锤炼党性的途径:“读”——守住阅读教学中最美丽的风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18:34
读”

               ——守住阅读教学中最美丽的风景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王菘舟老师说过,要真正贯彻“语言为主的教学理念,别无它径,唯有老老实实、扎扎实实地做到读书为本。要做到读书为本,必须让学生充分地读。读既是学生最主要的语文实践活动,又是教师最主要的语文教学方法。

 “竹中一滴曹溪水,涨起西江十八滩”。“读”这滴小小水珠,何尝不激起语文教学的层层涟漪呢?

一、领风骚——春色满园话背后

时下阅读课的确是书声琅琅,热闹非凡,真是“读”领风骚。读,成了学生学教师教最主要的手段。相对于串讲串问、繁琐分析而言,在对母语教育规律的把握上,这的确是长足的进步。然而,有的老师却将“读”功利化了:读,竟成了他们标榜自己理念先进、追赶潮流、装点门面的工具。透过开满鲜花读的背后,我们不得不审视读的实效性,依稀留下几分语言文字的感悟与思考,抑或根本就是蜻蜓点水。

1、读的时间不够充分。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一节课40分钟,学生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如初读课文,要求学生读通课文,读准字音,但实际上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连一遍课文都未读完,就在老师示意下戛然而止。读成了教学中的一种点缀。

2、读的面窄。不管是检查性的读还是讲析、答问之余的所谓感情读,教师往往盯住几个尖子,读来读去,就是那几个学生,大部分者都是当听众。这种多数学生得不到练读的现状,怎能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又怎能落实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读呢?

3、只求形式不求实效。有的课自由读,指名读,齐读,挑战读,表演读……朗读的花样很多,一遍又一遍读来读去仍停留在理清情节、模仿人物语气的层面上,相对于默读、浏览、略读等方式较忽视,学生并没有多少“新”得、进步。有形式却无多大实效。

4、指导机械匮乏。朗读教学指导方法单调、机械、生硬,常见教师在分析、理解之余来一句“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或“把xx语气读出来”,诸如此类隔靴搔痒的引导。导致读不能融“导”、“练”于一炉,不能揉理解、感悟于一体。有的教师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韵。

5、忽视朗读评价能力的培养。学生读完了,老师就觉得已完成了一段教学任务,进入下一段,通常缺少对朗读效果的评价,或以“读得真好!”“读得真不错。”草草过场,至于“好”好在哪儿,就不再深入细致地分析。

语文课堂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要渲染课堂气氛,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但这些都是为学生积极学习语文这个教学中心服务的。如果不管教学中心,为激发而激发,那就会喧宾夺主,本末倒置。因此, 要提高阅读教学中“读”的质量,我们认为必须在意识上深化认识,在方法上深入研究。

二、“读”中学读——不事雕琢任自然。

读是我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宝贵财富,也是学生走近文本、与文本对话、融入文本的重要途径。以读为本、以读促悟、以读激情、以读导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但读并不是放任自流地读、毫无目的地读,而应是读有指导、读有目标、读有层次、读有质量。如何真正做到“以读为本”呢?我认为,关键是在激发学生参与的前提下,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使“读”训练切实有效,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1、              导中读,读中导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书就要读到学生的心坎上。这源于教师要善做文本与孩子见识的“红娘”,把“外”的东西引向“内”来。只有教师的“真引导”,学生才能“真读书”。看特级教师薛法根执教的《第八次》片段:

出示句子:布鲁斯感动极了。他猛地跳起来,喊道:“我也要干第八次!”谁来读?

生:(轻声地朗读)

师:战斗很激烈,抵抗很顽强,你读得很温柔。布鲁斯的“感动” 我还没有感受到!

生:(再读,突出了“感动”)

师:我还没有听出布鲁斯的信心!

生:(再读,强调了“也要干第八次”)

师:我想看到布鲁斯在喊的时候,是什么表情?做了什么表示?

生:(再读,表情激动、握紧拳头)

师:这才叫“有感情朗读”!

现在有些教师不敢指出学生的缺点,总是鼓励“读得好”,对学生的问题不敢指出,不敢指导。上一片段就有指导,经过老师的一遍又一遍地指点,再听这学生读,果然大不相同了。所以我想,在教学中,不管学生怎样,只要有指导,有示范,不怕学生不会。在深入阅读时,要留够时间让学生调动各种感官,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并通过评议,强化读的激励、诊断和调节功能。精简教学环节,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实实在在的读。

2、思中读,读中思 

荀子在《劝学》中指出,读书应“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读和思是两种最基本的感悟方式。只思不读无处感悟,只读不思无法感悟。只有既读又思,即古人所说的“口诵心惟”,才会有所感,有所悟。基于此,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读中感悟与思中感悟有机结合,把阅读与思维训练融为一炉。特级教师王菘舟在执教《圆明园的毁灭》时, 就在“读”上下足了功夫,巧妙地领着学生去“追忆辉煌”,先让学生读文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 再让学生读懂句子的意思,用心感受句子所蕴含的情感,从中体味遣词造句之精妙;三是质疑和释疑,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要写尽圆明园,得需要几个有啊?当学生说“无数个”时王老师又请学生在文中找依据。这样让学生在反复读中思考、理解、想象创新,不露痕迹地进行了三次朗读训练,学生一次比一次读得入情,读得有味,达到了“情到深处自然鸣”的境界。

可有些课上一味玩花架子的“读”则完全抛弃了传统阅读教学的这一宝贵经验,只要学生“熟读”,不要学生“精思”。曾听一老师上《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可谓是书声琅琅:“一打怎样?”“ 二打?”“ 三打?”“结果?”串联一遍又一遍读的就是这样一些毫无思维力度的梳理情节性问题,完全不顾学生的前期经验和认知水平,学生闭着眼睛都能回答,读时哪里还用得着“思”?课上又何须探究、对话?对文章词句的理解,人物个性品质的体会等关键问题却不甚了了。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摒弃这种为读而读的假读,努力让学生“真”读,在读中思,在思中读,要启发学生在读中质疑问难,在读中探究问题,在读中解决问题。

3、想中读,读中想 

这里的想是指想象。叶圣陶先生曾说过:“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让学生发挥想象,进入文本,能使学生达到人文合一。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可引导学生运用想象思维进行阅读,让他们在联想中读,在想象中读,进而把书本的语言变成鲜活的形象。这时的读,必定是透彻的;这时的读,必定是深刻的。在教学《我的战友邱少云》时,让学生体悟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崇高形象,仅靠朗读是不够的。于是,我就让学生仔细观察文中的插图,结合生活体验:谈谈生活中被烫着时的感受,然后让学生描绘烈火中的邱少云会想些什么?如何做到纹丝不动?

例:呀!我的后背烫得像在炼丹炉里烤,火一定烧到我身上了。我该怎么办?这样下去,我一定会被火吞噬的。可是,如果我起来打个滚或者扯掉已经着火的棉衣,那战友们怎么办?连队怎么办?我又怎样向党交代? 不行!不能!不可以这样做!我的后背已经失去知觉了。我的感觉只有疼!但是我得忍,我不能动,一定不能!手指使劲地抠着泥土。我要坚持。相信黄昏就能够胜利了。烟呛得我透不过气来。我熬不下去了……我要倒下了,战友们,你们要连着我的份杀敌!战友们,永别了……

带着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心灵被深深地沉浸在与文本的对话中,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崇高形象已早已扎根于学生的心底,他们在用生命诠释文本的意义,在构建富有独特个性的生命化理解。

4、悟中读,读中悟

  近代教育家夏丏尊在《文章讲话》中指出:“文章的奥秘要用读的功夫才能发掘。”“以读为本”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把书面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语文素质。如《天游峰的扫路人》一课,陈建先老师让学生谈谈从哪里看出作者对这位扫路老人怀有深深的敬意?顺着学生课始的阅读期待,搭起整课教学的研读框架,避免了琐碎问题的追问,并以这个大问题拉动全文的语言材料,朗读、品味,于是有了学生对“顶天立地”一词从描写天游峰到感悟是扫路人“精神、品质、心灵”写照的鲜活理解和生动演绎。

  生:我觉得老人之所以这样默默无闻地扫路,给游客一个美好的环境,他不图什么,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心!

  师:一颗爱心!一颗无怨无悔、甘于奉献的爱心!这真是一位——

  生:了不起的扫路人!

  生:让人钦佩的扫路人!

  生:顶天立地的扫路人!

  师:好!顶天立地!这个词用得好!在书中这个词是写——

生:指天游峰很巍峨很高大,很有气势。。

师:为什么说是“顶天立地的扫路人呢?”

生:因为扫路人的精神太伟大了,他的精神顶天立地!

生:他的品质太高贵了,让人敬仰!

生:他的心灵太美了,虽年事已高,却还在为人们付出自己的辛劳。看着他,就像面对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一样。

从以上片段中,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读”的魅力:学生用自我情感朗读、感悟,不知不觉便把书读活了。阅读教学要的就是这种结果。在学生自我情感中感悟文本,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

5、品中读,读中品 

品读,赏析式地读,是阅读教学中的一种“美读”方式。是以读为中心,引导学生在读中注意咀嚼语言文字,品味蕴含在重点字词段中的深刻含义。引导学生将语言的感受与语言的品味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品读文章,感知形象,体会韵味,使文章的声韵节奏与学生的心理感知沟通一致,物我统一,激发学生荡气回肠的审美体验。如教学《船过三峡》一课,我让孩子们品读、批注三峡特点时,尽情朗读自己喜欢的、感受深刻的句子,合作研读:有的借助已有经验展开想象,有的分享教师的亲身经历,有的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之后围绕“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这一抓手辐射到全文。学习中,一个个句子因以不同的推进方式,展示得精彩、丰满而厚重,师生流连忘返,乐在其中。这样的读读品品,读得充分,读得多样,读得入情,读出了文本的韵味。简约中透露出智慧,平实中蕴涵着厚重,让教师、学生在与作者、文本跨越时空的对话间放飞心情,实现语言和精神的同构共生。

6、写中读,读中写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在读中悟写,从读学写,由句到段到篇。在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充溢着炽烈感情的文章,有描写至真至爱的亲情,有抒发纯洁无暇的友情,有谱写人与自然的和谐之音等,这些都是进行读写结合的好材料。在教学中,我们要营造浓浓的感情氛围,创设练笔的最佳时机,让学生在感情氛围中“潜心会文”,与文本对话,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双向交流。在教学《我盼春天的荠菜》时为了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那不曾有的社会生活,引起心灵上的触动,引发学生真实又深刻的内心感悟。当读到“我独自一人游荡在田野上……听见妈妈在村口呼唤她的名字,小女孩没有答应。”时,为什么她不敢答应,怕什么?我请学生写写小女孩的心声。语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是作者理性的独白,也是作者感性的挥洒。课堂也是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此时的练笔填白,正是学生走向文本深处、走向作者心灵处、体悟文本与情感的过程。此时的练笔,就像浪遏飞舟,唤起的是超越的激情和创造的喜悦,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感而发,有情可抒,达到了语文教学与人文教育的最佳结合。

7、演中读,读中演

学生是好动的、好奇的、好表现的,表演正合学生的口味。维果茨基说:“利用表演进行教学,本身包含创作的因素,促使孩子的思维发展,激发孩子们的创作意识。”教师要善于抓住表演点,一个故事,一个情节,哪怕是一个动作,让语言文字栩栩如生。让学生用自己的身体亲自体验,用自己的心灵切身感悟,不仅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在课文的情节空白、浓缩处,拓展想象,在富有创造性的表演过程中培养想象力,增强自信和勇气。在教学《挂两枝笔的孩子》时,文中王老师与小亮的谈话没有详写。于是我启发学生在课文原有内容的基础上,想象老师会和小亮说些什么?

师:小亮,听说你的梦想是做个记者,作家之类的人是么?

亮:嗯。

师:为什么把胸口的笔拿下了?那可是你的宝贝。

亮:老师,我……我连一封信都写不好,还能梦想当个学者?……

师:(拍拍小亮的肩膀)你知道学者为何带笔吗?

亮:疑惑,摇头。

师:那是因为作为一个学者,要时刻学!时刻用笔记下他们所听到的、看到的知识。小亮,你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个出色的人,并不是只动脑子就行了,更要去实践,去开拓。而你带着两支笔,却只是做摆设,这能行吗?

亮:(猛地抬头,用力点点头。)老师我明白了!

师给亮挂上笔。

在思维的碰撞中,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内在的人文积淀不断激发,不仅牢固掌握文本语言,还被文本的人文精神在自由的想像中潜移默化地感染着。“演中读”使学生拥有了施展才华的舞台,拥有了真实体验的机会,使学生的体验得到升华。

8、广中读,读中博

课堂导学只是创新教育的一个渠道。课外则是自主学习的自由天地。为此,教师要加强课内外的联系,校内外的沟通,学科之间的融合,使语文学习的天地更为广阔。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需要,根据现在这个信息时代,知识更新快的特点,指导学生在课堂上精读,在课外泛读,以便开阔眼界,学到更多的知识。如学了《三顾茅庐》刘备三次拜访谒见,终于请来了当今大贤诸葛亮,那诸葛亮出山后帮刘备干的第一件事是什么?教师出示:

博望相持用火攻,

指挥如意笑谈中。

直须惊破曹公胆,

初出茅庐第一功。

要知“博望坡之战”,可去阅读《三国演义》第三十九回。这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课内引路,课外实践,持之以恒,课外阅读的数量方能得到保证,阅读能力才会得到提高,学生也才会在广读博采的过程中为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色

 “读”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读,能帮助理解语义,能帮助再现情境,能帮助领悟内涵,能充实认知结构,能提高语言水平,能发展思维水平。但读的训练并非一日之功,须长期扎实地训练。宋人朱熹在《情理精义》中说道:“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在语文教学中,加强读的训练是一个量化、渐进的过程,必须有针对性,系统化地进行。我们要灵活选择,合理切实地运用,将语文课堂变得书声琅琅,让学生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获得愉悦,获得精神的自由,获得对人生价值的感悟。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就会在一种有声的境界中获得大丰收。

 

参考文献:

1、周一贯    《阅读课堂教学设计论》

2、钟启泉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3、林崇德    《学习与发展》

4、王菘舟    《王菘舟教学思想与经典课堂》

5、《苏霍姆林斯基》第二卷

6、《小学语文教师》2004年第9、10期

7、《小学语文教学》2005年第2、4、5、6期

8、《语文教学通讯》2005年第10期

  阅读全文 | 回复(0) | 引用通告 | 鲜花() | 编辑  
  • 上一篇:小语论文评选031号:<<哭泣的文本——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误读”现象例谈>>
  • 下一篇:小语论文评选033号:<<我手写我心——小学语文生活化写作教学策略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