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乐园水上世界酒店:尤立增:如何实现高转化率的阅读教学——“转化教学论”在阅读教学中的应用3(转)--语文天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3:38:54
四、高转化率的阅读教学——对话与倾听同行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实质和目标进行了新的阐释,认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实现高转化率的阅读教学,注重教学中的对话与倾听。通过对话产生交流,从而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最大程度地使学生获得个体阅读体验。
对于对话与倾听,有人把它们比作是一对孪生姐妹,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程尚荣对此两者的关系有一个更为精辟的阐述,“对话是从倾听开始的,倾听是对话的前奏,没有倾听就无法实现对话,也就无所谓教育,为所谓教学”。
有效的课堂教学,要求师生学会互相倾听。教师倾听学生的表达,表现出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和自身的教学艺术,这不仅是把发言权还给学生,而且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教学,力求做到“教学做合一”;学生倾听,变被动参与学习为主动参与学习,高效率的倾听,有助于促进知识的内化,从而挺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
●典型案例
师:解决了阅读背景问题,便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文意。下面我给同学们读一遍课文,大家注意两点:一要注意读音,二要注意断句。
(师范读)
师:好,自己朗读一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大家在预习时可能发现了一些问题,可以提出来我们一起解决。先看第一段。
生:第一自然段中“所以”这个词到底怎么理解?
师:“所以”是文言文中常见的双音节虚词,它的用法有两个:一个是表原因的,解释成“……的原因”,哪位同学能举出一些学过的例子?
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近贤臣,远离小人,这是先汉兴盛的原因。
师:第二种用法是表凭借,翻译成“用来……”。这个句子可以翻译成“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惑的人”。这是比较标准的判断句,“者”表停顿,“也”表判断。同时要注意“受”字,这是一个通假字,通“授”。“受”“授”的区别就在于动作的方向不同。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汉语“授权”和“受权”(板书)两个词语来区别。“授权”和“受权”有什么不同?
生:“受权”是指依法接受行使某种权利。
师:如“外交部发言人受权就某个问题发表声明”。这个“受”应该是接受,接受谁的?
生:中国政府的。
师:那么,“授权”呢?
生:“授权”是指依法授予行使某种权力。
师:对,如“公司授权某某全权处理这件事”,就是交给他权力,而课本中的“受”是教授、传给的意思,所以通“授”。
生:“吾从而师之”的“师”怎么理解?
师:从,跟从;而,并且;“师”按课下注解“以之为师”,是不是意动用法?
(学生争论)
师:意动用法的“意”是主观上认为。但这句中的“师”更强调动词性,更强调拜师的这种行为,应是名词用作动词,整句话解释为“我跟随着他并且拜他为师”更为妥帖。因此我们不把它理解成意动用法。
生:倒数第二段“孔子师郯子”中的“师”是不是与这个“师”字用法一样?
师:一样,理解成“拜……为师”。
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中的“庸”怎么解释?
师:这句话在整个文段中是最难理解的一个句子。“夫”是发语词,用在句首;“庸……夫”是一个固定结构,表反问语气,“庸”可以翻译成“哪里”或者“难道”;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先后生于吾”应该一块读,即两种情况:比我生得早,比我生得晚。全句的意思是“我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出生得早还是比我出生得晚呢?”
生:这句话不通,年龄怎么能生得早或生得晚呢?
师:这是直译。直译不通的时候就得意译了,也就是“我哪里管他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在翻译的时候要直译与意译相结合。
生:“惑而不从师”中的“惑”是不是形容词用作了动词?
师:对,“惑”本意是疑惑、迷惑,在这里用作动词,意思是“有了疑惑”。
生:“古之学者”中的“学者”和现代汉语的意思是否一样?
师:找一位同学回答。
生:不一样,这是比较典型的古今异义,在本文中泛指求学的人,而在现代汉语中是指在某一个领域、某一个行业有建树的人。
师:从内容上看第一自然段主要写教师的职责是什么,“传道授业解惑”,还强调从师的原则,特别是这种“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的观点在当今仍具有进步性。下面大家朗读一遍第一段。
(生朗读第一段)
师:第二段中,作者针对现实提出问题,针砭现实。如果说这篇文章可以给我们以借鉴的话,那就是写文章要有现实针对性,而不是一味的拿古人说事。那我们就学学这篇文章是如何针对现实提出问题的。先扫清理解障碍,大家有什么问题?
生:第一句“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中的“之”是取独吗?
师:是,“师道”第一段里是“学习道理”,而这里是“从师的风尚”,两个“之”字都是取独的标志,从结构来划分都应该在“也”后停顿,主语分别是“师道不传”“欲人无惑”,谓语分别是“久”“难”。
生:“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中的第二个“圣”是解释成“圣人”呢,还是解释成“圣贤”?也就是理解成名词还是形容词?
师:看和前面一块理解,“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单说“圣”和“愚”是什么词性?
生:形容词。
师:那该怎么翻译呢?
生: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蠢。
师:所以第一个“圣”和第一个“愚”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了,再看第一句“圣人之所以为圣”,第二个“圣”字和它相对应的“愚”字是理解成形容词好还是理解成名词好?
生:名词更好一些。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前面有一个“为”。翻译过来就是“圣人成为圣人的原因,愚蠢的人成为愚蠢的人的原因”,所以这个“圣”和“愚”都是形容词用作名词,解释成圣人和愚蠢的人。
生:“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
师:大家想一下是不是一个主语,“句读之不知”的主语是什么?哪位同学回答?
生:宾语前置句。“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就是“不知句读,不解惑”。其中“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作用就是提宾。
师:回答正确。类似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2002年高考的翻译句子“其李将军之谓也”,“之”字是宾语前置的标志翻译成“大概说的就是李将军”。“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这句话针对的对象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不知句读的是谁?
生:那些童子。
师:也就是那些小孩子。小孩子不解句读,而大人不解惑。别理解成当时就没有老师,人们都认为拜师是耻辱的事情。实际上这个“师”指的是在解读儒家经典著作,进行更深入探讨的时候,肯定有疑惑,有疑惑就得拜师啊,所以针对的对象是士大夫之族。而作者要证明他们不拜师是错误的,所以举个他们给孩子找老师的例子。比方说就某一个士大夫而言,他一定请老师教他的孩子,但这个老师是干什么的呢?
生:“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师:教给孩子读书、认字、书写,这些事学习最基础的东西。“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并不是我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那类老师。也就是士大夫之族在学习儒家经典时应该拜师。
生:那“或师焉,或否焉”怎么解释?
师:上一个问题的前两句形成照应:句读不知,师焉;惑不解,否焉。“句读之不知”针对的是那些童子而言的,“惑之不解”针对的是士大夫而言的。所以这几句话针对的对象并不相同。
生:如果不同的话,下面那句“小学而大遗”怎么理解?
师:仍然是这个意思。“小学”是小的方面学到了,“小的方面”指什么?
生:(七嘴八舌);句读、书写、认字。
师:大的方面指的是什么?
生:授业解惑等大的方面。
师:应该这么理解:句读之不知,或师焉,小学;惑之不解,或否焉,大遗。是这么一种对应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对比;士大夫在拜师问题上对待孩子和要求自己不同。
生:“爱其子,择师而教之”是不是省略句?
师:前面省略了主语。指的是哪些人?
生:那些“耻师”的士大夫。
生:“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和后面的“君子不齿”中的“耻”“齿”用法一样吗?
师:不一样,第一句里的“耻”怎么解释?
生:以拜师为耻。
师:翻译成“以……为……”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名词用作动词,一种是意动用法,这里是哪种?
生:意动。
师:为什么?
生:强调的是主观认为。
师:对,这句话意思是“不认为拜师是耻辱的事”,实际上拜师耻辱吗?这是他主观的认为。而“君子不齿”中“齿”的本义是什么?
生:牙齿。
师:现代汉语中“牙齿”是泛指,古代汉语中“牙”和“齿”是不同的,“牙”是指后槽牙,“齿”指的是前面的整齐排列着的牙,这里引申作“并列并排”,什么叫做“不齿”呢?
生:牙齿一个挨着一个是地位平等的,君子不愿意自己跟他们像牙齿一样一个一个排列在同等的位置。
师:课本中解释成“看不起”这是正确的,也就是不想跟他们相提并论。所以在学习时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生:“今之众人”中的“众人”怎么理解?
师:典型的古今异义,现代汉语的“众人”是什么意思?
生:大部分人,一群人、一伙人。
师:而在这里呢?
生:一般人、普通人。
师:“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这句话最不好理解,因为省略的内容太多,怎么翻译?
生:以比自己地位低的人为师就值得羞耻,以比自己地位高的人为师则近于谄媚了。
师:第二段,作者针对现实提出问题,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大家朗读一遍第二段。
(学生自读)
师:下面看最后两段,这两段重点要积累的知识点有哪些呢?
生:“常”。
师:“常”在现代汉语中是“经常”的意思,在这里呢?
生:固定的。
师:“孔子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中的“师”有人认为是意动用法,你同意吗?
生:不同意。“师”强调孔子已经拜师,而不是主观上的认为,所以理解成名词用作动词“拜师”即可。
生:“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也很重要。
师:对,这是选自《论语》的一句话,原句是“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里的“三人行”怎么解释?
生:很多人一起走。
师:这是有争议的,有的认为这个“三”是泛指,指很多人;也有的认为这里就是实指三个人,有我,有善者,有不善者。还有什么?
生:“不必”。
师:现代汉语的“不必”是什么意思?
生:没必要。
师: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生:不一定。
生:“闻道有先后”中的“闻道”指懂得道理,“术业有专攻”中的“术业”指学问、技艺,“专攻”指专门的研究。
师:这句话非常精彩,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比弟子有才能,因为“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在一千多年后的今天这种为师观仍然具有进步意义。理解这句话的内涵,对现在从事教育的人都很有益处。如果弟子不如师还谈什么进步啊!学生最后比老师强是一种必然。最后一段写什么?
生:最后一段交代了韩愈写《师说》的目的。
师:“好古文”,“古文”是古今异义,在现代汉语中“古文”指的是文言文,而在本文中,“古文”是跟“骈文”相对的(板书),实际上就是指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史传散文。“六艺”呢?
生:“六艺”是指儒家的经典著作。经,就是儒家经典;传,解释经书的著作。
师:《左传》的全称是什么?
生:《春秋左氏传》。
师:《春秋》是一部经书,《左传》就意味着左丘明为《春秋》所做的解释,这就是“传”的本义。还有吗?
生:“通”就是“都”,“习”就是“研习”。“不拘于时”是被动句,不被当时的时俗所拘束。“嘉”是赞许,“古道”是指古人从师的道理。“遗”,指赠送。
师:这些知识点大家要在课后进行归纳总结。
(尤立增:《师说》)
●案例分析
《师说》是人教课标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三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是一篇“千古美文”。在课堂教学中,尤老师坚持“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十个问题更重要”的原则进行组织教学,颠覆了文言文教学以教师串译串讲、教师“满堂问”的传统,通过用心的倾听学生的疑难和与学生平等的对话,共同学习,营造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乐于学,教师乐于教。
该课堂实录是尤老师执教《师说》的第一个环节,旨在扫清阅读障碍,积累文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问题基本上都是由学生自己提出来的,“第一自然段中‘所以’这个词到底怎么理解”、“‘吾从而师之’的‘师’怎么理解?”等,学生一直是学习的主角,而尤老师则始终是引导者,一步一步地帮助学生解开疑团。
在扫清障碍的过程中,学生所提问题由字到词,由词到句,甚至由句到段,涉及到字的释义、词的用法、词的比较、句子的意思、文言文的句法等,并在此基础上,扩散到文言文的一些常识的学习,如“古文与骈文”、“六艺和经传”、“《左传》的全称”。这种变教为学的方式,全方位地对文章进行梳理,真正地把文言知识落到实处,并为第二环节的“赏析”文章做好铺垫。
●实施方法
1、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闪耀着人文的光辉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课堂教学中,教师摆脱高高在上、居高临下的姿态,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进行交流,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营造出了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这一基石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越俎代庖”,而是让学生通过自由朗读,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并提出问题,实行的是人文性的教学。
2、自由平等的对话交流,触碰出思想的火花
课堂教学中的对话,应包括学生与文本,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有人认为,“阅读活动是读者和作者之间通过文本进行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这是世代传承的无声对话,是思想撞击出火花的伟大对话。”无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把阅读的权利、发现的权利还给学生。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渴望自己得到自由,学习行为也不例外,唯有让学生“随心所欲”,才可能实现真正的个性阅读。
3、积极踊跃的成果共享,汇聚成智慧的海洋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注重的应该是在尊重学生的个性解读的基础上,加以引导,同时拓宽学生的知识层面。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更注重的是智慧的共享。正如一位大师所言: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相互交换,每个人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相互交换后,每个人则有两种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