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之战的剧情:老顽童网站—杜启康:合肥曾经有过这样的商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18:11
岁月的流逝,冲淡了人们脑子中的记忆。在四、五十年前,在合肥的街头,曾经有过这样的商店,如今,知道的人恐怕已经不会太多了。
无人售货商店
1957年深秋,在合肥的淮河路上(现在李鸿章故居对面),突然出现一家“无人售货商店”。新鲜的事物,令许多市民深感兴趣。那天,我刚好路过,出于好奇,也进去浏览一番。
店堂门口醒目地写着“无人售货,顾客自动付款”的告示。店面虽然不大,但灯光很亮,靠墙四周是高高的、摆满了货物的货架,中间的平台上也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每件货物上都标示着价格;平台上有一个硬纸盒,内分方格,各放大小面值的钱币,上面写着:“顾客自动付款、找零钱”的字样。店堂里人头躜涌,但是看的多、买的少,倒不是价钱偏贵,而是货物太普通(大都是平时常见的那种毛巾、袜子、手帕、小五金和锅碗瓢勺之类的小商品),他们大都是冲着“无人售货”这件新鲜事来的。
我在店堂里确实没有看见一个营业员。后来有人告诉我:其实,营业员比正常营业时还多,只是混杂在人丛里,看起来像普通顾客一样,他们观察着顾客的举动,尤其是当有人付款或找钱时,更是目不转睛、警惕地瞟视着每一个细节。
据说,“无人售货商店”没有几天就“夭折”了,原因是货物的售出和收到的货款严重地不符。应该说,当初,“无人售货”的立意还是不错的,但过于超前了,他们脱离当时社会的实际,过高地估计了广大群众的觉悟。
西市薯餐馆
大约在1962年10月下旬,合肥三孝口的南端(即今金寨路七桂塘附近)新开了一家“西市薯餐馆”,我是在光明电影院看完夜场电影回家的路上偶尔遇到的。
夜幕下,薯餐馆辉煌的灯光自然引起人们的注意,尤其是从餐馆中飘散出来的、诱人的香味更激发起我的食欲。当时,虽然国家已从三年困难中开始渐渐恢复,但是广大的平头百姓仍然“食欲旺盛”,仍把“吃”放在第一位。我虽然“阮囊羞涩”,但按捺不住口腹的催促,走进了薯餐馆,打算“奢侈”一番。
明亮的灯光照得如同白昼,大大小小几十张餐桌座无虚席。番薯,这时成了餐桌上的主角,除此外,没有其他食品供应;墙上的价目表列出了十多个品种:薯饼、薯糕、薯圆、薯丸,……蒸的、煎的、油炸的、薯块汤……有的只收少许粮票,价钱也不贵。谁也想不到,一种普通的番薯能够衍生出如此花样众多的品类来。食客们兴奋地吃着、谈着,满足了一时的食欲,忘记了几年来的饥肠辘辘。
一面墙上,分别挂着当时省、市领导的大幅题词,具体内容记不住了,都是赞扬番薯的营养价值和好处的,甚至有说番薯的优点超过粮食的;另一面墙上是番薯营养价值的图表,强调吃番薯是正确的选择。明眼人当然知道:这是夸大的、言过其实的宣传;正因为当时国家粮食还不富裕,才有这样的提倡。        (作者: 杜启康)
出处:老顽童网站 作者:杜启康 发布时间:2008年元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