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弥撒 下载:《七日选评》第四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5:00
《七日选评》第四期时间:2009-10-31 11:50来源:大地摄影网友原创 作者:无戒徵观 点击:110次《七日选评》         法国学者罗兰.巴特在他的《明室》里对摄影作品中所蕴含的内容,总结出两点关系:Studium与pungtum。这是拉丁语,因为罗兰.巴特不能在他的母语法文里找到比其更恰当的表达意思。
        Studium被译为中文时有时称“知面”,有时为“知性空间”。我的浅显理解:就是摄影作品记录的事物,无论拍摄者与观者他们对其中的内容,因为经验积累,有共同感知或享受。
        Pungtum被译作“刺点”,与Studium有近似对立的意义。我认为“刺点”是随着一幅作品诞生同时被嵌入的与作品主导内容相矛盾的痕迹。我把“刺点”分为具象与抽象。具象的“刺点”是被画面捕捉到的,而抽象的“刺点”需要观者的联想。 
       
        这期的《七日选评》为什么一上来,现就这两个费解的词作一番浅显或似是而非的解释。因为在这期有两幅照片,必须以“刺点”的概念去理解它们。
        这是清江源的《车模》之一。其实就整个《第一次拍车模》所有作品,不无透露着一个对时下的大众文化讽喻的“刺点”。这个讽喻“刺点”具有抽象性,它需要你联系时下的大众文化,流行、消费、追逐等等行为去理解。相对而言,当今在恩施对汽车的消费,属于一种高档的物质享受,而应该与之并行的文化消费是不是也达到了一个高的层次呢。与此同时上海国际汽车展也正如火如荼,相比之下恩施的车展,就这样的场地、这样的汽车、这样的模特、这样的策划,是追逐时尚,还是东施效颦。同样每个人是否都同意我的观点,在这些车模照片里看到刺点,也是见仁见智。
         简易的车展,策划得与环境及个人条件极不协调的展示模式及模特,或许这代表了恩施的一种文化消费趋势与现状,而这种现状不无令人担忧。就像当今的“小沈阳”现象。除了大众素质,而文化导向的媚俗更是幕后黑手。我不是否认“小沈阳”。而是觉得国内媒体的对此趋之若鹜令我不可思议,因为我们毕竟有几千年的文化传统。这是我对这张片子理解的抽象性的“刺点”。而具象的“刺点”就是突然闯入画面的这位看似漠然的老者与投入很深的模特不协调的对比。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上期的一幅入选作品《不期而遇》,两幅作品异曲同工。



EXIF [ 相机: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400 ISO:400 曝光补偿:0/1 焦距:40/1 拍摄时间:2009:04:25 01:04:51 ]


这幅作品的Pungtum在车模的身材上寻找。我们的审美习惯如果追溯到唐朝或许没有刺点。


EXIF [ 相机:Canon EOS 40D 光圈:f/14.0 快门:1/250 ISO:400 曝光补偿:0/1 焦距:33/1 拍摄时间:2009:04:25 01:11:07 ]


转几张上海车展的车模照片



  





           说实话常常为一些具有“主旋律”响当当的摄影作品名称而愕然,我称之为文革余毒。什么“希望”、“喜悦”、“丰收”等等一系列溢美词语,不乏在我们的摄影作品里出现。其实油菜花一直这样灿烂了千百年,几千年了农民一直延续着一种插秧方法,汉朝时农民耕田也是水牛在前拉犁,农夫在后扶犁。南萤的《天路》除了这个名称,我比较喜欢这幅作品,就因为“刺破”画面的那条电线。整幅画面有一种悠远令人想象的意境,但电线作为“刺点”给我们视觉上留下了极不相称的感觉,跟着这感觉我们的思维会游移到一个什么脉络上?(
南萤《天路》 EXIF [ 相机:Canon EOS 30D 光圈:f/14.0 快门:1/320 ISO:100 曝光补偿:-1/3 焦距:44/1 拍摄时间:2008:08:19 17:04:58 ] 看到这几幅片子后,就在msn上寻问水杉树,用的什么镜头?老赵言,新拜了一只腾
南萤《天路》


EXIF [ 相机:Canon EOS 30D 光圈:f/14.0 快门:1/320 ISO:100 曝光补偿:-1/3 焦距:44/1 拍摄时间:2008:08:19 17:04:58 ]
        看到这几幅片子后,就在msn上寻问水杉树,用的什么镜头?老赵言,新拜了一只腾龙微距。哈哈。以老赵的性格感觉他玩微距恰如其分。一致认为老赵兄“玩摄影”很踏实,中规中矩的构图、用光的精准、后期适度的调节。每次看到他发出来的东西,总有一种舒适感。即便一个山坡、一块云朵、一方天空,给人的感觉就是精雕细琢的工艺品。我一直提醒赵兄,发挥自己的奇思妙想,构图大胆一些。或许性格使然——水杉树依然水杉树。
        这几幅微距不愧出于赵兄之手。第一次微距实践,却也歪打正着。大家知道拍摄距离决定了景深大小,你若使用微距镜头,即便是小光圈,而由于拍摄距离很小,景深依旧不大。而我们看到水杉树的几幅片子,都使用了2.8的大光圈,在这样的情况下焦点不好控制,搞不好很容易跑焦。看得出水杉树拍的这几幅控制能力很强,舒张有致,节奏感好,焦点都集中在重要部位。平时令人生厌的害虫,此时被人为的强加了一段情感。让我们不免也生出一段怜爱之情。不足之处片子有点暗,建议把片子提亮,再通透一点。

水杉树《微距——小昆虫》
1


EXIF [ 相机:Canon EOS 5D 光圈:f/2.8 快门:1/400 ISO:100 曝光补偿:-2/3 焦距:90/1 拍摄时间:2009:04:28 17:57:23 ]


2
 

EXIF [ 相机:Canon EOS 5D 光圈:f/3.2 快门:1/400 ISO:100 曝光补偿:-2/3 焦距:90/1 拍摄时间:2009:04:28 18:01:46 ]
       《织网》面对一个应该是纪实的场景,而定格的画面却变成了一幅近似工整的图案,人物在其间被物化,让相机记录的责任转化为一种美术的工具,劳动场景被异化。在这种有得有失的摄影中,得与失之间哪个价值更大?
韩晓荣《织网》


        破败并不穷困,边远却有阳光。当下的众多社会大众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状态下。平凡、平淡、平俗、平常,自古至今我们国家的百姓对生活的奢望就是一个“平”字。但深究其“平”的意义,它的近义就是无奈,不过这样的一种状况决定于我们国家的传统文化,百姓对待国家、统治者的一种惯性模式。所以作品在非常写实之外还有对这样市井生活的一种转喻。
华林《春日暖阳》(1)



这幅作品不应该进行后期处理,原汁原味展示出来是最好的。看得出照片拉大的对比度,色彩也进行了一定的饱和,还有后期锐化的痕迹。对于纪实作品大可不必。这幅作品让我想起了《论摄影——令人忧郁的对象》中的一句话:“等级是最深刻的神话:有权有势者永无休歇的魅力,贫贱无依者暗无天日的堕落。”苏珊.桑塔格还讲过:“社会的悲剧驱策着无忧无虑的人们去拍摄。”每当我们拿着相机面对这样的情景,我都希望大家进行以下换位思考:想一想,如果我们处在他们的那个社会位置上,我们会怎样面对自己的生活以及外面的社会。如此这样去理解社会底层,我想我们的内心除了同情,还会油然地对他们怀有一种崇敬。
《春日暖阳》(2)


        《人生斑马线》这幅作品的后期痕迹依旧很明显,好像用了提高暗部、降低高光。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我倒认为将其裁剪一下很有必要。画面撷取生活的瞬间很经典。这样巧合:一位当代女性与一位僧人,同时被“固定”在了一段几何图形上。从美学意义上分析,这幅作品的形式很有解构主义味道。表面上看:时间、空间被固化,人生、社会被图示;画面内容有一种非理性的东西。这一切留给我们很多思考。
 华林《人生斑马线》 裁剪后是不是主题更突出,画面更简洁,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力。 或许大家觉得韩晓荣这幅《猫咪咪》很一般,但是我认为,这幅作品拍得极其有情感,拍摄时恰到好处的大光圈以及摄距的选择,我们都
华林《人生斑马线》



裁剪后是不是主题更突出,画面更简洁,更能引起观者的注意力。

       或许大家觉得韩晓荣这幅《猫咪咪》很一般,但是我认为,这幅作品拍得极其有情感,拍摄时恰到好处的大光圈以及摄距的选择,我们都可以做到。但是,视角的选择会被很多人忽略。这幅作品最可取的就是平视的取景。令我们的眼神与这只小猫处在同一个水平上,让我们失去高高在上的位置,以它们的视角去观察……
韩晓荣《猫咪咪》


        逍遥童老的这三幅作品蕴含着很纯粹的摄影感觉。撷取景色之前,对眼前所看到的景物观察很准确。面对自然场景,他人觉得很普通、很一般、很琐碎、很不协调的事物,被童老“组合”在他的作品上,使之唯美,令人神往。如果色调上再自然一些就更好了。
逍遥童老《无题》

1


2


3

        我将这期的综合最佳送给一南一北兄弟俱乐部的两位朋友。
        多彩贵州人《地球最深的地缝...泉水在涌动》与飘雪季节《“东北的冬天 ” 冰雪是永恒的话题》
记录得同样是水,一个液态、一个固态。
        像多彩贵州人记录的那样景致,在恩施有很多处。但我们没有拍出富有音乐的律动的作品,观其画面我们犹如置身在那叮咚作响的瀑布溪水边,犹如在倾听一首清雅悠悠的乐曲。
        而飘雪季节赐予恩施俱乐部的的《东北的冬天》更令我们神往。多方位的视角、高超的摄影技巧、自然的色调,为我们展现一卷自然的鬼斧神工。
        再次谢谢两位主席不吝赐教!
多彩贵州人《地球最深的地缝...泉水在涌动》

http://chinadadi.net/read.php?tid=10253&fpage=3

飘雪季节《东北的冬天》
http://chinadadi.net/read.php?tid=10506           《珙桐花儿开》这幅作品确实像秋意所言,有些拟人化。洁白、静谧、柔美……,微微的仰视,更令我们带着一丝敬爱之情去欣赏,自然垂落的花型,激发我们的想象力,自然落座在那出芭蕾舞白天鹅的形象上。
只眼看世界《珙桐花儿开》


EXIF [ 相机:Canon EOS 40D 光圈:f/2.8 快门:1/800 ISO:100 曝光补偿:0/1 焦距:153/1 拍摄时间:2009:04:26 11:19:04 ]
          《中国雪乡飘雪季节》与《风中的枣红马》这两幅作品趣味点都因为气象因素的存在。想象一下:如果没有风,《飘雪季节》画面上没有扬起的雪尘、远处的人物清晰可见;《风中的枣红马》画面上的大树不是随风摇曳、马尾没有飘起,画面中的动感,令人产生一种投身自然的冲动。这是一种拍摄技巧的成功实践
飘雪季节《东北的冬天》之一 EXIF [ 相机:DSC-R1 光圈:f/16.0 快门:10/2000 ISO:160 曝光补偿:0/10 焦距:143/10 拍摄时间:2009:02:26 11:47:40 ] 华林《风中枣红马》 庶马《行走在路上》其作品名子相对低调了很多,

飘雪季节《东北的冬天》之一


EXIF [ 相机:DSC-R1 光圈:f/16.0 快门:10/2000 ISO:160 曝光补偿:0/10 焦距:143/10 拍摄时间:2009:02:26 11:47:40 ]


华林《风中枣红马》


 

 

        庶马《行走在路上》其作品名子相对低调了很多,但画面上的暖色斜射光,以及围绕期间的一切内容,无不给我一种神驰与渴望。同时,这幅作品无论如何不让我想起尤金.史密斯的《乐园之路》。经历残酷的二战,在一个相对太平的时代。单纯而正义的摄影家尤金.史密斯为人类的未来创造出这样一幅具有朝圣意义的世界。画面隐喻的就是人类的乐园,其作用是一种指引的功能。而庶马创造的画面,由于一个成熟的身影,让我们感到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意义。当然,这种象征绝不是唯权力宣传所左右的,它是对着向上的人性,面对社会大众以同样的平等与尊重。
庶马《行走在路上》




尤金.史密斯《乐园之路》

(责任编辑:达达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