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氩弧焊机:溆浦农村(2010第一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2:29:21

 

溆 浦 农 村

第一期

 

中共溆浦县委农村工作部

溆浦县人民政府农村工作办公室

溆浦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0年2月4日

 

 

 

2010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大干新三年,实现新跨跃”战略的开局之年。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特制订2010年全县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现代农业这一主线,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产业发展为重点,以项目建设为载体,以品牌带动为突破口,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加强农业结构调整,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健全服务体系,深化农村改革,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二、目标任务

  全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8.5亿元,同比增长5%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4103元,同比增长7.5%以上。实现粮食总播面稳定在100万亩以上,总产40.2万吨以上,其中优质稻发展到45万亩,推广超级稻20万亩,玉米20万亩;新发展柑桔5000亩、金银花5000亩、猕猴桃2000亩;营造工业原料林3.8万亩,新造油茶4000亩,低改1.5万亩;出栏生猪95万头,出笼家禽650万羽;完成水利工程3020处,新增灌溉面积5500亩,改善灌溉面积3.53万亩;推广农机具3000台以上,实现机耕40万亩,机收25万亩;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以上,其中省级示范社1个,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8.6万亩以上;新增1家市级龙头企业,争创1家省级龙头企业和1家市级休闲农庄;完成绿色农产品认证2个以上。农口工业产值和税收比上年增长6%和10%。

  三、工作重点

  1、着力抓好农业基础建设,改善发展条件。认真研读国家政策,抓住各种机遇,争取和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全面改善我县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一是农田水利项目,重点抓好溆水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农水重点县项目、五化坝等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塘清淤、标准良田、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国土整理、测土配方施肥、县城防洪堤、第二期基本口粮田、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芹江和吊岩洞等电站自动化改造以及新桥以电代燃项目,积极争取并启动灌区末级渠道建设、千工坝大型水闸改造、中小河流治理、水土保持等项目,建设田路渠配套的标准粮田,改善灌溉面积3.53万亩。二是生态环境建设,实施工业原料林造林3.8万亩,“三边”绿化造林9600亩,封山育林10万亩,建设占地808亩的人民公园,新建农村沼气池3000口,积极争取石漠化治理、油茶基地、长防林、退耕还林后续项目等。三是服务体系建设。抓好农技推广、森林防灾减灾、动物防疫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农资配送中心和农机购置补贴等项目建设,重点办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农业机械化服务、桥江镇农资配送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示范点。

   2、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按照调节双季稻,推广超级稻,发展优质稻,扩大旱杂粮的思路,认真落实鼓励农民种粮的各项优惠政策,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措施,严厉制止耕地抛荒行为,稳定粮食总播面100万亩以上。继续大力实施“种三产四”工程,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努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在水东、桥江、双井、江口等双季稻区推广双季稻,调节双季稻种植面积。在低庄、桥江等24个乡镇大力推广超级杂交稻20万亩,优质稻面积达45万亩。新建优质超级稻标准化示范基地3万亩,水稻生产农机化示范片5万亩,加快农业机械的普及应用,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同时,搞好超级稻第三期900公斤/亩高产目标攻关栽培。以横板桥乡兴隆村等为重点,建立攻关片,严格栽培技术,争取早日实现目标。扩大玉米为主的旱粮开发,力争推广玉米面积20万亩。

  3、着力建好标准化基地,壮大主导产业。根据新三年全县农业产业总体规划布局,全县重点发展优质稻、生猪、优质水果、优质油茶、金银花、工业原料林六大优势产业。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调整结构,规模开发的发展路子,建立集中连片的优势产业带,每个主导产业新建1—2个标准化的示范基地。实施完成柑桔新栽5000亩,改良1万亩,重点抓好岩家垅、祖市殿、水东、观音阁、低庄、桥江、仲夏等乡镇2000亩标准化柑桔基地新建和伏水湾万亩绿色脐橙基地建设。以龙庄湾乡为中心,新发展“湘蕾”金银花5000亩,建立“湘蕾”金银花育苗场;在黄茅园、龙庄湾、葛竹坪、横板桥等乡镇新发展“翠玉”猕猴桃基地2000亩;抓住列入全国生猪调出奖励大县的机遇,抓好谭家湾、桥江、卢峰、小江口等4个生猪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改扩建规模场40个,建成万头猪场1个,新增年出栏10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10个以上;抓好大渭溪乡“万羊乡”建设,新发展养羊大户50户;在小江口、思蒙、舒溶溪、谭家湾等乡镇新栽油茶3000亩,低改1.5万亩;在伏水湾、卢峰、小横垅、统溪河等乡镇发展食用菌30万m2。

  4、着力培植龙头企业,增强带动能力。注重政策引导,加强项目扶持,扩大招商引资,不断增强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一是培育产业集群。围绕优质稻、优质水果、优质生猪、金银花、优质油茶等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贮藏、保鲜和运销业,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创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形成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集群。二是壮强龙头实力。落实扶持政策,积极申报项目,开展银企对接,促进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坚持扶优扶强、重点突破原则,选择雪峰、维康、金裕米业、恒森菌业等龙头企业,予以重点扶持,突出抓好维康公司3万吨红枣保健饮品等项目建设,通过技术改造,促其加快成长升级。力争培育省级龙头企业1家,新增市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休闲农庄1家,力争完成绿色产品认证2个。

  5、着力推进“四化”进程,提升发展水平。一是推进规模化。尽快制订出台农村土地流转财政奖补政策,推进林业体制改革,积极培育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规模大户三大新型农业生产主体,逐步取代个体农民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8.6万亩以上,新增500亩以上种植大户5户,1000亩以上大户2户,其中百亩以上种粮大户5户。二是推行标准化。全面建立和完善大宗农产品地方标准,制定标准化生产规程,加大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引导农民按照规程生产,从产地环境、产品质量、生产过程全方位进行控制,全县大宗农产品逐步达到无公害,绿色、有机产品比率不断提高。三是推进机械化。争取并实施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0万元以上,大力开展农机作业现场示范,引导农户购买和使用先进适用农业机械,发展和培育农机大户和服务组织,开展跨区域、跨行业、集团承包等农机作业服务,实现机耕40万亩,机收25万亩,逐步实现水稻生产机耕、机插、机防、机收等全程机械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四是推进市场化。建立“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新增专业合作社20个,其中省级示范社1个。通过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建立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农资技术服务等合作方式,做大做强农业品牌,实行公司化、市场化模式运作,规范利益联结机制,使企业与农户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同担,达到“双赢”。

  6、着力抓好科技推广,强化支撑作用。一是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抓好杨家仁优质柑桔、黄茅园优质水稻、伏水湾朱红桔、中都马铃薯、卢峰及均坪油茶、双井优质桃等种苗基地,新建“湘蕾”金银花和“翠玉”猕猴桃育苗基地各1个,抓好县鱼种场、种畜场、鸿飞达原种猪扩繁场及种公猪站建设,每个养殖小区新建1个生猪人工授精站,在水东镇抓好溆浦鹅种鹅场建设。二是加大科技推广力度。以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生态为目标,加大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进一步优化品种,加快更新换代步伐,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成果转化。加强实用技术推广,稳定培训科技队伍,提高队伍素质,深入开展科技服务活动,推广先进种养技术,提高种养业的经济效益。三是抓好技术培训。着力抓好新型农民培训、阳光工程、“111”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等专项培训,培训农民3.5万人次以上,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就业技能。大力实施适用技术培训,抓好送科技下乡等活动,把先进种养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的新型农民,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加强农村扶贫开发,确保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7、着力搞好示范试点,推进新农村建设。继续办好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完善以奖代补政策,稳步推进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的实施,集中力量推动试点村率先发展。一是抓好试点。着重抓好四门村现代生态农业开发,推广标东垅村“五保之家”运作模式,搞好黄潭村沿河新村规划建设、龙庄湾村金银花产业化建设和万水村的村容村貌整治及农业开发,培育一批新农村建设的先进典型。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水、电、路等基础建设,加快农网改造步伐,搞好通畅工程、通达工程和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三清五改”,健全卫生保洁和村庄治理机制。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推进猪沼果(菜、渔)等生态农业建设,抓好农村美化、绿化、亮化工程,加强“脏、乱、差”的整治,改善生产生活环境。三是着力发展村级经济。因地制宜,宜种则种,宜养则养,发展特色经济,加快培育枣子、猕猴桃、金银花、杨梅、柑桔、大棚蔬菜、花卉苗木、食用菌、生猪等专业村。

  8、着力完善监管机制,确保安全稳定。加强农产品安全生产,强化农产品质量检测和监督管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防汛抗灾工作,加强灾害性天气预警预报,加大病险库塘除险加固和山塘清淤扩容工作力度,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狠抓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实行堵防结合,各项疫病免疫密度达100%,防止重大疫病的发生与流行;加强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防火工作,完善责任体系,严防人身伤亡事故发生;强化农机安全监管,确保不发生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切实完善“村财乡管村用”新机制,强化农村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严防农民负担的反弹。

 

 

报:市委农村部、市农办、市新农村建设办公室及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领导

送:县直有关单位、各乡镇、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编审:李水明   责任编辑:向长伟、黄建华    邮箱:zhanggq45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