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六级怎么证明:秦杰:工薪阶层的收藏传奇 书界新闻-孔夫子旧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02:08:20

秦杰:工薪阶层的收藏传奇

2011-02-15 09:59     阅览:196    评论:1   
编辑:资讯编辑    来源:文物天地   




李大钊著作 李葆华签字



秦杰收藏老照片之志愿军欢迎侯宝林



秦杰正在鉴赏全套《新青年》

每个藏家都有着自己与众不同的收藏故事。秦杰的故事更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听他的故事就像是小时候听大人们讲“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古代战役小说一样过瘾。他既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殷实的经济基础,他普通的就像是你和我一样。不过,今年春季拍卖会上,他给六家知名的拍卖公司分别送至了9件拍品,这9件即是他在2009年正值经济危机春拍时购买的。今年这些拍品悉数拍出,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回报率高达7倍之高,这样的回报率确实让人眼馋,不过当人们了解了他为收藏所付出的心血,也就不会把他的成功想得过于简单了。

  “张伯伯影响了我的一生”

  秦杰是如何走上古籍收藏这条道路还得从40年前说起。

  秦杰的父母都是参加过革命战争的教育工作者,“文革”中受冲击自不待言。秦杰10岁起便目睹了抄家、批斗和“蹲牛棚”的生活,1969年又随父母下放到河南省西华县国家发改委“五七”干校。那一年,秦杰13岁。13岁正是人生精力最为旺盛、学习能力最强的时期。然而干校里没有学校,孩子们没有地方学习知识。好奇心强的秦杰在看过电影《地雷战》后,竟效仿起里面的情节,到处寻找“一硝二磺三木碳”自己要制造炸药。秦杰的母亲见势不妙,便想方设法将其注意力引到学习上。当时干校里养猪队队长张鲁泉是燕京大学的高材生,才高八斗、学富五车。1945年至1948年还曾在周总理身边工作过,是老“延安”,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写得一手好书法。秦杰的母亲带着秦杰找到了张鲁泉,希望他能够教秦杰写毛笔字。“我还记得张伯伯那会有个大收音机8402型,8个晶体管的收音机。声音挺好,他听新闻、听样板戏,他听的时候我们这些小孩也在旁边听蹭儿。”回忆起张鲁泉,已过知天命的秦杰,眼神像个孩子,我们似乎也能够跟随着他的诉说回到那段“痛并快乐着”的岁月。就这样,在母亲的逼迫下,秦杰每天背着砚台、墨汁、纸张、毛笔到张鲁泉的宿舍学写毛笔字。二年级就赶上“文化大革命”的秦杰,当时认识的字屈指可数,更休说看懂繁体字了,但是他却对张伯伯铺地下那二三十本字帖着了魔。每每看到这些字帖,秦杰都爱不释手,13岁的他很好奇,为什么能有人把字写得这么好看。跟张鲁泉学字那段时期,秦杰的字没写多少,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聚精会神地读帖了。

  1971年年底,为了迎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故宫急缺一名能够很好介绍故宫历史,又能用英语流利交流的老共产党员。周总理亲自点将,将知根知底的老革命张鲁泉任命为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张鲁泉回北京后没多久,秦杰也随父母回到了北京。一老一少又见面了。见秦杰酷爱字帖,张鲁泉告诉他,每年的10月15日是故宫博物院的院庆日,在这一个月里,故宫的明清字画馆展出古代的名人真迹,是学习的好时机。当时故宫的门票对内是一元一张,国外游客是三元一张。即使这一元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也很难凑得。“张伯伯给我想了个办法,让我每次去故宫的时候,跟看门的人说找党委书记,但进门之后我就自己去明清书画馆学习。看不懂也不要紧,要的是那种氛围,在里面熏,四个年头的每个十月,熏了几十会”。

  于是,秦杰就从看故宫的书画展览开始,对古代书画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开启了字帖收藏之路。直到现在,秦杰想起他的张伯伯仍然心怀感激:“是张伯伯给了我这影响一生的机遇”。

  秦杰从16岁那年起正式开始收集、研究古代的字帖和书籍。当时琉璃厂有一间老字号“庆云堂”,秦杰经常去那里买老字帖。他当时每个月的经济来源是给哥哥接送孩子所得到的五块钱。老字帖在当时最便宜的是七分钱,最贵的也不过三角,秦杰就用他每个月的五块钱在浩如烟海的老字帖里去寻找他所爱。

  1974年到1976年这三年时间里,秦杰共购买了500本字帖。秦杰对这500本“文革”前以文物出版社出版为主的历代名碑大帖很是珍惜,不光是其经济价值,更为重要的是,这些字帖为秦杰构建起一个古代文学历史的知识框架,正是对这500本字帖的研究和学习,才使得自己真正入了门。

  视野豁然开朗的秦杰,不再局限于收藏字帖,唐诗、宋词、明代版画、清代诗作等,广而博收。旧书市场低廉的价格,加上从收藏研究中体会到的无尽乐趣,催促他更加“疯狂”地购买古书典籍。

  尽管秦杰对典籍收藏如醉如痴,也能狠心作“大笔”投资,但是旧书的价格也在一路飙升。1982年秦杰大学毕业后,他在古籍收藏方面却再也无法坚持下去了。一本书由原来的三毛钱涨到80多元。特别是1987年,内地第一次开放台湾民众到大陆探亲以后,“财大气粗”的台湾同胞大量购买古旧图书,且不问价钱高低。有限的供给与无限的需求使得旧书价格飞涨,秦杰眼盯着上好的佳品却无力购买。如此高的书价,秦杰作为工薪阶层是“玩”不起的。“我一个月才几十元的工资,真买不起,但是有不少大收藏家就是从那时候下手的,他们买到经典了,成功了,我失败了。”秦杰现在回忆起这段时光,仍然能够体会当初的失落感,那时的他觉得自己的收藏之路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