钥匙扣感应卡:中美关系简报第四十六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19:32:26
作者:张旭东
来源: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
来源日期:2011-6-16
本站发布时间:2011-7-16 3:02:00
阅读量:171次

■中心动态
■本期重点
南海争端--中国崛起途中的暗礁
前不久,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陈炳德率团赴美访问期间,来自中国的军乐团曾经和美国的军乐团联袂奏响了许多优美的乐曲,两军展现出的和谐一幕是近年来波折起伏的中美军事关系发展历程中难得一见的场景,不禁让外界产生了两军关系迎来一个崭新发展阶段的遐想。颇为耐人寻味的是,在几场演奏之中,两军乐团都选择了《歌唱祖国》作为压轴曲目,此歌中有一句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歌词:“我们爱和平,我们爱家乡,谁敢侵犯我们就叫他灭亡!”对于主权和领土完整极为珍视的中国来说,这样一句歌词表达的含义意味极其深远。或许美方不仅能听懂这首歌曲优美的旋律,同样也体会得到这首唱响半个世纪而经久不衰的歌曲的深意。两军一度展示出和谐关系,在面临涉及主权争端时又会呈现出怎样一番情况?并没有让各界等待太久,中美之间就迎来了又一轮的考验。
中国与东南亚部分国家在南海的主权与海洋权益的争端之中,美国介入的阴影随时可见。南海,一片本来毫无争议属于中国主权范围的海域,如今却布满了阻碍中国崛起的暗礁。一时间,遏制中国军力发展、应对中国向美国的权力挑战等话题再次甚嚣尘上,引起了全世界媒体的关注,南海问题也再次因为多国的争执和美国的关注而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这个被很多人称为是“第二个波斯湾”富含重要天然资源的海洋,顷刻间剑拔弩张,让人不禁对2002年签署的《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已形同空文而叹息。在越南和菲律宾等国家的挑动之下,美国获得了重返亚洲、牵制中国的战略机遇,而中国孜孜以求的那种安静的、可以一心一意求发展的战略机遇期将越难越难以保证,崛起的压力将如同南海不可预知的风浪一样,此起彼伏的奔涌而来。
此刻,南海的争端还在愈演愈烈,包括中国的各大传媒在内的世界各国的媒体都将聚光灯投向了南海,都将焦点对准了习惯于韬光养晦的中国决策者们。中美两国如何在这一地区为亚洲的安全合作机制建立起一个优秀的模板,两国如何协调主权、各种资源利益和地区影响力等战略利益问题,被各界寄予厚望,特别是对于中国外交而言,如何在面临崛起压力越来越大的逆境中做到捍卫国家主权和利益同信守国际规范及坚持必要的外交原则之间的协调,为各界所翘首期待。
南海新一轮争端缘起
南海问题始于上世纪70年代,虽然各国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海洋的巨大商业价值得到日益体现,而丰富的油气资源和渔业等自然资源自然成为各国竞相争夺的焦点。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在这一浪潮的驱使之下,开始占据和开发一些传统上被国际社会认定为属于中国主权范围的南海岛礁,特别是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随着《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对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等权利的界定被各国广泛重视,围绕海洋岛礁的争端愈演愈烈。因为中国南海的U型边界线,大大压缩了东南亚国家渴望获得的海洋权益的可能,这些国家便开始了暗中抢占中国岛礁的行动。截止到目前,南海诸岛中,属于中国控制的只有9个,其中大陆占8个、台湾占1个。被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所占的多达45个。在南海主权争端中,中国与越南的纠纷最为激烈,也最突出。越南在南沙占领了29个岛屿,而且面积都是最大的,并在岛上建造了码头、机场跑道、发电站、防护堤及军事碉堡。并且需要指明的是,越南将南沙西南部的8个岛礁排除在争议地区之外,只宣称占据了21个岛礁。
谈及南海争端,必须要联系该地区紧张局势产生的国际背景,特别是中美安全关系的走势。进入五月以来,中美两国的军事关系刚刚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高潮,两国利用战略与经济对话和中国总参谋长赴美访问的契机,不仅全面恢复了因为2010年对台军售等一系列事件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两军关系,并且深入探讨了建立新型军事合作关系的可能。在外界看来,中美之间的军事合作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至少两军关系的平稳发展迎来了一个较好的阶段。
然而,这种良好的状态恰似“雾里看花、水中望月”,总是显得不那么真实,也极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果不其然,不仅即将卸任的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坚定宣称美国不但要维持在东亚的影响力,更要在财政和国防预算遇到困难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加强在该地区的军力部署,侯任的美国国防部长帕内塔也在国会参议院提名听证会上宣称要对中国拟定新的军事战略。考虑到刚刚与陈炳德总参谋长会晤过的美军参联会主席马伦也将卸任,中美两军关系似乎正经历着美军高层人事变动与南海局势冲击的双重考验。问题的实质,依然是美国对中国军事力量迅猛发展,大有同美国争夺地区主导权和海洋霸权的强烈担忧。美国重返亚洲,最重要的战略目的,就是抑制中国力量过快的增长,防止中国脱离美国的控制范围,重新稳固美国主导的亚太安全体系。
南海争端又一次激烈的爆发就与这种国际背景密不可分。5月末至6月初,越南和菲律宾等国不断激化同中国在南海的争端,并借助香格里拉安全对话和越南与美国防长会议等契机拉近东盟国家与美国的距离,希望通过美国的军事力量遏制中国的影响力,在中美大国角逐中渔翁得利,获取在中国南海的各种权益。
根据越南《青年人报》的报道,5月27日,越南富安省渔民在南沙群岛某岛礁附近捕捞时,遭到了3只中国船只的拦截。当该船从最大的一艘中国船只前方横穿过去的时候,这艘中国船只向着该船周围水域鸣枪示警。中越之间的海上冲突在6月份以后再次发生。据中方报道,6月9日,中国渔船在南沙万安滩海域正常作业时,遭到越南武装舰船的非法驱赶,并导致其中一艘渔船的渔网与在现场非法作业的越南油气勘探船的电缆缠绕在一起,越方船只不顾中国渔民的生命安全,拖曳中国渔船倒行长达一个多小时。在中国渔船主动剪断渔网后,双方才脱离接触。越方船只的做法严重威胁了中国渔民的生命安全。当然,对于此次事件,越南方面却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说法,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阮芳娥在越南国家电视台发表的讲话称,当日距离越南海岸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中,一艘中国渔船在两艘中国海监船的协助之下,剪断了一艘越南石油勘探船的电缆,该船是由越南国有油气集团运营的。该发言人指责中国的行为完全是“有预谋的,成系统的,严重侵犯了越南的主权”。对此,中国外交部给予了驳斥和坚决的反击,并要求越南停止一切在南沙海域的侵权活动。
中越之间的南海冲突由来已久,而越南长期以来也一直在强化对南沙群岛的控制,通过国内和国际两个层面运作宣示其对南海争议岛屿的控制权。在国内层面,中国的南海被其称为“东海”,南沙群岛被称为“东沙群岛”,并且在2007年设立了所谓的“长沙县”,在南子岛、南威岛和景宏岛三个岛设立了镇或乡级人民政府。越南为了进一步强化对该地区的行政管理,并造成主权管辖的事实依据,在今年5月上旬举行了长沙县的“国会”选举,选出了越南的第13届国会议员。这也是越南第3次在南沙搞离岛的“国会”选举,宣示主权的意味非常浓厚。与此同时,越南还采取各种手段强化对这些岛礁的管理,建立基础设施,造成其行政管辖范围的既定事实。2008年,越南就向南沙移民了21户,并且资助了大约合4400万兴建各种设施。越南还积极举办各种海洋岛礁相关的知识竞赛,制造南海珊瑚礁制作的“主权石”作为礼品和博物馆展品,越南的媒体对这一类新闻大肆宣传报道,意在表明越南已经实际控制了南沙群岛的“主权”。
在国际层面,越南已向联合国大陆架界限委员会提出了南海大陆架的勘界申请,反驳和攻击中国的南海主权主张。多年来,越南通过召开一系列南海问题国际研讨会寻求国际社会力量的支持,邀请各种非政府组织和学术机构为其造势。例如,越南外交学院从2009年已连续4次举行“东海问题国际研讨会”,邀请南海问题有关国家和美国、俄罗斯等国专家学者出席。2011年5月,印尼同菲律宾和越南等国的代表在印尼首都雅加达举行题为“东海合作前景--聚焦问题和动力”的国际研讨会并发表声明称:“与会代表一致认为南海问题是多边问题,其中包括维持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保证海上自由通航权,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除了本地区国家外,美国、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区域外大国,在维持现状方面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实,从全局的角度来看,中越两国不仅存在海上主权的争端,也存在陆地划界的纠纷。2008年两国已经通过了和平谈判的方式解决了陆地边界以及北部湾的划界问题,但是南海的纠纷却愈演愈烈。近几十年来,中国和越南两国经常发生渔业的纠纷,两国互抓渔民进行行政处罚的事件时有发生,随着海洋油气资源开展的逐步实现,两国的油气资源争夺所引发的冲突也呈现升级的趋势。
除了中国同越南的冲突之外,另一个占据南海岛礁最多的国家菲律宾也用行动呼应着中越冲突。6月1日,菲律宾官方宣布,已就中国海军近期在南海活动及计划建设石油钻塔一事,正式向中方提出抗议。菲外交部在一份声明中称,菲方已经召见中国驻菲律宾使馆代办,“抗议”中国军方的行为。,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在2月出访文莱时对随行记者称,菲律宾正在计划就这一系列所谓的“入侵”行为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自2月25日起已经发生了六到七起(类似事件)。我们正在收集所有必要的数据,向中国出示,然后再提交给一个合适的机构,即联合国。”他希望能在今年访问中国,并在即将来临的东盟高级官员会议上与中国这个关键的贸易伙伴进行接触。
冲突升级与相关各方表态
越南方面:
6月9日,越南总理阮晋勇在“2011年越南海与岛宣传周”闭幕式上高调表态称:“越南对黄沙群岛和斯普拉特利群岛(即中国的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我们会继续坚定申明及表明越南全党、全国人民、全军保护这个国家海域和岛屿的最强决心。”这番强硬的表态也是在此轮中国和越南纠纷中,越南最高层的领导人的表态。
6月5日、12日和19日,连续三个周末在越南的河内以及胡志明市等越南重要的城市中都出现了反华示威游行,有一些越南的民众还聚集在中国驻越南大使馆门前进行示威活动,这在一向对政治游行和示威活动管理非常严格的越南,是非常罕见的现象。上一次的反华示威活动出现在2007年年底,原因同样是因为中越在南海地区的冲突。令人感到非常遗憾的是,就在越南民众在中国大使馆门前示威的同时,距离示威地点不愿的胡志明博物馆里,正在举行一个包含中越友好历史内容的图片展,还有很多的越南普通民众驻足参观毛泽东主席和胡志明主席亲密交谈的历史照片。
6月13日,越南在自称拥有主权的“专属经济区(EEZ)”的汉翁岛(距离越南广南省40公里)附近,举行了海上实弹演习,时长总计6个小时。这里距离西沙群岛大约250公里;而距离南沙群岛,则有大约1000公里。越南外交部发言人阮芳娥12日解释,这次军演属于每年例行演习,但同时又表明,欢迎国际社会包括美国协助解决南海争议。
菲律宾方面:
菲律宾驻华大使周清琦(民尼迪托)近日卸任,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提名的新任驻华大使人选李永年因为其曾经是中国国民党党员的身份以及没有外交经历等原因受到菲律宾国内的非议,鉴于目前中菲局势因为南海争端而趋于紧张,菲律宾国内期望能由一位富于外交经验的强硬派担任驻华大使,以捍卫菲律宾的利益,凸显出菲律宾国内的民族主义情绪的激化趋势和反华倾向的蔓延。
6月13日,菲律宾总统阿基诺办公室称,菲律宾方面计划将南海更名为“西菲律宾海”。菲总统府发言人陈显达(Edwin Lacierda)表示,菲律宾外交部和国防部近来开始使用“西菲律宾海”的说法来取代“南海”的说法,而且总统办公室已经决定效仿外交部和国防部的做法。“其他所有国家都在根据自己的立场对南海进行命名。越南就将这一海域称作'东海',因此我们把它叫作'西菲律宾海'是自然的事。”
6月15日,菲律宾发表了声明,称该国海军已经将南中国海具有争议的海域中三个珊瑚礁和浅滩上的“外国”标志拆除,这几个地方分别是牛车轮礁、安塘滩和礼乐滩。
美国方面:
在香格里拉会议举行之前,外界普遍认为美国会在南海问题上承袭美国政府关于美国在南海拥有国家利益的诉求的声明,在东南亚国家与中国的争端中支持其军事盟友。但是,略让人感到些许意外的是,美国助理国务卿坎贝尔在5月31日的一次讲话中强调,“美国今年在东盟地区论坛和东亚峰会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就是显示致力于与中国合作。”他自己解释说:“我们想消除东南亚国家对美中在这一地区展开更激烈竞争的担忧。他们担心这一竞争会破坏地区的稳定,给东南亚友邦带来不好的结果。显然,任何关系都有一定程度的竞争,但我们想确保在东南亚以合适方式与中国合作。”
言语上虽然重视与中国的合作关系,在香格里拉会议期间,美国还是处处强调对于越南的重视。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发言中论述了美日和美韩同盟之后,就提到了美越关系。其表述为:“美国和越南走出了给两国人民留下难以磨灭印记的冲突年代,向前迈步,建立了强有力和充满活力的双边关系。美越两国共同显示出如何在过去的基础上建立关系,而又不重蹈覆辙。”一位学者认为:“这明显是一个信号,美国以前从来没有把越南的位置摆得这么靠前。今后一段时间,美越军事关系会是美国对这一地区政策的重点。”显然,美国希望通过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与传统盟国的安全纽带以及多边安全机制来保持自己的主导地位。
在南海冲突愈发恶化的时候,西方的媒体几乎一致倒向了东南亚国家,并对中国的言行持强烈批评态度。颇具影响力的美国媒体《华尔街日报》6月8日发表文章呼吁“东南亚需要美国支持来直面中国的欺凌”,称东盟有四个国家在南海与中国有主权争端,这些国家正摒弃争吵打造抗华统一战线,美国的支持能唤起足够的团结来预防冲突发生。与此同时,西方媒体还利用这一时机大肆报道中国发展航空母舰的消息,意图表明中国正在通过大力发展海上力量向美国和亚洲其他国家显示力量,并威胁该地区的航海自由以及美国的海上霸权。例如, BBC向美国对亚洲盟友和伙伴的安全承诺再次提出了质疑,称“在安全上依仗美国的台湾、韩国和日本将提出疑问,美国未来能对他们提供多少真正的保护?”美国《国家利益》网站6月14日刊文认为,中国自称的专属经济区涵盖了该水域一半以上的面积。美国官员担心,对如此巨大的专属经济区的领土主张意在将南中国海从国际海域逐渐转变为中国领海。值得注意的是,美国海军军事学院的一位战略问题专家詹姆斯·霍姆斯甚至将中国与“门罗主义”这个字眼联系在了一起,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实行亚洲版的门罗主义。
应当承认,相比媒体对南海冲突大肆渲染,美国官方还是保持着对事态非常谨慎的态度。例如,针对越南宣布在南海举行实弹演习,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唐纳10日在例行吹风会上表示,美国为最近的事情感到困扰,相信这只会加剧紧张,而无助于地区和平稳定。当被追问美国是否支持越南的军演时,唐纳说:“我们不支持。任何提升当前紧张状况的行为我们都不认为是有助益的”;“炫耀武力和其它类似的姿态都只会加剧紧张”。
对于菲律宾提出的要求美国在菲律宾同中国发生实际冲突时站在菲律宾一边的要求,美国驻菲律宾大使馆新闻主管托马森6月11日通过电子邮件发表了一份有针对性的声明:“美国在地区领土争端中不偏袒任何一方。美国对近几天南海事态感到不安,事态引发地区紧张上升”,华盛顿反对岛屿争端任何一方“使用或者威胁使用武力”。对于美国这样的表态,学者苏浩认为,美国愿意在南海保持一种紧张状态,但并不希望南海变成现实冲突,这应该是美国目前的战略需求。美国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美国主张建立多边机制并在这个机制中发挥作用,达到制约中国影响的目的。
虽然美国国务院避免用明显倾向性的语言公开美国的态度,想在中国和菲律宾、越南等国之间搞平衡战略,但美国国会内部却早已有一些议员按捺不住,提高了反华的调门。根据美联社6月13日报道,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东亚事务小组委员会主席吉姆o韦布在对外关系理事会组织的座谈会上,公开鼓动美国政府谴责“中国使用武力的行为”。“越南和其它国家正在关注我们(美国)是否会以切实的行动支持那些言论。”“这并不意味着会发生武力对抗,但我们不得不发出清晰的信号。”
除了一些外交表态之外,美国还动用了军事演习以及多边外交的各种手段介入到此次争端中,并促使南海的纠纷逐步升级。6月14日,美国与东盟6个国家在马六甲海峡以及附近海域(苏禄海),开始了一场为期11天的名为“东南亚合作与训练”(SEACAT)联合军事演习。6月28日至7月8日,美国还将和菲律宾在巴拉望以东的海域举行军事演习。
6月17日,越南和美国在华盛顿举行了第四次政治、安全和防务对话,双方共同呼吁航海自由,反对在南海使用武力。两国还就把越美关系提升为战略伙伴关系进行了探讨。参议员韦伯对此评论道:“当前美国对越关系非常好,在某种意义上,南海主权问题实际上有助于我们之间的关系,他们明白我们有共同的利益。”
6月21日,美日两国政府在双方防长与外长“2+2”会谈中公布了共同战略目标,强调“将敦促某些国家不追求及部署可能给地区安全带来不稳定因素的军事力量”,明确显示出牵制中国军力扩张,联手对抗中国的姿态。美日“将在中国军事近代化及相关活动方面提高开放度与透明度,进一步加强信赖关系”,并指出通过扩大军事交流来提高“开放度”、进一步提升国防支出等方面的“透明度”。鉴于南海争端日趋紧张,共同战略目标强调“遵循国际准则”和“通过遵守航行自由的原则维护海洋安全”尤为重要,并明确要求中国停止对他国船只采取“妨碍行为”。这是两国自2005年2月以来首次全面修改共同战略目标。
日本方面:
日本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读卖新闻》6月10日发表社论,认为南海也是日本的运输石油重要航路,因此日本必须支援东盟各国。日本的一些民众甚至在互联网上发表言论,认为日本应该派出自卫队协助越南,并在海上举行联合军事演习。
日本的官方也表示出了对东南亚国家的支持,以及对中国可能控制南海航道这一“日本运输生命线”的巨大担忧,希望介入这一争端,促成多边的国际协调。6月17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和到访的印尼总统苏西洛举行了会谈,专门谈到了如何应对南中国海地区紧张局势升级等问题,日本呼吁通过由美日等国参与的多边框架谈判来解决。日本外相松本刚明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确保南中国海的航运自由和海上安全对日本以及国际社会来说“极其重要”,日本希望印尼在这些事务上“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方面:
在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中国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梁光烈实际上就与越南的国防部长冯光青进行过深入的交谈,冯光青还公开强调“两国之间在南海问题上的一些分歧应该由双方共同努力解决,不允许任何第三国进行干涉和借此破坏两国关系。”
在中越南海争端不断升级期间,中越外交部门还进行过直接的面对面磋商。根据中国外交部网站提供的信息,6月9日,中国外交部政策司乐玉成司长与越南外交部对外政策司范友志司长举行了外交政策磋商,磋商前,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胡正跃还会见了越方代表团一行。此外,中越之间的友好交流和文化互动并没有南海争端而中止。6月10日上午,由中国驻越南大使馆和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共同举办的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艰苦奋斗九十年”主题图片展在越南河内隆重举行。中国驻越南大使孙国祥和越南文化、体育和旅游部副部长黎庆海及各界观众约200人出席开幕式。
在越南举行军事演习的当天,中国并没有严厉指责越南的过激行为,而是尽可能将事态控制在一定限度内,没有进一步激化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洪磊表示,中国一贯主张并始终致力于同有关国家之间的双边谈判进行友好协商,以和平方式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和分歧。在看到南海争端朝着不断恶化的方向发展,而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多次要求相关国家保持克制,避免事态进一步升级的努力无果之后,中国决定加大海洋监管和行政执法的力度,并适度通过军事演习表明维护主权的坚定态度。
6月15日,中国最大的海事巡视船--3000吨级的“海巡”31号从广东珠海西部前往新加坡访问,该船的行程从北向南贯穿中国南海,途径西沙群岛东面、中沙群岛、南沙群岛西面和新加坡海峡口,总航程达到1400海里,对南海整个海域进行巡航监管。6月17日,解放军在海南举行了军事演习,此次演习长达三昼夜,共出动登陆艇、巡逻艇等14艘战艇,有两架战斗机参与,有的媒体报道中国的演习中还动用了3艘核潜艇。演习的项目包括反潜战和不对抢滩登陆,演习目的为保卫岛礁和海上通道。
中国决策层非常清楚,虽然在南海争端中越南和菲律宾是同中国争吵最厉害的国家,但是美国在背后的支持才是此次事态难以控制、不断升级的主要原因,而中美在这一问题上的协调也是化解紧张局势的必由之路。鉴于中美首次亚太事务磋商将于6月25号在美国夏威夷举行之前,中国外交部高层对美国公开表态,希望美国不要在南海问题上过深介入,以免起到负面作用。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接受媒体联合采访时表态称,“尽管最近南海局势当中出现了一些令人不安的动向,但是第一这不是中国造成的,第二我们还是坚持我们原来的主张没有变化。我们希望其他国家能够跟我们一样,采取一种克制的、负责任的、建设性的态度。如果大家都能像我们这样,采取这样的态度,这些问题都好解决。不希望由于国家之间的这种争议,影响了整个地区的稳定,或者影响了相关国家之间总体的双边关系。”
有石油的地方就有战争?
国际关系学界有一个观点非常流行,那就是只要是世界上富含石油等自然资源的地方,就容易发生战争,以此来解释南海的争端,似乎也颇具解释力。作为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非常丰富,同时渔业资源等也极其富饶的海域,自然是各国争夺的焦点。在上世纪70年代《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了各国的领海以及可拥有的专属经济区之后,面向海洋的争夺就进入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南海就成为了东南亚各国眼中的必争之地。
问题是,目前关于南海油气储藏的数据不一、说法不同。有些勘测数据表明,南海具有非常好的生油和储油岩系,是石油气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例如,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以前的估计,南沙及其周边海域的含油气盆地有8个,蕴藏的石油储量在500亿吨以上,完全可能成为另一个“波斯湾”。但是,另外一些学者专家对此持怀疑和否定的态度,他们中的一些人认为,南海周边可能存在油气资源,但是目前,对南海的深海勘探仍然存在技术上的难题,因此,没有真实证据证明南海是另一个波斯湾。
不管怎么说,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近30年的时间里,南海地区周边国家与西方200多家石油公司展开了合作,开采了大量的南海油气资源。截止到目前,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文莱等5国联合了埃克森-美孚、英荷壳牌等石油公司在南海海域已经合作钻探了约1380口钻井,年产油量超过5000万吨。
根据香港《大公报》的报道,自1986年越南在中国的南海打出第一口油井到现在,越南已经赚取了1亿吨石油和1.5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获利达到250多亿美元,成为在南海获利最多的国家。目前,越南在南海非法开采的资源相关产业产值占到了该国GDP的30%,2010年越南产油量就达到1750万吨,南海油气开发已经成为了越南经济的支柱。
近一年以来,越南、菲律宾加紧了和外国公司在南海进行油气勘探的活动。2011年3月,英国福鲁姆能源公司已经完成了对位于南沙群岛以东大约150公里的“礼乐滩”附近桑帕吉塔气田的地震学勘测。3月2日,两艘中国执法船曾强令菲律宾石油勘测船离开礼乐滩附近水域,菲方为此还向中国提出了抗议。相比之下,越共中央在2007年1月举行的十届四中全会上通过了《2020年越南海洋战略决议》,提出要努力把越南建设成为一个海洋强国。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中国在过去的近50年中一直没有对南海地区的石油进行大规模的开采。中国的两家最大的石化公司--中石油和中石化基本都在北部湾和珠江口等海域作业,即使提出了在南海进行开采的战略,也没有付诸实施。制约中国开发南海油气资源的一方面是南海目前复杂的政治形势,另一方面也受制于海洋油气开放的技术实力。根据一些媒体的报道,目前全球深水钻井技术所能达到的最大深度为3052米,而中国使用本国的装备最深所能达到的只有505米;而在深水油气田的开发技术上,中国目前最深流花气田使用中国自己的设备,只可达到333米的作业水深,而国际上最先进的水平已经可以达到2438米。归根结底,开发蕴含着无尽宝藏的南海油气资源,还需要大量的资金和高精尖的技术和设备作保障,是一场硬实力的较量。在这方面,缺乏相关技术和资金实力,以及水文资料的中国,面对东南亚国家同西方大石油公司和财团的联手,目前处于非常被动的地位。现在,中国正在抓紧研制“海洋石油981”钻井平台,总造价60亿元,该平台内的稳定性和强度要求就是按照南海地区较为恶劣的海况来设计的。中国正在从技术上和开发实力上拉近与西方石油公司的距离。
除了油气资源之外,丰富的渔业资源也是东南亚这些海洋小国极为重视的利益。根据《国际先驱导报》的报道,中国和越南等国家之间的渔业资源的冲突由来已久。中国从1956年开始执行南海传统渔业养殖区域禁海休渔政策,一直到1986年开始才重新开放,越南等国家利用这段时间早已霸占了很多的岛礁,抢占渔业资源,传统的渔业区已然成为这些国家的天下。中国同这些国家的渔业争端从1995年开始逐渐变得激烈起来,逐步发展成事实上的冲突。中方许多渔民被抓,生命和财产都受到了巨大的威胁,每一次渔民被抓都要遭受巨大的经济损失。越南占据了南海29个岛礁,大大限制了中国渔民的作业范围。
“同志加兄弟”是否会走向兵戎相见?
中国和越南同为社会主义国家,都是共产党执政。两国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都是高度相似的,在近当代历史上,中越两国也经历过关系非常紧密的时期,一直到目前中越两党还常常以“同志加兄弟”来定位双方之间的关系,然而,南海争端却让两个国家走到了几乎兵戎相见的地步,这样的情况是中国始料未及的,其深层的原因也是值得分析的。
有中国的学者将越南近期的激进行为归咎于其国内经济的困境,需要通过刺激民族主义情绪,转移国内社会的压力和矛盾。近年来,越南持续保持着高速经济增长,增幅平均在7%左右,这一数字在亚洲或许只有中国能超过。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越南人均年收入为1000美元以上。巨额的国外投资和外汇收入为越南经济添加了足够的动力。但是,越南的经济同样也存在着贫富差距过大,通货膨胀率高等问题。目前,越南的通胀水平高达10%左右,在东南亚国家中排在首位,高昂的生活成本以及失业问题的严重,导致了越南国内出现了不稳定的因素。2011年2月,越南的货币贬值8.5%,贸易赤字达到120亿美元,外汇储备不断减少,债务反而达到了300亿美元,这些都让越南国内的政治领导人大伤脑筋,越南一直引以为豪的经济模式遭遇了空前困境。而据日本《读卖新闻》的报道,越南今年粮价和其它商品的价格今年上涨了15%,越南5月通胀率同比飙升至19.8%,为全球最高水平之一,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越南对中国采取的强硬的对抗性政策或许与其国内的政治经济情况有一定的联系。
“转移注意力”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社会主义国家政治领导面临的选举压力一般不大,所以这个理由还不能完全解释越南的冒险动机。
其实,我们不得不承认中越在1979年和1988年爆发的两次军事冲突以及中越之间在历史上的种种恩怨在越南有意识的民族教育下被渲染和夸大,加深了中越两国民众的心灵裂痕。越南人对中国的心态非常复杂,但是其中都包含着一定的戒备心理。越南人常常会把中国称为“强大的邻国”,这一称呼包含着双重的含义,即“强大的依靠”和“强邻须警惕”。在历史上,中越之间的恩恩怨怨被当代越南的历史教育强化,而中国援越抗击法国和美国的殖民战争的历史则在青年一代的越南人中被渐渐的淡忘。在越南人看来,也许中国崛起之后产生的威胁将超越美国之前给越南带来的痛苦记忆,毕竟美国远隔万里,而中国则近在咫尺。
越南一味激化同中国海上争端的做法,让国际社会有了一种担心两国是否会爆发海上军事冲突甚至战争的设想。美国之音网站发文表示,南海局势的日益复杂化,向着武力对抗的方向在发展,令人感到担忧,但真正打起来的可能性不大。从原则上和利益上,中国不愿意看到南海局势的紧张,甚至爆发可能的武装冲突。越南和菲律宾在军力上,同中国相比不是一个档次,越是要挑起任何擦枪走火的事端,显然对其非常不利。他们想拉美国进来,但是美国在南海问题上,还是比较谨慎的。美国希望能联合东盟国家来制衡中国,但是美国不愿意陷入到一场热战中。
对此,中国的学者一般都认为爆发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比较小。一些学者认为越南进来的这些动作都是虚张声势的,是为了国内政治在造势,是回应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的一种表现。另外一些学者从两国的军事力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认为越南的海上军事力量完全不能与中国相提并论。近期,越南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和军备扩张计划增强海军实力,越南国防部长冯光青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证实,越南将从俄罗斯采购6艘636型“基洛”级的柴电潜艇,合同总价值约为30亿美元。越南副国防部长阮志咏还确认,越南正在从俄罗斯采购苏-30MK歼击机和防空导弹系统。2011年越南国防预算也达到了26亿美元,同比增加70%。
总体来看,越南海军实力距离中国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据《世界新闻报》报道,越南现役舰艇大约100艘,总吨位不到7万吨,都是以轻型装备为主体的近海防御型海上力量。反观中国,在南海执行海监任务的巡逻艇的吨位动辄就在3000吨以上。目前,中国海监南海总队共有船艇13艘,其中3000吨级的2艘,1500吨及以下级7艘。到了2020年,中国海监总队的规模将从9000人增加至1.5万人,“十二五”末期,中国海监执法飞机将增加至16架,执法船达到360艘,目前执法船、专用车辆和飞机分别为260艘,280余辆和9架。
争端解决的困境所在
目前南海问题不断升级却没有非常好的办法化解,首先,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明确完善的国际规范和国际机制来协调处理这一问题。这一点突出地体现在中越可以实现陆地和北部湾边界的划界,却没有办法在南海问题上达成一致。一个国家的领土边界,主要是通过国际法和相关国际条约来规定的。而在海洋主权方面,因为目前《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未明确规定每一个国家的海洋边界,划界的依据各个不同的国家也有分歧,因此缺乏权威的国际规范和国际条约规定,是南海问题无法得到广泛公认的合理解决的症结所在。虽然中国和越南、菲律宾等国都强调自己的主权主张依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但是该条约委员会的划界和调解进程相当缓慢,目前难以有实质性进展。
其次,作为南海问题目前达成的唯一的一个地区性的多边框架文件--《南海各方行为宣言》没有发挥应有效力,各方虽然还援引其内容,但只是为自己的行为寻找依据,却并没有遵守宣言的精神。学者叶海林认为,“《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目前已经是名存实亡。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中国作为签订宣言的国家中最重要的一方,没有承担起大国责任,没有实现《宣言》惩恶扬善的作用,使得宣言成为了一个空架子。这个框架只能束缚中国这样的巨人,却拿东南亚这些小国无可奈何。为了改变这种只给自己定规矩的局面,中国应该给南海争议问题画一条红线,通过贸易和经济等手段,维护必要的国家利益,真正树立起南海地区的行为准则。”
对于这个宣言,虽然中国政府希望各方能够回到这一框架上来,但恐怕该宣言的命运或许和朝核六方会谈共同声明一样命途多舛,前景堪忧。这一宣言没有明确规定对于违反宣言的行为以任何惩罚措施,这造成了该宣言成为了束缚中国的紧箍咒,却拿其他东南亚国家毫无办法。造成这一困境的原因,不能不考虑该宣言签订之时各国的实力情况和当时的亚洲地缘政治格局。在2002年宣言签署之时,中国的综合国力在亚洲还不及日本,影响力也远不及现在,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都无从挑战美国的地位。而且,在亚洲金融危机中表现非常负责任也值得称道的中国,赢得了东盟国家的尊重和信任,方有宣言的签署。时过境迁,近十年过去之后,中国在东盟国家中的形象没有显著改善,其崛起给东南亚国家带来的威胁感却与日俱增,使得熟悉权力政治和地缘政治的东南亚国家对中国在南海的诉求倍加担心。
■ 中心点评
南海争端目前虽然处于一种焦灼的态势,但是相关各方争夺的利益并不完全一致,也就是说南海问题实际上是汇集了多种争端的一个复杂的地缘政治综合性难题。具体而言,南海争端大致包括五个方面:第一,是相关海域和岛屿的主权归属争议;第二,是南海地区的油气资源;第三,是南海地区的渔业和其他海洋类资源;第四,是南海地区包括空中和海上的航道通行权;第五,是东南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和主导权。
上述这些利益争夺的轻重缓急是不同的,并且在具体的利益上涉及的相关方也不同。前面三类主要涉及中国同越南等部分东南亚国家。第四类是该地区所有国家甚至区域外的国家共同相关的,第五类主要就是中美之间的问题。目前,越南等国家就是将这些不同的利益的争端相混同,以争取美国等区域外的大国介入以对抗中国。因此,越南的方略大大增加了中国解决南海问题的复杂性和风险性。有分析认为,越南等国与西方国家各大石油公司以及俄国、日本、印度、新加坡、韩国各大财团结成了经济共同体,形成世界列强同越南在南海采油问题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南海发生冲突,必然形成多国介入和干涉的局面。
南海问题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它背后反映出的深层问题为中国遭遇了越来越大的崛起压力,以及历史遗留下来的主权争议问题在国际机制与规范同权力政治相碰撞所产生的一系列冲击。许多中国学者意识到了这一点,认为中国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外交压力以及非常现实的崛起困难。例如学者袁鹏认为,在中国崛而未起的阶段,“中国迅速发展的势头和愿景已经出现,以后会表现自己的意志,并存在控制地区局势的可能性,这令周边国家感到担心和恐惧。但目前中国的实力还没有那么大,而且也不愿意牺牲经济发展,这对这些国家来说是个机遇期,是闹事最好的时间点。不论是东南亚国家,还是日本、印度,中国周边国家的想法和心态其实是一样的,只是此前没有人挑头。现在相互呼应,认为抱团才有希望。”与此同时,中国长期坚持的一些外交原则和政策在不断变化的国家利益前面临着调整的压力。特别是中方始终坚持睦邻友好政策,贯彻“以和为贵”的外交方针,这些政策给了某些国家“以小欺大”的机会,各个小国在南海问题上从中渔利。中国显然面对一群比自己弱小的国家在道义上也难以争取到国际社会的支持,毕竟从实力角度而言,国际社会更容易同情弱者。
中心建议,中国应及早明确南海三大战略:
第一,对于整个南中国海包括涉及马六甲海峡和新加坡海峡等水域,中国应高调介入,宣布相关战略,争取与包括东盟、美国、日本等诸多国家合作,就保护渔业资源、环境保护、打击海盗、人道救援等诸多方面出台具体规划;
第二,对于中国历史性水域也就是中国的传统“U型线”,中国应根据海洋法精神明确
承担相关国际义务,明确保证其他国家船只的无害通过和航海自由;
第三,在有争议的南海诸岛礁及其12海里中国领海海域,中国明确宣示主权,对一切挑衅国家予以坚决回击。
■观点摘要
余万里(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所学术委员)
越南认为美国介入亚太地区是一个对己有利的机遇期,利用这一时机加紧通过各种方式宣示其在这一地区的利益存在。而且在外界看来,中国大,越南小,越南更容易争取到同情。南海问题已成为中国外交上一个严峻的挑战。尽管外交解决的渠道不仅存在而且畅通,但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也有必要做一些军事准备,以防万一。
--《环球时报》6月14日
迈克尔·马萨(美国企业研究所研究员)
南中国海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海域之一,美国不会乐意看到中国一个国家控制南中国海航道。如果中国控制了南中国海,这会给美国及其他国家在商业和军事上继续进入该水域带来威胁。当然,美国也不希望看到周边国家在该水域发生公开冲突,因为这样美国自己不仅有可能被卷入争端,而且美国也无法继续在南中国海进行航运。美国可能会从两方面下手,一是为卷入争端的国家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二是加强美国海军在南中国海的活动。
--美国之音网站6月15日
袁鹏(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
美国介入南海的底线是不与中国爆发冲突,就像他不愿因台海问题与中国对立一样。但他确实希望这一地区闹,越乱才越有美国发挥作用的空间。这就是美国说不同的话让南海地区国家尽情解读的原因。……周边国家对中国变得咄咄逼人,美国因素具有很重要的指标性意义,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些国家的战略判断和决策。美国的支持会让他们觉得有靠山,从而更加强硬。但是美国因素也存在不确定性。因为美国并没有为别国领海争端与中国闹翻的意愿,美国与中国并没有主权瓜葛,不是你死我话的关系。
--《环球时报》6月16日
南中国海争端加剧,东南亚各国对中国日益警惕。东南亚各国既不能从军事上与中国对抗,也不愿对此事置之不理,将领土拱手让与中国。将南中国海争端国际化是保护他们利益的一种办法,其中包括鼓励美国在南中国海的军事存在。但分析人士认为,如果让东盟来插手南海问题,将会被视为东盟国家对中国“群起而攻之”的挑衅行为,以至于阻碍争端的解决。同样,如果美国插手过多,也会激怒、鼓励中国,使得事态复杂化。
--路透社6月10日
南海目前“紧而不绷,乱而不战”的局势对美国最有利,美国可以仲裁者的超然地位凌驾在中越菲之上,两头得利;另外,美国又可利用南海局势来向中国其他周边国家不断鼓吹中国威胁论,在东亚煽起一场军备竞赛风潮,进而大力销售军火;此外,美国还可鼓动印度、日日本等国与中国针锋相对,消耗中国的实力,中断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香港《南华早报》6月17日
现在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战略是既要维护自己的主权,同时还要拉住东南亚这个战略伙伴。如果轻率动用战争手段,一不小心就会让整个东南亚抱成一团,将东南亚国家往外推,这对中国来说将是一个非常大的战略失误。让南海重归和平与发展的主流需要高度的政治智慧,但球在中国一边,站在超越战与和之上的高度争取主动,才是应对南海争端的明智之举。
--美国《侨报》6月11日
随着中国的实力变得日益明显--尤其对亚洲邻国而言,中国领导人发现要将安抚的言辞同坚决地行为相调和变得越来越困难了。有关南中国海控制权的斗争不仅关乎国家主权和珍贵资源,还涉及战略问题。一位专家说:“为了成为一个有影响力的大国,中国必须从一个'大陆强国'转变为一个'海上强国'。而南中国海争端是对它实现这一目标的实际考验。”
--新加坡《海峡时报》6月13日
■中心动态
1. 6月15日,中心研究员周世俭参加了由中国国际电子商务网主办的纪念中国入世10周年专题节目“入世十载行思路”专题栏目的录制。
2. 6月14日,孙哲教授出席外交部中美亚太磋商专家咨询会议并发言,崔天凯副部长主持会议,美大司司长谢锋、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院长王缉思教授等出席;同日,孙哲教授会见美国驻华使馆政治组官员张诺亚,就两岸关系问题介绍了中国的政策。
3. 6月12日,中心研究员周世俭接受了《国际生态与安全》杂志社的采访。
4. 6月9日至11日,中心研究员陶文钊赴夏威夷参加美国战略与国际中心太平洋论坛,亚洲基金会和复旦大学第十一次“中美关系,地区安全与全球治理”对话。
5. 6月7日, 孙哲教授、赵可金副主任出席清华-卡内基中心主办的中美关系学术研讨会。 美国前助理副国务卿柯庆生、前白宫国家安全事务委员会官员韩磊等人出席并发言;同日,中心研究员周世俭应中国黄金协会邀请,在高级黄金分析师培训班讲课。
6. 6月3日至5日,中心研究员周世俭参加了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第4届理事会会议。
7. 6月1日,中心研究员周世俭参加了由商务部美大司主办的中加经济互补性研讨会。

0票

0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