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队collection无修版:常德清真古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3:05:42

常德清真古寺

在常德市人民东路南昏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址在回民聚居区沙河待玉带桥右侧,清顺治二年(1645)改建于此。寺内正殿主梁上刻有“顺治年重修”字样。原清真古寺建筑呈不规则的“工”字形。前有牌楼,南为宫殿式三进大殿(殿前厅、主殿、讲经楼及两侧花园),雕梁画柱,庄严肃穆。大殿西并排为两进套舍:前进为教长、“哈里发”助教卧房;中有花园式天井;内进为南北对立之两排传授经文的教室,井亭与沐浴水房、厕所,横屋北端为务本小学校址。整个大殿、套舍、厢房、横屋及教室就地形布局,错落有致,阔朗舒畅,古朴风雅。全寺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占地面积约3000多平方米,原寺内殿前在石碑林立,大殿及殿前悬挂有大小数十块黑底金字匾额。由于1933年遭受惨重水灾,抗战期间又遭日机轰炸,以衣“文革”时期的严重破坏,现大殿檐前仅存一块“俱善堂”碑刻及黑底金字匾额三块。其中一块为“古今惟一”,落款是“钦赐黄马褂紫金锁、提督军门镇南立锥之地马如龙于大清光绪二年贵月题”,第二块为“教传真统”,落款是“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谷旦总管乡老兼理题”。另一块是“无极真源”。常德清真古寺为伊斯兰教培育了不少杰出人才,先后在古寺掌管寺务,开学讲经的“伊玛目”和阿訇都是品学兼优的大学者和大阿訇。如马德珍、虎镇标、李仁山、张春山、张泽甫、马忠孝、金耀祖、马礼贤、翦万奎、黄声祥、黄承恩、定中明、黄承才、李先志、黄承吉、马道美等。旧时古寺为大方,有较多的寺产,曾先后支持和兴办过“清真高级小学校”、“清真务本小学”、“清真东校”、“清真西校”、“国民小学”“业余夜校”、“阿文专修班”以及“常德伊斯兰师范学校”等,解放后,教务、教产渐衰,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使清真古寺积有的文物、典藉、契据被毁,教务一度瘫痪,所有寺产由房地产公司代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贯彻落实,房地产公司退还了代管的寺产,退给了代管租金。1987年清真古寺进行了修复,保持了古建筑的色彩,同年8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使全市广大回、维族群众有了联系民族感情和开展正常宗教活动的场所。修复后已改名为“常德寺清真寺”。1986年以来,先后举办了“回民职工讲习班”、“伊斯兰教经文讲习班”和“女老师傅培训班”共四期,为适应广大穆斯林的生活习俗和培养伊斯兰教接班人,发挥了重要作用。

常德市清真古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原址在回民聚居区沙河街玉带桥右侧,清顺治二年(1645年)改建于此。


        寺内正殿主梁上刻有“顺治年重建”字样,大殿檐前厅屋大梁上刻有“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重修”的字样。原清真古寺建筑呈不规则的“工”字形,前有牌楼,南为宫殿式三进大殿(殿前厅、主殿、讲经楼及两侧花园),雕梁画栋,庄严肃穆。大殿两并排为两进套舍;前为教长、“哈里发”助教卧房;中有花园式天井;内进为南北对立之两排传授经文的教室;大殿厅前为花园;左侧厢房为客厅与银钱房。与此相连接的北边为一排横屋,由东至西分别为保管室,‘塔卜“与洗盆存放室,井厅与沐浴水房,厕所;横屋北边为务本小学校址。总个大殿、套房、厢房、横屋及校室就地形布局,错落有致,阔郎舒畅,古朴风雅。全寺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占地面积大约3000平方米。


        原寺内殿前厅石碑林立,大殿及殿前悬挂有大小十块黑底金字匾额。由于1933年遭受惨重水灾,抗战期间又遭日机轰炸,以及”文革“期间的严重破坏,现大殿檐前仅存一块”俱善堂“碑刻及黑底金字匾额三块,其中一块为“古今唯一”,落款是“钦赐黄马褂紫锁提督军门镇南将军马如龙于大清光绪二年贵月题”,第二块为“教传真统”,落款是“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谷担总管乡老兼理题”,另一块是“无极真源”。


       常德清真古寺为伊斯兰教培养了不少杰出人才,先后在古寺掌管教务、开学讲经的“伊玛目”和阿訇许多都是品学兼优的大学者和大阿訇。如马德珍、虎镇标、李仁山、张春、张泽朴、马忠孝、金耀祖、马礼贤、翦万奎、黄声祥、黄承恩、定中明、黄承才、李先志、黄承吉、马道美等。旧时古寺为大坊,有较多的寺产,曾先后支持和兴办过“清真义学”、“清真高级小学校”、“请真务本小学”、“清真东校”、“清真西校”、“国民小学”、“业余夜校”、“阿文专修班”、“常德伊斯兰师范学校”等。解放后,教务、教产衰落,特别是“文革”十年动乱,使清真古寺积有的文物、典籍、契据被毁,教务一度瘫痪,所有寺产由房产公司代管。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宗教政策得到了贯彻落实,房产公司退还了代管的寺产,退还了代管资金。1987年清真古寺进行了修复,保持了古建筑的撒彩同年8月1日竣工,正式对外开放。2003年,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和穆斯林群众的要求,投资300余万元,已将原清真寺拆掉,进行原地重建。重建后的清真古寺气势宏伟,仅大殿就扩大四倍以上,能容纳千人以上礼拜。


知感真主!
     
          地 址;湖南省常德市人民东路
          邮 编;415000
                    教 长;黄信、张常斌、翦爱勇
          电 话;0736---7790291

常德市现有回族、维吾尔族穆斯林4万多人,是湖南穆斯林居住较为集中的地区、常德城内(即现武陵区)有穆斯林5000多人。 常德市清真寺是常德城八座清真寺中最古老的一座,故原名常德清真古寺,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原址在回民聚居区沙河街(一度改名“回国街”、“民族街”)古迹玉带桥右侧,于清初顺治二年改建于现址东门外二铺街,亦为回、维族穆斯林聚居区。现寺内礼拜大殿主梁上刻有“顺治年重修”字样。大殿檐前厅屋大梁上刻有“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桂月又一次重修”。原建筑为“工”字形。前有牌楼,南为宫殿式三进大厅(即殿前厅、礼拜大殿和讲经楼),建筑古老;大殿西侧为教长、海里几住房;内进为南北对峙的两排教室。大殿前有花园,左侧厢房为客厅,与此联结,北端为一排房,由东至西分别为保管室、井亭与水堂子等。全寺建筑错落有致,总建筑面积达2000多平方米, 占地面积约4.5亩。

  礼拜殿内及殿前原悬挂有大小数十块黑底金字匾额,大殿前石碑林立;1933年,因遭受惨重水灾,抗战期间又遭日机轰炸,以及在“文革”中的破坏,古老的清真寺受损严重。现礼拜殿檐前尚存三块大金字匾额。其中一块书写着“古今唯一”四个大字,落款是:“钦锡黄马褂金锁提督军门镇南将军马如龙于大清光绪二年贵月题词”;另一块为“教传真统”四字,落款是:“于大清咸丰岁次辛酉壹拾壹年谷旦总管乡老兼理题词”,还有一块上书“无极真源”四字。 在常德市清真寺先后掌管教务、开学讲经的有马德珍、虎镇林、李仁山、翦万奎、定中明、李效之、马道美等18位阿旬,均品学兼优,明先觉后。清真古寺还培育了不少杰出人才,被省内穆斯林誉为“培养阿旬的摇篮”。三十年代期间,李仁山阿訇先后在常德、上海和四川万县等地培养教育出的学生和海里凡中有现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张秉锋,四川省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方少斋,曾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纳子嘉,上海的马自元阿訇,广西的蔡时俊阿訇,原湖南省伊协名誉会长、常德市清真寺“伊玛目”马道美,以及现在台北市清真 寺大阿訇定中明和现在抄特工作的海维谅等,堪称“桃里满天下”。 过去,由于清真古寺为大坊,有较多的寺产,年收入颇丰,曾先后支持和创办“常德清真寺高级小学校”、“常德清真务本小学”、“常德清真东校”、“常德清真西校”、“常德清真国民小学”、“常德清真业余夜校”、“常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常德伊斯兰阿文专修班”等。为了发展伊斯兰教育事业,1919年,得到常德回族知名人士翦质辅先生的资助,由李仁山和张春山阿訇合作,编辑出版了初级《回文课本》八册,内容有阿拉伯语基础、回教常识加注汉释,成为回族的启蒙课本;“高级读本”四册,内容有《古兰经》经典要义,圣训、教律等。初、高级《回文读本》先后再版9次,发行共1万多册,受到各地阿訇的很高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族宗教政策得到贯彻和落实,房地产公司退还了部分代管的寺产及租金。在市委、市政府关怀下,1981年对古寺进行了简单维修。现改称“常德市清真寺”。 常德市清真寺现有“伊玛目”1人,阿訇1人,海里几2人,寺管会成员5人,还有曾在“常德伊斯兰师范学校”和“常德伊斯兰教阿文专修班”学习过的乡老多人。1988年12月成立了“常德市伊斯兰教协会”,由马明泉阿訇担任会长。[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