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铁龙c4l 2016销量:15 后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20:05:12
北京大学出版社 |土豆网
科学松鼠会 为您呈现
世博会的科学传奇赵致真 著


',1)">«第十四章
第十五章:
后记
这本书是我为电视系列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撰写的文字稿。
2008年,我和《科技之光》的伙伴们曾制作了电视系列片《科技与奥运》,相比之下,深感中国公众对世博会的热切和熟悉程度远远不及奥运会。其实世博会才是人类历史上真正的“大戏”,对文明进程的影响无与伦比。我们很想通过自己的劳作,增进公众对世博会的了解,并让中华民族的两大盛事在我们的屏幕上珠联璧合、好事成双。
另一方面,从科普的眼光看,人类近百年的每项重大科学发明和进步,几乎都在世博会留下了脚印,世博会为近代科技史提供了一个难得的现成框架。回顾160年间世博会的历史,就是在重温近代科技的编年史。
电视片取名《世博会的科学传奇》,这里“科学”的概念应该是广义的。我知道1883年美国科学促进会副会长罗兰便在著名演讲《纯科学辨》中声称,“电灯、电报都不能叫做科学”,“一个厨师创造一种新的佳肴,并不能因此而获得化学家的称号”。但他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和狭隘了。全世界至今仍公认爱迪生、贝尔、马可尼、莱特为人类历史上的科学大师。因为纯科学如果不从象牙塔中走出来并转化为生产力,将永远不能造福人类。这本以世博会为主线的“科技史”也许更像“发明史”和“工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将书名取为《造物记》,应该是再恰当不过的。
前年写《科技与奥运》,基本没有超出力学的范围。这次涉及如此众多的领域,贯穿整个世博会的历史,一动笔便发现大大低估了它的难度。从写稿到成片,统共只有一年时间。我恍然回到了青年时代“舍生忘死”的高考阶段,但这次要考20多门功课。多亏了互联网,使我能轻易进入国外各类档案馆和图书馆查阅第一手资料,下载的文件足足超过了一个T。仅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大部头著作PDF版就有100多本。过去也经常为突击写文章而熬通宵,但这次却是连续一年,每天熬到深夜两三点。多亏妻子全身心帮助查找资料和做视频的场记。我们在自家两面墙上挂了一张3米长、1.5米高的塑料布,制成一幅巨大的表格,横栏列出历届主要世博会,竖栏列出蒸汽机、航海、火车、汽车、电气等不同选题,上面逐渐贴满了繁星般的几千个小纸条,记载着不同世博会上的不同事件。每天早晨起床,我们各守一台电脑做自己的事,终日说不上几句话。常常到了夜间11点才打开房门,驾车到长安街遛一个来回,算是出去放风,接着继续工作到深夜。
至于如此吗?20集电视片文稿统共也就12万字。平均半个月才写一集。但对于我来说,虽然科技史不算陌生,写起文章却是两码事。半小时电视节目的容量有限,却必须简要勾画出一个领域的大体轮廓,哪些该写哪些不写,哪些详写哪些略写,都需要反复斟酌和权衡,并且用世博会来贯穿。科普的大忌是知识“硬伤”,弄不好会“谬种流传”,但用“急就章”来搞研究和做学问又实在很矛盾。一年里我的阅读量差不多超过了十几年的总和。如果要开列参考文献的话,这本书的厚度将增加几十页。遇到“经史互歧”的地方则需要认真比较和择善而从。譬如1851年伦敦世博会究竟有多少展品,这应该是个极重要又很简单的问题,但查阅的文献中,有说一万多件,有说十万多件,有说百万多件。发电子邮件去询问则各有各的权威出处。最终和水晶宫基金会研究人员交流,结论是当年许多展品因晚到而未入册,有的则重复登记,但总数至少在十万件以上。再譬如埃菲尔铁塔究竟多少台阶,连其官方网站的文章都有1665阶和1710阶两个版本。为弄清一个数字也许花费一星期,读者却只会一扫而过。许多媒体都异口同声说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上展出了莱特的飞机和马可尼的无线电,然而莱特和马可尼都压根没参加这次世博会,其中原因又究竟是什么?文章里常常只能写一个“线头”,但却必须弄清楚整个“线团”,每当被难题卡住,一天就写不了几百个字。这样的投入产出比是很“不合算”的。虽然我尽量追求严谨,相信仍难免会有疏失和差错,只能就正于各位读者了。还有一大遗憾是,我已经花费许多时间研究了医学、农业、化工、冶金、生活、文具、武器等内容,却因来不及在世博会前完成而只好忍痛割爱。
好几位朋友都提醒说,现在已经是“全民娱乐”时代,还为了科普如此殚精竭虑,值得吗?但各人有各人的活法,我仍以自己的名字落在中国科普作家的户籍上为荣,并决心从一而终。披览近代科技史时我常常废书而叹,并从中窥见一些“大国崛起”的真正奥秘。不懂得历史的人永远是个孩子,任何未来学家首先是历史学家,而科技史也许是比政局变迁和皇族家谱更重要的历史。我希望这部电视片和这本书能有助于开阔青少年的眼界和心胸,在成长道路上多一些奋发和进取,在知识结构中多一些科学和人文,在精神食粮中多一些铁质和钙质,并能更清楚地看懂今天的世界。有人感慨中国的土壤不适合科普作品生长,其实科普本身应该是一种土壤,让国家栋梁和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种子发芽。今天的文化土壤不能再被“娱乐”和“拜金”进一步“盐碱化”了。
对于自己这本书我非常珍视。记得有篇文章说,假如地铁中三分之一的人在看书,这个民族一定强盛。我憧憬着中国会有那么一天。想到也许某个孩子某天读了这本书后,能得到一点有益的滋养,我的心中就充满了幸福的感觉。
深为负疚的是,2009年3月29日,我的小孙孙降生到这个世界,由于爷爷、奶奶忙着写电视,没有给他应有的关爱和照顾。但我们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创造一个更好的世界让孩子们来生活。
无限温暖的是,98岁的老母亲每天都要询问我工作的进度,这是最大的激励和鞭策,两个妹妹精心照顾母亲使我免除了后顾之忧。
感谢交通银行为电视片提供资金,这是2008年摄制《科技与奥运》之后我们的第二次合作。交通银行作为上海世博会的全球合作伙伴,特别强调“社会公民”意识。没有交通银行慷慨解囊我们将有翅难展。
感谢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盛亦来主任和专题部王广令主任,由于我们的共同策划,使这部电视片得以顺利启动并最终播出。
感谢武汉广播电视总台吕值友台长,选各路精华为骨干,倾全台力量做后盾,这部电视是我们前后两任志同道合的见证。
感谢15年来卧薪尝胆、奋斗不息的《科技之光节》目组。去年拍完《科技与奥运》后几乎兵不卸甲,旋即投入了本片摄制。这是当今中国独一无二的优秀科普电视团队,《世博会的科学传奇》是她15岁生日时回馈社会的礼物。
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本公益性的科普读物,本书的策划编辑、作家方希投身出版界自然别具只眼,编辑秦雯付出了诸多心血和劳动,我唯一的希望是不要让她们“费了功夫又赔钱”。
感谢香港城市大学原校长张信刚和中国科协常委张开逊为我作序,情同昆仲,谊兼师友,两位兄长勉励的话是我永久的珍贵纪念。
感谢上海市科协两任副主席陈积芳、俞涛和上海科技界、新闻界的朋友们,无论电视片和书,只有在世博会举办地上海产生影响,才算一槌打在了鼓心。
还要深深感谢中国科协书记处书记程东红、普及部长王可和其他科协领导。中国科协从来是《科技之光》天然的呵护者和扶植者,又将这部电视片纳入全国重点科普项目。
最后要特别感谢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周光召先生,在夫人患病的困难时刻,周老仍然为我们题写片名,15年来《科技之光》时时从周老身上感受到深沉而含蓄的力量。
谨以科普系列电视片《世博会的科学传奇》和本书《造物记》献给2010年上海世博会。
赵致真
2010年4月5日于北京
© 2010科学松鼠会      Powered byWord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