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注册论坛:谁最会打仗:毛泽东曾破格提拔粟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1:11:32

谁最会打仗:毛泽东曾破格提拔 让粟裕当一把手

   非常之人常有非常之事。

    和平年代,一个教授或许就是一个熬过年限,白发苍苍手捧聘书激动得发抖,暗叹“多年的媳妇终于熬成婆”的人;一个将军或许就是一个等到了年龄,军中同辈逐渐退出舞台,自己终于熬成了“鹤立鸡群”的人。

    然而,战争是你死我活的争斗,论资排辈其实就等于喝河北的三鹿奶粉,变相自杀。

    刘邦是个流氓草根皇帝,“好酒及色”,坏毛病不少,却有个最大的好处,颇懂用人之道。

    韩信不过是项羽那边郁郁不得志,开小差溜号出来的无名小卒,与刘邦的亲密老战友,参加过创建“革命军队与根据地”的曹参、樊哙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资历”比,几乎不值一提。

    但刘邦采纳“月下追韩信”的萧何的建议,将这粒埋没的金子从沙堆里刨了出来,郑重其事筑坛拜将,是为统领全军的大将。虽然“一军皆惊”,刘邦却因此打败了不可一世的霸王项羽,挣了一份可以向父亲刘老汉夸耀的四百年好“家当”。

    毛泽东和刘邦的眼光、气度有得一比。

    他从战争实际需要出发,将华东野战军的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负责,是一个非同一般的举措,也是对论资排辈的又一次无情摈弃。

    毛泽东和粟裕两人都是命运的宠儿,青睐他们的历史老人,最后分别给了他们一个“知人善任”与“不负所望”的全优考核结论,成为“君臣相得”的又一典范。

    华东野战军(三野)的司令员陈毅坦诚地说,在华东野战军的军事斗争中,他主要是依靠粟裕进行战争的指挥工作,而他自己可能更多的是起了一个政治委员的作用。①  陈毅的长子陈昊苏回忆说:“父亲自己说过很多次:'我很多情况只发挥一个政委的作用,军事指挥就是粟裕。'”① 他的小儿子陈小鲁也说:“父亲更多扮演政治家的角色,他建立根据地,有统战才能、外交才能,他能整合军队。军事方面,华东野战军最强的是粟裕,战斗都是他负责。”②

    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则说:“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的光辉战绩,在战役指挥上,粟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这是第三代全军最高统帅部给予粟裕的正式“优等”考核结论之一。

    关于战役指挥,《中国大百科全书》做了详实的阐述:“方面军、集团军(军)指挥员及其指挥机关对所属部队战役行动的组织指挥。主要是根据战略方针、意图(按:就方面军而言,指国家最高军事当局对军事战略行动的筹划)和受领的任务以及战区敌情、地形等情况,定下决心,制订战役计划,确立所属部队的任务和部署,组织协同和保障,掌握和使用战役预备队,指导重要战斗等。”

    因此,作为一名战役指挥员,不仅必须制订作战计划,分配作战任务,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在战役上定下决心。

    同时,战役指挥员还必须在战役过程中不断预测、创造和抓住战机。

    实际上,战役过程是动态的,如同午后的火烧云,瞬息万变,新的情况不断涌现。绝不会是一潭平静的死水,按地图上的计划那样四平八稳发展。

    这就需要战役指挥员,能从各种变化的情况里,及时预测和分析出正确的战役走向,以引导后面的战役指挥。

    因此,战役指挥员指挥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战役的成败。

    方面军(野战军)、集团军(军)的战役指挥,一般为正职军事指挥员负责。

    解放战争期间,毛泽东在四个大战略区设立的野战军,其实就是战略方面军。其负责战役指挥的人分别是:第一野战军(西北野战军)彭德怀,野战军司令员;第二野战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刘伯承,野战军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华东野战军)粟裕,野战军副司令员(后任代司令员);第四野战军(东北野战军)林彪,野战军司令员。

就是这四个呼风唤雨的“牛”人,各显神通,把蒋介石“固若金汤”的“铁桶”江山搞得七零八落,土崩瓦解,最后“无可奈何花落去”,蒋介石香甜的金陵春梦也戛然而止。

    他虽不曾和李后主一样“垂泪对宫娥”,却也狼狈万分地逃出大陆,委屈龟缩在台湾孤岛上,风晨雨夕,背诵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去了。

    四人中,只有粟裕是负责战役指挥的唯一副职,在当时可谓绝无仅有。毛泽东麾下的“雄兵百万,战将千员”里,找不出第二个例子。

    同一时期,西北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赵寿山,中原野战军副司令员陈毅、李先念,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高岗、吕正操、周保中、萧劲光,都只有协助司令员战役指挥的权力,而无独立的全军战役指挥权。其中有些副司令员的工作重心主要还在兼任的其他职务,因此更多的是一种荣誉而非实职。

    不仅如此,战役指挥交给粟裕负责这一命令,后来还得到毛泽东的再次明确。

    1949年3月,他安排粟裕担任华东局常委(书记饶漱石,副书记陈毅、康生)的同时,还特别指定并非野战军司令员的粟裕分管军事。①

    如果对这一特殊的指令缺乏足够的震惊和认识,那么同样再看看同时期其他中央局的军事主管,也许就大不一样了。他们分别是: 西北局彭德怀(书记)、东北局高岗(书记)、华中局(中南局)林彪(书记)、西南局刘伯承(副书记)。

    以上四人,除东北局这时已是和平区域,高岗的东北局书记也不需要打仗,更多的是守成的“看守内阁”之外,其余三人,都是与粟裕一样尚有“平天下”任务的野战军司令员。

    因此,如果只机械地从副司令员的级别形式,而非负责战役指挥、分管军事的实质看待粟裕,往往便在表象与实质之间迷糊,自然会得出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的结论。

    1955年的元帅授衔以及由此诠释授衔存在即合理的观点,大概就是很好的例子。

    毛泽东这一安排,在中外军事史上十分罕见,不过也有惊人相似的例子。

    唐代的“中兴名将”郭子仪担任关内、河东等方面的统军副元帅负责战役指挥时,元帅则由广平王等皇帝的亲信担任;另一名将李光弼做天下兵马副元帅负责战役指挥时,元帅则由皇亲国戚赵王担任,便都是少有的特例。

    粟裕麾下的老兵、原国防部长迟浩田说:“两军对阵,不仅是兵力、火力、士气的较量,也是双方指挥员谋略水平和指挥艺术的较量,在一定情况下,胜负往往取决于指挥员的一念之间。”

    因此,“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正如粟裕所说:“在战争中间,战略区主要军事指挥员的配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某些认为战役的胜负决定于官衔、资格、间谍的观点,无疑是有其片面性与局限性的,可谓“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无独有偶。

    毛泽东在东北战略区将仅为中央委员的林彪,“突击”提拔为东北局书记,四位中央政治局委员彭真、陈云、高岗、李富春却只担任副书记,处于林彪的副手位置。

    这与华东安排粟裕负责战役指挥,形式上虽然不同,但实质并无多大区别。

    《毛泽东与林彪》一书,谈到东北战场统帅配置时,总结说:“东北和全国一样,战争是第一位和现实的事,其他政治、经济都需要从属于军事。选择一个战略区的领导人主要是选择军事指挥员,选择战区统帅。以前,和战未定,一个战略区的负责人需要兼长军政,而在战争期间,则以擅长军事者为主。”

    东北如此,华东当然也不例外。

    粟裕不仅在战役指挥位置上,干出了优等佳绩,形成了“华东战史,没有粟裕就不成章”的历史结论,而且对战役指挥的理论有独到的研究与阐述。

    这一点,即便是林彪等其他三位负责战役指挥的野战军司令员,也似乎难以企及。

    1981年夏天,负责《中国大百科全书?军事卷》编写的军史副主编张照远,在编写战史条目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

    他一反常规俗套,试图不着重写千篇一律、毫无创意的战役经过,而是突出凝结军事智慧结晶的战役指挥。但从未有过战役指挥实践的他,对战役指挥的基本规律摸不准。

    这时候,当年的四大方面军“牛”人,林彪、彭德怀已不在人世,刘伯承则是久卧病床的植物人,只有粟裕情况好点,但也正躺在医院治疗。

 张照远与粟裕之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

    粟裕的老部下、原二十四军文工团的作曲家吕韧敏老人,在他安度晚年的寓所,讲述了这些故事:解放战争时期,张照远在华北军区司令部工作,对屡打胜仗的华东粟裕十分钦佩。

    建国后,张照远在副军级职务上一口气干了十余年,一直未能上去。“文革”中,终于有了个难得的机会。正要填报升职表格的时候,某重武器兵工厂发生严重内斗。当时兼任国防工业军管小组组长的粟裕,急忙点名调张照远前往该厂工作。

    那里已有正军职,如果去,张照远只能依旧担任副军职。但张照远觉得被久仰的“常胜将军”粟裕赏识,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终身荣幸。

    于是,他毅然放弃到手的正军职务,高高兴兴到兵工厂继续屈就副军职。真所谓“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这一级别,张照远一直保持到了2007年11月在北京辞世。

    有这层老关系,张照远决定去医院看望粟裕,顺便就战役指挥问题请教他。

    粟裕高兴地接受了请求,在病床上不假思索地给他一气讲了九条:

    一、胸中有全局,积极主动为实现战略全局需要而战,力争夺取最佳战果,实现战略意图。

    二、作战指导上必须解决好第一仗与尔后诸仗,直至夺取全胜的关系。

    三、乘敌之隙,出其不意,集中优势兵力歼灭其有生力量。

    四、战役发起后,指挥重心要放在促使战役制胜的转折点上,以相机夺取全胜。

    五、根据战役情况的发展变化,灵活用兵,及时改变作战方式和战法。

    六、发挥各兵团(部队)指挥员和部队的特长,执行各种类型的作战任务,并与诸兵种、地方军、民兵协调一致,形成整体力量打击敌人。

    七、战役前线指挥所既要达到稳定的不间断的指挥,掌握战场全面情况,又要做到保障指挥员观察到主要作战方向上军队的行动,以不失时机地夺取胜利。

    八、抓住战役间隙,及时整补训练部队,充分做好再战准备。

    九、增强后方勤务、保障力作战能。①

    这是粟裕生命里最后一次系统阐述战役指挥。三年后,他就撒手人寰,与他的老伙计们“旌旗十万斩阎罗”去了。

    在事先毫无准备,来不及“作秀”的情况下,粟裕即席侃侃而谈一个小时,说出如此全面、系统、深刻的见解,足以表明他军事上非凡的功底和造诣。

    令张照远格外兴奋、大受启发的是,粟裕不顾年事已高,病体羸弱,每讲一条,还都结合了自己在华东、中原战场苏中、莱芜、孟良崮、豫东、淮海等战役指挥的实例,详细加以解释说明。

    与巨人对话的机会不是人人都有的。

    张照远解决了战史编写条目中的难题之余,不禁为自己当年摈弃区区正军职,得以走近这位“最优秀的将领”的运兵精髓而深感庆幸。

    他因此一直视粟裕为恩师,说“粟裕大将是我敬爱的首长、老师……多次得到他恩师般的教诲”①。他还将《粟裕军事文集》与《粟裕战争回忆录》奉为圭臬,认为“这两部军事著作,丰富了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理论宝库,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