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礼揸fit人完整版资源:加强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群众工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38:24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他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精辟论述,不仅进一步凸现了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更为明确地强调了建设和谐社会是全党的重要任务,其关节点在于“建设”和“促进”。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五大执政能力之一,当前的一个迫切任务就是增强党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包括十七大报告要求的“构建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体系”。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丰富的,包括社会与自然环境、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协调,但其本质是“人和”,包括人际之间、党群之间、干群之间、员工之间、邻里之间都要和谐。在所有的这些关系中,拥有资源和权力的各级组织和干部发挥着主导性,他们对促进社会和谐负有更大的责任,必须起到引领作用。在某种意义上,做好群众工作是各级组织和干部的岗位第一职责。

  做群众工作历来是我们党的优势,也是党实现目标任务的重要法宝。然而纵观现实,做群众工作的现状不容乐观。我们的不少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越来越淡薄,看重的是行政权、指挥权的使用,习惯的是压制式的管理,不少同志不仅缺乏沟通意识,而且缺乏沟通技巧,在干部队伍年轻化、知识化的过程中,不少干部失却的是做人的工作的能力,更有甚者,一些年青干部连谈心都不会了,其群众关系可想而知。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相当一部分矛盾,是“人为”制造出来的。正是由于群众观念不强、群众意识淡薄,一些地方和部门在制定政策、执行政策的过程中不仅没有保护好群众的利益,而且还损害群众的利益,引起群众不满;正是由于工作方式简单粗暴,不懂得倾听,不会好好说话,一些本可以解决的一般性矛盾,最后引发成难以收拾的大冲突……经过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快速发展,应该说我们在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方面拥有了更大的物质基础和更多的化解手段,但是为什么各类矛盾和冲突屡屡出现,并且有加剧的趋势?从主观上分析,与一些组织和干部做群众工作意识的淡化和能力的不强有着密切的关系。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呼唤进一步加强对群众工作的重视。各级党组织和各级政府应该把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列入干部评价考核系统,并通过大规模的培训和专项训练,加强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创新做群众工作的思路,增强做群众工作的本领,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水平。

  第一,要大力加强各级各类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意识。做好群众工作是任何社会组织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类管理的题中之义。然而在相当一部分同志眼中,经济建设为中心成了经济指标第一,重物轻人,重视GDP轻视做人的工作,认为完成指标才是硬道理,看不到完成任务的一个重要前提是带好队伍,带不好队伍,完成任务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有人甚至错误地以为,西方发达国家不做群众工作不是发展得挺好的,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么些“杂七杂八”的事情。西方国家不作群众工作吗?它们不仅做,而且在方法论上很有一套,包括爱国倡导、宗教维系、利益驱动、法律规范、政策引导、教育推进、文化熏陶、媒体影响、英雄激励、道德吸引、心理疏导等。社会是由人构成的,有人就有情感沟通、情绪释怀,就有思想交流,做好包括思想工作、群众工作在内的做人的工作,是任何社会都无法回避的。你不做有人会做,组织不做非组织会做,执政党不做其他社团会做,这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第二,要努力创新当前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观念。面对市场经济新形势和社会“多元化”发展的新趋势,要改变长期来“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思维模式,跳出“单向传输”和“一厢情愿”的运作方式,牢固确立“服务群众需求”的新理念,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实现教育引领的目标。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做群众工作也要引入市场的观念,借助市场的力量。以往人们把市场经济等同于“等价交换”,其实,市场经济第一观念应该是“满足需求”,有需求才要交换,有交换才有等价交换。只有满足了群众的需求,回答了群众的疑虑,关注了群众关心的热点,我们的群众工作才能赢得认同,获取人心,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力。反之,群众希望了解的,我们不回答;群众心存疑虑的,我们不解释,久而久之,我们的工作就会脱离群众,走入“自娱自乐”和“自我循环”的盲区和误区。

  第三,要进一步丰富新形势下做群众工作的内容。党的十七大再次强调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理念,这是我们党坚持“以人为本”的具体体现。一切与人的全面发展相关的方面,都可以纳入群众工作的内容范畴。从教育的角度而言,不仅包括思想道德、品行修养,而且包括知识技能、身心健康。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一定要建立 “低端切入”的工作意识,尤其是在面对面的群众工作中,要摒弃说大话、套话、重复话的做法,紧密联系社区和部门的实际,结合群众关心的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工作。比如,以关注人们的身心健康为切入点,以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为落脚点,努力把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真正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耐心细致、潜移默化。我们的工作只有具备了吸引力,才能打动人、感染人,进而引领人、提高人。

  第四,要积极拓展当前条件下群众工作的方法与途径。做群众工作本质上是做人的工作,我们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成果和相关学科的创新做法,努力提高群众工作的实际成效。与做人的工作相关的学科有许多,如社会学、组织学、文化学、管理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人际关系学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人的方方面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开辟了许多新的学科领域。从团队建设的角度看,可以学习借鉴组织文化学,通过单位层面的价值共识,进一步落实制度,规范群体行为;从个体工作的角度分析,可以学习借鉴心理学,通过人的心理轨迹的分析,合理解释其行为举止,为做好人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做群众工作的队伍重视加强学习,在提高理论认识的同时,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把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作者: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特约研究员,中共上海市宣传党校副校长徐正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