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海国际酒店:广州市纪委书记详解公务车安装GPS内幕 “广州20万辆公务车是误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02:13:14
广州市纪委书记详解公务车安装GPS内幕 “广州20万辆公务车是误传”
2011年02月26日 15:14:37  来源: 羊城晚报


约见本报评论员详解公务车安装GPS内幕,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说 “广州20万辆公务车是误传”

苏志佳

何龙一篇评论引出一场官员与批评者的良性沟通
高端访谈
●公车私用费用高,解决不好问题大
●谁敢“动手脚”,就将受惩罚
●公车无隐私,监督要透明
●市民可否“随手拍”?纪委从来不排斥
“我看了你的‘龙眼碌碌’(羊城晚报评论专栏),文笔很犀利、很到位。”昨天上午9时,广州市两会政协会场,广州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握着羊城晚报编委何龙的手说:“谢谢老何对公务车治理的关注。”
24日晚,苏志佳从《羊城晚报》上看到何龙撰写的评论《苏副书记的部分看法值得商榷》(见半样图),当即表示想约谈何龙,聊聊广州公务车管理的事。
约谈时间定在昨天上午9时整,何龙提前半小时赶到座谈地点。此时,广州市纪委副书记严翠芳已早早到场。十几分钟后,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苏志佳也提前赶来。上午10时,他要出席本届市政协闭幕大会。
一个半小时的专访座谈,苏志佳解释了广州公务车管理的历程,以及坊间对公务车数量的误传,并透露了今年推行公务车安装GPS系统的详细规划……座谈结束时,苏志佳言辞恳切地表示,希望今年的广州公务车治理举措可得到公众、传媒及机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并愿意接受来自四面八方的建言献策,市纪委将认真倾听、广纳雅言,把公务车管理得更好。
十几年治理公务车不了了之
广州悄然试点今年重拳出击
羊城晚报:公车私用问题一直存在,市民意见也很大,为什么今年这么大动作治理公务车?
苏志佳:非常感谢羊城晚报和老何(羊城晚报编委何龙)对此事的关注。公车管理问题,多少年来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上个世纪90年代,就有很多老百姓反映这个问题,当时已经想解决了。
政府多少年来一直想解决这个事情,探索各种解决方式,由于各种原因,总的进度不是太大,后来不了了之,但老百姓的关注关心没有停止过……市两会上,我把一些想法与韩志鹏委员作沟通。实际上,广州市一直很关注这事。
什么情况下有了公务车安装GPS的管理办法?是前年,我与几个同志到黄埔区调研,公车问题反映比较多,公车费用也确实太高。就准备大家一起来做个试点,但一个区太单薄了,尤其市级单位要带起这个头,所以就选择了积极性很高的财政局和城管局。前年谋划,去年试点,今年就做了部署。实际上,现在老百姓最多意见就是公车私用,造成很大一笔浪费,也不廉洁。
广州廿万辆公务车是误传
总算起来也只有约三万辆
羊城晚报:这是目前的准确数据?有数据说广州公务车是20多万辆,还说是保守估计。1万辆与20万辆,差很远啊。
苏志佳:百姓误解了。《人民日报》也说了这事,这次治理所涉及的公务车数量才1万辆左右。
羊城晚报:1万辆?就广州市?包括花都、增城吗?
苏志佳:广州市的,各区都包括了。这个数是比较准确的,黄埔区才300多台,十个区就3000多台。如果市级单位再算起来,就是1万台左右。还有其他企事业的,我们先管住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的接下来再琢磨。执勤执法的就不在这个之内了,还有救护车什么的。一般来讲,老百姓对这方面的反映不是太强烈。主要是我们公务员上下班的车反映得比较多,那些执勤执法的车,还有救护车、抢险车,以及皮卡、中巴大巴那些,接下来再说。
羊城晚报:换言之,今年仅给1万辆公务车安装GPS?那这个数据应广而告之啊。
苏志佳:对!就1万辆,不知道20多万辆是怎么算出来的。
羊城晚报:我们第一次看到这数据是在微博上,好像也是从内部开会上透露出来的,说估计有20万辆,那么再乘以2500(当时说每辆车GPS的安装管理费),这样算出第1年就要花费5亿多元。如果按您说的每辆3000元,花费就更厉害了。
苏志佳:我注意到了,有媒体推算出广州公务车大概也就3万辆左右。为什么能算这么准确呢,就是根据亚运会期间公务车50%要封存,达1.5万辆。至于20多万辆我也搞不清楚,我看你们也引用了这个数嘛。按3000元一辆,就要花6亿多元了(笑)。
羊城晚报:对啊。有人说广州不愿公布公务车数据,所以还用保守的数字这样说。所以,信息公开很重要。
苏泽群:广州市公务员不到7万人,怎么可能有20多万辆公务车呢?不可能。所以,那天去黄埔区就打算试点,试点有过程,现在1年多了嘛,当时我们说了,要解决公务车问题是个难点,涉及各方面。去年在启动部署前,他们到全国各地调研,大家都有不同试点,都想解决这个事情。
启动强大监控后台警戒
公车私用不敢“动手脚”
羊城晚报:对公务车治理,各地都有不同的做法。
苏志佳:不同的做法,不外乎就是一个货币化,也有装GPS的。货币化就是给钱,把车拍卖了。完了就一刀切,公务车没有了。但现在看来,这么做最大的难点在于,补多少钱。补多了,老百姓肯定有意见———补那么多钱给公务员。但少了,公务员又觉得履行公务不够,影响了积极性。而且,国家一下子拿出这么大一笔财政出来,也不容易。
所以,这个事有些地方一直在做,但又衍生出一些新矛盾。例如,上级单位货币化后,想到外面办事,或者到下属单位办事,就要对方派车来了。而下属单位肯定愿意的,哪个部门都希望得到上级部门的肯定嘛,都会派车,这又派生出一些新问题。还有的就是安装GPS,光是GPS,我觉得也不能解决问题。
羊城晚报:听懂技术的朋友说,GPS改动起来很容易,比如动点手脚什么的。那黄埔在试用过程中,有没有发现有人“做手脚”?
苏志佳:现在不敢。因为做手脚的话,那个人也是很蠢的,屏幕里面知道的嘛,实时监控的嘛,为什么突然车没有信号了?这个系统是我们经过反复比较研发出来的,专门管公务车的。
羊城晚报:要是他说,出故障了或者其他意外怎么办?
苏志佳:不会。我们试过有个领导,亚运期间不是有那个call机嘛,他不知道,就把call机放到车上,影响信号了,就追踪不到这个车了,我们马上就跟他联系,当即就可以检视出来。只要这个车一下子不在监控,系统自动会报警的,而且也会自动发信息给管理人员,管车的人马上会跟车主联系。
GPS安装成本不到半年收回
且看这笔账如何钱出钱入
羊城晚报:那(省钱)有没有具体的数据?
苏志佳:目前从试点情况看,还是比较好的,节省经费约1/4。现在广州市每台公务车每年的费用大概是2.5万元到3.5万元,这样一算,一台车一年可节省7000元左右。这还没有计算,非公使用要给钱的部分。黄埔区大概300多台公务车,每台装这个GPS系统要3000元左右。
羊城晚报:包括管理费用?
苏志佳:对。其实,一台车每月管理费才50元。包括后台管理费什么的,3000元是一次性投入的费用。这样的安装成本,不到半年就能收回来。而且,装这个系统,是在财政局从原有的每年2.5万元到3.5万元的预算费用扣除的,不是另外拨款拿一笔钱来装。
羊城晚报:预算里面的。
苏志佳:我说的都是留有余地的,他们一台车按照试点价值测算,节省7500元,我就说7000元,说装GPS要2500元到3000元,我就说3000元。什么事情都不要一开始估计过高,什么事都要留有余地嘛(笑)。包括刚才的数字,广州市这次要装GPS的机关,包括参公管理的机关单位,大概1万台左右。这个数就比较准确了。
接下来就是要招投标了,黄埔区的软硬件设施都进行了招投标,完全是政府采购。那么,社会上、媒体又说,可能又出现一条产业链啦,采购啦之类的。其实,我们从一开始就立足于廉洁工程,按照这个招投标法,设备的采购、系统的研发等等都应该重新招投标。这样就比较稳妥。所以,现在费用方面就可以算了,一万台,3000元一台,费用就是3000万元。
羊城晚报:终端设备贵不贵呢?
苏志佳:终端不贵,终端就是GPS。我们估计,后台加培训,不会超过200万元。现在后台的设备有一部分主要是用我们原有的设备,不需要另购设备。
羊城晚报:人力呢?区里面的监控人呢?
苏志佳:监控后台就在纪委,现在的系统不需要很多人。
为什么要研发?里面就有可以自动统计的系统。比如,在周六周日,如果公务车发动了,马上会发警告,说公车私用了,说明你马上要办手续。当然,广州市的公务员经常要加班加点,周六周日你可以用,但是要经过批准,公务没问题,私用要在批准后付钱。只要你是私用,系统自动生成用车走了多少公里,按公里收费,系统在黄埔区应用已经比较成熟了,所以科技管理,也代替了很多人手。
公车管理能否借助“随手拍”?
市纪委从来不排拒民间监督!
羊城晚报:苏书记,我们换个思路探讨,假如不装GPS,能不能有其他更好的方式?比如说,现在全民都用手机,如果放开让老百姓监督,看到有标识的公务车在不该去的地方,手机拍了放上微博什么的,这种监督思路行不行呢?
苏志佳:有建议说,让公务车喷上标识。(上世纪)90年代初时,有过这种先例。后来为什么不能做呢?派生出另一个问题,公务车好像就是特权的意思,为什么不能与老百姓一样?交警有时候执法,一看就会说,哎呀,他们是公务的,所以又特别提供一些方便。那时候,有些公务车在车头写着公务用车的,后来上面发通知说,全部取消,写着公务用车就派生出一个特殊阶层。都是汽车,为什么你要标公务用车。
羊城晚报:公车去了不该去的地方,大家拍了,这车主、公务员就必须解释。发动大家去监督。它跟违章不一样,违章是警察执法,而这个是公众监督。
苏志佳:这是有一定积极因素在里面的,这种民间监督,我们始终都在运用,我们从来不排拒民间监督。目前做的这个系统,主要是内部的。
想要隐私就不要公车私用
惩戒加重是未来监管方向
羊城晚报:公用是原则,私用是例外,例外也纳入监控的范围,不是没有隐私了?
苏志佳:没有隐私?每个人都有隐私,你有隐私,不要用公车。但是我说,作为公务员,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组织上有规定,隐私不能超出这个范围,违纪违法的肯定不能做。有些地方是老百姓能去的,公务员不一定能去,隐私必须排除这个才能成立。
通过规范和收费,让我们公务员进一步确立公车公用的观念,确立廉洁从政的概念,这个才是最主要的。
羊城晚报:中国的观念跟西方观念不一样,西方的观念是假设人性不是本善的,是自私的,是恶的,必须要有很多的制度来严密监控,在这个严密监控下不敢去做这个事情,自觉是不可靠的。
苏志佳:对,自觉是不可靠的,都有个规范行为约束才行,所以我们花了很多时间来研发这个系统监督。
羊城晚报:如果惩罚太轻,往往起不到威慑作用。在公车惩戒方面,我觉得惩戒的级别要提高,我知道某国前总理,搭公机去看自己女儿被别人发现了,差点下台了,这种威慑才会有作用。
苏志佳:慢慢向理想过渡,大家有这个共识。目前我们的认识水平不一定很准确,至少这三个方面是个进步。有了进步,看好了看准了我们就开始推。我跟他们说,在公务员队伍里面首先要教育大家,让大家接受这个系统,没有这个机器是不行的,为什么说要有好的环境,好的公务员环境,大家要接受认同,除了领导干部认识外,还要灌输宣传,让他们也明白这不但是监督而且是保护。有的公务员说,“我本来很正的,但大家老是非议我。”那现在有个保护,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老百姓知道,组织上也知道。公车私用给钱,公用保证你公用,这条我们是要立足的。
违规公车私用将如实公布
没有好的效果一切都是零
羊城晚报:GPS毕竟是机器,机器没有思想,会不会有一整套具体设立惩罚的措施?
苏志佳:凡是发现在机器“做手脚”的,人为地干扰GPS运作的,都要严加惩处。制度当中把这个规定下来,你开这个车的事后必须保证GPS功能是正常的。如果是GPS不正常,作为制度当中惩罚的一条。单位不加强管理老是出漏洞也会做责任追究,分管的领导也要被追责。
羊城晚报:那以后会不会将违反规定之事公开公布?
苏志佳:有!有!这个我觉得要循序渐进,肯定越公开越好,越透明越好。我们觉得,首先是从领导班子开始,这也是探索。有序比较好操作。这个公开,我们纪委是肯定知道的,而且我们发现违纪,肯定要反映到单位里,反映到班子成员间,上级单位都知道运作情况如何。比如,将中层干部在整个单位里面公布,今年用了多少汽油?走了多少里程?轨迹怎么样?大家一清二楚。明明周六周日你没有公务,你跑到从化泡温泉一看就知道怎么一回事。
羊城晚报:比如我是财政局长,自己是最高长官,谁批准?
苏志佳:主管领导,一把手。现在测算,市管干部人比较多,但真正纳入我们党政机关的就不到1000人。现在监控机构就设在党风廉政建设室,目前不用增加编制。刚才我说了,刚推进的时候首先要教育好,公务员如果没有这个自觉性比较糟糕,同时我觉得这个系统正在探索,一开始不可能十全十美。
羊城晚报:试点有黄埔区、市财政局和城管局,这三个试点目前显示的效果都比较成功?
苏志佳:大家都说好。比如公车私用,做得比较好。举个例子,财政局局长,周六周日把车放在车库里,不动的了。接下来,我们会展示三个试点单位的系统运作,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实事求是。春节时,我问黄埔区公车私用的情况,他们说大为好转,以往公车都被用来走亲戚,今年春节300多台公务车除了个别通过批准用作探亲外,大都放在车库里。现在都是设想设计,也不能估计过高,最终还是要看最后结果才行。
没有好的效果一切都是零。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朝方 郭尧 吴彤何裕华 图/刘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