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奖的摄影作品欣赏:张子林书法 收藏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34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48:27
文房四宝


文房四宝话湖笔


湖笔,与徽墨、宣纸、端砚并称为“文房四宝”,是中华文明悠久灿烂的重要象征。湖笔之乡在善琏镇。当地有笔祖蒙恬庙。相传秦始皇的大将蒙恬“用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外衣)”,发明了毛笔。

“是谁写下华夏时代春秋?是谁画出神州万里锦绣?蒙恬将军的智慧,湖州儿女的巧手,制作出一支支神奇的妙笔……”著名词作家乔羽的一首《湖笔颂》,将人们的思绪带到江南,带到水墨画境般的湖笔之乡——太湖之州。湖笔是湖州文化的典型代表,孕育、产生于湖州丰蕴的文化环境中。作为文物之邦,湖州为书于竹帛时代的人们贡献了辉煌灿烂的湖笔文化。湖笔不仅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更是湖州文化的骄傲与投影。

湖笔的产地在浙江吴兴区善琏镇。湖笔选料讲究,工艺精细,品种繁多,粗的有碗口大,细的如绣花针,具有尖、齐、圆、健四大特点。尖:指笔锋尖如锥状;齐:笔锋撮平后,齐如刀切;圆:笔头圆浑饱满;健:笔锋挺立,富有弹性。湖笔分羊毫、狼毫、兼毫、紫毫四大类;按大小规格,又可分为大楷、寸楷、中楷、小楷四种。湖笔,又称“湖颖”。颖是指笔锋尖端一段整齐透亮的部分,笔工们称为“黑子”,这是湖笔最大的特点。这种笔蘸黑后,笔锋仍是尖形,把它铺开,内外之毛整齐而无短长。这一带的山羊,每只平均只出三两笔料毛,有锋颖的也只有六钱。一支湖笔,笔头上的每一根具有锋颖的毛都是在无数粗细、长短、软硬、曲直、圆扁的羊毛中挑选出来,具有尖圆齐健,毫细出锋,毛纯耐用的优点。

湖州毛笔简称“湖笔”,是毛笔中的佼佼者,以制作精良、品质优异而享誉海内外,已成为毛笔的代名词。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的美称。地处浙江湖州市的善琏镇,是湖笔的发源地和主要产地,素有"笔都"之称。小小的善琏,几乎家家户户会制笔,涌现出许多湖笔世家。北京戴月轩、上海杨振华、天津虞永和、杭州邵芝岩等笔庄,都是湖州人开设的,且都以湖笔相标榜。

 【湖笔溯源】

善琏制笔业约始自晋代。据清代同治《湖州府志》载:"(善琏)一名善练,……居民制笔最精,盖自智永僧(隋朝人,名王法极,王羲之七世孙)结庵连溪往来永欣寺,笔工即萃于此。"经过唐宋两代的发展,湖笔技艺有了很大的进步。

我国的毛笔,起源甚早,而"湖笔"之闻名于世,当在六、七百年以前的元朝。元以前,全国以宣笔为最有名气。苏东坡、柳公权都喜欢用宣州笔;元以后,宣笔逐渐为湖笔所取代,奠定了毛笔之冠的地位,湖笔与徽墨、端砚、宣纸一起被称为"文房四宝"。据《湖州府志》记载:"元时冯庆科、陆文宝制笔,其乡习而精之,故湖笔名于世。""湖州冯笔妙无伦,还有能工沈日新。倘遇玉堂挥翰手,不嫌索价如珍珠。"人们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足见其声誉卓著。

湖笔的成名,与元朝大书画家赵孟頫有关,他对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十分关心和重视,据《湖州府志》记载:他曾要人替他制笔,即使一支不如意,即令拆裂重制,要求非常严格,这种严格的质量要求,一直流传至今。现发展有羊毫、兼毫、紫毫、狼毫四大类、近三百个品种。1983年邓颖超副委员长访问日本,曾带数百套湖笔作礼品赠送给日本朋友。

 【工艺特点】

笔料的品种繁多,有软毫、兼毫、硬毫三大类近三百多个品种。以羊毫为例,传统上只择取杭嘉湖一带所产的优质山羊毛,这一带的羊毫为上品,锋嫩质净。笔工们将这些优质笔毛料,按质量等级分类,分出"细光锋"、"粗光锋"、黄尖锋"、白尖锋""黄盖锋"等四十多个品种。每一个品种之下,还有再分出若干小类,其精细程度,丝毫不亚于绣花。湖笔选料严格,主要选用山羊腋下毛,所取毫料须陈宿多晒,除去污垢,然后再根据毫料扁圆、曲直、长短、有无锋颖等特点,浸于水中进行分类组合,一般要经过浸、拔、并、梳等七十余道工序。 被誉为“笔中之冠”。

湖笔的笔杆主要取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它节稀杆直,竹内空隙较小,是制作笔杆的理想原料。

湖笔纯由手工制作,制作工艺十分复杂。一支湖笔从原料进口到出厂,一般需要经过择料、水盆、结头、装套、蒲墩、镶嵌、择笔、刻字等十二道大工序,从中又可细分为一百二十多道小工序。在众多工序中,以择料、水盆、结头、择笔四道工序要求最高,最为讲究,尤其是水盆和择笔。主要工序由技工专司,选料精细,制作精工,尤其讲究锋颖。制作工匠秉承"精、纯、美"的准则,生产出"尖、齐、圆、健"四德齐备的成品湖笔。

湖笔又称"湖颖",这是它的最大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黑子"的深浅,就是锋颖的长短,这是用上等山羊毛经过浸、拔、并、梳、连、合等近百道工序精心制成的,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以"千万毛中拣一毫"和"毫虽轻,功甚重"来形容制笔技艺的精细和复杂,这是一点也不夸张的。
  
【特色湖笔】

 鸡颖类
俗称鸡毛笔,以鸡毛为原料,经湖笔传统工艺流程的一种特殊操作而成。这也是湖笔产品中的一个独特品种,它的制作方法很原始,然而能操作这种工艺流程的技工已为数不多了。鸡颖笔因其性能特软,笔锋一着墨,像一个吸足墨水的棉花球,因此没有深厚的书写功力和经验是很难使用的。然而用它书写的作品,能体现苍劲有力,婀娜多姿的魅力。由于曲高和寡,使用者甚少,市场上难觅其踪。

 紫毫类
紫毫是山兔毛毫三种主料中最稀贵的一种做笔原料。紫毫笔是湖笔兼毫大类的一个旁支,它归属于兼毫,亦有很多的规格和品种。此毫色泽乌黑光毫,其长短和含量直接影响笔的价值。富有弹性的,锋嫩耐磨。以书写中小楷为主。一般兼毫笔,只能开锋三分之一,唯有紫毫笔,能全开其锋,具有吸墨量多,书写长的特点。

胎毛笔
胎毛经消毒、脱脂、防腐处理,可历经千年不腐、不蛀、不烂。 胎毛笔要经过水盆、结头、车斗、择笔、刻字等大流程和一百多道中小过程完成,不仅造型美观而且易于书写,真正做到落纸如云,挥毫如意。

羊毫笔
性能柔和、挥洒如意、宜写正、草、隶、篆、行各种书法及泼墨山水,写意花卉。

兼毫笔
刚柔相济、得心应手,适用写中小楷书、工笔、人物画像、修饰照相、工业制版等。

狼毫笔
劲健有力、宜书宜画,适用于泼墨山水、写意花卉,亦可写各体书法。

【湖笔十八称】

笔为文房四宝之首,而湖笔在古时,人们曾经赋予各种别致的代称,至今广泛应用。意趣盎然,耐人寻味。

1、 管:《笺》:“彤管”,笔亦管也。
2、 管子:唐《开元遗事》:有一书生,进谒李林甫,称笔为“管子”。
3、 毛颖:宋 陈渊《墨堂文集》:“我行何所挟,万里一毛颖。”
4、 管城子:唐 韩愈《毛颖传》:“秦皇帝使(蒙恬)恬赐之汤沐,而封诸侯管城,号曰管城子。笔为蒙恬所造,故称。宋 黄庭坚《戏呈孔毅父》诗曰:“管城子无食肉相,孔文兄有绝交书”。
5、 管城侯:《文房四谱》有此一说。又文嵩《管城侯传》:宣传毛元锐,学文锋,封为管城侯。
6、 中书君:《毛颖传》:毛颖者,中山人也。封管城子,累拜中书令,呼为“中书君”。宋代苏东坡《自笑》诗:“多谢中书君,伴我此幽栖”,即咏此事。
7、 毛锥:南宋 杨万里《诚斋集》:“仰枕槽丘俯墨池,左提大剑右毛锥。”
8、 毛锥子:《新五代史 弘肇传》:“弘肇曰:‘安朝廷,定祸乱,直须长枪大剑,若毛锥子安足用哉’?三司使王章曰:‘无毛锥子,军赋何从集乎’?毛锥子盖言笔也”。
9、 毫、毫素:晋 陆机《文赋》中云:或含毫而邀然,“唯毫素之所拟”。李善注:“毫,笔也,书谦曰素”,故亦作“毫素”。
10、 毫锥:《白乐天集》:乐天与元微之各有纤锋细管笔,携以就试,目为“毫锥”。
11、 秋毫:苏东坡《鲜于子骏见遗吴道子画》:“觉来落笔不经意,神妙独到秋毫颠”。
12、 健毫、圆锋:《山堂肆考》:唐时,赶考举子将入场之际,嗜利者争卖“健毫”、“圆锋”名笔。其价高过平时十倍,“号定名笔”。
13、 羊毫、狼毫、兼毫:湖笔的原料由羊毛、狼尾毛或两种混合制成。羊毛笔头乘羊毫、狼毛笔头称狼毫、两种混合笔头称兼毫。故有人也以羊毫、狼毫、兼毫等称谓“笔”之别称。
14、 龙须:《龙须颂》:“再释其笔,曰龙须友”。笔有一副颂誉联:龙须作友,鸲眼流光。“龙须”指笔。
15、 兔毫、麟管:楹联:“兔毫推赵国,麟管赐张华”,这里有两个典故。上联出自王羲之的《笔经》:汉时诸郡献兔毫,惟有赵国毫中用。“下联出自东晋王嘉的《拾遗祀》:张华著《博物志》,晋武帝赐给名笔“麟角管”,作为鼓励。
16、 鸡距、鹿毛、鼠须、麟角:有一对联:“鸡距鹿毛花开五色,鼠须麟角笔扫千军”。上联“鸡距”、“鹿毛”均为古代名笔。前者典出白居易的《鸡距笔赋》:“不得兔毫,无以成起草之用;不名鸡距,无以表入本之功。”后者典出《唐书 地理志》:蕲州蕲春郡士贡:白纾箪,鹿毛笔。下联“鼠须”、“麟角”亦俱为古名笔。《笔经》云:“世传张芝、钟繇用鼠须笔,笔锋劲强有芒。”“麟角”即为“麟角管”。
17、 佩阿、昌化:《致虚阁杂俎》:笔神叫做“佩阿”,又叫做“昌化”。
18、 湖颖:湖笔又称湖颖。湖颖,是湖笔最大的特点。所谓“颖”,就是指笔头尖端有一段整齐而透明发亮的缝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这是其他笔所没有的。故而称之。

【传承意义】

湖笔精湛的制作技艺是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湖笔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社会文化的转型、书写工具的革新、对经济利益的片面追求导致湖笔生产中出现次品泛滥、工匠流失、传承乏人的状况,传统湖笔技艺受到很大冲击,应积极采取措施保护。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浙江省湖州市的邱昌明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湖笔歌

  文房四宝,湖笔首要。千秋著史,管城酣遨。
  科举取士,翰墨留芳。齐家治国,笔以载道。
  笔之溯源,五千岁朝。石器岩壁,朱迹片陶。
  笔描刻写,龟甲殷商。战国颖毫,问世最早。
  木杆周围,裹扎兔毫。锋坚而挺,简牍妙造。
  其时笔名,语不同标。楚地称“聿”,“不律”吴宝。
  燕国曰“弗”,秦“笔”统号。笔之祖传,蒙恬所造。
  纳毫入管,含墨足饱。鹿柱羊被,谓之苍毫。
  毛锥古制,形如笋状。锋短而粗,落纸娇娆。
  又似兰花,玉洁素苞。样式葫芦,刚柔兼妙。
  杆顶削尖,簪笔便巧。“白马”“史虎”,管刻隶刀。
  汉代管饰,华丽端庄。象牙缀珠,黄金镂雕。
  镌描山水,人物花鸟。龙凤祥云,异珍宝藏。
  颖毫原料,品类繁茂。古采免毛,今取羊毫。
  马鹿獾狼、各具优效。狐狸鼠须,力透纸表。
  偶集鸡毛,名士挥扫。人须茅草,异制点缭。
  诸葛宣笔,盛誉唐朝。无心散卓,宋人至宝。
  颖技高超,四海首翘。吐蕃朝鲜,东瀛仿造。
  笔都善琏,魏晋之源。男主修笔,水盆女擅。
  千毫万管,寓繁于简。博采众长,朝夕精研。
  时代入元,应科笔冠。子昂舜举,三绝光绚。
  颖甲天下,名超徽宣。“四德”俱全,尖齐圆健。
  毫聚笔尖,锋棱如箭。攒撮均齐,如意流转。
  裹束丰圆,含墨饱满。笔腰挺健,心手悠然。
  笔德人言,人笔同天。通神明德,以千秋鉴。
  学问精尖,见贤思齐。内方外圆,人天行健。
  龙须友缘,轩冕才贤。玉堂挥翰,拱璧高悬。
  韦诞《笔经》,制笔名传。蔡邕《笔颂》,造微妙赞。
  羲献父子,笔势雄逸。吴兴职守,独开生面。
  右军爱妻,郗氏书善,鸾凤交舞,女中笔仙。
  智永禅师,永欣卅年。退笔成冢,户限为穿。
  鲁公真卿,龙骧豹变。三癸韵海,雄风呈现。
  陆羽《茶经》,千古文焕。金沙涌泉,太和赏叹。
  高闲千文,铁屈银蹯。飘逸厚重,旭素比肩。
  东坡居士,鱼跃深渊。五行湖地,墨妙诗撰。
  襄阳用笔,出锋八面。苕溪蜀素,流芳万年。
  赵氏松雪,万字日练。华贵独帜,翩翩欲仙。
  管姬写竹,片楮寸缣。侬我之词,韵事美谈。
  海派巨擘,缶庐争妍。宿羊籀鼓,精金百炼。
  沈氏尹默,豪厘贯穿。依仁游艺,誉满书坛。
  沫若诗函,“一品”歌赞。新韵香远,空谷幽兰。
  寿者劲健,情执“石獾”。《试笔图》展,真气浑然。
  松石延年,谭翁澄园。江南一擘,墨重笔酣。
  新我左臂,异峰凸显。情高韵远,意足神完。
  麻毛宋笔,启功执恋。“元白”妙制,又开新篇。
  笔都藏龙,巧手著功。其事欲善,利器先通。
  仲璋进中,举世良工。枣心兰蕊,宋元称雄。
  日新沈氏,均显杨公。陆氏父子,文宝继翁。
  阿牛文用,御笔孝宗。天锡兴源,集元非同。
  现代工艺,绍古扬弘。国礼颖制,梅珍心用。
  美芳平妹,择刻广诵。非遗承人,昌明任重。
  笔随时代,标定其中。传统字号,明辉耀宗。
  一品“天官”,夺金耀荣。戴月轩笔,京城赞颂。
  杨二令堂,海上群拥。芝岩松泉,苏杭情钟。
  诸中书君,文士皆宠。心师造化,捷巧变通。
  五指执笔,自然轻松。永字八法,万象立胸。
  “点”侧卧笔,坠石意同。“横”画谓勒,涩行锲送。
  “竖”笔曰弩,胸挺肩耸。“钩”古名趯,左挑锋纵。
  短“横”语策,策马跃踊。长“撇”字掠,姿态雍容。
  短“撇”号啄,惊鸟飞鸿。“捺”磔同笔,三折波动。
  如锥画沙,屋漏痕踪。使转纵横,天马行空。
  织罗点线,变化无穷。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道场山巅,笔塔耸立。仰观于天,俯察于地。
  心正笔正,蒙养浩气。可涤烦襟,有益寿颐。
  美谈人间,春秋琦丽。梦笔生花,神予伟器。
  天赐灵物,画龙点睛。乾坤笔道,万世归依。
1

评分人数

    • 槛外人: 龙币 + 2 个 威望 + 1 点
京华论坛版主制度说明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2# 发表于 2010-3-2 13:40 | 只看该作者 文房四宝话端砚

文房四宝,砚为其一。在中国所产的四大名砚中,尤以端砚最为称著。宋朝著名诗人张九成赋诗赞道:"端溪古砚天下奇,紫花夜半吐虹霓。"端砚的历史悠久,石质优良,雕刻精美。 有与端砚齐名的歙砚。

端砚石出产在肇庆市东部的烂柯山和肇庆市七星岩北面(西起小湘峡,东到鼎湖山)的北岭山一带,尤以老坑、麻子坑和宋坑三地之砚石为最佳。砚石多为青紫色、猪肝色、天青色,其上有凤眼、鹦哥眼者属上品,而眼中呈现出翠绿色者最为难得。无论是老坑砚石、麻于坑砚石,还是宋坑砚石,属佳品者,其上又多伴有冰纹、胭脂晕、马尾纹、金线纹,或单一纹路,或兼而有之,组合成一幅瑰丽多彩的画图。

端砚居中国四大名砚之首,更是不少人心头之结。端砚不但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近年已所有名坑都已“封坑”,特别是老坑已封坑多年,无石可采,所有名坑:老坑、麻子坑、坑仔岩,梅花坑,宋坑等端砚身价日升,这些原料已经越来越珍贵。端砚之所以封坑,是因坑道闭塞、塌方和政府保护而封坑停采,砚资源越来越少了,现在销售的都是以前开采的砚石,卖一块就少一块了,故端砚之收藏价值越来越高,升值潜力越来越大。此其一。端砚坊间做工很多品味不高,甚至俗不可耐,即使有方难得的好石,被庸工俗手一雕,令人痛恨不己,既爱其石,又实难接受收藏使用,此其二。因此,不少人孜孜以求,却难有佳遇,是为心结。

起源和传说

端砚自唐朝初年开始生产。不过,当年的端砚纯粹是文人墨客书写的实用工具,石面上无任何图案花纹装饰,显得粗陋、简朴,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云:"内邱瓷瓯,端州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

后到了唐朝中叶,一天一老砚工路经端溪时,看见有两只仙鹤飞落溪水之中,久而不起,于是心生疑窦,张网捞捕,但捞起的却是一块石头!不过,这块石头十分奇异,上有裂缝,不时发出鹤鸣声响,老砚工顺着裂缝把奇石撬开,奇石竟一分为二,化作两只砚台,砚边各有一只仙鹤伫立在苍松之上。消息传开,砚工们纷纷仿制,或各展其艺,在砚台上雕以各种图案花纹。这大概就是端砚从实用品变为实用工艺品之始。

在唐代初期广东肇庆(古称端州)东郊羚羊峡栏柯山的端溪一带,就出现了依靠采砚石、生产端砚为生的劳动者。这里,滚滚东流的西江水,穿峡而过,直奔南海。夹岸丛山峻岭,气势磅礴,重岩叠翠。端砚名坑中的水岩(老坑)、坑仔岩、麻子坑、朝天岩、古塔岩、宣德岩就错落的分布在这风景如画的环境中。生产的端砚慢慢地成了肇庆独有的工艺美术品;深受文人墨客的喜爱,并得到达官贵人和帝王将相的赏识。宋朝开始把端砚列为“贡品”,蜚声中外。

工艺特点

端砚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用端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古人有"哈气研墨"之说。

端砚的制作过程较为复杂,工序繁多。主要有采石、维料、制璞、雕刻、磨光、配盒等。

种类介绍
  
老坑
端砚石产区位于肇庆市郊羚羊峡南岸端溪水东边一逼视产也奇怪,以端溪水为界,其西石质低劣,不能作砚材;以东石质优良,端砚各坑星罗此间,老坑就在端溪以东,邻近溪水江处。沿溪而上,位于端溪东侧的山麓,山腰或山坳间有坑仔岩、麻子坑、古塔岩、宣德岩、朝天岩、青点岩、冚罗蕉等.这个端石矿产区分三个矿层,老坑属第一含矿层,位于含矿段的最下部,仅有老坑洞,别无他洞。

老坑砚石岩性:泥质结构,致密,块状构造。矿物成分:主要由云母类(水云母)粘土为主组成,还有赤铁矿、石英、绿泥石、碳酸盐类,微量矿物有:电气石、金红石、黄铁矿等。赤铁矿呈微粒状,相对集中成环带状的晕圈时,则谓之为“火捺”。老坑砚石外观青灰色,微带紫蓝色,石纹细腻而幼滑、娇嫩、致密而坚实。

主要石品花纹有冰纹、金线、银线、青花、玫瑰紫、火捺、天青、蕉叶白、鱼脑冻、冰纹冻、天青冻以及名贵的石眼。较常见的石品是冰纹和金线、银线,其次是火捺。鱼脑冻(包括碎冻)和蕉叶白则是稀有的,非常难得。

古人曾赞美老坑砚石具有“体重而轻”、“质刚而柔”的特点。把“重与轻”,“刚与柔”这两对矛盾统一在一体之中,这是有根据和有道理的。老坑砚石从表面看呈紫蓝色略带青,使人感到比原来的感觉要轻些。所谓“质刚而柔”是从雕琢的过程和研墨的角度来说,老坑砚石的确质地坚实而又带柔性,这种柔性即古人所谓“若小儿肌肤,温软嫩而不滑”。假如用手心轻按老坑砚的砚堂,旋即会出现滋润的水气。这些特点是因为老坑砚石的矿物成分主要由泥质、绢云母及硅质胶结而成,同时也是由于这个原因,老坑砚石的泥质比重很大,所以敲击它时发出“笃笃”的木声,即所谓“扣之无声”,“磨墨亦无声”,缺少铿锵之声。又由于老坑砚石中含硅质的作用,所以还有“久用锋芒不退”的优点。老坑砚石长期受地下水浸泡,粘土矿物质为地下水所溶解,是逐渐使石质变纯,变软的缘故,故使老坑砚石如此细腻娇嫩、滋润到可以“呵气研墨”的效果。

坑仔岩
坑仔岩又名康子岩(与普通话“康”音相近,故又称康子岩),亦有人称岩仔坑。它位于老坑以南半山这上,距老坑洞约二百余米。坑仔岩在停采近百年后,1978年底重新开坑采石,80.8米长90多米的坑道,连接原坑仔岩采石工作面,采出一批批优质的坑仔岩砚石。

坑仔岩砚石质优良,幼嫩、纹理细腻、坚实且滋润,仅次于老坑。但坑仔岩砚石不像老坑或麻子坑那样层次分明。石色青紫稍带赤,颜色花纹均匀,也不如老坑或麻子坑砚石色彩斑斓。石品花纹中有蕉叶白、鱼脑冻、青花、火捺以及各种石眼,尤以石眼多著称。其石眼色翠绿(间有黄色),有的作七、八重晕,黑睛活现,形似鸟兽之眼,乃是端溪各坑中的高级砚材。坑仔岩砚石是含石英粉砂的绢云母泥质页岩。岩性:粉砂泥质结构,致密块状。矿物万分为泥质矿物(以水云母为主)、赤铁矿、石英、电气石、金红石、绿泥石等微量。

麻子坑
麻子坑位于老坑之南约四公里处,洞口在山岩上,距山脚之端溪水约600米。该处山坡陡峭,怪石嶙峋,山道崎岖险峻,攀登不易,上落困难。

麻子坑砚石质地高洁,优质的麻子坑石可与老坑石媲美。一般来说它仅次于老坑,而与坑仔岩同级,如遇佳石则又胜于坑仔岩。麻子坑如果不认真细看,容易与老坑混同,砚石中有鱼脑冻、蕉叶白、青花、火捺、猪肝冻、金钱火捺、天青、天青冻以及石眼等石品花纹,石眼尤佳,多碧绿,且作数层,可制成高档砚材。麻子坑砚石层次清晰,石工以为石分三格(亦有叫三层),砚石色泽油润,青紫色略带蓝色,近似老坑砚石的色素,以水湿之观察,色彩丰富斑斓。麻子坑砚石为含硅质的铁质泥质页岩,矿物成份:泥质(水云母为主)、铁质、硅质,少量石英、氢氧化铁及绿泥石;微量矿物有电气石和锆石等。

梅花坑
梅花坑的开坑采石始自宋代,梅花坑是端溪五大名坑之一,开坑采石始于宋代,以多眼为主要特征,呈苍灰白微带青黄色,似梅花鹿的皮毛,具有石质好,下墨亦快的特点,为端溪砚中有代表性的名坑砚石之一,集鉴赏、实用、馈赠、收藏于一体。

宋坑
宋坑因在宋代被发现而开坑采石,故取名宋坑。但宋坑非指某一采石坑洞,而是拥有好几处岩洞;盘古坑、陈坑、伍坑、蕉园坑等,均位于肇庆市北郊七星后面的北岭山一带,西起三榕峡,东到鼎湖山,又因七星岩以北将军岭下有将军坑,产砚石,前人也有称宋坑为将军坑。

宋坑砚石由于产石区域面积近百平方公里,所以石质石色不完全一致。一般来说宋坑砚石石色凝重而浑厚,这是宋坑砚石的主要特征之一,宋坑砚石质致密,润滑细腻,下墨快,发墨好,可作高中档的雕花砚材,其余则可制作墨海、淌池等砚台。

在端溪各坑砚石中,宋坑砚以下墨快而著称,这与宋坑砚石中的“金星点”有关,不过下墨虽然快些,仍比不上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等砚石研磨出来的墨汁细腻、油润。要书写奔放、流畅,笔力劲健的大字,用宋坑砚研墨为宜;要画严谨精致的工笔花鸟,人物画和书写工整的蝇头小楷,则用老坑、麻子坑和坑仔岩砚更加合适。

绿端

绿端采石始于北宋,绿端砚石最早在北岭山附近开采是事实,可能因砚石枯竭,人们就终止于此开采,转移至端溪水一带的朝天岩附近开采,再后绿端砚石与朝天岩砚石混在了一起,即上层为绿端,下层为朝天岩。

绿端石色青绿微带土黄色,石质细腻、幼嫩、润滑,最佳者为翠绿色,纯浑无瑕,晶莹油润,别具一格。清朝纪晓岚在自己的一块绿端砚上镌铭:“端溪绿石,砚谱不以为上品,此自宋代之论耳。若此砚者岂新坑紫石所及耶。纪晓岚对绿端的评价与前辈有所不同,是有一定根据的。目前绿端也是一种较为名贵的端溪砚石之一。

斧柯东(新麻坑)
以出产端砚著称于世的斧柯山,位于肇庆市羚羊峡东南,绵延十多公里,崇山峻岭,气派非凡。其东麓地域一直是沙浦镇辖区,故有些人习惯称这一带产出的端石为沙浦石,还有羚羊峡以东(属鼎湖区)的沙浦诸坑,此地自明末清初曾断断续续开采过砚石,沙浦石现在称之为新麻坑或斧柯东。石质不俗,细腻,坚硬致密,石品纹理丰富,实用性很强,送礼佳品。

发展现状与传承意义

端砚之所以名贵,除了石质特别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制成的端砚具有呵气可研墨、发墨不损毫、冬天不结冰的特色外。还与其开采、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闻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种艰辛而精细的工序。采砚石无法用机械化操作,只能以手工为主。历代采石工人都是按石脉走向,顺其自然向深层采掘,从接缝处下凿。采出来的砚石如能有三、四成可用,已属难得。坑道向下倾斜、曲折蜿蜒,工人进出要下蹲弯腰,有些地段仅能容一人裸体匍匐爬行。古人云:“老坑匍匐仔坑斜,采石人同隔世赊。刈取紫云烦镂削,千金一砍未为奢。”

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使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现今,世界上最大的端砚是《端溪九龙砚》,其长为4.6米,宽3.15米,厚0.45米,重达13.8吨。被誉为“中华之最”。现收藏于肇庆市端茗砚雕工艺厂内。

现在,肇庆市生产的端砚,既保持了传统工艺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同时在造型、构图、题材、立意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创造了端砚实用之外的新艺术意境,如端州古邵图大端砚,巧妙地将古端州缩龙成寸,又如仙境立体雕刻大端砚,把端砚雕刻成立体的一条鳄鱼、一只鸣蝉、一堆瓜果、一群仙人,并巧妙地将砚池收藏其中,看似雕塑、古董,但又可磨墨挥毫,令人叹为观止。

端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人文价值,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机械生产冲击着手工端砚制作,传统记忆的传承方式导致工匠后继乏人,只有认真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切实保护和延续传统端砚制作技艺。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该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广东省肇庆市的程文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利用空间相册发图片帖 不丢图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3# 发表于 2010-3-2 13:40 | 只看该作者 文房四宝话宣纸

对宣纸的记载最早见于《历代名画记》、《新唐书》等。起于唐代,历代相沿。宣纸的原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此外,泾县附近的宣城、太平等地也生产这种纸。到宋代时期,徽州、池州、宣州等地的造纸业逐渐转移集中于泾县。当时这些地区均属宣州府管辖,所以这里生产的纸被称为“宣纸”,也有人称泾县纸。由于宣纸有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

据清乾隆年间重修《小岭曹氏族谱》序言云:“宋末争攘之际,烽燧四起,避乱忙忙。曹氏钟公八世孙曹大三,由虬川迁泾,来到小岭,分从十三宅,此系山陬,田地稀少,无法耕种,因贻蔡伦术为业,以维生计”。曹大三继承了前人的造纸技术,经过实践,遂步提高,终于造出了洁白纯净的好纸,因纸的集散地多在州治宣城,故名宣纸。

宣纸的闻名始于唐代,唐书画评论家张彦远所著之《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了。另据《旧唐书》记载,天宝二年(743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而宣城郡纸尤为精美。可见宣纸在当时已冠于各地。南唐后主李煜,曾亲自监制的“澄心堂”纸,就是宣纸中的珍品,它“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工艺特色

宣纸具有“韧而能润、光而不滑、洁白稠密、纹理纯净、搓折无损、润墨性强”等特点,并有独特的渗透、润滑性能。写字则骨神兼备,作画则神采飞扬,成为最能体现中国艺术风格的书画纸,所谓“墨分五色,”即一笔落成,深浅浓淡,纹理可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这是书画家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了水墨比例,运笔疾徐有致而达到的一种艺术效果。再加上耐老化、不变色。少虫蛀,寿命长,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十九世纪在巴拿马国际纸张比赛会上获得金牌。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我国三大宣纸产地:安徽,四川,浙江

宣纸的收藏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收藏宣纸时要找正宗的传统名牌,以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者为佳。据了解,制作宣纸的主要材料之一就是青檀皮,但即便都是使用青檀皮,如缺乏原产地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青檀皮的品质也不一样,所生产出的宣纸有很大区别。现在国家已对宣纸进行了严格的“原产地保护”,对宣纸的定义为“利用产自安徽泾县及周边地区的沙田稻草和青檀皮,在泾县范围内,用泾县特有的山泉水以及传统工艺精制而成”。

收藏宣纸最好能综合宣纸产品的质量特色、书画界的认可程度,同时要注意以下三个问题:一是收藏的宣纸要正宗;二是收藏宣纸要注意品种,选择品种最好以书画界人士的使用喜好为标准;三是收藏宣纸要注重特色,尽量收藏生产批量小、有主题的特种纸。

业内人士指出,任何一类收藏,市场初兴之时都是藏友入市的最佳时机。但也正是由于初始阶段的特殊性,如何慧眼识珍便成为最关键的问题。缺乏或没有相应知识的人士最好不要轻易介入。
  
近年来,随着宣纸陈纸被大家的认可度不断提高,除去一些特定限量版的品种以外,一些存放年限较足(业界默认的期限是5年以上的即可称之为“陈纸”)的宣纸价格亦成逐年上涨趋势,从而使得一些超前的眼光(资金)慢慢青睐起来,因这种品种稳定而安全,大有发展成为新的投资渠道之势。据泾县本地屈指可数的几家正宗宣纸厂家反应:近二年来,一些个人客户订单在数量和总量上均呈快速上升的态势。同时厂家库存的宣纸在近二年更是被抢购一空。

关于中国书画纸乡。四川夹江
  
夹江手工造纸始于唐朝,明清时夹江纸业进入兴盛时期,全县纸产量占全国的三分之一。据史载,康熙初年,夹江所送的“长帘文卷”和“方细土连”二纸经康熙亲自试笔后,被钦定为“文闱卷纸”和“宫廷用纸”。夹江纸名声大哗,除每年定期解送京城供科举考试和皇宫御用外,各地商人云集夹江,争相采购夹江纸品。因此,夹江有了“蜀纸之乡”的美誉。抗日战争时期,槽户发展到5000余户,从业人员4万多人,年产纸量高达8000余吨。同时期,国画大师张大千先生两次到夹江,与大槽户共商提高夹江书画纸质量。1983年11月,为纪念大千对提高夹江国画纸品质所作的贡献,夹江县政府将夹江国画纸命名为“大千书画纸”。1986年生产长纤维六尺书画纸,当年出口美国、日本等国18.2吨。1994年产各类手工纸7000多吨,其中以宣纸为主的书画纸5352吨。
  
张大千与夹江纸

国画大师张大千曾经赞曰:“宣夹二纸,堪称二宝。”把夹江纸与安徽宣纸相提并论,足见大师对夹江纸的喜爱。这中间有大师与夹江纸的一段不解之缘。

抗战时期,大千先生寓居成都。他在安徽特制的“大风纸”即将告罄,不得不作让步,用夹江的“粉连史”纸作画,但“粉连史”质地绵韧,抗水性差,受墨和浸润性能也不甚佳,达不到理想的绘画效果,故张大千决心对“粉连史”进行彻底改造。

于是,张大千邀约好友晏济元一道来到夹江县马村石堰山中,找到大槽户石子青。在仔细观看了纸的配料和生产过程后,他心中有了底,开始与晏济元配制制造新纸的药料。
两个月过去了,张大千拿着配制好的药液叫石子青试制新纸,造出的纸,抗水性和洁白度果然好多了。但美中不足的是这种纸抗拉力不强,受不了重笔。在和几个经验丰富的造纸师傅商量后,大千又决定在纯竹浆中加入少量的麻料纤维。历尽2个月艰辛,新一代的夹江纸终于试制成功了。新纸洁白如雪,柔软似绵,张大千对其偏爱有加,亲自设计纸帘、纸样,同样命名为“大风纸”。新“大风纸”帘纹比宣纸略宽,在纸的两端做有荷叶花边,暗花纹为云纹,设在纸的两端四寸偏内处,一边各有“蜀笺”和“大风堂监制”的暗印。张大千共定造了200刀夹江新纸,每刀96张,经徐悲鸿、傅抱石先生试用,齐声称道,夹江纸从此名声大振。 ? “潜力股”的新作《【召集】相约大年初三 第十一届“北京洋庙会”外》已被围观高达7957 次,刚刚“京华向日葵”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4# 发表于 2010-3-2 13:41 | 只看该作者 文房四宝话徽墨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也是闻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它是书画家至爱至赖的信物。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
  
安徽省的绩溪县、黄山市屯溪区、歙县两地为徽墨制造中心。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质奖章的地球墨就是歙县墨店的珍品。当代以来,徽墨在继承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 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1989年,歙县老胡开文墨厂生产的“超漆烟墨”获国家金质奖。

“天下墨业在绩溪。”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有其二——绩溪人汪近圣、胡开文,尤以胡开文名冠海内外,久传不衰。胡开文子孙众多,分布于大江南北,丰富和发展了前人的制墨工艺,独占一时之秀。现在绩溪的几家墨厂,不仅大量生产书画用墨,还恢复了一些优秀的传统产品,如“苍天珍品”、“廷王圭遗法”、“潇湘八景”、“八宝奇珍”、“十二生肖”、“宝剑”、“月精”、“金龟”、“玉蝉墨”、“十八罗汉”等等,都是实用价值和欣赏价值并存的成套集锦墨。

发展起源

墨与笔砚的出现几乎同时发端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作为一种消耗品,在人工制墨发明之前,一般都利用天然墨或半天然墨作为书写材料。据《述古书法纂》记载:“邢夷始制墨,字从黑土,煤烟所成,土之类也。”也就是说人工墨的历史起始于周宣王。邢夷制墨也就是人工墨的开始,人工墨的出现,无论是从它的质量、使用价值,还是审美观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天然墨,天然墨因此被渐渐淘汰。至汉代,墨之原料开始取自松烟,其次是漆烟和桐烟。最初是用手捏合而成,十分松散,后来改用模制,经过入胶、和剂、蒸杵等工序制成墨锭,才使墨质坚实耐用。

从现有史料来看,徽墨生产可追溯到唐代末期,由于安史之乱,大量北方墨工纷纷南迁,导致制墨中心南移。易州墨工奚超父子逃到江南歙州,见这里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旧业。他造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
  
南唐时后主李煜得奚氏墨,视为珍宝。遂令其子廷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从此,歙州李墨遂名扬天下,世有“黄金易得,李墨难获”之誉,全国制墨中心也南移到了歙州。此后,制墨高手纷纷涌现,如耿氏、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等,徽州墨业进入第一个鼎盛期。

宋元时期墨工又在前人的基础上,添加药物成为药墨。使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因而墨开始向工艺品方向发展。

到了明清时期,徽墨的制作进入盛世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产量激增,制墨技艺也不断进步,墨的图案绘刻和漆匣的装潢制作,都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名工与名品层出不穷,形成了以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的休宁派。清代,徽墨制作分为四大名家系统,即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和胡开文,其中汪近圣和胡开文两位都是绩溪县人。他们对徽墨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创新,终于制成了有如“金不换”的文苑珍品,其中龙香剂墨、天琛墨、仙桃核墨、紫薇恒星图墨、鱼戏莲墨、西湖十景墨、地球墨等均为绝世之作,使徽墨形成了“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的特点。这时期的徽墨按原料不同还可分为松烟、油烟、漆烟和超漆烟等品种,其中最名贵的是超漆烟等高级油烟墨,这类墨散发出紫玉光泽,用于书法色泽黝而能润;用于绘画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层次分明,故受到历代书画家的推崇。

主要品种和特点
  
徽墨是以松烟、桐油烟、漆烟、胶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一种主要供传统书法、绘画使用的特种颜料。经点烟、和料、压磨、晾干、挫边、描金、装盒等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舔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防蛀等特点。其正面镌绘名家的书画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有高、中、低三种规格。高档墨有超顶漆烟、桐油烟、特级松烟等。尤其是超顶墨能分出浓淡层次,落纸如漆。

历代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名贵材料制成的。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制作技艺复杂,不同流派各有自己独特的制作技艺,密不外传。

徽墨制作配方和工艺非常讲究,“廷之墨,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因此,“得其墨者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纹如犀”。正因为有独特的配方和精湛的制作工艺,徽墨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徽墨的另一个特点是造型美观,质量上乘。这主要是因为使用墨模的缘故。南唐李庭 造小挺双脊龙纹墨锭,就是用墨模压制而成。至宋以后,墨模大量使用。而且墨模绘画和雕刻都很讲究。明、清时期墨模艺术也达到其巅峰。 ? “落红”的新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年味越来越重——预祝各位新春》已被围观高达6020 次,刚刚“周锦聚”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5# 发表于 2010-3-2 13:4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传统佳节-元宵节


    每年农历的正月十五日,春节刚过,迎来的就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元宵节也称灯节,元宵燃灯的风俗起自汉朝,到了唐代,赏灯活动更加兴盛,皇宫里、街道上处处挂灯,还要建立高大的灯轮、灯楼和灯树,唐朝大诗人卢照邻曾在《十五夜观灯》中这样描述元宵节燃灯的盛况“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宋代更重视元宵节,赏灯活动更加热闹,赏灯活动要进行5天,灯的样式也更丰富。明代要连续赏灯10天,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了。清代赏灯活动虽然只有3 天,但是赏灯活动规模很大,盛况空前,除燃灯之外,还放烟花助兴。

  “猜灯谜”又叫“打灯谜”,是元宵节后增的一项活动,出现在宋朝。南宋时,首都临安每逢元宵节时制迷,猜谜的人众多。开始时是好事者把谜语写在纸条上,贴在五光十色的彩灯上供人猜。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

  民间过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元宵由糯米制成,或实心,或带馅。馅有豆沙、白糖、山楂、各类果料等,食用时煮、煎、蒸、炸皆可。起初,人们把这种食物叫 “浮圆子”,后来又叫“汤团”或“汤圆”,这些名称“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一些地方的元宵节还有“走百病”的习俗,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这个传承已有两千多年的传统节日,不仅盛行于海峡两岸,就是在海外华人的聚居区也年年欢庆不衰。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就有了,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

  在汉文帝时,已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另有一说是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七月十五日为中元节,十月十五日为下元节。主管上、中、下三元的分别为天、地、人三官,天官喜乐,故上元节要燃灯。

  元宵节的节期与节俗活动,是随历史的发展而延长、扩展的。就节期长短而言,汉代才一天,到唐代已为三天,宋代则长达五天,明代更是自初八点灯,一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

  关于元宵节的来历,民间还有几种有趣的传说:

  关于灯的传说

  传说在很久以前,凶禽猛兽很多,四处伤害人和牲畜,人们就组织起来去打它们, 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 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 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

  大家听了都点头称 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帝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响声震天,连续三个夜晚都是如此,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以中大快。人们就这样保住了自己的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

  另一个传说是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再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囊耳中,刘囊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东方朔与元宵姑娘

  这一则传说与吃元宵的习俗有关:相传汉武帝有个宠臣名叫东方朔,他善良又风趣。有一天冬天,下了几天大雪 ,东方朔就到御花园去给武帝折梅花。刚进园门,就发现有个宫女泪流满面准备投井。东方朔慌忙上前搭救,并问明她要自杀的原因。原来,这个宫女名叫元宵,家里还有双亲及一个妹妹。自从她进宫以后,就再也无缘和家人见面。每年到了腊尽春来的时节,就比平常更加的思念家人。觉得不能在双亲跟前尽孝,不如一死了之。东方朔听了她的遭遇,深感同情,就向她保证,一定设法让她和家人团聚。

  一天,东方朔出宫在长安街上摆了一个占卜摊。不少人都争着向他占卜求卦。不料,每个人所占所求,都是“正月十六火焚身”的签语。一时之间,长安里起了很大恐慌。人们纷纷求问解灾的办法。东方朔就说:“正月十三日傍晚,火神君会派一位赤衣神女下凡查访,她就是奉旨烧长安的使者,我把抄录的偈语给你们,可让当今天子想想办法。”说完,便扔下一张红帖,扬长而去。老百姓拿起红帖,赶紧送 到皇宫去禀报皇上。

  汉武帝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长安在劫,火焚帝阙,十五天火,焰红宵夜”,他心中大惊,连忙请来了足智多谋的东方朔。东方朔假意的想了一想,就说:“听说火神君最爱吃汤圆,宫中的元宵不是经常给你做汤圆吗?十五晚上可让元宵做好汤圆。万岁焚香上供,传令京都家家都做汤圆,一齐敬奉火神君。再传谕臣民一起在十五晚上挂灯,满城点鞭炮、放烟火,好像满城大火,这样就可以瞒过玉帝了。 此外,通知城外百姓,十五晚上进城观灯,杂在人群中消灾解难”。武帝听后,十分高兴,就传旨照东方朔的办法去做。

  到了正月十五日长安城里张灯结彩,游人熙来攘往,热闹非常。宫女元宵的父母也带着妹妹进城观灯。当他们看到写有“元宵”字样的大宫灯时,惊喜的高喊: “元宵!元宵!”, 元宵听到喊声,终于和家里的亲人团聚了。
如此热闹了一夜,长安城果然平安无事。汉武帝大喜,便下令以后每到正月十五都做汤圆供火神君,正月十五照样全城挂灯放烟火。因为元宵做的汤圆最好,人们就把汤圆叫元宵,这天叫做元宵节。 ? “阿拉蕾妹妹”的新作《手机微博退出后回复流量“与己无关”》已被围观高达3619 次,刚刚“付卉”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6# 发表于 2010-3-2 13:43 | 只看该作者 元宵节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所以全国各地都过,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差不多的,但各地也还是有自己的特点。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

  观 灯

  汉明帝永平年间(公元58--75),因明帝提倡佛法,适逢蔡愔从印度求得佛法归来,称印度摩喝陀国每逢正月十五,僧众云集瞻仰佛舍利,是参佛的吉日良辰。汉明帝为了弘扬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宫中和寺院"燃灯表佛"。此后,元宵放灯的习俗就由原来只在宫廷中举行而流传到民间。即每到正月十五,无论士族还是庶民都要挂灯,城乡通宵灯火辉煌。

  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宋代,元宵灯会无论在规模和灯饰的奇幻精美都胜过唐代,而且活动更为民间化,民族特色更强。以后历代的元宵灯会不断发展,灯节的时间也越来越长,。唐代的灯会是"上元前后各一日",宋代又在十六之后加了两日,明代则延长到由初八到十八整整十天。

  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日期缩短为五天,一直延续到今天。

  灯在台湾民间具有光明与添丁的涵义,点燃灯火有照亮前程之意,且台语灯与丁谐音代表生男孩,因此往昔元宵节妇女都会刻意在灯下游走,希望“钻灯脚生卵葩”(就是钻到灯下游走,好生男孩)。

  中国的情人节

  元宵节也是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的传统社会中,也给未婚男女相识提供了一个机会,传统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外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是一个交谊的机会,未婚男女借着赏花灯也顺便可以为自己物色对象。元宵灯节期间,又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时机。

  在台湾,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摘葱或菜将会嫁到好丈夫的传统习俗,俗称:“偷挽葱,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希望婚姻美满的女孩,要在元宵之夜到菜园里偷摘葱或青菜,期待未来家庭幸福,唐代的灯市还出现乐舞百戏表演,成千上万的宫女,民间少女在灯火下载歌载舞,叫做行歌、踏歌。

  欧阳修(生查子)云: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书;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辛弃疾(青玉案)写道:众里寻它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就是描述元宵夜的情境,而传统戏曲陈三和五娘是在元宵节赏花灯进相遇而一见钟情,乐昌公文与徐德言在元宵夜破镜重圆,《春灯谜》中宇文彦和影娘在元宵订情。所以说元宵节也是中国的“情人节”。

  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庆祝活动外,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为妇女,他们结伴而行或走墙边,或过桥过走郊外,目的是驱病除灾。

  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节的活动越来越多,不少地方节庆时增加了耍龙灯、耍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活动。

  正月十五元宵节还有一些鲜为人知已经失传的民间活动,这里列举二三。

  祭门、祭户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很简单,把杨树支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这项活动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听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于是,这些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

  迎紫姑

  紫姑是民间传说中一个善良、贫穷的姑娘。正月十五,紫姑因穷困而死。百姓们同情她、怀念她、有些地方便出现了“正月十五迎紫姑”的风俗。每到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妇女们纷纷站到紫姑常做活的厕所、猪圈和厨房旁边迎接她,象对待亲姐妹一样,拉着她的手,跟她说着贴心话,流着眼泪安慰她,情景十分生动,真实的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 “yuandama”的新作《去天津之—品尝天津味儿!》已被围观高达2076 次,刚刚“yuandama”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7# 发表于 2010-3-2 13:43 | 只看该作者 元宵节诗词选

《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隋) 隋炀帝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正月十五夜》

(唐) 苏道味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灯树千光照。明月逐人来。
游妓皆穠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上元夜》

(唐)崔液

玉漏铜壶且莫催,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何处闻灯不看来。

《十五夜观灯》

(唐)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红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正月十五夜灯

(唐)张祜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诗曰

(唐)李商隐

月色灯山满帝都,香车宝盖隘通衢。
身闲不睹中兴盛, 羞逐乡人赛紫姑。


诗曰

(宋)姜白石

元宵争看采莲船,宝马香车拾坠钿;
风雨夜深人散尽,孤灯犹唤卖汤元。

诗曰

(宋)姜白石

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
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

(注:珍品这里指元宵)


《青玉案 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火阑珊处。

《生查子 元夕 》

(宋)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京都元夕》

(元)元好问

袨服华妆着处逢 ,六街灯火闹儿童 。
长衫我亦何为者 ,也在游人笑语中 。

折桂令 元宵

(元)失名

爱元宵三五风光,月色婵娟,灯火辉煌。
月满冰轮,灯烧陆海,人踏春阳。
三美事方堪胜赏,四无情可恨难长。
怕的是灯暗光芒,人静荒凉,角品南楼,月下西厢。

《汴京元夕》

(明)李梦阳

中山孺子倚新妆,郑女燕姬独擅场。
齐唱宪王春乐府, 金梁桥外月如霜。

《元 宵》

(明) 唐寅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 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元夜踏灯》

(清)董舜民

百枝火树千金屧,宝马香尘不绝。飞琼结伴试灯来,忍把檀郎轻别。
一回佯怒,一回微笑,小婢扶行怯。
石桥路滑缃钓蹑,向阿母低低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
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上元竹枝词》

(清)符曾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元夕影永冰灯》

(清)唐顺之

正怜火树千春妍,忽见清辉映月阑。
出海鲛珠犹带水,满堂罗袖欲生寒。
烛花不碍空中影,晕气疑从月里看。
为语东风暂相借,来宵还得尽余欢。

《元夕无月》

(清)丘逢甲

三年此夕无月光,明月多应在故乡。
欲向海天寻月去,五更飞梦渡鲲洋。

《元宵月正圆》

闽南歌谣

闹元宵,月正圆,闽台同胞心相依,
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热泪盈眶啥滋味?久别重逢分外喜!
闹元宵,煮汤圆,骨肉团聚满心喜,
男女老幼围桌边,一家同吃上元丸。
摇篮血迹难割离,叶落归根是正理。” ? “天眼摄郎”的新作《【原创】节日西单不夜城》已被围观高达1945 次,刚刚“水云阁”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08# 发表于 2010-3-2 13:47 | 只看该作者 元宵灯会小史

  如果说大年是一台全民参与的民俗大戏,正月十五元宵节,就是这部大戏的压轴节目。元宵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一年明月打头圆”。故称“元夕”、“元夜”,道教称元宵为上元节,还将它与七月十五中元节、十月十五下元节合称“三元节”,上元节是天官赐福的节日。

  元宵典型的节俗是灯会,因此元宵又被称为“灯节”。元宵起源说法不一,一般来说它有两个源头,一是中国本土的正月上旬的祭祀传统,汉武帝在正月上辛日,到甘泉寺燃灯祭祀太一神,灯火彻夜不熄。这种习俗后来移到正月十五。另外一个源头跟佛教有关,西域摩揭陀国每年十二月底(相当于中国夏历的正月十五),要在城内做燃灯法会,纪念佛祖。随着汉明帝迎经白马寺,佛教合法进入中土,正月十五燃灯表佛的习俗也逐渐为人们所习用。灯彩有很好的视觉效果,对于营造节日气氛来说,它与春节的爆竹有异曲同工之妙。

  元宵灯会的兴盛从隋唐开始,历代相沿。隋炀帝杨广是一个爱热闹的人,每年元宵他都要在都城洛阳举行盛大的灯会,招待外国使者,以夸耀中国的富庶。这位隋朝天子还写了一首《正月十五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看来风流天子有着不错的诗才。唐朝是一个气象万千的时代,元宵张灯风气更盛。八十尺高的百枝灯树,竖立高山之上,百里都能见到。二十丈幅的灯轮,“衣以锦绣,饰以金银,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朝野佥载》)。唐朝皇帝为了举国同乐,将以前正月十五一夜的灯会,延长到三夜,规定正月十四、十五、十六官家放假三日,为了人们通宵观灯游赏,节日期间取消平时的宵禁,即所谓“金吾不禁”。唐初诗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序中说:“京城正月望日,盛饰灯火之会,金吾驰禁,贵戚及下里工贾,无不夜游。”接着苏味道咏赞了唐代元宵的灯火盛况与游乐场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下载 (298.08 KB)
2010-3-2 13:46

明朝《帝鉴图说》之唐中宗和韦后上元赏灯图


  宋朝城市生活进一步发展,元宵灯火更为兴盛。帝王为了粉饰太平,“与民同乐”,元宵节亲登御楼宴饮观灯,“山楼上下,灯烛有数十万盏”(《东京梦华录》卷六)。张灯的时间也由三夜扩展到五夜。新增的十七、十八两夜,最初限于京师开封府,据说是由两浙钱王进献给皇上的浙灯。后来地方州郡纷纷效法,成为通例,所以民间流传钱王买了两夜灯的说法。宋朝跟元宵灯会有两则逸事,一则是州官放火的典故,据《老学庵笔记》记载:田登在做州官时,忌讳说与自己名字同音的“灯”字,元宵节放灯是官民俗习,他也躲不过,但在其辖区内贴出的告示是:“本州依例放火三日。”后来人们以“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来批评官员的霸道与专横。另一则故事是批评官员以娱乐粉饰政治的不良做法。蔡君谟在任福州太守时,上元节下令民间,每家张灯七盏。当时有一位读书人,做了一盏丈余长的大灯,灯上题诗一首,“富家一盏灯,太仓一粒粟;贫家一盏灯,父子相对哭。风流太守知不知,犹恨笙歌无妙曲!”蔡太守十分羞愧,只好下令罢灯。

  宋元易代之后,元宵依然传承,不过灯节如其他聚众娱乐的节日一样受到限制。明代全面复兴宋制,元宵放灯节俗在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从正月十一开始,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不一,一般三夜、五夜、十夜不等。江南才子唐寅《元宵》一诗,写出了元宵灯月相映之妙。“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绕月下月如银。”明代中期以后城市经济有较大的发展。作为市井生活重彩的元宵节更加热闹。

  北方以京城为代表,唐宋时期的京城灯会一般三夜、五夜,明朝永乐年间延至十天,京城百官放假十日。正月八日至十八日,在东华门外,形成灯市,卖灯的商贩、买灯的顾客、观灯的游客络绎不绝,人物齐凑,热闹非凡。明代灯市十六更盛,“天下繁华,咸萃于此。勋戚内眷登楼玩看,了不畏人。”(《酌中志》卷二十)妇女身着白绫衫,结伴夜游,名为“走桥”,也称“走百病”,说元宵夜走一走没有腰腿病。人们到各城门偷摸门钉,以祈子嗣,名为“摸门钉儿”。太平鼓彻夜喧闹,有跳百索的、有耍大头和尚的、有猜谜语的,不分男女聚观游乐。

  民间观灯时间各地不一,一般三夜、五夜、十夜不等。京郊乡村人在十一日至十六日,用秫秆布置灯阵,人们进入稍不小心,就会迷路,称为“黄河九曲灯”。十三日,各家用小盏一百零八枚,夜晚点亮后,遍置井、灶、门、户、砧石之间,称为“散灯”。富裕人家点四晚,穷人点一晚,赤贫者也就不点灯了。(《帝京景物略》卷二)直到今天,北京房山人还保持元宵散灯花民俗,在正月十五晚上九到十点钟左右,吃完元宵后,家家户户开始散灯花。“灯花”由各家用“红、黄、蓝、白、黑”五色纸自制而成,制作灯花的过程又叫拈灯花。灯花在白天制作,制作完成后摆放在大盘子里(一般是茶盘),蘸上几滴香油或其他食用的植物油等晚上用。每家只做一盘灯花。散灯花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端着灯花;另一个人一手拿着点燃的蜡烛,一手拿着筷子夹灯花,并用蜡烛点燃。散灯花是有讲究的,按照先从正房里屋到外屋,然后到院子里,再到院外的顺序散灯花。在屋里时紧贴墙根,约一尺放一个灯花,到院里后灯花的距离远一些,沿着院子东、北、西、南的顺序散到院子大门外的路上,灯花撒完为止。有的人家散完灯花后还要放鞭炮。在正月十五的晚上,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散灯花的人,到处都闪烁着灯光,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过去人们认为散灯花可以驱灾避邪。现在年轻人散灯花的很少了,一些老年人还沿袭着散灯花的习俗。

  明代南方元宵灯会同样热闹,福建人尤其重视灯会,明人谢肇淛说:“天下上元灯烛之盛,无逾闽中者。”闽方言以灯为丁,每添设一灯,则俗称为“添丁”。有人自十一夜开始燃灯,至十三日晚,则家家灯火,光照如同白昼。“富贵之家,曲房燕寝,无不张设,殆以千计,重门洞开,纵人游玩。市上则每家门首悬灯二架,十家则一彩棚。其灯上自彩珠,下至纸画,鱼龙果树,无所不有。游人士女,车马喧阗,竟夜乃散。”直至二十外,薄暮,市上儿童即连臂喧呼,名为“求饶灯”,大约至二十二夜灯火方息。福建元宵如同京师有十夜灯会。富人家庭的妇女乘轿出行,贫者步行,从数桥上经过,谓之“转三桥”。(《五杂组》卷二)

  浙江杭州亦是南方明代元宵灯会繁盛之区,张瀚说除京师外,“若民俗最盛于杭”。杭州正月十五前后张灯五夜,在元宵前,灯市即开,出售各色华灯,其像生人物,则有老子、美人、钟馗捉鬼、月明度妓、刘海戏蟾之属;花草则有栀子、葡萄、杨梅、柿橘之属;禽虫则有鹿、鹤、鱼、虾、走马之属;其奇巧则琉璃球、云母屏、水晶帘万眼罗、玻瓶之属。而豪家富室,则有料丝、鱼魫、彩珠、命角,镂画羊皮、流苏宝带;品目岁殊,难以枚举。元宵节时,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或祭赛神庙,则有社伙鳌山,台阁戏剧,滚灯烟火,无论通衢委巷,星布珠悬,皎如白日,喧阗彻旦。明人张岱记述龙山放灯的情景:“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陶庵梦忆》卷七)绍兴元宵灯景在明代知名海内,因为这里竹贱、灯贱、烛贱。贱,所以家家都能置灯,贱,所以家家以不能设灯为耻,“故自庄达以至穷檐曲巷,无不灯,无不棚者。”十字街搭木棚,挂一大灯,俗曰“呆灯”,上面画有《四书》、《千家诗故事》,或者写灯谜,供人猜赏。城中妇女多相率步行,往闹处看灯;否则则大家小户杂坐门前,吃瓜子糖豆,看往来士女,午夜方散。乡村夫妇,多在白天进城,东穿西走,‘钻灯棚’、“走灯桥",四处看灯。由此可见当时江南灯会之盛。

  清代的元宵灯市依旧热闹,只是张灯的时间有所减少,一般为五夜,十五日为正灯。北京元宵的灯火以东四牌楼及地安门为最盛。其次是工部、兵部,东安门、新街口、西四牌楼“亦稍有可观”。花灯以纱绢、玻璃制作,上绘古今故事,“以资玩赏”。冰灯是清代的特殊灯品,由满人自关外带来。这些冰灯“华而不侈,朴而不俗”,极具观赏性。放烟火是清代北京元宵灯会的项目之一。圆明园宫门内,正月十五按例放烟火盒子,烟火盒子悬在大架上,每盒三层:第一层“天下太平”四大字;二层鸽雀无数群飞,取放生之意;三层小儿四人击秧歌鼓,唱秧歌,唱“太平天子朝元日,五色云中驾六龙”一首。(《竹叶亭杂记》卷一)北京烟花品类繁多,有盒子、花盆、烟火杆子、线穿牡丹、水浇莲、金盆落月等,“竞巧争奇”,焰火施放时呈现出一派“银花火树,光彩照人”的艶丽场景天津上元日,号为灯节,“通衢张灯结彩,放花炬,遍地歌舞”。山西民间同样“架鳌山,烧旺火,张灯放花,群相宴饮”,名之为“闹元宵”。

  清代南方元宵灯会依然兴盛,苏州灯在宋代就着称于世,元夕张灯“以苏灯为最”(《武林旧事》卷二)。清代苏州灯市货郎出售的各色花灯,“精奇百出”,品类如同明代杭州。“今俗,市上所卖诸灯未改古制,而乡镇别邑,又皆买自郡中,以是元宵前后,喧盛尤昔。”苏州元宵用松枝竹叶在通衢扎棚,白天悬彩,晚上燃灯,阊门之内,“灯彩遍张,不见天日”。除街道张灯结彩外,家户店铺、神祠会馆都燃灯庆祝,平民人家在中堂点燃两根大蜡烛,安排宴席,互相观赏。当时“华灯万盏,谓之灯宴”。游人以看灯为名,结伴闲游,通宵不绝。苏州也有放烟火的节目,各乡社庙放烟火,集数十架于庭,次第燃放。

  猜灯谜是苏州元宵节俗之一,人们将谜语粘贴在灯上,“任人商揣,谓之打灯谜”。猜中者可获得巾扇、香囊、果品、食物等奖品。城中悬灯谜之处,常常是人群集中之地,“连肩挨背,夜夜汗漫”,时人有诗为证:“一灯如豆挂门旁,草野能随艺苑忙。欲问还疑终缱绻,有何名利费思量。”(《清嘉录》卷一)

  元宵的声响与色彩共同烘托着元宵节日的气氛。元宵的月亮悄然俯视着人间的灯火。元宵的热闹吸引着乡村、城市的居民,他们纷纷走出家门,看戏、逛灯、猜灯谜,走百病、闹夜,连平日隐藏深闺的女子这时也有了难得的出游机会。“男妇嬉游”是元宵特出的人文景观。司马光是有名的礼法之士,他的夫人在元宵夜打扮着准备出门看灯,司马光说:“家中点灯,何必出看?”夫人回答说:“兼欲看游人。”司马光说:“某是鬼耶?!”“看人”,的确是宋明以后传统社会中稀见的机会,平时限制在各自的封闭时空中的人们,是难得有聚会的日子。正月元宵是一年中唯一的“狂欢”节,人们在这一阶段打破日常的秩序的约束,实现着本性的感官的愉悦。人们祈求婚姻的美满、子嗣绵延、身体的康健与年岁的丰收。有人说元宵是中国古代的情人节,似乎有几分道理。 ? “捕风捉影”的新作《【原创】北京举行首轮购车摇号外场亲历记》已被围观高达1893 次,刚刚“spsx”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五色风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五色风 (五色风)当前离线

UID
1232402 
帖子
35487 
主题
33 
精华
60 
积分
712447 
龙币
38005 个 
竞猜积分
61 分 
威望
247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86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4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35487 
精华
60 
竞猜积分
61 分 
在线时间
8686 小时 

609# 发表于 2010-3-2 14:57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鸡毛笔,这个第一次听说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 “李秋雨”的新作《剪纸村里品年味》已被围观高达1518 次,刚刚“yuan780302”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10# 发表于 2010-3-18 12:46 | 只看该作者 春江花月夜 一个中国美梦


    一直想要向《春江花月夜》致敬,但是却一再推迟。这有点像一个热恋中人,如果人家来问:“你到底喜欢他什么?”或者“她有哪些优点呢?”会一下子语塞一样。



    《春江花月夜》从来是一个梦境,是中国人的一个美梦,这个美梦不知道从何时做起,也不知道做了多少年,只知道至今没有醒,也没有人愿意醒。



真是一个梦境啊!那么美——美到不可抗拒,那么静——静到不可思议,那么纯净、澄澈,同时又那么迷离、恍惚,那么细致入微、纤毫毕现,又那么空阔辽远、无边无际,除了梦境,还能是什么呢?这个梦,竟由初唐时一位诗人捕捉记录下来,这位诗人的名字是张若虚。



闻一多极爱此诗,在《宫体诗的自赎》里这样评价:“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但是,后来的许多学者都不同意把这首诗当作宫体诗,确实如此,它只是借了一个据说是陈后主所创的宫体诗旧题,形式、内容和风格都完全不同。据我看,闻一多这个划分,倒真是有“亵渎”之嫌,宫体诗那么狭小,它如此寥阔;宫体诗往往浊俗,而它如此清新。



若要探其源流,“它既吸取了南朝民歌内容和风格上的长处,更发挥了齐梁以来讲求形式美的成就”,“到了张若虚手里,恍似道家说的金丹成就,猛然迸射出万丈奇光——渐变达到了突变的阶段。”(见刘逸生《唐诗小札》)



若要从技术层面分析它,则刘逸生先生的看法可以概括:结构上,“以整齐作为基调,以错综显示变化。……以每四句作为一小组,四句之中押三个韵;一组完成,一定专用另一个韵。就像用九首七言绝句串联起来。”艺术特色,至少有字词的交错复沓(春、江、花、月、夜、人等几个关键词及其伸展),“海平”“海上”、“照人”“人生”、“月楼”“楼上”等紧紧相接的,“这种技巧,往往可以显示断而复续的音节美,以及飞丝相接的意境的跳跃。”“后来,这种形式还发展为散曲和民歌中的‘顶针续麻法’”。作为技法,“飞丝相接”真是个美妙的命名。



说到内容,问题来了:《春江花月夜》到底写了什么?这个问题好像很简单但其实未必。若说“它写的就是春、江、花、月、夜呀!”或者“写了春江花月夜,还有在月光中的人。”也不能说不对,但是我总有点疑惑:真的就是这些,会让人一读再读、再三玩味,常读常新、魂牵梦绕,是什么让它有那么强大、那么长久的魅力?



确实,这是一个月光的世界,里面的江、花、月、夜、人,通过层层渲染,已经融为一体,成为一个清雅幽美、光影变幻的世界。前半部分有美景,有对时间和空间的深深喟叹,后一半写了游子的离乡之苦和思妇的相思之苦,通常就认为这首诗是“良辰美景+相思”。但其实对后一半的理解不该太过“坐实”,认定只是在“交替描写春江月下男女的思情”,是写“月下男女的入骨恋情”(张恩富《唐诗的历史》)。不是,至少不仅仅是。



我总觉得抒发的是一种人生在世、时空行旅的感觉。月华流照而渐渐西斜,美好的光阴正在逝去,不论你是漂流在外还是在家等候,不论你是否为刻骨相思所苦,不论你是否顺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你都在“人生”这场大旅行之中。这场旅行难免孤独和寂寞(“此时相望不相闻”),更有许多的不自由不如意(“可怜春半不还家”),人对这些可以伤感,可以怨恨惆怅,但是要记住:它是非常短暂的,一切终将逝去,光华很快就会沉入永恒的黑暗,因此这美好而时常让人伤感的人生是最可珍惜的。



如果这样理解不算荒谬,那么“不知乘月几人归?”则可以理解成:有几个人在不算太迟的时候找到自己心灵的归宿?或者说:有多少人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度过了一生?



当然,这样一霎“分明”的读解之后,我又会觉得“不分明”起来。而这“不分明”正是它魅力的一部分。如此春江如此月,奥妙无穷,难以言说,有如宇宙,或者人生。(潘向黎)



相关阅读:春江花月夜 孤篇盖全唐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光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矣,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



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复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燕长飞光不渡,鱼龙潜跃水成纹。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唐朝扬州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被前人誉为“孤篇盖全唐”的杰作,也曾被闻一多先生称为:“这是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读此诗,你会领悟诗、乐、画融为一体的月夜春江的迷人意境……
1

评分人数

    • 槛外人: 龙币 + 2 个 威望 + 1 点
? “下岗职工苦呀”的新作《超火爆机枪扫射》已被围观高达1477 次,刚刚“净月坛”又去顶帖啦。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槛外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槛外人 (槛儿)当前离线

UID
1386942 
帖子
24982 
主题
196 
精华
44 
积分
501312 
龙币
26705 个 
竞猜积分
30 分 
威望
230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9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24982 
精华
44 
竞猜积分
30 分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611# 发表于 2010-3-18 13:41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gcandyou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gcandyou 当前离线

UID
1550333 
帖子
84 
主题
精华
积分
1681 
龙币
84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0 点 
阅读权限
10 
在线时间
12 小时 
注册时间
2009-6-23 
最后登录
2010-6-24 

横空出世

帖子
84 
精华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12 小时 
612# 发表于 2010-3-19 13:33 | 只看该作者 好东东,值得学习一下!谢谢咯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13# 发表于 2010-4-1 12:20 | 只看该作者 「剎那」、「瞬间」、「弹指」、「须臾」等词你用对了吗??‏

    看书、看报纸、写文章时,一定常常会看见或用到「剎那」、「瞬间」、「弹指」、「须臾」等等字词,这些词都是用来表示非常短暂的时间。

但是,它们到底代表多长的时间呢?

它们之间有没有分别?

其实这些词都是从佛教来的,在佛教的梵典中可以找到明确的答案。

《僧只律》这本书中记载著:

一剎那者为一念,二十念为一瞬,二十瞬为一弹指,二十弹指为一罗预,二十罗预为一须臾,一日一夜有三十须臾。

根据这段文字,我们就可以推算出具体的时间来:

一昼夜=30须臾=600罗预=12000弹指=240000瞬间=4800000剎那
因为一昼夜=86400秒,因此把每个单位换算成秒数,可以得到:

一「须臾」=2880秒(48分鐘)
一「弹指」=7.2秒
一「瞬间」=0.36秒
一「剎那」=0.018秒

经过简单的计算之后,以后写文章用词时,就可以依据要描述的状况,选择最适切的词来用了!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14# 发表于 2010-4-1 12: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


一、中国伊斯兰教派是流不是源

  中国伊斯兰教的各种教派,追根溯源,绝大多数都是阿拉伯和中亚地区各种伊斯兰教派影响的结果。它们或是由外国传教士传入,或是由中国穆斯林从国外引进,而不是中国穆斯林独创的。

  格底木、西道堂、新疆维吾尔等族的逊尼派,都源于阿拉伯地区的逊尼派,而且都遵循大伊玛目哈乃斐学派。

  伊合瓦尼、新疆维吾尔等族的圣训派,提倡“尊经革俗”,“凭经立教”,被称作“尊经派”,显然是受18世纪中叶兴起于阿拉伯半岛的瓦哈比派及本世纪初期该半岛的伊赫万运动的影响。伊合瓦尼的创始人马万福(1849-1934),又称“果园哈吉”,清光绪十四年(1888)赴麦加朝觐,曾受教于沙特阿拉伯的“海里夕巴氏学堂”,归国时带回一批瓦哈比派的教律经典及其批判“异端”的经籍。正是在研读这批经典的基础上,他提出了著名的十大纲领枣“果园十条”,创立了中国伊合瓦尼教派。

  门宦教派和伊禅教派都源于阿拉伯和中亚地区的神秘主义修道派别苏非派。

  新疆维吾尔等族的伊禅教派也都来自中亚地区。

  塔吉克族信奉伊斯兰教大约在10世纪,在历史上曾受过不同伊斯兰教派的多种影响。在16世纪末17世纪初,他们又改奉了什叶派的伊斯玛仪派。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中国伊斯兰教各教派,基本上都受国外影响形成的,他们的源头都在国外。这进一步说明,中国的伊斯兰教确系世界伊斯兰教的一部分,伊斯兰世界发生的教派分化,对中国伊斯兰教是有影响的。

  二、中国伊斯兰教派分化的历史不长

  据中外史家对历史文献资料的分析和考证,很久以前即有不同教派的穆斯林在中国的土地上栖身与活动。

  远在公元8世纪初期,许多什叶派教徒及阿里的后裔,为逃避倭马亚王朝(661-750)在压迫和迫害,从呼罗珊向东方移动,一直逃到中国西北地区,隐姓埋名,定居下来。11世纪到过远东的阿拉伯施行家夏乐夫·阿利沙门·泰显·马尔瓦则,记述了这些阿里派穆斯林的后裔在北宋王朝进口贸易中做牙客的事实。日本著名的历史学家桑原骘藏在其《隋唐时代来居中国的西域人》一文中,对此也做了有力的论证。 11世纪以后,中国已有苏非派教徒当无疑问。喀喇汗王朝时期中国杰出的维吾尔族古典文学名著《福乐智慧》中,那位潜隐山林、遁世苦修的苦行者觉醒就是苏非派教徒,他决心以理性抑制情欲,用智慧克服欲念;他完全否认今世生活的价值,身边只有一钵一杖,都却声称自己“心头有真主作伴。”

  到了元代,苏非派教徒的数量有所增加。中世纪伟大的穆斯林旅游家伊本·白图泰(1304-1377),在他著名的《游记》中记述了刺桐城(泉州)、隋尼克兰城(广州)建有伊斯兰教的清真大寺和道堂,他还亲自拜访过隋尼克兰城外山洞里奇异的老修道士。《元典章》中多处提到的“迭里威士”一词,是波斯语Dervish的音译,原意为“沿门乞讨”,意译为“托钵僧”或“苦行僧”,专指那些按照苏非派学说完成了修炼功课的修道士,是苏非派中的高级成员。《元典章》中多处提到他们,可知他们当时的数量不会很少。

  尽管如此,上述什叶派、苏百非派教徒的存在并不是我们这里强调的中国伊斯兰教教派分化,因为他们毕竟是直接从国外进入中国的不同教派穆斯林,并非是中国伊斯兰教本身的教派分化。中国穆斯林的这种教派分化历史,其实是很短的,迄今不过300多年的时间。

  内地回回等族的教派分化大约始于17世纪末18世纪初。造成这种分化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有以下几个:

  其一,康熙二十三年(1684)海禁松弛,对外贸易开放,苏非派思想传入内地。为了对付抗清力量,清初一度实行严格的海禁政策。随着清军攻占台湾,郑成功之孙郑克{土爽}遣使赍降表至清军并雉发受诏,郑氏政权败亡,海禁已失去了意义。康熙二十三年十月,清廷宣布“弛海禁,但不得以火器出洋”。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方面的现象:一方面是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国的穆斯林商人和传教士大量进入中国内地,特别是那些神秘主义的苏非派教徒,在西北和西南广大地区到处传播他们的宗教主张,中国各地的穆斯林,接受了他们的宣传和影响,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教派。嘎的林耶大拱北门宦创始人祁静一,虎非耶毕家场门宦创始人马宗生和穆夫提门宦创始人马守贞,都是在这种条件下创立门户的。另一方面,由于海禁松弛,中国穆斯林远涉重洋朝觐天方的日渐增多。1950年甘肃省民委对临夏社会调查表明,清代康熙、乾隆以来,每年都有赴麦加朝觐者,有男有女,有老有少, 少则几人十几人,多则二三十人。仅八坊、阳哇山、扎藏、何家、东乡等地穆斯林,康、乾以来朝觐过麦加的哈吉就有百余人之众。这些哈吉们在阿拉伯地区接受了苏非派的学理,回国后进行广泛的传播。哲合林耶门宦马明心、虎非耶的花寺门宦马来迟,都是这样创建本门宦派的。

  其二,清代初期,由于实行停止圈地、鼓励垦荒、兴修水利、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等一系列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和措施,创造了100多年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中国的封建经济逐渐呈现出由战乱破坏到恢复和明显发展的局面。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的经济恢复和发展,与当时全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一致。特别是散布于全国各地的回族穆斯林,通过由元到明数百年的适应环境和惨淡经营,充分利用当时那种多民族大统一的局面,开田垦荒,安家立舍,兴修水利,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显露出很强的开拓进取的民族活力。他们的人口在繁衍增加,他们的居住地区在不断扩大。到乾隆四十六年(1781)以后,陕西渭河两岸,到处都有回回村庄,西安省城内回民不下数千家,甘肃东部,从宁夏至平凉千里尽系回庄;自天水、秦安、通渭、渭源、临洮、临夏、西宁至甘肃西部的酒泉、张掖,都是回民聚居的地方;云南东部的昭通、会泽、巧家,西部的大理、保山、剑川,都出现了回民村镇,云南已成为仅次于西北的第二个回民大聚居区;各大城市,如广西桂林、江苏南京、四川成都,都出现了回民聚居的街道,有大量的回回在那里生活。其他如撒拉族也大致相仿,到乾隆四十六年以后,他们已从以前的“六门八户”逐渐繁衍到6000余户、近3万人;居住区也从徒子的八个村庄扩大成循化的内八工和巴燕戎格(今化隆)的外五工,共计十三工(“工”是相当于乡一级的行政区划单位)。 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这些民族内部的封建生产关系也更加发展,阶级分化更加显著。大批农民因土地兼并而破产,土地大量集中到少数地主豪绅、寺院掌教、封建头人等手中。康熙年间河州知州王全臣在其所著《河州志》卷3中,记录了当时撒拉族土司的桩桩劣迹:“撒拉头目韩大用、韩炳,巢穴原在积石关外,最为豪强,近关居民,累受侵害。田房尽被霸占,甚至擅准汉民词讼,窥造之家稍可聊生,即商同地棍,捏词诬控,差役锁拿,被告之家不至破产不止。”这生动地说明,信仰伊斯兰教各民族内部的阶级压迫日益加重,广大穆斯林群众生活陷入贫困之中,社会斗争日渐尖锐。

  这种日益尖锐的社会矛盾和斗争,反映在宗教上,就出现了我们上面所讲到的中国伊斯兰教内部的教派分化。

  据慕寿祺《甘宁青史略》卷18记载:“至乾隆初,河州回民始有前开与后开之异。前开者先开斋而后礼拜也,后开者先礼拜而后开斋也。其始不知何时,然教至是分而为二。”前开之教(花寺门宦教派)的创始人是马来迟。他不仅从国外带回了苏非主义的虎非耶学理,也带回一部既简便又节省费用的《古兰经》选编本《冥沙经》,在一定程度上比传统的后开之教(格底木教派)加在农民身上的宗教负担要经一些,遂为广大穆斯林群众乐于接受,“一时翕然从之,前开之教愈盛。”到马明心时,他从西域带回一本《卯路经》,节目比《冥沙经》更简单,并且“入其教者皆有周济”,因此“附之者愈众,反盛于马来迟之教”。此外,据著名的哲合林耶经学家穆罕默德·曼苏勒·马学智所著《哲合林耶道统史》,我们也知道,无论是马明心还是他的弟子,都能自守清寒,他们穿着自织的粗羊毛褐衫,过着枵腹度日的生活,以打柴维持生活,却把教众奉献的钱财、衣物、食品转送给更穷困的群众,他们是一群真正的苏非派 “迭里威士”(苦行僧)。马明心反对向穆斯林强征天课,主张为教众念经不收经礼,过“尔麦里”(办道活动)时不宰牛凌晨设度大吃特吃,而以几碟干鲜果品简单地招待阿訇,提倡简化宗教仪式从事宗教革新。这一切实际上教反映了广大贫苦穆斯林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所以他的新教一经产生,立刻得到人们的欢迎和拥护,纷纷皈依他的哲合林耶教派。

  此后,由于封建统治阶级的分化瓦解,挑拨离间,拉一派打一派,使中国伊斯兰教派分化愈演愈烈,也发生过一些令亲痛仇快的大规模流血事件,为我们留下了痛心的记忆和血的教训。

  三、中国伊斯兰教派的理论分歧不大

  中国伊斯兰教派不可谓不多,但是我们却未发现这些教派之间有什么严重的理论分歧。正如前文中我们提到的,中国绝大多数穆斯林,无论是格底木、伊合瓦尼、西道堂,还是伊禅教派或门宦教派,他们都自称是逊尼派,教承认四大哈里发为正统,而且大都遵守大伊玛目阿布·哈尼法的教法。这就是说,在基本和教法学理论上,大家是大体一致的。他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既不是根本信仰的互异,也不是政治主张的不同,而主要是在宗教修持或具体的宗教仪式上存在一些差别。

  还是让我们举些具体实例来说明这一点。

  中亚地区影响很大的苏非派为乃合西板底耶,其第七辈“穆勒师德”(老人家)伊玛目热巴尼,是位久享成盛名的教义学家,曾著一部《买克吐巴特》。在这部书中,他把伊斯兰教的宗教功修分为四个梯级:教乘(舍勒尔提)、道乘(托勒格提)、真乘(哈格盖提)、超乘(买勒所提),后三级也统称为“道乘”。教乘是指穆斯林通过念、礼、斋、课、朝等宗教功课的完成,去敬主、拜主、畏主,最后到达接近和认识真主的目的。道乘则蝗旨通过修行办道、弃绝尘世、明心尽性等一系列修炼步骤,去返本还源,达到“浑然无人,心不纳物,唯物一主”及性与天道合一的境界。

  伊禅教派、门宦教派,一般都很重视道乘的修持,其中有的教派(如虎非耶和哲合林耶)是教乘与道乘兼修,有的教派(如嘎的林耶)只重视道乘修持。而格底木、伊合瓦尼等派,原则上也并不反对道乘之说,但仅将它看作是一种副功。特别是格底木教派,对门宦教派虽有异议,但却对各门宦教派中那些品学兼优者给予相当的尊敬,视其为“贤者”;对从国外来华传教的苏非派教徒的“圣墓”,也表示尊敬,届期去游坟,在坟前“接都阿”(祈祷),只是不主张为之修建拱北并搞拱北崇拜。

  马通先生在《中国伊斯兰教派与门宦制作史略》一书中,记载了伊合瓦尼创始人马万福提出的“果园十条”:不聚众念《古兰经》,只能一人念,众人听;不高声赞圣;不多作“都阿”;不探望拱北;不聚众念“讨白”(忏悔);不纪念亡人的日子;不用《古兰经》转“伊斯尕退”;不干“抬太卧尔”的“尔麦里”;主张对“豪空”用“省海勒”(手端);“尔麦里”要自己干,《古兰经》要自己念,别人代干、代念不行。这所谓的伊合瓦尼“十大纲领”,显然都是一些具体礼仪和办法,很难把它们认作是一些重大的宗教理论改革。

  至于说到格底木与伊合瓦尼之间的差别,更属细枝末节上的不同。如念经受酬(俗称“吃海底业”)问题,格底木教派的家庭举办纪念亡人的活动,一般穆斯林都将阿訇请至家中念经,包上一包或几包经礼(海底业)送给念经人;也有的直接把一包经礼送至清真寺,请阿訇到礼拜殿上念经;或在游坟时请阿訇在撤离上念经,送给阿訇一包经礼。从教民角度讲,这是替亡人施舍;从阿訇方面来说,也增加了一部分维持生活的收入。伊合瓦尼教派坚决反对念经受酬,理由是不应拿尊贵的《古兰经》当作谋生发财的工具;出钱雇人念经,雇人者、念经者、亡人都得不到安拉的回赐。所以,他们主张吃了不念,念了不吃,也就是说,阿訇到亡人家,如果吃了他家的饭,就是以普通人的身份出现,而不予念经;如果以阿訇的身份去念经,就坚决不吃丧家饭,也不收取任何形式的报酬。

  类似细枝末节的分歧还有许多。比如,丧葬上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为亡人举行站“者那孜”(站礼)仪式时,要不要脱鞋?在洗亡人时,是否在亡人身旁念《古兰经》的第二十章(塔哈章),念《塔哈》是否可使亡人避免蟒蛇?是否在人断气后,先举行传香炉的仪式,用香转水床一周,再将亡人移至水床之上去洗;还是先浪亡人并将其装入匣中之后再转香炉?亡人在生前撇欠斋、拜,无法还补,是用转经的办法还是用转钱的办法去补其所欠斋拜的罚金数目?坟坑内是否可以用书写经文的围坑布,能否在亡人尸体上放护胸“都阿”(祈祷词)?亡人亲属能否穿孝服、勒孝带、带黑纱?可否在亡人去世的当天及殡埋后的七日、四十日、百日、周年等搞纪念活动?又如,礼拜中的一个仪式是坐定,这时要念作证词,念作证词时要不要举右手食指来表示认主独一?接“都阿”后是抹一次脸还是抹两次脸?是否应强调男穆斯林留胡须,女穆斯林必须戴盖头?在所有这些问题上,格底木与伊合瓦尼的主张和作法均不相同。此外,伊合瓦尼还反对礼没根据的“副功拜”。他们认为,斋月里的“台拉威哈”,日食、月食、求雨的副功拜,都是有所根据的;除此之外那些定期的副功拜,如盖德尔拜、白拉提夜拜、登霄夜拜、殡埋亡者夜拜、开斋节夜拜和日拜、阿舒拉日拜、斋月最后一个主麻日拜等,都是没有根据的。这些无根据的拜功 “是异端而受禁止的,礼了它还有罪”。伊合瓦尼还从根本上反对作圣忌,理由是:“忌日”是指先人死的日子,给先知作圣忌、办周年,意味着开经求主饶恕先知穆罕默德,而穆罕默德是圣人,他不用我们为他开经去搭救他;作圣忌没有法律经的明文规定;作圣忌,又称过圣会,往往是聚众大吃一顿,浪费金钱。因此我们坚决主张取缔作圣忌。

  就列举这些吧。凡此种种所谓的差异,有哪些涉及到基本的宗教信仰呢?没有,几乎一条也没有。他们在宗教基本理论上,是没有重大分歧的。正因为他们都“既无学术上的理论,又无创造的主张。”所以有人甚至认为,严格来说他们都是不能称为派别的,不过是在末节形式上有点不同而已。这种断语虽有些偏激,但不无一定的道理。

  四、中国逊尼派中有什叶派影响

  中国著名回族阿訇王静斋(1879-1949),在本世纪20年代初,曾利用在埃及学习期间赴麦加朝觐。朝觐途中,与一波斯什叶派穆斯林同舟。相交之后,那位波斯穆斯林对王氏表现出一种特殊的亲近,引起王氏诧异,便询问其原因。波斯人说:“您不是中国的穆斯林吗?那么您当然就是我的同志了,怎么能不亲密呢?”王说:“全世界的穆斯林都是我们的同志,怎么能仅限于中国呢?”波斯人说:“不,我是什叶派,中国穆斯林也是什叶派,所以我们是同志。”静斋阿訇恍然大悟,遂向他详细介绍中国伊斯兰教是逊尼派而不是什叶派的证据。那位波斯穆斯林也大为惊骇,感到闻所未闻。 这位波斯穆斯林的认识并非绝无根据。清末著名史学家洪钧(1839-1893)在其所著《元史译文证补》第23卷中说:“大抵天方教在东土者,尽系阿里一派,所谓什叶教也。”此外,作者署名抱咫斋的《中国人种考原》一书中也认为:“中国今日通行之(伊斯兰)教,为阿里什叶派。”

  造成学者们这种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什叶派对中国逊尼派穆斯林的影响。中国许多很有威信的回族学者,如金吉堂、赵斌、王静斋等,对这种影响都曾予以承认。他们举出如下一些证据来说明这种来自什叶派影响的存在:

  经堂教育毕业的学员,要举行“穿衣挂幛”的仪式。所谓“穿衣”,即是穿绿色大衣。重绿色,正是什叶派的特点之一。历史上什叶派建立的法蒂玛王朝(909-1171),在中国被称作“绿衣大食”。

  在中国,主管教务的被称作伊玛目,呼经堂教育的学员为哈里发,这是扬伊玛目抑哈里发。

  传习经典多用波斯语文,如《虎托布》(圣谕详解)、《艾尔白欧》(圣训注解)、《古洛司汤》(真境花园)、《米尔萨德》(归真要道)、《候赛尼》(经注学)、《额慎麻{石亭}》(昭元密诀)等;沐浴、礼拜等各种举意词也多用波斯文(参见1982年10月北京市伊斯兰教协会印《中阿文乜帖》);日常宗教用语里,大量使用波斯语借词。

  注重《太服细勒》(经解),与土耳其等国穆斯林注重《古兰经》原文者不同。

  注重纪念阿里之妻法蒂玛。每年斋月十四日为“法蒂玛节”,也叫“女圣纪”,相传法蒂玛逝世于这一日。这一天,穆斯林妇女要收敛钱粮,设备饭菜,请阿訇念经祈祷,纪念法蒂玛;韭菜坪嘎的林耶甚至称法蒂玛为“罕格老母”;却从未见穆罕默德之妻赫蒂彻受如此尊贵的待遇。

  中国穆斯林命名多取“阿里”、“哈桑”、“侯赛因”、“法蒂玛”等什叶派崇敬的人物,而很少以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赫蒂彻等人命名者。

  掌教在演讲中,经常叙述阿里的战阵之勇,而对欧麦尔的赫赫武功却鲜有称道。叙及此,笔者记起,幼时在回族武术师的兵刃架上悬挂一柄*图形双尖宝剑,剑身两侧刻有经文,武术师视为家珍,轻易不准人动。据说,这是“阿里剑”,阿拉伯语为“祖勒飞卡尔”,原是穆罕默德从大天使哲布勒伊来手中所得,转送给阿里。阿里以之屡立战功,像雄狮一样勇猛。

  中国穆斯林接受穆尔太齐赖派八件著名的信条,称之为“八件教门原根”。这些信条于认主独一、知主公道、信圣人之后,还强调须认伊玛目,而且特别强调须认阿里及其十一代子孙为正道伊玛目。

  金吉堂先生还指出,中国清真寺的经常教育,各种课程具备,独无伊斯兰教历史。他推测,这一定是因为讲述教史须以巴格达的哈里发为正统,然后在叙事上方有标准,而这正是什叶派教徒所不愿承认的。

  当代回族学者冯增烈先生在《“格迪目”八议》一文中也曾提到两点:其一是格底木教派的阿訇们讲“瓦尔滋”时,有时也会提到“隐遁伊玛目”在逊尼派中的变种马赫迪,而“隐遁伊玛目”众所周知是什叶派的基本教义之一;其二是马卿伯所写的汉文译著《教款捷要》中,也曾将什叶派的十二伊玛目与四大哈里发并列,断为“具是正道的伊玛目”。

  总之,在中国逊尼派中,遗留着一些什叶派的习俗,有什叶派的某些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如前文中我们记述的那样,从唐、宋至元代,都有什叶派穆斯林到过中国内地,是他们将什叶派的教义、习俗带入另的。诚如庞士谦阿訇在《埃及九年》中所说:可能在很早的时候,从海道来到中国沿海一带的穆斯林都是逊尼派的阿拉伯人;从陆路来到西北的穆斯林都是什叶派的波斯人。后来年代久远,这些派别在中国的大地上逐渐融合并归于消失,于是便形成中国的逊尼派枣保存着什叶派一些习俗的逊尼派。

  在国外两个水火不容的伊斯兰教派,到中国却由和平共处进而到合二为一,这在世界伊斯兰教史上恐怕也是少见的。这说明,中国穆斯林的前辈们注重团结,不搞门户之见和无原则的派别纠纷。这正是历史上中国穆斯林的优良传统之一。
1

评分人数

    • 槛外人: 龙币 + 2 个 威望 + 1 点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槛外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槛外人 (槛儿)当前离线

UID
1386942 
帖子
24982 
主题
196 
精华
44 
积分
501312 
龙币
26705 个 
竞猜积分
30 分 
威望
230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9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24982 
精华
44 
竞猜积分
30 分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615# 发表于 2010-4-4 11:20 | 只看该作者 一「须臾」=2880秒(48分鐘)
一「弹指」=7.2秒
一「瞬间」=0.36秒
一「剎那」=0.018秒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槛外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槛外人 (槛儿)当前离线

UID
1386942 
帖子
24982 
主题
196 
精华
44 
积分
501312 
龙币
26705 个 
竞猜积分
30 分 
威望
230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9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24982 
精华
44 
竞猜积分
30 分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616# 发表于 2010-4-4 11:2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的穆斯林是什叶派还是逊尼派


一、中国伊斯兰教派是流不是源

  中国伊斯兰教的各种教派,追根 ...
DBSoft 发表于 2010-4-1 12:22



    老家有两个镇是回民乡,他们心齐,特团结,见识过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17# 发表于 2010-4-7 12:33 | 只看该作者 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但是,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而节日则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按照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写出了清明节的特殊气氛。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古代两首犀利的清明诗】


    网络红人“犀利哥”出现后,犀利一词迅即也走红网络。清明节马上就到了,不禁想起了历史上的两首极为犀利的清明诗。


一首是南宋江湖派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高翥的这首诗被收入《千家诗》,千百年来倍受青睐,许多人对之印象很深,如“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就曾言其幼年读了这首《清明日对酒》诗,甚为感动(见《谭嗣同全集》卷四《城南思旧铭并序》)。


  高翥原名公弼,字九万,号菊涧,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为南宋江湖派诗人之一,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著有《菊涧集》20卷。《四库全书》中收录他的《菊涧集》1卷。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中,也收有高翥的《秋日》与《晓出黄山寺》两首诗。


  关于此诗,还有个趣事:明代有人因争坟地大打出手,致死人命,有个文人将高翥的诗改换数字,便成了一首绝妙的劝谏诗:
  
  南北山头争墓田,清明殴斗各纷然。
  衣衫撕作白蝴蝶,脑袋打成红杜鹃。
  日落死尸眠冢上,夜归儿女哭灯前。
  人生有事须当让,寸土何曾到九泉。

另一首犀利的诗是北宋著名诗人、江西诗派开山之祖黄庭坚的《清明》: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千百年来,写清明的诗,浩如烟海,可车载斗量,其中不乏上乘之作。为何说高翥的《清明日对酒》与黄庭坚的《清明》最为犀利呢?


抛开其雅俗共赏、言近旨远等高超的艺术手法不论,单就这两首诗深刻的思想性,也绝非其它同题材诗歌可比。高翥的“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是何等的犀利啊,不仅在历史上对弥漫多年的有孝行而无孝心的形式主义有振聋发聩的警醒作用,对当今一直倡导的移风易俗亦有指导意义。黄庭坚的“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之语呢,也是神来之笔,对品质相距甚远者死后一样的结局提出了诗意的控诉,提醒人们应该怎样去面对历史,与高翥的诗同样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以及深远的社会意义。
1

评分人数

    • 槛外人: 龙币 + 2 个 威望 + 1 点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槛外人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槛外人 (槛儿)当前离线

UID
1386942 
帖子
24982 
主题
196 
精华
44 
积分
501312 
龙币
26705 个 
竞猜积分
30 分 
威望
230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8-7-9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24982 
精华
44 
竞猜积分
30 分 
在线时间
2965 小时 
618# 发表于 2010-4-7 23:00 | 只看该作者 此犀利非彼犀利哥啊,妙 纵使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五色风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五色风 (五色风)当前离线

UID
1232402 
帖子
35487 
主题
33 
精华
60 
积分
712447 
龙币
38005 个 
竞猜积分
61 分 
威望
247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8686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1-24 
最后登录
2011-1-27 

版主

帖子
35487 
精华
60 
竞猜积分
61 分 
在线时间
8686 小时 

619# 发表于 2010-4-8 08:56 | 只看该作者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要是酒后驾车,离九泉就不远了 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TOP

.modact{width:1px;height:1px;overflow:hidden;font-size:1px;color:#FFF;}.modact a:link,.modact a:hover,.modact a:active,.modact a:visited{font-size:1px;color:#FFF;} DBSoft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DBSoft (DBSoft)当前离线

UID
750472 
帖子
8772 
主题
131 
精华
99 
积分
178447 
龙币
12328 个 
竞猜积分
0 分 
威望
228 点 
阅读权限
100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注册时间
2003-7-21 
最后登录
2011-1-28 

论坛精英

 

帖子
8772 
精华
99 
竞猜积分
0 分 
在线时间
615 小时 
620# 发表于 2010-4-8 12:37 | 只看该作者 中国历代的俸禄


    “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相信诸位都听过,但古代官吏的“法定”收入也许不一定很清楚了。此番把历朝的俸禄拿出来看看,瞧瞧为官一年,究竟能进帐几何?


一、上古至秦汉

      商周时期官吏由贵族充任,各有封邑、禄田,无俸禄。至春秋战国始形成以粮食为俸禄的制度(包括封君守税),各国计算单位不同,如卫国用“盆”,齐、魏用“钟”,秦、燕、楚用“石”、“斗”、“担”等。秦统一后,废封地,确立以以粮食为俸禄的俸禄制。

      汉承秦制,西汉时从万石至斗食佐史,共22级(一说21级),采取的是给谷制。禄秩与实物发放数的对应关系是(下注部分官职俸禄前后有变动,不一一注明,仅作参考):

1)万石:三公等(名录不抄了,下同),月谷350斛(注:1斛=1石),一年4200石;

2)中二千石:九卿等,月谷180斛,一年2160石;

3)真二千石:诸侯相等,月谷150斛,一年1800石;

4)二千石:郡太守等,月谷120斛,一年1440石;

5)比二千石:光禄大夫等,月谷100斛,一年1200石;

6)千石:丞相长史等,月谷90斛,一年1080石;

7) 比千石:太中大夫等,月谷80斛,一年960石;

8)八百石:汉成帝时除,就六百石;

9)比八百石:谏大夫,俸禄不详,后除;

10)六百石:州刺史等,月谷70斛,一年840石;

11) 比六百石:博士等,月谷60斛,一年720石;

12)五百石:县长,汉成帝时除。

13)四百石:大县县丞、县尉,月谷50斛,一年600石;

14)比四百石:五官侍郎等,月谷45斛,一年540石;

15)三百石:次县长,月谷40,一年480石;

16)比三百石:五官郎中等,月谷37斛,一年444石;

17)二百石:县丞、县尉等,月谷30斛,一年360石;

18)比二百石:月谷27斛,一年324石;

19)百石:御史属等,月谷16斛,一年192石;

20)比百石:不详,后除;

21)斗食:月谷11斛,一说每日1斗2升;

22)佐史:月谷8斛,另一说佐史也并入斗食中。


      东汉时禄秩变化不大,从万石到斗食佐史共17级(或16级),但给付方式改成半钱半谷,东汉延平中定制,中二千石月钱9000,谷72斛;真二千石月钱6500,谷36斛;比二千石月钱5000,谷34斛;千石月钱4000,谷30斛;六百石月钱3500,谷21斛;四百石月钱2500,谷15斛;三百石月钱2000,谷12斛;二百石月钱1000,谷9斛;百石月钱800,谷4斛8斗。另外,两汉的节日赏赐实际上成为常俸外的加薪,如《汉官仪》中记载仅“腊赐”一项为:大将军、三公各钱20万、牛肉200斤、粳米200斛,特进、侯15万,卿10万,校尉5万,尚书3万,侍中、将、大夫各2万,千石、六百石各7千,虎贲郎、羽林郎3千。《通典》记载在立春之日赐文官司徒、司空帛30匹,九卿15匹,武官太尉、大将军各60匹,执金吾、诸校尉各30匹。



二、魏晋南北朝

      曹魏时发放粟米为俸禄。至西晋实行占田制,按官品各地分别授予职田和谷帛,授田标准为:一品50顷(每顷100亩),二品45顷,以下每品递减5倾,至九品10顷,各食其租。此外,《晋书》中记载禄秩有:

1)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食奉日五斛。太康二年,又给绢,春百匹,秋绢二百匹,绵二百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十顷,田驺十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2)特进品秩第二,食奉日四斛。太康二年,始赐春服绢五十匹,秋绢百五十匹,绵一百五十斤。元康元年,给菜田八顷,田驺八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3)光禄大夫与卿同秩中二千石,食奉日三斛。太康二年,始给春赐绢五十匹,秋绢百匹,绵百斤。惠帝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

4)尚书令,秩千石,食奉月五十斛。太康二年,始给赐绢,春三十匹,秋七十匹。绵七十斤。元康元年,始给菜田六顷,田驺六人,立夏后不及田者,食奉一年。

5)左右尚书仆射,食奉月四十五斛。

南朝宋、齐大致与晋略同。梁天监时,定一品秩万石,二、三品秩中二千石,四、五品秩二千石。但所给钱谷却任意。陈时稍敛。

北魏初期官吏无俸禄,任其搜刮。至孝文帝改革,始行俸禄,从每户征调帛3匹、谷2石9斗作为百官俸禄,地方长官按户给俸,多少不一。实行均田制后,地方守宰授给公田食租,刺史15顷,太守10顷,县令、郡丞6顷。

北齐按官品给俸禄,计量单位改为布帛的匹,一品岁秩900匹,从一品800匹,以下以百匹等差,至从三品400匹;四品240匹,以下以40匹等差,至从五品120匹;六品100匹,以下以20匹等差,至从七品40匹,再往下以4匹等差,到从九品24匹为止。另外事繁者可增加1/4的俸禄,闲者将减少1/4。给付方式:一分为帛,一分为粟、一分为钱。地方长吏各分上中下三等九级(按户口多少):州刺史从300匹至800匹不等,郡太守从220匹至500匹不等,县令从50匹至150匹不等。

北周复古于周礼,改品为命,禄秩上从下士(正一命、一命)每年125石,历经中士(正二命、二命)、上士(正三命、三命)、下大夫(正四命、四命)、中大夫(正五命、五命)、上大夫(正六命、六命),每级加倍,至上大夫为4000石。再往上则卿(正七命、七命)6000石、孤(正八命、八命)7000石、公(正九命、九命)万石。


三、隋唐

隋制以粟为禄,京官:正一品900石,以下以100石为差,至正四品300石;以下按50石为差,至正六品100石;以下以10石为差,至从八品50石,于春秋二季发放。食封者及不管事者、九品官皆不给俸禄。外官俸禄为:大州620石,以下按40石为差,九等至下下为300石;大郡340石,以下按30石为差,九等至下下为100石;大县140石,以下按10石为差,九等至下下为60石。后来公卿以下又各给职田,一品5顷,以下按50亩为差,至九品为1顷。

唐时俸禄分土地、实物和货币三种。其中土地分永业田和职分田。永业田按爵、勋、品级授给,不收回,可传子孙,亲王10000亩,正一品6000亩,从一品与郡王5000亩,正二品与国公4000亩,从二品与郡公3500亩,县公与正三品2500亩,从三品2000亩,正四品与侯1400亩,从四品与伯1000亩,正五品与子800亩,从五品与南500亩,六、七品250亩,八、九品200亩。(以上均为职事官,勋官为60-3000亩不等。)职分田则为在职时可享用其租,作为俸禄一部分,按品级给,一品12顷(1200亩),二品10顷,三品9顷,四品7顷,五品6顷,六品4顷,七品3顷50亩,8品2顷50亩,9品2顷。实物方式的俸禄为唐初所定:京官正一品700石,从一品600石,正二品500石,从二品460石,正三品400石,从三品360石,正四品300石,从四品260石,正五品200石,从五品160石,正六品100石,从六品90石,正七品80石,从七品70石,正八品67石,从八品62石,正九品57石,从九品52石。中间经过变化,到开元年间合为货币形式,按月发放,各品级给付额度是:

一品月俸料8000,食料1800,杂用费1200,防閤20000,总共每月钱31000;

二品月俸料6000,食料1500,杂用费1000,防閤15500,总共每月钱24000;

三品月俸料5000,食料1100,杂用费900,防閤10000,总共每月钱17000;

四品月俸料3500,食料700,杂用费700,防閤6667,总共每月钱11567;

五品月俸料3000,食料600,杂用费600,防閤5000,总共每月钱9200;

六品月俸料2000,食料400,杂用费400,庶仆2500,总共每月钱5300;

七品月俸料1750,食料350,杂用费350,庶仆1600,总共每月钱4050;

八品月俸料1350,食料300,杂用费300,庶仆600,总共每月钱2550;

九品月俸料1050,食料250,杂用费200,庶仆400,总共每月钱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