它同时包含了由于新旧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转变和结构重组。建构性学习有六个主要特征:即积极的学习、建构性的学习、积累性的学习、目标指引的学习、诊断性学习和反思性学习

3.学生观——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主动的个体

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把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知识灌输的容器,认为学习过程中学生如同白纸一张,可以记录教师灌输的任何知识,这种传统的学生观造成了传统教学的低效性。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并非空着头脑进教室,在日常生活和以往的学习生活中,他们已经形成了广泛而丰富的经验和背景知识。小到身边的衣食住行,大到宇宙、星体的运行,从自然现象到社会生活,他们几乎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而且有些问题即便他们还没有接触过,没有现成的经验,但当问题呈现在面前时,他们往往也可以基于相关的经验,依靠他们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某些解释,这并不都是胡乱猜测,而是从他们的经验背景出发而推出符合逻辑的假设。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自己认知结构建构的决定者。学习者头脑中已有知识经验、需要、信息、价值观等都会对个体的知识建构起着影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一个主动的个体,他的主动性能否得到发挥,直接关系到他已有的认知结构能否与外部信息发生实质性联系,直接关系到建构活动的成功与否。

4.教师观——认为教师是学生知识建构的帮助者

建构主义在突出学生主体的同时,也把教师的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辅导者、高级伙伴。即教师应该是教学环境的设计者、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课程的开发者、意义建构的合作者和促进者,是学生的学术顾问。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要从“演员”转变成“导演”。它彻底摒弃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教学模式,提倡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组织者、指导者的作用。在建构主义提出的支架式教学模式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的帮助就像建筑中的脚手架一样,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引导学生进入情景,并提供尽可能的帮助,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深入,教师再把管理、调控学习的任务逐渐转移给学生,指导成分逐渐减少,最后撤去支架,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学习任务。因此在建构主义教师观中,教师就从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他要在课堂上展示与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相类似的探索过程,并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帮助和指导学生探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观的转变,并不意味着教师的角色不重要了、作用降低了,而是意味着教师起作用的方式与方法已不同于传统教师。相反,为了促进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教师课下所做的工作更多,对教师能力的要求更高。教师不仅要精通课程内容,更要熟悉学生,掌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掌握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充分利用人类学习资源,设计开发有效的教学资源,设计教学环境,能够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宏观的引导与具体的帮助。

 

[参考文献]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J].电化教育研究.1997,第3期

余胜泉.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教育技术通讯.2000.10

顾明远.教育大辞典.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