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酱凉拌菜:作家协会文学创作概况(2001-2005)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14:23:39

 

第一节文学创作 潍坊的文学历史悠久,史料记载可追溯至汉代。宋代是潍坊古代文学的灿烂时期。中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文学家如汉北海郡人徐干,以诗赋文论名扬天下。宋代的范仲淹、苏轼,南宋著名女词人李请照,清代潍县知县郑板桥等为官定居于此,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作品,垂列青史,至今仍为人们所颂扬。尔后的韩梦周、李文藻、郭麟等不少诗人,作家留下传世佳作。20世纪潍坊新文学蓬勃发展,王统照、臧克家等一批文学艺术家发表了大量作品,他们对潍坊的文学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朽贡献。60年代至70年代初潍坊的文学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遭受摧残。80年代潍坊文学重新得到复苏和发展。 1991至2005年是潍坊文学的繁荣时期。广大文艺工作者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解放思想,笔耕不辍,潜心创作,积极投身火热的现实生活,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工作者,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艺作品,作品数量逐年增加,质量不断提高。小说创作发展迅速,诗歌创作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如穆陶的长篇历史小说《林则徐》、《落日》、《屈原》,陈显荣的讽刺组诗,王耀东、陈作诗、冯恩昌等创作发表的农家风味的诗歌;潍坊一带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脍炙人口,经历代劳动人民的传诵和不断艺术加工,逐渐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具有潍坊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学,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这些不仅在它所反映的生活内容方面区别于其他地域,更为重要的是它体现着一个地域丰厚的文化底蕴,已经成为了解研究潍坊地域文化的重要渠道。初步统计,长篇小说近200部,诗集250多部,中短篇小说1000多篇,影视文学20余部,报告文学、散文、杂文、民间文学、等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很大的发展和提高,成就十分可观。这些作品,有的曾在全国或全省获奖,有的曾在社会上产生过较大影响。 主要出版发表小说作品有:如芳洲的小说《红草》、《苦笑》、《晕眩》、《心之泊》、《归去来》、陈炳熙的短篇小说《选择》、《雍和宫的雪》、《空谷兰》、《郑板桥外传》、《市场街的夜》,郭建华的《尤庄的蒲团》、《从孤儿到作家》、《山东无死槐》、郝湘臻的《人之初》、吕峰的《弥水悠悠》、张法荣的《火牛阵》、冯蜂鸣的《悬念小说集》、孟庆龙的小说集《干姐》张建平的《红鲤鱼》、潘来正的《丹青英豪》、李大伟的小说集《老人老枪》、李树高、袁敏的《神医李茂华》、王云峰的《今古传奇》、刘天剑的《山崖上那株白兰花》、《落蕾》、《风流艳后》、孟庆龙的《干姐》、崔桂芹的《二丫》、王照东的《信》王斌昌的《分娩》、王庆荣的《麻孩》、《混沌日月》、吴汉滨的《死不改悔》、《北辰短篇小说选》、胡培玉的《罢官》、丁熙明的《大院》、王德信的《家族人物》、《潘金莲伴舞厅》、《新聊斋志异》、张劲松的《大赦》、《河东河西》,李维昌的《猎狼》、韩钟亮的《唐赛儿》,穆陶的《孽海情》、《林则徐》、《落日》、《屈原》,张跃放的《张跃放小说集》、房文斋的《辛弃疾》、赵永波的《黎明》、周习的《婚姻危机》、《成长岁月》、夏金亭的《清河激流》、辛显令、张法荣合著的《火牛阵》、李树高、马效禹合著的长篇纪实小说《马保三传奇》、王耀东的长篇小说《好一朵玫瑰花》、解淑萍的长篇小说《多梦的季节》、《雨后的阳光》、王照东的长篇小说《信》,李树高的《陈少敏》、《县委书记》,李树明的《槐园》、郑海翔的《热的冬》,冯蜂鸣的《悬念小说集》、王汝凯同志的《汉武帝》、韩忠亮同志的《永乐皇帝》、李英明同志的《隋炀帝》、高志辰同志的《万历皇帝》、董云清同志的《宋徽宗》、魏金永同志的《武则天》、冯益汉同志的《刘秀》、张法荣同志的《唐高宗》等18名作者的皇帝系列丛书,《汉武帝》上下卷,《隋炀帝》上下卷,《永乐皇帝》(上下卷)、《武则天》上下卷、王汝凯的《神泉》、王培义的《不老花》、尹继信的《痴恋》、夏青的长篇小说《女儿红》、秦景林的小说集《扯不断的姻缘》、长篇小说《绿潮》、高辉的长篇小说《河东》、张德营的《奴性的背后》、等等。 主要出版发表诗歌作品:如王耀东同志编著的《中国新诗选》,诗集《插翅膀的乡事》、《逝去的彩云》、《王耀东诗选》、《不流泪的土地》、《梦里寻他千百度》、《岁月的梭》《折一枝菩提送给你》、《崛起集》、《岁月无悔》、陈显荣的诗集《陈显荣讽刺诗选》、陈作诗的诗集《山里集》、宋向东《月亮寄来的照片》、冯乐友的诗集《太阳礼赞》、孙英杰的《心景花园》、刘东木的诗集《影子》、陈永庆的诗集《履斋吟草》、韩志亮的《梦里梦外》辛淑梅的诗集《三月的风》、王子荣的诗集《生命树》、陈雪梅的诗集《心帆集》、《行年诗行》、岳坤的诗歌集《相思红豆》、章永信的《世纪风》、闫向玲的《青云山之恋》、袁东绪的诗歌集《白云生处》、《生命之绿》、《生命咏叹》、栾桢的诗集《我的船开往太阳》、《生命之旅》、陈柏林的诗歌集《阳光低语》、郝德英的诗集《乐义之歌》、秦晓鸣的《行年诗行》、《鹿书信的诗集《鹿书信诗集》、《山凤集》、李丹平的诗集《二月寓言》、《不屈的脊梁》、《思想树》、《涓流集》、张雯的诗歌集《存在》、《热爱》、《声音》、王秀华的《那一方净土》、崔桂芹的《情缘》、、《走出孤独》、宋燕群的《世纪风》、章永信的《世纪风》《行走的风景》、王存玉、李乃光合著的《蓝天风筝情》、王子荣的《生命树》、邓华的《明日黄花诗集》、刘祥亮的诗集《漂泊的石头》、张建海的诗集《三公分的爱情》、柳笛的《斑斓的梦》、马效禹的《马效禹诗选》、刘常泰的《沽河诗草》、马克的《旋转的心空》、李正臣的诗集《林泉吟》、王守莹的诗集《十六岁的星空》、郝德英的诗集《乡韵诗集》、冯恩昌的诗集《山韵》、《彩色的乡情》、郭元亮的诗歌集《绿潮颂》、杨如雪的诗集《家住青州》、孙瑞的诗集《三月情思》、《孙瑞抒情诗北首》、王存玉的《野玫瑰花》、赵永波的《寻回》、于正军的《夏之梦》、于爱珍的诗集《晚晴》、《晚霞》、白展明的《悠悠边地情》、文联主办的诗集《渤海诗草》、《中国大风筝》诗词选集。 1991年至2005十多年来,全市出版发表散文、报告文学、传记文学、民间故事等文艺作品万余(篇)部。散文方如李贵森的散文集《抱朴集》、韩志亮的散文集《烛光摇戈》、王明学的《秋实集》韩茂文的散文集《月下梨花》、田恒林的散文集《心语》、《三叶集》、张素萱的《萱草依依》、王存玉的《美的荟萃》、张明志的《走出大山》、白展明的《永远的流行色》、常鸣的散文集《岁月台痕》、杨华敏的散文随笔《暖暖人间情》、李桂森同志的散文集《抱朴集》,闫冰的散文集《远去的歌》,韩志亮的散文《心灵的家园》、李淑玲的散文《竹花》、,陈炳熙的传记文学《陈寿荣传》,赵华锡与郭亚黎合著的《野鹤外传》、阎海峰的散文集《海峰军旅文集》、《军营春秋》、王耀东的散文集《走在故土》、刘福新的散文集《月下小品》、刘焕勤的《玲珑集》、冯蜂鸣的散文作品集《巨佛、驼山、仰天山文化探源》、《冯蜂鸣剧作选》、刘保富的散文集《名人读书法》、《潍坊掌故琐谈》、魏延松的文学集《爱之河》、等等。 报告文学方面:如邵卉的报告文学集《远方的客人留下来》、于向平的报告文学集一、二三部《鸢都之剑》,冯蜂鸣的纪实文学《冷热变奏曲》、郭晓畅的报告文学《背景是一片绿色》、张建平的报告文学《眷恋》、邵文修的《潮声》、《秋天里的春天》、《信念永恒》、《红了樱桃》、《晨鸣声声》、刘天剑的《跨世纪田园诗》、谭鄂等合著的《泸水涛涛》、主编的《一代风流》、《希望之星》、魏宽喜的《竹声萧萧》、主宾站的《丹水则英》、赵顺年的主的《精神的复归》、王培义的《相约新世纪》、王广新的《今日风流》等等。 文论方面如:房文斋的论文集《小说艺术技巧》、王耀东的论文集《一步之间》、王耀东的诗评《走向辉煌之梦》、刘方泽的论文集《中国新诗论稿》、《新时期文艺论稿》、王明学的文论《小言论选》、魏道揆的诗词选注《安静子诗词选》、张其凤的论文集《坐忘斋文集》 民间故事方面:整理出版了《潍坊民间故事》系列丛书,陈作诗的故事集《银镯奇案》、刘志平的故事集《功臣跌事》、《不平静的夜》、柴茂智的故事集《风筝的传说》、周庆武的《谭海钩奇》、李凤其的历史民俗文学集《青州旗城》等等。 这些作品从不同侧面记载了潍坊的兴衰和发展,记载了历史跨越的步伐,记载了时代腾飞的脚印,它伴随着人民群众走向光明,走向富裕,走向辉煌。为宣传潍坊、提高和扩大潍坊的知名度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第二节主要获奖文学作品 1998年穆陶的历史长篇《林则徐》获“八五”全国优秀作品奖,被山东省评为向国庆节献礼作品,填补了潍坊市长篇小说在全国获奖的空白; 1998年王耀东的诗作《共产党员的墓碑》获全国新田园诗二等奖,在山东省诗歌创作奖史上属首次; 1998年刘志平的长篇故事《马二顺喝酒》获民间文学二等奖;其论文《时代为新故事开辟了广阔园地》在全国新故事理论研讨会上被评为优秀作品; 2002年刘志平的小说《最后一笔党费》获“西柏坡杯”文学大赛一等奖; 1999年穆陶创作的长篇小说《落日》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全国优秀图书奖; 1999年于秀创作的《遭遇下岗》荣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1999年秦景林创作的反映农村改革题材的长篇小说《绿潮》荣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1999年文联编辑的《渤海诗草》荣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2001年李树明的长篇小说《槐园》荣获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奖 2001年王耀东的长篇小说《好一朵玫瑰花》获华东六省一市优秀图书奖,同时荣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2002年王耀东的诗集《插翅膀的乡事》荣获首届齐鲁文学奖; 2001年郑海翔的长篇小说《热的冬》荣获潍坊市精神文明建设“精品工程”奖; 第二节创作活动 积极发挥联络、协调、服务的作用,按照“三个代表”要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以出精品,出人才为主攻方向,积极开展文学活动,为推动精品创作、培养队伍,创造了条件和环境。 1998市文联邀请张炯等3位理论家来潍作学术报告,与湖南岳阳市作协、湖北沙市作协、湖南省《故事会》编辑部等进行了交流和研讨。 1998年《大风筝》诗刊创刊。 1999年9月潍坊市文联、潍坊市档案馆、潍坊市作家协会、潍坊市档案学会联合举办了庆祝建国五十周年文学创作成果展。展览展示了建国以来全市文艺工作者的精品佳作各类文学作品188部。其中长篇小说23部、短篇小说36部、散文集32部、诗集58部、报告文学、论文等47部。展览对加强全市精神文明建设、繁荣全市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0年召开了陈雪梅作品座谈会; 2001年时作协组织人员对庆州、高密、安丘进行现场调查并召开了青州文学作者座谈会和全市文学作者座谈会; 2001年潍坊市作家协会与香港作家访问团,进行了广发交流。 2001年潍坊市文联与山东作家协会在济南举办了李树明长篇小说《槐园》作品研讨会; 2001年王耀东同志的乡土诗《插翅的乡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受到国内外媒体和文坛关注;充分说明了党和政府对我市文学艺术工作的肯定。 2001时作协主席林培真同志代表文学艺界参加了全国文联七次代表会和全国第六次作代会,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这是建国以来,我市文艺界第一次出席全国性的会议, 2002年潍坊市文联、潍坊市作家协会、潍坊市电视台联合录制了文艺专题片《中国潍坊—作家人物》,对我市著名作家陈炳熙、郭建华、林培真、郝湘臻、陈显荣等。在《中国潍坊》栏目进行了连续播放。同时,在潍坊广播电视报开辟专栏对五名作家进行了宣传。 2002年先后举办了青年女作家崔桂芹《二丫》作品研讨会、青年女作家陈雪梅诗歌作品研讨会、青年诗作家牧文长篇神话叙事诗集《华夏龙魂》作品研讨会、《齐鲁文学》作品研讨会以及作家林培真的长篇历史小说《屈原》在人民日报(海外版)的连载推介等。都大大调动了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积极性,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创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