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小报模板怎么制作:1937年,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华?|文史大话-孔夫子旧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1:10:48

1937年,日军为何不全力侵华?

本帖被 xubaohua0505 从 夫子书话 移动到本区(2011-02-21)

最近看了一些关于抗日战争的书,掩卷之后,困惑不解。

   日军起初轻视国民政府,认为三月可下,但陷入胶着后,又多次增兵,上演“添油战术”的败笔,最终陷入僵局。看日军几次进攻湖南,都未实现战略目标(如长沙会战、衡阳保卫战),而国军每次击退日军,都是倚靠一种战术:逐节抵抗-诱敌进入-侧翼包围-切断补给线……日军屡次失败的主要原因很明显,就是受限于兵力不足,捉襟见肘,不仅进攻的锋头力度不够,无法击穿国军正面的逐层防御,进而包抄围歼;而且当主力用于进攻时,没有足够的军队护卫侧翼,也无法保障后方补给线的畅通,最终反被国军包围。

   在八年抗战中,日军最大的一次进攻,也仅有40万人。其实起初也取得了一定突破,从比较具体的战争描述感觉,似乎再多些士兵,护卫住补给线和侧翼,前锋就能继续不断扩大战果,不致于功亏一篑。个人感觉,当时的日本,并非没有能力灭亡中国,只是出于某些考虑,一直没能下定决心,倾全力来进攻。

   失败的原因如此明显,按常理,当然要扩军增兵,力图一举荡平。但令人不解的是,日本非但没有扩军,力图全力灭亡重庆政府,反而安于已经占领的大片领土,不紧不慢地和人口众多的中国打起了消耗战。眼看着中国军队在战争的淬炼和国际的援助中,越来越强,越打越多,政令越来越统一通畅,和自己的军事差距越来越小,却傻傻地无动于衷。更荒唐的是,到了1939年,居然在中国未克的情况下,又突然跑去挑衅强大的苏联,打了一场诺门坎战役,损失了五万精锐的军队。而且在该役中,日军苦心经营的,以前在对华作战中没舍得用的远程重炮群、坦克集群、空军编队,都在此役中损失殆尽。

   在已占领了中国大半领土,与中国结下血仇后,1939年的日本,竟然好像一厢情愿地意图和国民政府维持现状了,放弃了彻底击败中国的目标。小国打大国,就是要靠闪击,一鼓而下,不给对方整军备武的机会。如果让人口大国缓过劲来,把无数的百姓变成士兵,战争只会越打越艰难,最终失败,失去抢来的一切。德国不就是这样被苏联打败的么?这么简单的道理,日本军方不会不明白,可自始至终,日军都没有对中国发起过50万人以上的进攻,海军、舰载机、坦克这些战争资源在中国也投入有限,让数十万军队一直被拖在中国打消耗战。等到1941年,又近似疯狂地向远比自己强大的美国宣战,打起了军事上最犯忌讳的两线作战。

   心里很奇怪,日本军政高官们,难道脑中都有积水么?还是有什么原因我没有想到?

  

   曾经看到过一些所谓的理由,但都觉得似是而非,下面详细说说,大家一起分析一下。

  

   1、国力不强,大量扩军负担太重,不到紧急关头下不了扩军的决心

  

   在太平洋战争中,日本前后一共动员了七百多万的士兵,可见其战争潜力远远不止50万人。事实上,日本的预备役体制完善,全民皆兵,400万预备役士兵训练精良,斗志旺盛,发给武器就能上战场。

   而从看过的战争描述综合感觉,似乎再增加五十万军队,就能拿下重庆了,这虽然对资源贫乏的日本造成了一定负担,但思及日后七百多万的大动员,这50万人显然并非不能承受。而且,一旦彻底解决中国后,大量军队将被解脱出来,可以用于其它地域,而中国的资源和劳力,也可以更自如地用来以战养战。

  

   2、护卫占领区,以及在远东地区驻军,以防备苏联,拖住了大量兵力

   当时苏联正在德国的威胁下瑟瑟发抖,极为害怕两线作战,连日军在诺门坎发起入侵都忍了,表现地异常宽容,归还了所有战俘,还主动求和签了互不侵犯条约。显然,在德国覆灭前,日本根本无需顾忌苏联。

   至于护卫本土、占领满蒙、控制中国沦陷区,有二三十万人足矣,而且不需要精锐部队,根本不影响大局。

  

   3、希望迫降国民政府,不战而下

  

   这种说法显然不合逻辑,1937年打下南京,中国政府在信心最低落的时候都没有投降,等到在重庆站稳脚跟,几次成功击退日军后,又怎么可能投降呢?日军确和国民政府有过多次秘密和谈,但真正的意图,只是希望维持现状,暂时不要大兴干戈罢了。

  

   4、轻视中国

  
   起初说三个月灭亡中国时,确实轻视了,可等到多次拿不下重庆,在失败面前,傻子也不会再继续轻视了吧。

  
  5、中国资源贫乏,即使拿下价值也不大,日本更觊觎资源富足的东南亚地区

  
   中国虽然资源贫乏,基础工业也没多少,战领价值不大,但完全打下来,当成战略后方,总是比一直牵制住自己大量军队要好。而且中国地大人多,占领后也有不少好处,至少劳动力的问题是解决了。


   6、海军势力强大,希望建功立业,所以力主把战争潜力投向东南亚。

  
   既然如此觊觎东南亚,就应该先与陆军合力拿下中国,制造一个稳定的后方。此后便能从中国战场抽调出大量兵力。岂非更有利于集中力量进攻东南亚?日本海军人才济济,难道竟然如此短视,连这都想不到么?

    上面的六条理由,我觉得都不能成立,倒是想到两点,不知道有没有道理。
  
  1、无法取得彻底的胜利

  即使再增派百万大军,付出很大代价后打下重庆和西部诸省,逃到边境或躲在深山中的国民党残军,仍然很难彻底消灭。尤其是如果国军不与其硬拼,保存实力,用游击战不断袭扰,那么日军面对的反抗并不会减小很多。此外,西部各省贫瘠,日本无法得到太大好处,反倒会因占领区的扩大,而牵制更多的军力。

  2、日本军政内部相互倾轧,争权夺势,为了自己小集团的利益,罔顾国家和民族的兴亡,缺乏无私的大局意识。

  从“九一八”入侵东北开始,日本的国策就朝令夕改,其主要原因就是军政意见不合,陆军和海军意见又不合。各派势力相近,动辄争吵不休,最后只好互相迁就,彼此各退一步了事。表现在出兵上,就造成“勉强出了兵,却又不坚决”的可笑态势。“九一八”日军入侵中国东北时,国内竟然还在争吵,这一行为不过是陆军部擅自的决定罢了。而1937年全面侵华的战争发动之后,战略目标居然还没定好,在蚕食部分领土、彻底占领中国、扶持傀儡政权、诱降迫降这几个目标中摇摆不定,走一步看一步。军国大事,竟如同一场闹剧。

  篇末:
  纵观二战战局,似乎日本并非不能灭亡中国,只是一直不肯卖力而已。以当时中国的现状,甚至都用不着倾尽全力,拿出发动太平洋战争时一半的投入,应该就足以彻底击败南京国民政府了。但在1937~1941长达四年时间中,日本的举措却令人诧异,就如同一条疯狗般,四处乱咬,却又没有咬死的坚定,不明白应该咬死一个再咬下一个,结果最后被几人缓过劲来,联手打成死狗。

 而这条疯狗却又十分没有自知之明。当时的日本拥有世界第二强的海军,第四强的陆军,确实有了咬人的资格。纵观当时世界,除了海军第一的美国和陆军第二的苏联,确实无人能与日本抗衡。如果对其它国家作战,想必能够耀武扬威,成功攫取利益。可日本偏偏发了癫,先后挑衅苏联和美国,结果当然是被打得稀烂。

 更令人“惊佩”的是日本两线作战的勇气。两线作战的坏处尽人皆知,都是竭力规避,除非不得已,绝不为之。就拿当年德国两线作战,也是有其苦衷和深层的原因的:

   1、海军太菜,无法渡海灭英。

   2、苏联是德国的进攻重心,在英未灭时攻苏,可以出苏联的意料之外,让其猝不及防。

   3、希望灭苏后,英国绝望,主动投降,这样就可以避开渡海这一难题。

   4、低估苏联,认为两线作战亦可取胜。

   5、对英空战时,德国空军损失很大,继续打下去,等拿下英国,残余的空军就不足以进攻苏联了。

   6、苏联正在大力整军备战,战斗力与日俱增,如果等打下英国再进攻苏联,难度会大大增加。

   德国最终虽然战败,但我觉得当时希特勒发动两线作战的考虑并不荒谬,至少是具备一定的逻辑性和合理性。可日本第一次在诺门坎两线做战,根本就是莫名其妙,有富余兵力不先灭掉中国,从泥淖中挣出,反而拿有限的战争资源去撩拨强大的苏联,最终被暴打一顿。而第二次在太平洋上的两线作战,虽然是因为被美国禁运所迫,不得不孤注一掷,狗急跳墙,有一定道理。但先前在1940年,德国牵制住苏联和英国,各国对中国无暇顾及时,它就应该趁机彻底击败中国,再腾出手来伺机攻占觊觎已久的东南亚。结果日本军方鼠目寸光,傻傻地与中国拼消耗,打了几年持久战,等到国际情势发生变化,美国军方决定参战,良机终于被坐失。可以说,1941年被禁运后,进退维谷的困境,正是之前短视酿成的恶果。

   时隔多年,当年那场大战的硝烟早已散尽,让我们能够比较容易地从纷繁芜杂的史实中求索真相。但苦思权衡良久,却仍看不清楚,当年日本为何不全力进攻中国。若尽归咎于日本高层的自私和愚蠢,似乎有些武断;可如果归结于历史局限性对眼光的束缚,却又觉得并不尽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