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拳法汇宗:贵州书记栗战书访贫苦小镇 寒夜开座谈宿农家(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2:05:45
贵州书记栗战书访贫苦小镇 寒夜开座谈宿农家(组图)

2011年01月16日 19:59
来源:新华网

字号:T|T
15条评论 打印 转发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威宁县迤那镇茨营村老党员贫困户腾明万家访贫问苦。新华社记者王丽摄

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在威宁县迤那镇樱桃村贫困户朱家华家吃中饭。新华社记者王丽摄

省委书记“夜宿农家”访寒苦

新华网贵阳1月16日电(记者王丽)1月13日21时50分,一趟火车停靠在云贵交界、乌蒙山区深处不起眼的贫困小镇迤那镇。打开车门,刺骨的寒风袭来,贵州省委书记栗战书和随行人员从列车上走出来,来到这个偏远小镇。

迤那镇是栗战书的扶贫联系点。连续十余天的凝冻使路面结冰,阻断了外界通往迤那镇的公路,可这里的群众生活得好不好?天寒地冻中,他们遇到了什么困难,还有些什么期盼?这些问题深深牵动着省委书记的心。

寒风中,借助着手电筒微弱的光束,踩着薄薄的冰层,栗战书走出车站,来到迤那镇合心村。这几天,他要住在当地普通农户家里,听听乡亲们的心里话和真心话。

居住着汉、彝、苗、回等8个民族3.8万多名群众的迤那镇,地处黔西北部高寒山区威宁自治县,这里自然条件恶劣、长期交通不便,是贵州省二类贫困乡镇。寒冬腊月的晚上,这个贫困的小镇里看不到多少灯光,面包车走过几十分钟的蜿蜒山路,停靠在一幢灰瓦白墙的农房前。

27岁的马仙仙打开门,在这个寒冷无比的夜晚,省委书记会来到自己家里做客,又是激动,又是紧张。走进屋里,暖烘烘的火炉瞬间驱走了寒意,围着火炉,栗战书和他们一家聊起了家常。

“我来到这里,就想看看你们的生活,听听你们的真心话。”栗战书说:“我住在这里,就把这里当自己家,你们不要把我当客人,你们平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坐在煤炉边,栗战书关切地问,“烧这个煤会不会得地氟病?”贵州西部产煤区因为煤层含氟量较高,长期是地氟病高发区,数十万农民群众因为氟中毒,身体健康受到巨大伤害。

马仙仙指着煤炉旁的烟囱说:“以前的煤炉因为敞着烧才会中毒,现在大部分都已经改炉改灶了,烟囱可以把煤烟抽到外面去,已经好多了”。

谈性正浓,火炉上的土豆煮熟了。“我们威宁的土豆是贵州最好的,书记您尝尝吧。”马仙仙的妻子张海燕说。栗战书拿起一块土豆,蘸一点辣椒尝了尝,“味道不错,挺好吃的”,他说。

就这样,吃着土豆,你一言,我一语,不知不觉就聊了一个小时。

第二天一大早,气温比前一天更低了,天空中开始飘起雪花,这一天,栗战书要走访迤那镇更多的贫困农户,到乡亲们家里去看看。

车辆在积雪的蜿蜒山路上小心行驶着,栗战书来到了茨营村贫困农户滕明万家。眼前的土坯房破旧不堪,走进低矮的房间,屋里黑黢黢的一片,栗战书问他:“家里粮食够吃吗,过年杀年猪没有?”一边说着,他走到房间一角,翻开家里的米袋子看看里面还有多少粮食。

“粮食是够吃了,可要种经济作物,赚更多钱还是不容易啊。”69岁的滕明万曾经是村里的老支书,他告诉栗战书,现在村里农民收入主要还是种植玉米、烤烟等,产业结构比较单一,还有些群众种植核桃,或者发展养殖业,可因为基础条件不行,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贫困群众还不少。

“作为村里的老干部,你现在有没有什么收入啊?”栗战书很关心村干部们的待遇和报酬。滕明万说,当了12年的村支书,现在虽然不在任了,但每个月还有60元的补贴,比以前好多了。

33岁的茨营村支书张兵是通过公推直选上岗的,他告诉省委书记,现在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报酬,村干部们给群众服务的积极性也高了。

“那你给群众办了些什么实事?”栗战书又问道。张兵说,村支两委千方百计筹集资金修了小水窖和通电工程,可基础设施还很欠缺。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