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水泥砖机:溆浦农村(2010第四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6:07:33

 

溆 浦 农 村

第四期

 

中共溆浦县委农村工作部

溆浦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溆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4月9日

本期内容:

●四月份工作要点

●我县小农水建设成效显著

●洑水湾乡绿色脐橙实现提质增效富民

●农民致富又有新产业—我县试种黑木耳成功

●完善运作机制  实现社农双赢

 

 

 

 

4月份工作要点

 

1、深入开展农业宣传月活动;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环境整治工作。

2、继续抓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运行监管工作;组织实施农村沼气项目。

3、抓好农业春耕生产,深入开展农资市场打假专项整治行动,加强早稻秧田培管技术服务;搞好重点农业技术推广项目的组织实施及示范落实;加强油菜、柑桔等农作物培管技术指导;组织实施阳光工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测土配方施肥和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继续抓好万亩脐橙生产基地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

4、加强“三边”绿化及工业原料林的后续管护工作;继续抓好林政执法管理、山林纠纷调处、森林防火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

5、加强汛期气象、水文预测预报,落实防汛措施;抓好山塘清淤扩容工程、7处人饮工程和在建电站建设;完成溆水灌区2009年中央投资900万元项目工程建设。

6、全面完成春季动物防疫免疫任务;抓好生猪生产定点监测、龙潭猪遗传资源调查和鱼种场改扩建工作;开展打击电炸毒鱼专项整治行动。

7、组织实施农机购置补贴项目;开展农机推广和技术培训服务;继续抓好农机安全监管工作。

8、抓好村内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工作;完善农资网点建设。

9、开展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加快推进农网、城网改造。

10、抓好2009年度土地治理项目工程扫尾和验收工作,加强优质桃产业化基地建设;组织实施2009年度600元以外移民后扶项目;发放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第一季度移民后扶资金;开展移民生产开发项目督促检查。

我县小农水建设成效显著

 

近日,在水东镇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区内,一条条硬化的水渠穿梭于油菜花海,清澈的水流畅通无阻,新建的水坝和整修好的水塘都已开始蓄水,为今年的农业丰收奏响了前奏曲。据了解,去冬今春,全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共完成配套渠道改造119条195.6公里,改造小型河坝8处,整修加固山塘8口,总投资1765.4万元,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0.55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02万亩。

2009年,我县被列为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水利部门与项目乡镇精心组织,抢抓工程进度,严格施工质量,大力推进项目建设,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坚实保障。一是规划到位。去冬今春,县水利局从客观实际出发、从现实需求出发科学规划和实施了江口卢冲元、水东五化坝、北斗溪坪溪、卢峰镇万水瑶头和谭家湾幸福等5个小农水项目区,覆盖5个乡镇23个村,其中双季稻区15个,确保了农民真正受益;二是领导到位。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项目区组建了农民用水户协会,并明确了相关的责任,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管理机制;三是服务到位。对5个项目区,分别派驻了3-5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全程监督、技术指导,严格把好项目规划、工程设计和项目验收等三道技术关;四是监管到位。县水利局成立了专门的检查督导组,对工程质量、进度、资金实行全方位监管,每个项目都明确了业主、质监、监理、设计、施工单位等五方责任人,项目建设严格实行“五制”管理,即:项目法人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社会监督制。

(县水利局  刘爱艳)

 

 

洑水湾乡绿色脐橙实现提质增效富民

 

近日,农业局在洑水湾乡莲花村举办的第二期绿色脐橙培管技术培训会引来了近百名当地桔农,专家讲授通俗易懂,桔农听课专心致致。据了解,该村柑桔园去年通过实施优质脐橙高产栽培和生态技术应用,亩均收益达到了4800元,种植效益的提升,大大激发了群众的生产干劲,果农们学技术用技术热情高涨。

洑水湾乡是我县柑桔传统主产区,由于品种杂,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不高,使桔柑产业一直面临有规模优势,无效益优势境地,尤其是2008年金融危机和广元柑蛆事件冲击很大,群众生产积极性下降。为调动群众生产热情,实现从规模优势向效益优势转化,县农业部门积极联手当地政府和福香等桔柑专业合作社,创办优质脐橙高产栽培及生态技术应用万亩示范片。2009年,投入20多万元,在莲花村千亩核心示范片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20盏,实施糖醋液挂罐2万瓶,挂黄板1万片,禁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应用覆盖银色反光膜面积100亩。通过一年实践,核心示范片内病虫基数明显减少,优果率从2008年82%的提高到2009年的94%,病虫果率由13.9%下降到3.8%,病虫害防治由年均用药4.7次降到2.6次,农药费由279元/亩下降到157元/亩,不但大大节省了劳动工日,每亩节省农药费122元,同时,鲜果产量由亩产1000公斤增加到1500公斤,更因产品质量好,市场价格比周边同类产品高出0.2-0.3元/斤,亩均增效2000元以上。

2010年,农业部门将以莲花村为核心,带动合农、新民、洑水等村推广应用柑桔病虫绿色防控技术1万亩,年内安装频振式杀虫灯100盏,实施悬挂糖醋液20万瓶、黄板20万片。并通过整合水库移民、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资金,加大基地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争通过以点带面,整村推进,在2-3年内建成万亩绿色脐橙基地,把柑桔产业真正打造成优质高效,致富一方的支柱产业,以此重振溆浦柑桔雄风,使我县的柑桔产业在市内有位置、省内有影响。             (县农业局  杨 平  黄 辉)

 

 

农民致富又有新产业—我县试种黑木耳成功

 

日前,在春和菌业有限公司黑木耳试种基地小横垅乡高台村,6户黑木耳试种农户正在忙碌着采摘黑木耳,该村6组的米庆平手捧着刚采摘的黑木耳,心里乐开了花。原来一算账,今年他试种的6亩黑木耳,第一批采摘干制后,每亩产黑木耳950斤,预计第二批产量达250斤,合计亩产将达到1200斤,按公司订单收购的最低保护价22元/斤,亩收入将达26400元,扣除菌包和生产成本18000元,每亩地纯收入8400元,6亩地一年下来,纯收入将达到5万多元,比他往年外出打工收入翻了好几倍。据悉,今年,在农办的组织协调下,春和菌业公司和农业银行联手扶持,在统溪河枫林、桥江新坪、水东黑岩、卢峰瑶头以及小横垅高台等5个村试种黑木耳30亩,第一批黑木耳采摘,产量都达到了每袋产干品0.13斤以上,从而标志着黑木耳在我县大面积试种成功。由于我县第一次试种,季节没有赶上,推迟了近2个月,如果正常生产,元月份即可采摘第一批黑木耳,全年可采4批,每袋产干品0.2斤以上,每亩地可种7000-8000袋,亩产量达1400斤以上。

黑木耳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著名食用菌,富含多种微量元素,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素有“乌金”之称,市场前景广阔。为了发展我县黑木耳产业,2009年,县农办积极组织春和菌业公司和农业银行领导,到全国各地学习考察,引进了先进制种设备和黑木耳品种,攻克了液态育种技术难关,下半年开始试种,在小横垅高台等5个村建立种植基地30亩,由春和公司提供菌包,派技术人员蹲点,上门全程技术跟踪服务,产品订单收购,固定销售渠道销售。这种黑木耳生产培管技术简单,采用室外露天全光照栽培,平时农户只需注意保湿,按标准采收,无需大棚等设施。针对种植黑木耳资金投入较大,每亩投入成本在18000元(其中菌包16800元)以上,农业银行主动服务,积极联系黑木耳种植户,为每户发放农村联保惠农资金贷款3万元,有效地解决了农户生产筹资难题。

为了推进我县黑木耳产业发展,带动更多农户致富,公司已申报了“警予基地”商标注册和绿色食品、食品质量安全认证,并计划投资2000万元,建占地100亩日产十万包黑木耳菌包生产线和黑木耳加工生产线。同时,采取“公司+农户+基地”的模式发展黑木耳基地1200亩,公司统一提供菌包、统一订单收购和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县农业银行对黑木耳种植户继续提供农户联保惠农资金贷款。

 

 

完善运作机制  实现社农双赢

——对溆浦县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调查

 

近年来,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提升产业经营水平,为农增收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进程的生力军。以柑桔销售大户领头成立的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因为社员谋出了好效益而在当地影响力不断扩大,成为我县柑桔生产中的领头羊。为深刻剖析合作社的运作模式,为合作社的发展提供有益探讨,最近我们组织力量对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的运作实践

柑桔产业是我县传统优势产业,但由于品种杂,标准化生产程度低,缺少市场高端产品,资源优势无法变为效益优势,随着市场发展,必将面临淘汰的风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事十多年柑桔营销的大户黄友武,领头创办了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

淳香果品专业合作社于2007年10月经工商注册成立,现已发展社员132人,种植基地4200亩,其中流转土地2000亩,辐射小江口乡、洑水湾乡、思蒙乡、江口镇等三乡一镇,合作社拥有固定资产230余万元,流动资金670万元,年销售量达4400吨,总产值达2200万元。该社主要做法:

1、推行标准化生产,实现提质增效。合作社领头人黄友武,有着多年柑桔营销经验,深刻认识到要把合作社做大做强,让社员得实惠,关健要有自己的主打产品和当家品牌,才能保证优质高效,产销对路。为此,合作社成立后,积极推行标准化生产,打创品牌,提升品质。首先是统一基地柑桔品种。合作社经过市场调查和分析,确定了纽荷尔、尾张作为核心开发产品,大力引导社员通过低园改造和新栽,发展纽荷尔2400亩、尾张1800亩,一改以往农户柑桔品种杂,质量参差不齐状况。其次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订了“淳香”牌纽荷尔、尾张绿色产品生产技术规程,社员严格按照技术规程进行生产,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禁用高毒农药,联合农业部门开展测土配方施肥,有效地保证了产品品质。合作社通过标准化生产,全面提升了产品质量,增加了产业效益。2009年,社员柑桔基地纽荷尔、尾张平均亩产达分别达到了2100公斤和1700公斤,优果率达70%。

2、开展社会化服务,推进良性互动。一是开展技术培训服务。为了使社员能够适应绿色柑桔产业发展,合作社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009年举办柑桔无公害栽培技术、绿色脐橙和蜜柑生产技术等培训15期,受训社员及农户达1800人次,使柑桔生产水平得到提高,高效培管技术广泛普及。二是统一供苗供肥服务。合作社每年为社员垫资统一购苗购肥,分配到社员,在收购社员产品中扣除。不但保障了合作社基地生产,而且大大方便了社员,减轻了种植成本压力。2009年,合作社垫资2万元统一供应纽荷尔苗2万株、尾张苗1万株,分别栽植500亩和200亩,垫资16万元统一购置柑桔专用肥料、农药,通过统一供苗供肥,为社员节省工日近80个,降低苗木和肥料成本2万元。三是订单售销服务。合作社每年与社员签订了订单收购合同,并按“就高不就低”的收购价原则实行敞开收购,解除了社员的后顾之忧,保证了社员的收益。2008年,受金融危机和广元柑蛆事件影响,柑桔市场行场直转急下,当时纽荷尔、尾张市场价分别为0.9元/斤和0.3元/斤,为不让社员受损,合作社仍分别按1.1元/斤和0.5元/斤的合同价进行收购,使社员多得收入120万元。2009年,与社员合同收购价分别为1.1元/斤、0.5元/斤,合作社实际以市场价1.7元、0.5元/斤进行收购。通过最低保护价订单收购,给社员吃了“定心丸”,调动了生产的积极性。四是提供无息信贷服务。为鼓励社员发展基地,开展柑桔生产,合作社每年为部分社员提供定额的无息贷款,在收购产品时抵扣本金。2009年,共为52户农户提供了3万元的无息贷款,及时解决了社员生产资金周转困难。

3、完善市场化营销,增添增收活力。合作社成立后,把实现基地产品效益最大化作为产后为农争利的重要抓手。一是注重品牌建设。2008年,合作社注册了“淳香”商标,并积极开展绿色产品创建,同年“淳香”牌纽荷尔、尾张都分别通过“绿色产品”认证。为提升品牌品质,合作社购置了2台选果分级打蜡机,开发了高档次、多层次的柑桔包装,通过分级分类包装,外观新颖,品质可靠,深受市场的欢迎。为扩大品牌的影响力,合作社主动参加省市农产品展销会,通过参展了解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状况,扩大品牌知名度,产品在2009年第五届湖南西部农博会上荣获金奖。二是完善营销网络。合作社成立了产品收购和销售中心,在洑水湾乡建有3200平方米的产品仓库、1200平方米柑桔筐编织车间,每年可储存柑桔4000吨;建立了专业营销队伍,有销售人员35人,在长春市果品批发市场和哈尔滨哈达批发市场长期租用销售门面4个280平方米,并与当地5家大型超市合作,进入超市卖场销售,年销售量都在4400吨以上,其中出口俄罗斯1100吨。合作社通过统一市场销售,改变了过去农户“单打独斗”闯市场,成本高,时常出现相互压价竞争的现象,现在每到鲜果的销售季节,合作社每天发布更新柑桔产品市场价格信息,对社员产品实行统一收购和代销,及时调整收购价格,大大降低了社员的销售成本,提高了产品售价。同时,合作社每年拿出市场销售盈利的2%返还给每位社员,增加了社员的收益。2009年,社员产品通过分类包装,统一使用“淳香”绿色品牌流入市场,纽荷尔、尾张销价分别达到2.8元/斤和1.6元/斤,比同类产品高出0.3元/斤以上,合作社增收近88万元(扣除分类包装成本),为社员二次返利6万元。

二、经验启示

启示之一:农民专业合作社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有机地组织起来,通过订单收购和统一销售,进入市场,提高了农户抗风险能力,同时有效地规避了市场风险,尤其是在2008年柑桔生产危机中,合作社以自身的经济实力化解了市场风险,确保了果农的收益。

启示之二: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实现农业社会化服务的有效载体。合作社以自身特有的民办性、合作性和专业性等优势,较好地为农民提供了产前、产中、产后服务,解决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不起来、政府部门包揽不了、农民单家独户办不了的事,形成了民办、民营,优势互补,功能较全的服务机制。

启示之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引领农产品走向信息化市场的重要主体。合作社一头联结农户,一头联结市场,通过打造高端产品,创建市场品牌,实现产品增值增效,从而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启示之四: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合作社科学合理地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标准化生产, “产、加、销”一体化经营,提高了产业效益。同时,农民还能从产品流通环节中得到“二次分配”,提高了农民收益。

三、发展方向及存在的问题

在座谈中,合作社代表黄友武看到这几年国家政策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越来越倾斜,各级政府也越来越重视,对合作社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今后五年,合作社将发展社员达到500人,扩大种植基地10个,基地面积5000亩,建冷藏库1800平方米,修建占地600平方米的塑料包装篓加工厂和5层综合办公大楼;加强对“淳香”绿色产品的培育,创建成省以上知名品牌,以强品牌开拓大市场,打造高效产业,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年销售量过万吨。

同时,在座谈和调查中,我们发现合作社的发展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加以注意和解决,主要表现在:一是发展氛围不浓厚,政府支持力度不大,资金扶持少,限制了合作社发展壮大;二是内部运作不规范,合作社章程还不完善,组织机构内控机制还不健全,运作和管理随意性大,责权利不明,社员的合作意识和自律意识欠强,降低了合作社抗御市场风险能力;三是体制不建全,合作社主要由理事长一人管理,虽设有副理事长、监事长等职位,但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合作社运营、资金运作等方面不规范,影响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经管局  宋仁喜  何 旋)

 

 

 

 

 

 

 

 

 

 

 

 

 

 

 

 

 

 

 

 

 

报:市委农村部、市农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

送: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编审:李水明   责任编辑:向长伟、黄建华    邮箱:zhanggq4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