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战队赞助商:潜规则之治的由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49:58
法治是规则之治。但是,规则之治并不能等同于法治。因为,规则是一个良苗与莠草相混杂的丛林。在良好规则(良法)的治理下,当然可以得到现代人所期盼的法治;如果规则本身就有问题,那将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呢?

  传统中国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法治,一个重要的根源就在于规则本身的品质。传统中国普遍遵循的规则是什么?吴思先生创造的“潜规则”一词,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备选答案。由于这个词的新颖、精到、传神,很快就在言论界不胫而走,成为了一个广为人知的流行词汇。

  如果“潜规则”构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游戏”,那么,传统中国的治理模式就可以概括为“潜规则之治”,潜规则的品质就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传统中国的政治秩序与社会生活秩序。潜规则的品质是什么?由于潜规则在古代被称为“陋规”,所以,无论是在吴思先生的著作里,还是在其他人的口中、笔下,潜规则都是一个贬义词——它上不了台面,只能潜伏在桌面下,就是它作为贬义词、不具有合理性的明证。然而,任何事物都是复杂的,任何人都具有多面性,这就意味着,潜规则并不一定都是“坏规则”,甚至也不一定都是必须清除的规则;有一些盛行的潜规则,恰恰可能具有某种合理性,因为它是客观事物的必然反映,体现了客观事物内在的、真实的规定性。而与这些潜规则相对应的正式规则,在某些情况下,反而可能违背情理,因而在整体上并不具有合理性。

  以吴思先生在《潜规则:中国历史上的真实游戏》一书所描写的林则徐为例,这可是大名鼎鼎的正面人物,主持过广州地区的禁烟运动,写过名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这样的好官,是不是也按潜规则收取“陋规”?根据当事人张集馨的记载:1846年,张集馨担任陕西粮道(类似于陕西省粮食局长),当时陕西省的一把手(巡府),正是林则徐。那一年,由于灾荒,上面停征军粮,“而督抚将军陋规如常支送”,以至于陕西粮道张集馨深感困难。这个历史细节表明,才德兼备的林则徐,也收陋规。张集馨还说,当时粮道给巡府的陋规是按季节送的,每季1300两银子,全年就是5200两,此外还有三节两寿的表礼、水礼、门包和杂费,合起来相当于上百万人民币的巨款。按照这个史实,林则徐也是潜规则的遵循者。

  不仅林则徐按潜规则办事,更多有名的人物也是如此。譬如,名气更大的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家书》记载了曾国藩写给家人的一封信,其中说:“男今年过年,除用去会馆房租六十千外,又借银五十两。前日冀望外间或有炭资之赠,今冬乃绝无此项。”这几句话,说明曾国藩对于“炭敬”之类的“陋规”的期待,犹如旱境中的人对于云霓的渴望。事实上,当时北京官员们的正规收入如此之低,以至于必须依赖所谓的陋规,才能把日子过下去。如果真把这些陋规完全地、彻底地取消了,京官的日子很可能根本就没有办法过下去;假如京官们全部破产,朝廷也只好解散。可见,地方官对于京官的馈赠,实际上构成了京官们的正常收入的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按照同样的道理,下级官员对于上级官员的馈赠,也具有同样的性质。
【1】 【2】 

 
潜规则之治的由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官场里的“点名”潜规则--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学习型政党的与时俱进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守住自己的“井底之泉”--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义利之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通胀之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老师评语里的毛泽东--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模式的特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警惕“大”的隐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文学批评应有的气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打造国民教育的第二课堂--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人民的音乐家?冼星海--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官僚病”的治疗法--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反向创新”的启示--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落实”的艺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以人为本”的几个维度--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程恩富: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叶小文:中国共产党的“定力”所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