讶字怎么读:义利之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1:39:16

义利之辨

徐强 2011年04月06日15:34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义利之辨--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 E-mail推荐: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回答说:“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国?’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士、庶人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孟子》开篇第一章就是这段问答,很容易让人以为孟子是只讲“义”而鄙弃“利”的。事实上,孟子并不反对“利”,而且认为“利”是人们向善的基础。他说:“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通俗地说就是,一个人必须有稳定的收入,才会有一定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如果吃了上顿没下顿,便不会有“恒心”,没准什么时候就会胡作非为。

  那么孟子所反对的“利”又是什么呢?朱熹《孟子集注》中点出,“王所谓利,盖富国强兵之类”。而富国强兵于当时的国君而言,很大程度上是为了扩张领土昭示霸权,这与孟子所主张王道与仁政当然是不一致的。其实孟子所反对的,正是片面地追求利益,尤其是掌权者,如果不加收敛地一味求利,长年征战,对人民盘剥不休,最终就会祸国殃民。

  广义地理解,“利”有物质之利,也有精神之利,“义”其实也是一种利。孟子所说的“义”,指的是执政者治理国家的一整套理念,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其中比较重要的内涵有:以民为本、民贵君轻,让利于民、与民同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等等。孟子指出:“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执政者怎样对待民众,民众就怎样对待执政者,因此孟子规劝执政者行“义”,只有行“义”,才会得到民众的拥护,而民众的拥护,就是执政者最大的“利”。

  狭义地理解,“利”指物质上的实惠,“义”指精神上的道义。即便如此,两者之间也并非截然对立。颇具代表性的一个例子,就是“公仪休嗜鱼”的故事。鲁国宰相公仪休爱吃鱼,却不受鱼。理由是,如果收了别人的鱼而渎职枉法丢了官位,哪里还能吃得到鱼呢?他坚持原则,不徇私受贿,既不违背“义”,又有当官、吃鱼之“利”,这样的从政之道也不可谓不明智。通过正当、合法的途径获取个人利益,就能做到“义”与“利”的统一。

  可也有些人吃着民众提供的俸禄,不想着恪尽职守、与民为善、为民谋利,反倒绞尽脑汁,以搜刮民脂民膏为能事,金山银山犹不足以餍其欲,此之谓利令智昏。一旦东窗事发,锒铛入狱,鸡飞蛋打,义利尽丧,虽悔之,已晚矣!
义利之辨--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通胀之忧?--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探寻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复兴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统计数字辨伪--中国共产党新闻 党员名言--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期刊选粹--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文集 --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干部之德重在“怎么考”--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廉署之——低调&高调--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廉署之——神秘&透明--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潜规则之治的由来--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班长”应尽“校长”之责--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领导干部的立身行事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范式之争:中美宏观调控比较研究--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李义平:凯恩斯革命之革命--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苏联模式的失败之处在哪里--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寻找毛泽东儿子毛毛之始末--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寻找毛泽东儿子毛毛之始末--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网络时代:成功“捷径”选择之道--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学习型政党的与时俱进之路--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守住自己的“井底之泉”--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 毛泽东逝世33周年?揭开毛主席用兵如神之谜--中国共产党新闻--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