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房地产交易中心:【推荐】专家解读《联律通则》(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50:36

【推荐】专家解读《联律通则》(七)

专家解读《联律通则》

《联律通则》第一章讲稿

●叶子彤

(二)、对于单边两句及其以上的多句联,各句脚依顺序连接,平 仄规格一般要求形成音步递换,传统称“平顶平,仄顶仄”。就是说,多句联的句脚必须交替。这是基于维护楹联作为格律文学文体尊严、体现楹联文体个性特征的需要。楹联不讲押韵,但遣词用字必须讲究声律。所谓“仄顶仄,平顶平”的传统格局,就是清人林昌彝所说:“凡平音煞句者,顶句亦以平音;仄音煞句者,顶句亦以仄音。照此类推,音节无不调叶。”通常形象化地称之为“马蹄格”。其规律正如马之行步,后脚总是踏着前脚脚印走,每个脚印要踏两次。如以一边的脚为平,另一边的脚为仄,左右轮流,那么,“平平”之后就是“仄仄”,“仄仄”之后又是“平平”。鉴于立定时前脚之站立点,并无后继,所以,末尾应为单仄或单平。根据这样的规律,其特征就是上、下联句脚分别依循“……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安排。

从“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的基本要求来讲,“马蹄格”不失为较佳的格式,但它绝不是唯一的,例如,朱氏规则也是主要的格式之一,其特征是上联各句之句脚,除尾句收于仄声外,其余都是平声。所以,对三句及三句以下的多句联而言,朱氏规则与马蹄格是相通的、统一的。在楹联创作实践中还有一些其它的变格格式,如三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仄平仄、平仄平;四句联上、下联句脚分别为平仄平仄、仄平仄平等。从总结楹联创作规律性东西的角度来讲,不管是马蹄格、朱氏规则,或其它变格形式,坚持“每句句脚之平仄按音步递换”的基本要求,是具有共识的。

(三)、仄起平收。就是上联收于仄声,最末一个字必须是仄声;下联收于平声,最末一个字必须是平声。这是楹联创作中必须遵守的。这是因为,仄声字洪亮,有顿挫意,而平声字韵味舒长,有悠扬不尽的韵味,使人读起来顺畅、深长,有稳定感。

例如,清汪炳璈题涵碧亭联:

水从碧玉环中出;

人在青莲瓣里行。

贵州省贵阳市南有著名的甲秀楼,楼下有浮玉桥横卧,贯通南明河南北两岸,桥上有涵碧亭。“碧玉环”,喻指桥虹,也即拱桥。拱洞与倒影相合如“环”而圆。上联写碧水荡漾,清澈的河水从桥孔里奔流而去,好似自碧玉所制之环中涌出一般,显得莹晶湛碧,格外诱人。下联写青莲盛开,尽兴的游人乘一叶叶扁舟在水中飘动,如同坐在青莲瓣里一样悠然自得,就连那连接两岸的长桥,远远望去也似一片青莲花瓣,自是迷人。联语浅浅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形美意丰,别有神韵。此联上联末“出”属仄声,下联末“行”属平声。

“仄起平收”是楹联创作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基本要求,但,在现实生活中,仍然有一些所谓的楹联作品忽视了这一点。例如,二○○七年,北京大学为欢迎国民党主席连战“和平之旅”之演讲,撰写了一副联:

台北思故土,浦江察民情,京华叙和平,两岸三城大家一家;

湘南拜先人,金陵谒国父,长安祭始祖,千山万水心通百通。

这副联不仅多处不合平仄对立、交替的要求,六个地名除“台北”两个字是“平仄”,其余全是“平平”,怎么能对?“大家一家”与“心通百通”两个短语的词性结构不一致,“家”是名词,“通”是动词,又均为平声,怎么能对?而且,上下联竟然全是平声收尾。

无独有偶,同年清华大学欢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所撰的联:

求和平,兴中华,自强不息;

增互信,促统一,厚德载物。

上联前两句,连续六个平声;下联十个字,除“增”字为平声外,其余九个字全是仄声,而且上下联全是仄声收尾。看到这两副所谓的联作,令人遗憾之极。

(四)、古四声(旧四声)与今四声不能混用。四声是汉语音律的具体表现,它是按照汉语发音的高低、升降、长短等特点分为四种声调。古代汉语的四声,是指平声、上声、去声、入声;现代汉语略有不同,四声是指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古代汉语中,以平声字为“平”,上声、去声、入声字都为“仄”;而现代汉语中,凡属阴平和阳平的字都是“平”,凡属上声和去声的字都是“仄”。古四声中的入声字在今四声中被分别归入去声、上声或阳平中,因此,有些字在古四声中是仄声,在今四声中可能是平声。目前,在楹联创作、评审的实践中基本趋于共识,就是《联律通则》所明确规定的遵循“双轨制”,古四声和今四声并存,但在同一联文中不得混用。这是普及与传承、提高的需要。

(六)形对意联

对联,顾名思义,不仅形式对举,而且意义关联。所谓关联,就是语意(或联意)相关,上下联所表达的内容相关联,统一于主题。一般来说,上下联应围绕相关的主题,或并行表达,或正反表达,也可以构成延续、因果等各种关系。一副楹联如果只求形式上的一致,不求内容上的统一,那就会留下拼凑的痕迹,不是好联。

例如:

电影院中看电影;

图书馆里读图书。

这副联,从文字对偶形式看,词性、句式都对得不错,亦合平仄。但是,它们上下联的语意、内容不相关联,中间缺乏联系,风牛马不相及,不能表达任何意义,所以不能认作对联,只能算是对偶句。我们可以为对联作一个生动的比喻:上下联好像是双峰对峙,或者是二水分流,表面看来,是互相隔离的,但实际上是双峰之间有山脉相连,二水之间有暗泉相通。

总之,楹联文字少而精,除形式上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律外,内容上更要求上下联语意既不能互不相关,又不能重复、雷同(合掌),而应从不同的角度相互照应,相互补充,相互深化,相辅相成,共同表达一个主题。也就是说,既要相“对”(对应、对称、对立),又要相“联”(关联、联属、联合),对而不联者不能成为严格意义上的对联,至少不是合格的楹联。如大家熟悉的“三星白兰地;五月黄梅天”这种字词对仗精工的两句,之所以称为“无情对”,而不叫“联”,就因为上下两句对而不联,语意毫不相关。为了说明语意相关,如何“既对且联”,不妨举两副联为例:

一是,清石治棠题杭州西湖“平湖秋月”联:

万顷湖平长似镜;

四时月好最宜秋。

杭州西湖,因北宋苏轼诗中有“欲把西湖比西子”之句,而雅号为“西子湖”,三面环山,湖光山色,赏心悦目,实乃遐尔闻名的风景胜地。“平湖秋月”景点在白堤的西端终点,列“西湖十景”之首。据《西湖志》载:“盖湖际秋而益澄,月际秋而愈洁,合水月以观而全湖之精神始出也。”自宋以来,历代文人骚客均以“平湖秋月”为题争相吟咏。此联则是清俞樾之妻石治棠所撰。上联从空间、景色入手写湖;下联从时间、季节着眼写月,合起来就成为十分切题的“平湖秋月”的完整写照。而且,上下联还分别嵌入“平、湖、秋、月”四个字。全联十四个字,在那个特定环境、特定语境中,组合得还是蛮自然贴切的,不失为佳作。“平”与“好”都是形容词。“平”是真实的,可视的,体现出西湖秀雅宁静的形貌特点;而“好”是抽象的,月亮一年四季都有,本无好、差之别,但,不同的季节给人们的感受却不同。秋高气爽,令人心旷神怡,会觉得月亮更皎洁、月光更柔美。这个“好”字用得好,好就好在含蓄、空灵,让读者自己去想象、去捕捉、去体验、去感悟“月好”的内涵。“镜”是器物,“秋”是季节,两者不属于同一小类,但都是名词。句中“镜”是“湖”的喻体,它让读者看到的是一平如镜的万顷湖水;而“秋”也不是一个概念化的秋季,它让读者感受到天清气爽、月光如水的一幅秋的图画、秋的氛围。这里“镜”与“秋”,一实一虚,水光与月色浑然一体,营造出了无限惬意的意境情调,共同完成了描绘、赞颂西湖胜景的统一的主题。

二是,清吴可读题石作子墓联:

梓里访遗踪,看空庭草碧,荒冢花殷,何处是唐封宋赞;

杏坛亲教泽,听渭水莺啼,陇山鸟语,此中有化雨春风。

    石作子,孔子门人。其墓在甘肃甘谷。作者回到故乡,怀着崇敬的心情去凭吊石作子,撰写了此副墓联以寄托哀思。“梓里”,喻指故乡。“花殷”,指花开得茂盛。“杏坛”,指学堂圣地。“教泽”,教化的恩泽。“化雨春风”,比喻良好教育的普及。孔门下除了七十二贤士,三千弟子外,石作子乃是当地孔门传人中的佼佼者,作者故引以为骄傲。上联联文所表述的是,作者见到石作子的墓地,不是一片衰败、萧条的景况,而是“草碧”、“花殷”,隐喻孔氏儒学,不会因一代又一代人的亡故而衰败。作者既来寻踪,自然要到处走走看看,不禁发出感概:唐的封号、宋的赞美之词都到哪里去了?下联中,作者以简练的笔触,展现了孔门弟子受教于杏坛的一幕:仿佛听到了“莺啼”、“鸟语”,学子的琅琅读书声。从上联的视觉、实景,一跃为从听觉、幻影之中顿生感悟:原来寻觅的唐封、宋赞只是有形、有限的纪念;而真正儒学教化,却产生了深远影响,才是石作子等继承孔氏儒学并被后人发扬光大之真谛所在。此联表面上是上下联各写一个意思,但两者内容又是互为补充、互为交融的,一气呵成,相辅相成,统一在同一意境、主题里。

《联律通则》(修订稿)所表述的主要内容,是对千余年来散见于各种典籍中有关联律论述的梳理、规范,也是楹联创作实践中所约定俗成已成定轨的基本格律。上述在楹联创作中起码要掌握、遵循的六个“基本的”的要素,可称其为楹联格律的底线。掌握了这部分内容,就可以写出合格的楹联,甚至可以出佳作。总之,楹联要讲究格律,楹联格律的底线必须守住。任何游戏必有游戏规则,不然的话,就玩不下去。格律不是束缚人,相反的是给人以自由。大家都依从格律,就有共同遵循的规则,无论是创作、评审、赏析,共同的认识就会增多,楹联创作才会蒸蒸日上,不断发展、不断繁荣。当然,从文学艺术创作的角度来讲,真正把楹联的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的基本规则发挥得淋漓尽致,还有许多涉及楹联修辞学方面更加丰富多彩的内容,需要不断地去学习、探索。(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