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鬼传极体验版特典:晚清“四大藏书楼”是哪几个|文史大话-孔夫子旧书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7:08:27

晚清“四大藏书楼”是哪几个

   自周朝起,我国古代就设有专藏典籍的官职。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私家藏书出现,历经数朝,我国的私家藏书在清朝达到鼎盛时期,有文献记载的藏书家多达2082人。其中,常熟瞿氏铁琴铜剑楼、聊城杨氏海源阁、杭州丁氏八千卷楼、归安陆氏皕宋楼,并称“晚清四大藏书楼”。
                      铁琴铜剑楼  
    

  位于常熟古里镇西街,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创始人瞿绍基。瞿绍基(1772-1836),字厚培,号荫棠,世居常熟古里。“读书乐道,广购四部,旁搜金石。历十年,积书十万余卷。时城中稽瑞、爱日两家竞事储蓄,先后废散。君复遴其宋元善本为世珍者,拔十之五,增置插架,由是恬裕藏书,遂甲吴中”。瞿绍基之子瞿镛则特别喜欢金石文字,曾得到铁琴、铜剑各一,藏书楼也因此命名为铁琴铜剑楼。第三代传人瞿秉渊兄第、第四代传人瞿良士为守护藏书历尽周折,甚至冒杀身之祸,藏书精善之本才得以保存。新中国成立后,瞿济苍、瞿旭初、瞿凤起将600种大约4000部藏书捐献给中央政府,现存国家图书馆。


                     海源阁

    

  位于山东聊城西南隅万寿观杨氏宅院内,由杨以增创建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杨以增(1787—1856),字益之,号至堂,晚号东樵,卒后谥端勤,山东聊城人。他一生嗜好藏书,于各地任职期间,广为收集。杨以增之子杨绍和又进一步充实了海源阁的藏书,杨绍和(1830—1875),字彦合,号勰卿,精于古籍鉴定,在京时专事图书收购,凡孤本珍籍、精校名钞,一经发现无不采购。杨绍和将所藏宋、元各珍本详记其行款、版式、前人跋识、藏印等写为题记,编成《楹书隅录》5卷、《续编》4卷传于世。后又经杨保彝、杨敬夫两代。至清末,海源阁藏书已达3236种,共计208300多卷。海源阁藏书历经战乱,迭遭破坏,所藏书大部分散失。至今,海源阁藏书只有小部分藏书辗转收入国家图书馆和山东图书馆。

               宋楼(音bì,意为:二百)    
    

  位于浙江吴兴。主人陆心源(1834—1894)字刚父,号存斋,晚号潜园老人。归安(今湖州)人。年轻时喜好读书,资质过人。为官期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社会极度动乱,江南许多私家藏书纷纷散出,陆心源既颇有资财,本人又博学嗜书,于是乘机大量购进秘籍善本。陆心源藏书的最大部分来源于上海郁楹年的宜稼堂,宜稼堂藏书之精,人称“全国精华集于沪渎,俨然乾嘉时之黄蕘圃也”。同治间宜稼堂书散出,陆心源约购得4800册。此外,陆氏前后又购得诸如同县严元照芳椒堂、福建陈徵芝带经堂等名家藏书,及至光绪八年(1882年),陆心源藏书已达到15万卷之多。其中有许多宋、元版珍籍,还有《四库全书》未收之书,为江南之望。陆心源搜购宋版书号称两百多部,因此取藏书楼名为“皕宋楼”,另外还有十万卷楼,专门藏明以后精本,守先阁贮一般书籍,三处藏书共达20万卷以上。可惜的是皕宋楼、十万卷楼、守先阁的藏书被陆心源之子陆树藩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部售与日本三菱静嘉堂文库。


                   八千卷楼

   地处浙江杭州。丁氏藏书开始于丁国典,后又经过丁申、丁丙兄弟的经营,藏书逐渐丰富。丁申(1824-1887),字竹舟。丁丙(1832-1899),字嘉鱼,一生致力于藏书。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杭州文澜阁藏书受战乱影响而散出,兄弟二人不畏艰险,对文澜阁散出之书进行保存、补抄,终于使文澜阁《四库全书》基本恢复原貌。另一方面,丁氏兄弟又广为收购图书,“节衣缩食、朝蓄夕求,远自京师,近逾吴越,外及海国,或购或抄,随得随校,积二十年,聚八万卷”。其特点是收入明代人著作甚多,现仍完好保存于南京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