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魂之刃周边商城: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成长-章丘教育体育信息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14:22
央视著名主持人董卿的成长 作者:佚名 来源:互联网 发布时间:2010年05月25日 点击数:238

                   

 7岁,她惧怕严厉的父亲;17岁,她惧怕想念一个人的疯狂;27岁,她惧怕患得患失,惧怕“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她在台上风采万千,从容闲雅,但还是会莫名惧怕熟悉的舞台终要消失。小时候,父亲不许她多照镜子,不准参加文体活动,可是她自作主张报考浙戏,成就今日名嘴;青春时,她被爱爱过也被狠狠伤过,但仍对爱满怀信心;现在,她“恐惧”自己走不了多远,相信吧,她一定能走得自己不想走下去为止。

    2004央视的歌手大赛,除了推出一批歌坛新人,还意外捧红女主持人董卿。被同行戏称为“上海开花,北京结果”的董卿,以其落落大方、充满亲和力的甜美微笑,赢得了选手的信赖,也征服了广大观众。央视歌手大赛导演陈雨露说:“大胆起用董卿主持歌赛,就是要避开老面孔,让观众眼前一亮。大赛上有几十位著名音乐人,还有文清、张泽群这些早为观众熟悉的人,作为一个新人,她要表现出自己的个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董卿做到了。”就在这一年,董卿整整主持了130多场晚会和文娱节目,有人笑称这一年就是董卿年。

    董卿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去考上海电视台,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两个幸运儿之一。后又进入上海卫视,先后主持过《上海大剧院》、《新上海游记》、《从星开始》等节目。曾被上海电视界行内人士评为“上海最具潜力、最有观众缘的电视节目主持人”。后又考进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2000年12月她被评为“第三届上海十大文化新人”、“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2001年荣获第五届全国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金话筒”奖。一个新人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在当时的上海主持人中并不多见。2005年2月,“中国电视主持人论坛暨年度颁奖盛典”落幕,董卿获得年度最佳女主持人。工作的红舞鞋,带着董卿不停旋转。别人替她遗憾,还没成家呢,还在北京租房呢,可是她说,走出演播厅可以蓬头垢面、很简单地生活,就为了舞台灯光打亮的那一瞬间。

    在严厉中成长

    董卿1975年出生在上海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母亲毕业于该大学的物理系。在这样一个书香浓郁的家庭里成长,董卿坦言自己的童年是在有些压抑、拘守和刻板的氛围中度过的。

    由于工作调动的原因,董卿的父母辗转在浙江萧山、安徽湖州工作,7岁以前董卿一直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上海。7岁后,因为调皮好玩儿,董卿才被父母接到了身边管教。 “刚见到父母时,我对他们充满了敌意,不仅仅因为他们多年把我这个独生女儿放养在上海,因此缺失父母之爱,更重要的是,我似乎永远也满足不了父亲的期望值。差不多十年光景,我们家始终硝烟弥漫。”董卿笑着说。

    父亲对董卿非常严厉,从7岁开始他就让董卿阅读一系列的中外古典名著,时不时还要提问书中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记得有一次,爸爸问她《红楼梦》中薛宝钗和贾府的关系时董卿的回答不是很准确,结果爸爸让做物理教师的妈妈专门把《红楼梦》中的人物画了张图表给她以便熟识。孩提时代的董卿偏爱文体活动,是典型的性情中人,董卿的父亲却认为女儿没有姑娘家的端庄,经常斥责她。“父亲就是希望我温柔乖巧,在家看书习字,我不能上学校的舞台表演唱歌、跳舞类节目,不能在家照镜子超过一次,不能穿花花绿绿的衣服,总之,随着年龄的渐长,父亲的传统、刻板让我一刻也不能忍受。”

  20岁后的模样是自己塑造的

    董卿相信一句话:“女人20岁之前的容貌是天生的,20岁之后就是自己塑造的。经历、环境,都会影响你的眼神和姿态。如果我一直安宁地生活,肯定不会是现在的模样。”

    在浙江省艺术学院读书的时候,董卿并不自信。第一次上形体课,同学们的动作熟练优美,她却是一张白纸,连劈叉都不会。老师问她:"看上去挺修长的,动作怎么这么僵?"她只能红着脸低着头不说话。到了周末,她还是郁闷,漂亮的室友总被帅哥约出去,而她只能把课本翻了再翻。熬过半年,董卿的才能开始显山露水,成绩名列前茅,形体和台词训练也渐入佳境。拿到一等奖学金,她买来被父亲严令禁止的奇装异服:小背心、小短裤,生活变得美滋滋。

    从书本中找到自信

    直到今天,董卿仍然感激阅读给她带来的成长快乐。生活越来越忙碌,她仍然保证每天一个小时的阅读时间。

    高考前,班主任老师建议她考上海戏剧学院,董卿早已对故乡心驰神往,可父亲历来反对女孩子在台上装模作样,最后,只好折衷,一家人选择了“电视艺术专业”这个听起来似乎还算规矩的学科。进入上海戏剧学院,董卿才知道了什么叫天外有天,“那时,班里的同学一个比一个漂亮。差不多有半年时间,我始终找不到感觉。”董卿说。刚上大学那会儿她一直被自卑困扰着,生活里一度找不到特别鲜亮的颜色,在那段难捱的岁月里,是书籍给了她力量。“我跟自己有过一次对话,对话的结论就是,我不应该牺牲我阅读的时间去练习台词、形体,相反,我应该使我的书本知识更扎实。我有博闻强记的特长,要比阅读能力,班里同学中我应该看书算最多的,每次文化课考试,我也总是名列前茅。我经常这样说服自己,我的班主任似乎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开始从这方面树立我的信心。”

    善于取长补短的董卿有了自信后,不仅能做到各门功课齐头并进,甚至她的表演也吸引了表演系的老师。“差不多大学二年级,我一下子就开窍了,先前的我就像被厚厚的茧束裹着,忽然间就破茧而出,我的形体和台词训练慢慢渐入佳境,也开始获奖学金了,当时表演系的老师还有意让我转系,可我当时粗浅地明白‘宁为鸡首勿为牛后’的道理,我知道,我在需要靠形体表达内心的表演系,一定不会成为最出色的学生,我的强项还是我的语言表达和文字能力。”

    只重结果,不重过程

    毕业后的董卿辗转几次,先后在上海电视台和上海卫视打拼,经过她的努力,终于在上海打造了自己的一片天空。有名有闲,周末董卿上午去美容院,下午开车兜风,晚上健身。回到家,她泡杯牛奶,躺进松软的大沙发,却无来由叹口气。这个城市的法国梧桐,她都看了七年了。人生能有几个七年?她能不能去别的城市看看另一种生长?对上海正有点“七年之痒”,中央电视台西部频道开播,《魅力12》向董卿发出邀请,经过再三考虑,她还是决定去闯一闯。

    起初,董卿每个月从上海飞到北京呆七天,录好节目再回。来往半年,人很疲惫。她决定,暂时放弃上海,专事北京。行李很简单,大房子小轿车,她都留在上海,直奔2002年的北京。打开装衣服的箱子,旧有的奢华和小资气息,扑面而来。她捧一件在胸口,望着蹩脚的衣柜半天,还是把衣服压回箱底。第二天,她请人把窗帘换成布、纱、遮阳布三层的,它们在空房子的阳光中飘拂,有点像家了。住在这里,还是一个月七天的活,董卿每次走出电视台,总会踯躅半刻,她只能在拥挤车流里感受世俗的热闹,或者找家电影院,或者咖啡厅,打发时间。夜里回家,一推开门,有淡淡的浮尘,还有并排放着的四个箱子。她真想提上箱子转身就走,将呛人的流浪感丢在这陌生的房间!可是,坚强的董卿还是坚持住了,她始终坚信:“不在乎过程多么难熬!”终于,她清新、自然、朴实的风格被领导和观众喜欢,她出名了!她成为了CCTV的当家花旦!现在回想起来,她的人生道路的确不容易,面临着那么多的眼力和选择,关键的时刻,就是这句话让她为人生的目标不懈追求,创造了人生的辉煌。如果当初她就这样提箱走掉,可能就不会有这么多人认识现在红得发紫的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