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皇娱乐上搜博网:全球性媒介事件的中西舆论互动与国家形象塑造--传媒--人民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3:50
全球性媒介事件的中西舆论互动与国家形象塑造
——基于中西方主流网站的个案比较
袁玥
2010年12月17日17:07  来源:人民网-传媒频道
【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渐扩大,全球性媒介事件的新闻报道对一国国家形象的塑造与对外传播起着日臻重要的作用。“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作为全球共同关注的国际议题,各国媒体给予了充分报道。本文选取哥本哈根会议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为背景,通过对nytimes.com和people.com.cn网站为样本进行编码统计,从中观层面(叙事框架)与微观层面(文本分析)两个层次,分析中西方主流网站对气候会议的中国议题报道,并结合受众反馈抽样分析,以期发现中西方媒体在报道全球性媒介事件中,舆论互动的现状和报道中所塑造出中国形象的异同,最后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词:舆论互动;国家形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
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大众传媒影响力的日渐扩大,一些原来仅限于某一地区、个别领域的事件,经由大众传媒的报道,在相同时间段内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安东尼·吉法德(C·Anthony Giffard)和南希·里文伯格(Nancy K· Rivenburgh)在《如何通过全球性媒介事件塑造国家形象》一文中,把这些具有全球影响而非仅仅在某一国具有影响的媒介事件,比如奥林匹克运动会、世界杯足球赛、全球各国关于某个议题的大会等,称为“全球性媒介事件”。 各国媒体对全球性媒介事件的报道,在传达客观信息的同时,也渗透着传播者的思想和观点,成为一国形象进入国际社会的重要通道,对一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和有效对外传播发挥着日臻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个案研究展开。“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15次会议”(缩写为“COP15”),于2009年12月7日至12月18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贝拉会议中心举行。来自世界各地192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代表团、非政府组织和企业代表等参加了此次会议。根据“巴厘路线图”的决定,此次会议将诞生一份新的《哥本哈根议定书》,以代替2010年到期的《京都议定书》。
选择此事件作为分析的个案,原因在于中国以全球重要经济体之一及碳排放总量最多国家的身份参与会议,不仅成为会议中举足轻重的谈判方,也成为各国媒体关注的焦点。中国媒体也试图通过这一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塑造中国良好的国家形象。这一事件能够满足研究全球性媒介事件中西舆论互动与国家形象塑造主题的基本条件。
本文的研究方法分为叙事框架分析、文本分析和受众反馈分析三个层次:
(1)选取nytimes.com和people.com.cn网站“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有关中国议题报道进行框架分析。由于研究只限于“哥本哈根气候会议”这一特定的主题,本文不再关注框架分析法的宏观层面,即“报道什么”和报道篇幅,而侧重于中观层面的“如何报道”,包括主要事件(报道的核心情节)、归因(从因果角度去诠释并推论事件的原因和结果)、影响、观点(概念上的观点和知觉上的观点)等。以对比中西方主流网站对哥本哈根会议报道所关注的中国议题的异同。
(2)对样本进行文本分析,是从微观层面研究报道标题和修饰语使用,以对比中西方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国家形象的异同。
(3)对部分论坛和报道后留言进行样本分析,关注受众反馈以验证中西方报道在中国的传播效果,进一步证实舆论互动在全球性媒介事件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叙事框架
首先根据框架理论 ,选取“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分析比较nytimes.com和people.com.cn网站的相关报道。以考察中西方主流网站对于“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中有关中国议题的选择和解读。
2.1 nytimes.com的报道框架
研究选取2009年11月19日(2009年11月18日奥巴马结束对中国国事访问)至2010年2月1日(根据《哥本哈根协议》,发达国家应在2010年1月31日前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提交2020年减排目标,发展中国家提交自愿减排行动计划)的报道作为总样本,共获取有关中国议题的有效样本量34篇。其中涉及中国的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8点:
1.中美相互观望对方举动:在会议召开前,关注“最大碳排放国”中国何时提出具体减排目标,这对美国采取下一步行动具有重要意义(7篇/20.6%)。
2.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中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大大低于预期,中国采用碳强度(carbon intensity)的减排计量方法,而这意味碳排放在总量上有可能增加(5篇/14.7%)。
3.反对监督减排:会议初期,中国坚决拒绝接受国际上对其减排水平的任何形式监督,在透明度上与发达国家未能达成一致(6篇/17.6%)。
4.最终对监督让步:中国在会议最终阶段,对国际监督问题作出了让步和一些妥协,同意汇报自己的减排数量(5篇/14.7%)。
5.是否应当成为资助对象:中国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不应当成为发达国家资金资助的对象(2篇/5.9%)。
6.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上的表现:中国代表团在会议中发表挑衅言论,阻扰会议的进程。此外温家宝派他的下属参加会议,表现傲慢(5篇/14.7%)。
7.中国该负有的减排责任:中国作为未来碳排放的主要国家,在减排问题上也应负主要责任(2篇/5.9%)。
8.中国的清洁能源发展现状:中国目前清洁能源发展好,远在美国之上(3篇/8.8%)。
2.2 people.com.cn的报道框架
人民网有关“哥本哈根气候会议”中国议题的报道共获得样本数58篇,其中消息34篇(58.2%),通讯9篇(15.5%),评论5篇(8.6%),专家访问7篇(12.1%),读者来信1篇(1.7%)以及背景资料2篇(3.4%)。报道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6个:
1.领导人行程(13篇/22.4%):中国国家领导人出行安排、与外国领导人会面等。
2.中国政府减排立场(9篇/15.5%):我国提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目标、反对发达国家向中国提出的不合理要求。中国拒绝发达国家提出的中国和印度应承诺减排绝对量的要求。中国也拒绝发达国家要求发展中国家接受国际监督,做到“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其中6篇(10.3%)报道回答解释了中国采取“碳强度”作为减排目标的原因: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目前还处于大规模、高速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能源消耗总量还会相对增加,降低碳排放强度是基于中国经济发展现状确定的。但同时,其中一篇《40%——45%减排目标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目标》的通讯报道,却刻意模糊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减排目标计量方式。文中写到:“到2020年,中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一目标远远高于美国宣布的减排17%、欧盟提出的最高减排30%的目标。”由于美国和欧盟提出的减排目标不同于中国的碳强度,而是基于碳排放总量的计量方式。两者之间直接通过数值的大小是没有可比性的,而记者通过此得出中国目标高于美国和欧盟,是没有说服力的。
3.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评价(10篇/17.2%):国际社会积极评价中国为控制温室气候排放做出的贡献。引用外国官员、国际组织的声明和发言,以及外媒报道中对中国减排目标表示肯定的部分,文章多以“积极评价”、“赞赏”、“重要贡献”等表述作为新闻标题。
4.其他国家的立场和表现:批评发达国家没有承担相应的责任,反而却向发展中国家提无理要求(11篇/19%)。一是认为发达国家本应承担减排的主要责任,但其确定的减排目标却远远低于要求;二是按照公约和议定书要求,发达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到现在也只是“空头支票”;三是批评丹麦私下拟定了一份有利于发达国家的草案;四是批评发达国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施压,提出不合理要求。
5.未来中国如何实现“低碳生活”(9篇/15.5%):中国提出单位GDP二氧化碳减少45%——50%将会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从点滴处努力可以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企业和普通居民如何实现“低碳生活”。转变生产方式和生活观念,虽然这一减排目标实现有难度,但是经过努力是可行的,并且不会限制中国经济的发展。
6.会议进程及阶段性成果(7篇/12%):介绍了从会议开幕,到会议中期丹麦拟定“偏心草案”,到会议进入核心讨论阶段,到会议冲刺阶段,再到达成一项不具法律约束力协议后谢幕。
2.3 对话与独白:中西报道的议题对比
通过对nytimes.com和people.com.cn网站叙事框架进行编码统计,本文有以下几点发现:
1.在议题倾向性上
相同点:中西方主流网站大部分报道所展现出的态度,都是对抗和批判性编码。
不同点:西方媒体虽然大部分报道是对中国减排政策、在会议上表现等的负面批评,但也有对中国绿色产业发展现状、对国际监督的最终让步和对中国践行力的肯定。
中国媒体的报道态度较为单一。对中国的报道全部为正面,强调中国减排目标积极有力,坚持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并为会议取得成果发挥了重要作用。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报道基本为负面,认为美国和欧盟确定的减排目标没有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不愿切实履行按规定要求提供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不断向发展中国家提出不合理要求。
2.在议题选择上
共同的关注点包括:中国确定的减排目标及中国采用“碳强度”的计量方式;中国反对国际监督“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要求;谁应当承担今后减排的主要责任。
态度有分歧却未形成对话的议题包括:中国代表团在会上的表现和态度;中国在会议最后阶段对“三可”要求做出多少让步;中国持有大量外汇储备是否不应当成为资助对象。尤其前两个议题,即中国在会议后期对监督问题让步,中国代表团在会场的表现,西方媒体有着较高的关注度,但人民网并没有相应的回应和报道。
3.对外媒的反馈
nytimes.com引用中国媒体报道为消息源共3处,分别引用了新华社和“一家官方网站”的报道,并对中国媒体对外媒的反馈。
people.com.cn对外媒的反馈共有4篇,引用了英国《独立报》、《金融时报》、路透社、法国《费加罗报》和美国《洛杉矶时报》中对中国减排目标“积极善意”的评价。
根据以上报道框架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这一全球性媒介事件中,中西方主流网站有关中国议题上的报道,有一些方面形成了交集与对话,根据对方报道适时调整报道方向,及时给予反馈和沟通。但在更多问题上则各自坚持预设的报道重点,陷入独白式的话语情景,未能形成与传播对象的互动与沟通。
三、“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的文本分析
继对“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报道进行中观层面的叙事框架分析后,再从微观的文本层面进行标题分析和修饰语分析,以对比各自报道所形成的中国国家形象。
采用标题分析可以较好地操作量化分析,并了解报道的倾向性、观点和意识形态的流露。对修饰词及被修饰的客体进行分析,可以透析写作者的意识形态。
3.1 nytimes.com的中国形象
1.标题分析:
标题中含有"China"、"Chinese"或"Beijing"等有关中国的报道如表3.1所示:

通过表3.1可以看到nytimes.com与中国有关的新闻标题以负面倾向为主(80%),集中关注的议题主要是中国代表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矛盾冲突、中国坚持减排是自愿行为等。使用的关键词为"strident"(刺耳的)、"impasse"(僵局)、"tangle"(纠纷、争执)、"testy"(脾气暴躁的、易怒的)、"insist"(坚持宣称)。从标题中所展现的是态度强硬、不愿妥协和惹麻烦的中国形象。
2 修饰语分析
以中国和中国谈判团为客体,关注文章"China"、"Chinese"、"Beijing"的修饰语。表3.2为nytimes.com样本中涉及到这几个客体及修饰词的的简单摘要:

在nytimes.com中,词频最高的修饰语是中国是“最大的碳排放国”,而这一形容又常出现在评价中国碳排放目标的段落中。次高频的修饰语针对中国减排目标,认为这一目标是“令人失望”的,中国不需付出实质的努力就可以轻易达到。
这两个出现频率较高的修饰语其内在存在着一定的逻辑联系:突出强调中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意在表示中国理应承担相应的减排任务,而事实上中国的目标令人失望,不希望因为减排而做出牺牲,没有负起应有的责任。对中国谈判团的修饰语多是负面词汇,表现出的谈判团形象是强硬、不愿让步、傲慢而挑衅 的。
但同时,nytimes.com也对中国目前新能源技术的发展表示了肯定,认为中国在这一领域的发展在世界上占据领先地位。
3.2 people.com.cn的中国形象
在58篇样本中,直接包含对中国正面评价的标题共有11篇,关键词有“中国积极负责”、“积极评价”(3次)、“赞赏中国的努力”(3次)、“作出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2次)、“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中国挑战控制排放极限”等。对西方国家负面评价的标题共有7篇,关键词有“空头支票”、“偏心草案”、“坚持‘有条件’谈判立场”、“大会失败应归咎于丹麦而非中国”等。此外的40篇报道标题都是对事实的陈述或持中立态度。
从标题中可以看到呈现出的中国形象是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努力承担国际责任的大国,并在国际社会受到广泛的好评。
对中国和中国代表团表现的修饰语如表3.5所示:

从修饰语的分析中,可以看到people.com.cn的报道呈现用词高度统一和模式化,大多数的修饰语出现不止一次,且词频都较高。从报道中所呈现的中国形象可以概括为:以高度负责任、建设性的态度为全人类利益而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以极大的诚意积极参与会议、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并为会议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的主张和行动获得国际社会的积极评价和广泛认可。
3.3 中西主流网站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对比
Nytimes.com所塑造的中国国家形象中立但更多倾向于负面评价。认为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提出的减排目标并不足以承担其应有的责任。中国谈判代表团在会议上表现强硬、挑衅而不愿合作。但是中国在绿色产业技术发展以及对减排目标的践行力度上是值得肯定的。
而人民网所塑造的国家形象是积极的。是一个高度负责、建设性的大国形象,并在会议中积极参与、以极大的诚意与国际社会合作,中国的行动受到国际社会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可。
由此可以看出,中西主流网站报道中所呈现出的中国国家形象存在较大的分歧,甚至在有些方面是完全相反的。中国在西方的媒体国家形象与我们所期望的结果有偏差。
四、中西方报道在国内的传播效果
浏览报道后的“读者评论”以及国内各大主流论坛,可以发现国内受众获取“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相关信息的渠道,既包括国内媒体的报道,也有西方主流媒体的报道。不少网民在支持中国减排立场的同时,也质疑了中国媒体的报道策略。
如天涯论坛ID为“ctfy2000”的网民发帖说“从国内媒体来看,中国代表好像在那儿打了一场大胜仗。得意之情溢于言表!可是事实果真如此吗?虽然我们无法看到国外的评论,但是,从一些细枝末节上还是能看出,不仅发达国家对中国非常失望,许多发展中国家对中国的表现也非常的不满。”ID为“猛攻特务”的网民发表评论认为,美国《华尔街日报》的舆论宣传比中国好,中国媒体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话,不如美国站在对方立场发言的舆论攻势。
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上,不少网民都关注《卫报》、BBC、《金融时报》等认为中国破坏了哥本哈根气候会议的说法。还有ID为“再回童年”的网民针对西方媒体批评中国反对国际监督、拥有大量外汇储备而不应当成为资助对象、把中国国内经济发展置于更重要地位等问题,发表了题为“哥本哈根:中国可能需要回答的问题”,提出了应对西方媒体质疑的回答建议。
在新浪网转载人民网的《40%——45%减排目标意味着什么——专家解读中国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减排目标》报道后,不少网友在“读者评论”中指出了文章刻意模糊了中国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减排目标计量方式的问题。认为文章夸大了中国的减排目标。
此外,青年学者夏之雨在《长江商报》上发表题为《气候峰会中国媒体失分》的评论文章,认为评价此次会议中国整体表现,政府应得高分,而中国媒体应得低分,报道展现出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是“壁垒分明,正邪不两立”。且报道“让读者认为中国在峰会上‘受欺负’了,平添读者理解的痛苦”。
在如今全球化语境与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媒介环境下,大众享有高度的信息选择权,使得新闻传播进入 “多对多的传播”时代。由于互联网技术与国际化媒体的推动,对于国内外受众而言,有关中国的信息传播呈现了无隙性、即时性、全球性,所谓的内宣与外宣的物理界限越来越模糊。 。一边倒和单面向的传播方式已经不可能实现控制舆论导向的作用,影响有效传播实现的因素也越来越多元化。如果媒体不顾及受众的信息诉求与心理感受,一味以自我为中心进行宣传,会使受众产生逆反心理并转而向外媒搜寻信息,设想的宣传效果反而难以实现。
五、推动舆论互动实现的有效路径
5.1改善报道理念与传播技巧
推动舆论互动实现,首先要重视对世界发展趋势、政治格局变化、国际舆情动态的调查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研究。改变过去灌输式的传播理念,观察研究国际媒体有关中国议题的叙事框架和报道倾向,提升媒体编辑、记者的舆论互动意识。
其次,改变过去“一边倒”和过分自我宣传的报道理念。“宣传”在英文中(propaganda)中被视为贬义。“宣传被认为是不民主的、非君子的、非本性的,通常都与极权主义者偏爱的说谎、恐吓和谩骂有关。” 在正面与负面报道中找准结合点:对西方国家的报道态度不要简单站在敌对面进行一味批评,而应当具体分析其利益出发点和背后的经济、政治、文化环境,以更加理性和宽容的心态对待他国立场;对中国的报道不应当刻意回避外媒的批评,不要过度自我拔高,在报道中遵守“平衡报道”的原则,对事情的评价不能绝对化。
第三,在全球性媒介事件报道中,应根据收集的国际舆情动态,在“以我为主”的对外传播原则基础上,适时、适当调整自己的报道方针,对于外媒的不实报道作出有力回应,发出自己的声音。舆论的互动不是对攻与谩骂,而是依据具体客观事实的呈现,“以理服人”。在双边、多边的交流与沟通中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5.2 公民新闻创造新的可能
在中西媒体互动与对外传播国家形象中,除了新闻从业者的努力外,民间公民记者的交流与沟通也打开了一条新的路径。
“公民新闻”(Citizen Journalism)是“公民共享新闻”(Citizen Participatory Journalism)的简称,是指来自公民的非专业新闻报道。他们或者是现场的目击证人,通过现代科技,把自己所见、所闻、所感直接传送给大众媒体;或者自己创办小众媒介(网站、报纸、广播、电视台等),实现在一定范围内的新闻生产与传播。
“中外对话”(China dialogue)网站是由国际新闻记者伊莎贝尔﹒希尔顿于2006年7月3日创办的独立非营利性组织。该网站在许多慈善基金会的资助下运用,主要以伦敦、北京和旧金山为基地开展活动。致力于提供高质量和丰富的新闻信息和分析文章,并对以中国为重点的全球环境问题展开讨论。 “中外对话”针对中国的环境问题,采用完全双语的模式,为中西方公民提供了便捷而开放的网络平台。该网站表明自己的目的是“世界告诉中国,中国也告诉世界”,在提供资讯的同时,面向普通网民征稿并积极邀请他们参与讨论。
“中外对话”在中国环境问题讨论中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在此次“哥本哈根气候会议”报道中,nytimes.com也采访了“中外对话”编辑或引用网站上的文章观点。nytimes.com参与气候会议报道的一些记者本身也是“中外对话”的作者。
“中外对话”对推动中西方舆论互动和沟通模式上作出了成功的尝试,提供了在大众媒体之外,更为自由、灵活和开放的民间交流平台。这样的NGO组织和公民新闻记者出于非营利目的,也不需承负过多的政治诉求,可以以更加客观、理性和建设性的视角面向全球性的媒介事件,开辟了中西方舆论互动的一条新路径。
参考文献: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