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油可以增长睫毛吗:古典师生关系的时代解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09:57:30
古典师生关系的时代解读
                        ——读《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花随月转阴晴收录于人民网-朱健行博客  

《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是一本廉价地对古典进行“今说”和“戏说”的书,而是一本让人越读越爱读的书,是一本能够体现学者应有的学识整合、创作精度、文化视野的书。特别值得重视和让人欣喜的是,自觉的反省意识贯穿全书,在其中闪烁着最耀眼的思想光芒。

在当今时代,对古典的神圣性进行消解的各类言说颇有些大兴其道,本书却真正体现了严肃学者的另外一种深度追求,即以现代性的文化视角再现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发生文化创生、性格冲突、思想碰撞时的情景,并且自觉地融入现代性的反思。很明显,这种再现严格地忠于典籍,并且以此为扎扎实实的基础,同时却更是创造性的、突破性的。作者石毓智先生专攻历史语言研究,曾访学美、英、法、日、韩、加拿大、新加坡等国家。他没有停留于对单一文本的知识解读、理念阐释(不论这种解读和阐释是否使用时代话语)这样的一般性传达,也不是讲些零散的故事,而是在“孔子和他的弟子们”这一系统内,对《论语》《史记·孔子世家》《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诗经》《孟子》《荀子》等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打通,融复活性、场景性、系统性于一体,有血有肉地还原了孔子及其弟子们所形成的人才层次和规模、他们作为文化生命在当时的活动。可以说,石毓智先生对涉及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文化资料实现了整体的消化,然后经过内在的锤炼、整合,第一次系统地编织出了孔子与弟子们的连续剧,使一幕一幕的对话故事前关后联,每一句话、每一件事都有了其存在的真实情境,妙趣横生,让人进入了孔子和弟子们讲学及从事各种活动的那一段段时光,甚至每每生出亲眼所见、亲耳所闻、陪伴左右的错觉。

的确,本书似乎是可以当做戏剧来欣赏的。在古典的阳光下,孔子时而言之谆谆,时而信誓旦旦,时而煞有其事,时而痛心疾首……总是一副郑重其事的样子;弟子们则或爽直,或谦恭,励精图治,奋发有为……一派生机烂漫。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之间那种古典的师生关系到底是什么样子?石毓智先生的描述满足了这种萌生已久的期待。在本书同样是鲜明的时代话语色彩中,如果说有某种消解的意味,那也不是对古典的消解,而是对自古以来的谬误的一种消解,消解掉那种附着在师生伦理中本不必要存在的刻板和盲从。古典首先必然是人性的,然后才可能在文化传承中逐步显示出其神性的光辉。

中华文化作为我们的母体文化,是我们的骄傲,甚至也可能代表人类文化的未来方向,我们理应有文化自信力,但是,同时也要有文化反省力,这也是一种文化得以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而这又恐怕是我们长期以来最为缺少的。《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本身对他们师生关系的传统误读就是一种反省、一种矫正,除此之外,全书的字里行间,作者总是积极地利用一切机会向读者传达者反省的理念。从书的第7页赞“子路最具有反省精神”,并且借易中天感慨“从孔子开始,中国人就不善于也不愿意反省自己”开始,到12页、27页、29页、40页、45页……几乎每隔几页,作者就会利用尽可能的机会强调这种历史的、文化的 “反省”。

同样是反省意识,以学校的师生关系为例,长期以来,我们或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压抑学生的主体性,或是把学生捧上天,视教师如奴仆,实际上都是忽视了教与学双方的主体性。这不但在哲学上是讲不通的,而且在实践上是有害的。在反省的意识下,将主体性加以分析,自然是教有教的主体,学有学的主体,在教学双方的关系中,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的主体性必然导致另一方面的主体性窒息。当代主体性哲学已经向主体间性哲学发展,从理论上支持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是一种平等的对话关系,这也正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所表现的师生关系的特色,在这个时代同样具有警醒的意义。当然,再推而广之,一切人都应该有自己的主体性,知识也有自己的主体性,我们现在学校教育的知行关系中,是不是也忽视了主体性介入呢?

很明显,《孔子和他的弟子们》不是为反省而反省的,而是出于高度的文化自觉,并且具有通达的系统观:“孔子具有超人的睿智、洞察力,他把自己对人生经验的哲思告诉学生。这就自然带来一个问题:同样一个问题,答案的内容完全不一样。……孔子的话,应该说都对,都是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对同一个问题,如果是不同的人问,答案不一致,问题不大。”是啊,凡事都是一个系统的整体,一时一地的条件不可能涵盖其全貌,所以针对一个问题,似乎总会显示出各种矛盾冲突。

一般来说,这种矛盾的交锋自身其实是没有高下之分的,因为问题的关键是与利益相关的现实立场。让人感到特别愉快的是,《孔子和他的弟子们》的文化立场值得赞赏,作者石毓智先生对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融会贯通更是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