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雄仁:孔夫子的侧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4:45:17
——《论语》中的细节
张际会
《论语》本是一册记述孔门师徒言论的书。但内中也有一些记行记事的细节。孔子作为教书先生,在他学生眼里,要么是“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子罕》),要么是“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子张》),是那样高大伟岸,又是那样飘渺抽象。一遍读过,合上书本想要默一默老夫子的面貌,虽然老先生的正面形象多是在谈仁说礼,但从一些细节里却彰显出他的侧影,将他还原成一个可亲可近的普通老头儿。
孺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将命者出户,取瑟而歌,使之闻之。(《阳货》)
这是一则典型的记事。孺悲是个年轻人,受鲁哀公安排来向孔子讨教礼仪知识。当时礼俗是少者求见长者应由人介绍,而孺悲没人介绍自行登门求见,所以孔子便推辞说病了,不见。可传话的人刚出门,孔子便弹起瑟唱起歌,故意让孺悲听见。
老头儿为什么要这样做?分明是要给年轻人一个教训:向我学礼仪,先懂得礼貌。
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尔。”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微子》)
接舆是出了名的楚国狂人,人称楚狂。他分明知道前边走着的是孔子,唱的那一番愤世嫉俗的歌也分明是给孔子听的。可当孔子下车想要与他交谈,他却快步走开了,弄得孔子有点无趣,“欲与之言”而“不得与之言”。
孔子给别人钉子碰,自己也会碰别人钉子。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诸涂。谓孔子曰:“来,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阳货》)
阳货原是鲁国贵族的家臣,一度专权执掌国政,搞得鲁国“礼崩乐坏”,孔子便退隐下来编书办学。这时阳货要见孔子,孔子不想见。阳货馈赠孔子一只烤乳猪,孔子则趁阳货不在家的时候登门拜谢,两人却偏偏“遇诸途”。于是阳货就叫住孔子:来,我给你说几句。接下来就是一通教训:怀里藏着宝器以惑乱国人的人算仁吗?不可以的!喜欢做官却又一次次失掉机会的人算智吗?不可以的!时光在流逝,岁月不等人。孔子回答说:好的,我准备做官吧。
面对权贵的斥责,实在想象不出孔子的姿态和表情。但听他那一声“诺”,怕也是垂首躬立,万般无奈吧。
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子路》)
学生请教耕田种菜的知识,不会就说不会,干吗生着气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的。有什么道理尽可当着学生面讲,干吗要等学生出去了再来一句“小人”,随后又讲了“焉用稼”那样一通大道理。难道是这学生提出的问题,让老师为难,令老师气闷?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公冶长》)
宰予同学课堂打瞌睡,当场被孔老师一顿臭骂:你这烂木头、烂泥巴一样不可教、不成才的东西,让我怎么骂你才好!———老师也有性急的时候,急得都有点找不出骂人的词儿了。
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阳货》)
言偃,字子游,是孔子的学生,在武城做县长。孔子到武城听到这里的人弹琴吟诗的声音,就微笑着说:杀鸡何必用牛刀呢。学生听了回答老师:我以前可听老师您讲过,君子学了道就会爱人,小人学了道就会守规矩。老师马上接过去说:学生们,言偃的话是对的,我刚才是开玩笑呢。
老夫子也有失言的时候。好在反应敏捷,知错即改。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牗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雍也》)
冉伯牛是孔子的学生,病了,老师前去问候,从窗户里抓住病人的手说:病很重吗,难道是命吗,这么好的人怎么会得这种病呢。
不知道冉伯牛得的什么病。老师前去看望为什么不走到病床前,而只从窗户里握一下手呢?问候的话好像也没有什么微言大义。看望病人,似乎也就是看望罢了。
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雍也》)
南子是卫灵公的夫人,名声不太好,大约是个美人。《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到卫国住在大夫蘧伯玉家,南子派人来说要接见孔子。孔子不得已前往拜见。见的时候夫人在帷帐中,“孔子入门,北面稽首。夫人自帷中再拜,环佩玉声璆然。”当时忙着行礼,很可能只听着个“环佩玉声”,连面孔也没见着。就这样学生子路不高兴,仿佛老师见南子有非礼行为。这一下孔子急了,在那里赌咒发誓:我若有什么不规矩的行为,老天厌弃我,老天厌弃我!
清者自清,干吗犯急。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述而》)
叶公是叶地的地方官,曾经问政于孔子。过了两天又向子路打听孔子的为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知道后便责怪子路,干吗不告诉对方老师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老夫子也渴望着被人理解。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述而》)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子见齐衰者,冕衣裳者与瞽者,见之,虽少,必作;过之,必趋。(《子罕》)
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卫灵公》)
这些细小的礼节,最让人对孔子肃然起敬。
别人家有了丧事,与这家人在一起,他饭不敢多吃,哭过了则不敢歌笑。遇到歌唱得好的人,他总要请别人再唱一遍,而后才一起唱。遇到服丧的人,盲人,哪怕是小孩,他也要起立,如果从他们面前走过,总是小步快走。盲乐师冕来见他,快到台阶时,他提醒说台阶,靠近坐席时,他提醒说坐席,坐下后又介绍谁坐在这里,谁坐在那里。送走乐师后又告诉学生:这就是扶助乐师的礼节。
仁者爱人,他真是一个“仁”的力行者。
《乡党》篇里记载着孔子见了乡党如何谨慎,国君在场如何局促,迎接宾客如何礼数周到,上朝退朝如何毕恭必敬。还有《八佾》篇里称他“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他在礼数面前亦步亦趋、谨小慎微的表现未免有点滑稽,但他那一分恭谨与纯粹的态度,依然令人可敬可重。
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宪问》)
“以杖叩其胫”这个小动作,不知为何一下就让人记住了,忘不掉。仔细品味孔子的话和动作,觉得很有一种亲切的童心童趣。
原壤是孔子的老朋友,他叉开两条腿在路边等候孔子(夷俟),孔子看到他这么一副姿势,就开起玩笑说,你这家伙小时候就不懂得尊重长辈,长大了也没有个好德行,如今老了又不早点死,真是个害人贼。一边说一边还用手杖敲着对方的小腿骨。
看不出多少“微言大义”,能看出的是两个普通老头儿,道路边见了面互相地打着招呼开着玩笑,语气和动作都是极随便极亲切的。这与《乡党》篇里的那个孔子,像是两个人。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季氏》)
陈亢这个人分明不太了解孔子,但又很想打听一些孔子的事,于是就问孔子的儿子孔伯鱼,也就是孔鲤。一问就问出了上面一段。
这一段让人感兴趣的倒不是孔子如何督促儿子学《诗》学《礼》,而是儿子眼里的父亲。“尝独立”,“又独立”,老夫子似乎总是一个人站在那里想着什么心事,一副思考的模样。而且这位父亲显然让儿子有些惧怕,每次看到他庭前“独立”,都要小心翼翼的快步走过,而恰恰又被父亲逮住询问学习情况。虽说督促的是学《诗》学《礼》,但其间还是浸润着这位父亲对儿子成长的关心及怜爱。至于陈亢得出的那个“君子之远其子”的结论,似乎有点皮毛,缺少一分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