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手机彩铃怎么设置:英雄丧钟——谈鲁迅的撤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5:59

英雄丧钟——谈鲁迅的撤退

 

 

  文字狱的血迹已经消失,满洲人的凶焰已经缓和,愚民政策早已集了大成,剩下的就只有“功德”了。那时的禁书,我想他都未必看见。现在不说别的,单看雍正乾隆两朝的对于中国人著作的手段,就足够令人惊心动魄。全毁,抽毁,剜去之类也且不说,最阴险的是删改了古书的内容。乾隆朝的纂修《四库全书》,是许多人颂为一代之盛业的,但他们却不但捣乱了古书的格式,还修改了古人的文章;不但藏之内廷,还颁之文风较盛之处,使天下士子阅读,永不会觉得我们中国的作者里面,也曾经有过很有些骨气的人。

——鲁迅《病后杂谈之余》

  在这以前的历史社会,每一个政权都在高明或不高明地愚弄着庶民。现在,还多了一样参加了对庶民的愚弄——我们的各种打着“为民请命”的媒体。  国家政体和法体精确地从各个方面规范了人民不应该想什么和做什么;不应该听到什么和议论什么;不应该接触什么和学习什么。所以,国家的宣传机器和教育机器按照其统治需要(这也是“与时俱进”,随时会做出调整的),限制和保证让庶民学习什么,规避什么。这原也是无可厚非的事情。我们就用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来判断:只要还是处于阶级社会,统治阶级就总有它提高到国家(统治)安全高度的敏感区域。在任何阶级社会,人民的自由(包括文化思想自由、受教育的自由)都是有限制的,都会有条无形的高压线存在,触电者必死。  针对网上轰轰烈烈的反对语文课本“撤鲁”声音,有专家和不少搞教育的开始说话了:你们这些持反对声音的人认真去看待过每一本被指责“撤鲁”的语文书吗?其实大量的鲁迅文章并没有撤掉,只是从必修教材改进了选修教材里面,而且鲁迅的文章只是在课本中调整,对于书架上的鲁迅书刊没有动作,这并不阻碍民众去认识和学习鲁迅啊。  说得太好了!只要国家还没有正式给鲁迅打上诸如“反动文人”之类的标签,只要国家还大发洪恩允许鲁迅的书籍继续在书架上公然摆放,似乎庶民们就不应该做此剧烈的反应。其实民众的反应的确是过激了,准确地定位这件事情:从必修教本中撤掉鲁迅,仅仅只是表明一种国家渴求和谐的态度——在现今以发展经济为主要目地的中国社会,每天都会产生新鲜的产业、事物、包括与之而来的新的文化与思想的博弈。今天的中国社会,至少有上百种行业是十年前所没有的,而且更新鲜的行业和事物正以每年数十件的速度产生……与此同时,我们每年都会下意识地发现很多古老而悠久的传统手工业和民族行业正消失于这个社会。新的事物会带来新的认知,大群人的认知碰撞会产生激烈的辩驳,甚至可以达到你死我活的敌对状态;人类各自的观点从来就没有真正大融合过,特别是对于文化的观点,那是动辄便能上升到“政治立场”的概念的。实际上——对每一种代表文化、旗帜文化和时代文化的改变与改革,都可以称之为“文化大革命”。只是它是来得猛烈残酷,还是来得平缓温和而已。  这已经不是几本课文中鲁迅被撤的事情,这是一面旗帜被撂倒;这是一个声音被漠视;这是一种精神被否定;这象征着英雄主义的最后堡垒的溃败;这是一个正义和激情的时代的终结……这并不是几个课本编辑专家的“脑残”之举;这也与教育系统的举措没有任何关系——这是最至高无上的意识形态所思考的结果,是政治体系对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行使的必然手段,在这行动的背后有天一样大的四个汉字:国家利益。  比起国家利益驱使所做出的令人不满却尚可理解的行为,媒体才真正是在心花怒放地愚弄庶民的感情——鲁迅被撤?多好的话题啊,天下该有多热闹啊。赶快请几杆笔放它几枪!不是真相不要紧,内容只要不犯法,题目足够吸引眼球,内容足够煽动感情……谁说媒体就是真相?真相不值钱,争论才是王道!最后把裁判扔给民众当(这算是尊重民意,其实一点实际作用也没有):支持撤掉鲁迅吗?选“是”的点左边;选“否”的点右边。等人气过了就赶快把栏目撤下首页完事……追踪报道?你傻啊你?你当真你一个社会媒体还能影响左右政局?瞧见没有:矿难一出,赶快讨论安全生产责任问题;奶粉问题一来,赶快把矿难丢一边采访奶粉去,矿难理赔没理赔坐牢没坐牢那也不是媒体说了算。啥叫新闻媒体?“三性”:时效性,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个店;真实性,第一时间第一地点第一手现场资料;客观性,这就决定了新闻媒体不可能真正为啥事说话。你得跟上老百姓的动作和事态的更替,所以舟曲事件出来了,奶粉就先搁一边吧。鲁迅也是如此,下期煽情讨论熊猫的死因。  所以,在媒体的眼中,一个早已作古的鲁迅是决计没有国宝大熊猫能挑起人们吃饭的胃口的。在媒体的眼中,文人仅仅是穿着斯文的猴子,媒体对一切的衡量标准只是有没有道德、文化、传统等(说穿了就是除开政治以外的)任何方面认知的争议性,有了争议性才有可炒作性。  很多人说“泛娱乐”时代开始了。是的,当媒体再没有能力为我们树立道德标尺似的榜样;当媒体再不能为我们提供英雄无畏的形象的时候;当媒体开始迎合民众做出各种交媾式的讨好动作;当媒体开始闪烁其词的玩弄文字感情的时候,“泛娱乐”时代便已经开始了。  “鲁迅如果活到现在会怎么样?”有很多人在回答这样一个假设时都以讹传讹地引用所谓毛泽东所说过的一句话:“要么闭嘴,要么杀头。”我倒是没有发现改革开放后有谁典型的因为“反动言论”而被关。仔细分析一些因言获罪的案例,也要么是得罪了某个别“要人”或是阻碍了地方官员“经济建设”罢了。我倒是觉得——鲁迅要是活到现在,一不小心就会像余秋雨一样,为一句不该说的话而被媒体整得很臭;要么就是因为某件不欲为人知的事情被媒体曝光而形象大变,在百姓心中与其文章的强烈反差而沦为小丑。简单理解为:像鲁迅这样的战士是不应该喜好美色的,是不应该贪财的,更不应该在管他GCD或是其他什么党面前屈下尊贵的头的……我们的民众就是这样的想法,媒体也在促成这样的想法。鲁迅即使在这个时代,即使到头来因为不愿意屈下尊贵的头而去蹲大狱,扪心自问:那时还有媒体关心一个在牢房里的人吗?我们的民众有几个愿意去敢去给他送上一包廉价的香烟?  我自己不愿以“英雄”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我却美好地希望这社会多些像鲁迅这样的英雄。这应该是现今绝大多数人的“英雄情结”。就像公交车上我自己不想让座,我却希望人人都比我道德高尚。其实,从鲁迅时代至今,我们的大多数国民,依然没有变化,依然只是利己主义下的麻痹看客而已。就像看一场电影或是球赛,电影明星和体育明星只是身价不菲的娱乐大众的工具而已——你看完电影或是看完球赛,你可以大笑、大哭或是大骂,你有潜在的评论他人如何如何的自由;即或电影或比赛里的某种精神刺疼了你的神经触及了你的灵魂,我相信那激情也仅仅只能维系一场交媾的时间……此情不会成永恒。  鲁迅作为一面旗帜和一种文化符号,其为百姓所喜好的多半是因为他身上的英雄主义的和刚直不阿的悲怆。在这个时代,无论鲁迅在与不在,他那闪烁理性光芒的人文思想也只能是如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一样——他的呐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多了些无关痛痒的看客而已。  反过来自问一下:跟在鲁迅的英雄背影身后拾掇着他的破言残句;在“精英”林立的芸芸众生的簇拥中拥挤前行;在政府和媒体的双重愚弄下无关痛痒地发泄些火柴一样瞬间的热度……这样的事情究竟是有人在利用鲁迅糊弄你,还是利用像你一样大量的人群来炒作鲁迅?鲁迅已死,炒作无益。所以,剩下的答案是:你被糊弄了。  临末了,又想起一个“专家”的话语:“……鲁迅的精神是不是符合现在的时代需要,同样可以用‘三个代表’衡量:他是不是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他是不是代表了最正确的文化方向;他是不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呵呵!“三个代表”,这就是时代英雄的最新概念和定义。这样的英雄不需要去想一下这样的问题:谁掌握着社会生产力,是人民吗?谁能左右文化前进的方向,是人民吗?谁手里有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  (由于人与人之间观点争执的不可调和性,本文纯系个人观点,不奢求改变他人的看法;如若本文触犯某些人的“骂神经”,请骂得像个文明人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