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电脑管家与360:“洼地”崛起的奇迹 莱芜日报20100710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8:03:55
“洼地”崛起的奇迹2010-07-10  百舸争流,破浪中见速度、见精神、见力量。刚建市时“人均财力比西藏还不如”的宿迁,经过14年的卓绝奋斗创出了声名远播的“宿迁速度”,引得全国各地每年十余万人前来参观、交流、探究——— “洼地”崛起的奇迹 ——— 宿迁市、沭阳县印象之一本报首席记者 李玉亮 柳尧杰

  编者按:7月3日至4日,市党政考察团实地考察了江苏省宿迁市及沭阳县在工业发展、招商引资、城市建设、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创新发展亮点,亲眼目睹了他们经济发展的惊人速度、城市建设的宏伟气魄、城乡统筹的快速推进,深切感受了他们勇于改革、大胆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全面反映宿迁市、沭阳县的沧桑巨变,深入挖掘该市低谷隆起、洼地崛起的成功经验,加快我市转方式、促发展进程,本报专门派出记者进行了全方位的采访,并撰写了四篇报道,敬请关注。

  在江苏省宿迁市发展大道上,城市标志性雕塑《霸王举鼎》格外引人瞩目,那“拔山举鼎”的精神和力量让人久久难忘。在雕塑周围,原先的玉米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商业发展的新地标。

  而在市民广场,巨型雕塑《大拇指》高高竖起,彰显着这座城市的自信自强。“我能、我行、我成功”的城市座右铭引领着他们实现着一个又一个被誉为“神话”的跨越。

  一路走过,古楚大地,几度繁华。“这两座雕塑是对宿迁人锐意改革、敢闯敢试的形象概括,更是对宿迁14年来奋起直追、洼地崛起的高度浓缩。”当地宣传部门的负责人这样说。

  发展是被逼出来的。不甘落后的宿迁人树立“工业领先才是真正领先”的理念,以让人瞠目的抢跑速度,在近乎一片白纸的基础上描绘出了一幅工业发展的磅礴画卷

  宿迁14年来的发展,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一个“快”字。

  去年财政总收入为130.2亿元,是建市之初的17倍,近四年净增105亿元,年均增长50%,比全国平均增幅高出23.5个百分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由3.42亿元增加到63.1亿元,是建市之初的18.4倍,在全国334个地级市中排名第81位,四年跃升83位,年均增长46.3%。

  这样的“宿迁速度”被媒体惊叹为洼地崛起的“神话”。

  1996年刚建市时,宿迁的基础就是沭阳、泗阳、泗洪、宿迁4个省级贫困县,可用财政收入只有7.68亿元,“人均财力比西藏还不如”。有人对刚建市时的宿迁曾作了这样的描述:这里没有一个中心城市,四个县城也是破破烂烂,工业几乎是空白,许多指标不仅在江苏是最差的,其中有11项指标还不如西部10个省(区)的水平……

  “不发展就没有出路,不改革就没有希望。”宿迁市市委书记张新实说,“宿迁唯一的出路,就是以招商引资为抓手,以大项目带动大投入,以大投入带动大产出,以大产出带动大发展。”

  基于这一认识,2002年以来,宿迁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工业化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方略,牢固确立了全部工作以抓经济工作为主,经济工作以抓工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以抓招商引资为主,招商引资以进园区项目为主的“四为主”工作导向,以招商引资的大投入、大突破,实现了全市工业经济的大提升、大跨越。

  仅仅在五年前,宿迁市沭阳县经济开发区还只是个“村庄与阡陌交错,狗吠与蛙声共鸣”的乡野小村。如今,这里已经成为省级经济开发区,全国最大的专业画材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包覆纱专业生产基地、国内最大的蓄电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手机扬声器生产基地……一个个响亮的“头衔”接踵而至。

  筑巢引凤好发展。正如沭阳县县委书记蒋建明所说:“我们一直把开发区作为体量最大、潜力最大、前景最好的大项目来办。”以开发区为依托,曾是江苏省最贫困落后的县,现已发展规模以上企业577家,其中单体生产规模全国最大的企业达到8家;所有乡镇地方财政收入均过千万元。

  现在,宿迁全市共拥有宿迁经济开发区、骆马湖农业示范区、苏州宿迁工业园区等八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一片片开放型、综合性、现代化的经济新区正快速崛起,集聚效应逐步显现。目前,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已由2000年的300多家发展到2000多家。酿酒食品、纺织服装和以电子信息、软件开发、服务外包为主题的三大产业正向千亿规模快速挺进。

  城市建设重速度更重民生。综合运用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岗位”和“床位”问题,而且留住了长远的发展能力

  行走在沭阳县城四通八达的的主干道上,两侧不时跃入眼帘的是一幢幢现代、新颖、亮丽的高层建筑,他们犹如一个个城市精灵,为城区勾勒了一条高低错落、曲折有致的天际线。

  从城区面积仅有12平方公里、人口不过9万人的小县城,短短十几年时间就扩展为50多平方公里、人口增至46万的中等现代化城市,沭阳县的城市建设呈现出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的恢宏气魄。

  “我们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建设江北最大、最美县城,加快建设现代化中等城市’的发展定位,与一般县城比规模、比体量,与大中城市比特色、比品位。”宿迁市市委副书记、原沭阳县委书记莫宗通说。

  为提升城市建设品位档次,沭阳在城市化推进过程中提出一个响亮口号:“盖不拆迁的房子”。他们始终坚持规划先行,瞄准国内外大中城市规划水准,突出前瞻性和高品位,对老城改造项目和新上城建项目一律实行“四个不准”,即不准拉围墙、不准建传达室、不准安装防盗窗、不准搞零散附属设施,全力促进城市在长大、长高、扮靓中彰显现代气息。

  大思路、大手笔、大投入的城市建设,彰显着沭阳阔步迈向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抱负。今年,该县规划建设12层以上楼房519栋,最高的达44层,提前进入了“高层时代”。

  自2003年以来,平均每年有5万农民进城居住!这样的刚性需求不仅使得该县楼市红红火火,更加激活了沭阳的人流、物流、资金流,带来了旺盛的人气、商气和财气。城市“磁场”效应日益凸显,城乡在城市集聚扩张中融合发展。

  “新一轮区域竞争就是城市竞争”。多年来,沭阳人秉持着这个理念,不断美化自己的家园,吸引和集聚发展的潜力。如今,他们正朝着“2011年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80平方公里、集中居住非农人口80万人”的宏伟目标阔步冲刺。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宿迁人敢于在不可能中寻找可能,敢于在没有路中闯出新路,让一个又一个“宿迁经验”、“宿迁模式”大放异彩

  建市以来,宿迁的各项改革创新一直走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前列。

  14年来,宿迁高扬“改革创新”的大旗,“法无禁止即自由”的创新理念,在各个方面开展创造性工作,决不囿于某种既有模式,使宿迁这块沉寂的土地活力迸发,一连串全国全省首创之举在这里出炉,一个个典型示范现场会在这里召开,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

  宿迁的医疗、教育和人事体制是改革最集中、最迅猛的三个领域,也被外界关注最多、争议最多。宿迁干部任用制度改革领全国之先,早在1997年就率先推出了干部任前公示制度,最终这成为全国干部任用的必经环节。强势推行的县乡干部“公推公选”、“公推直选”,扮演了中国民主化进程的“急先锋”,为中国更广层面的干部任用制度和基层民主制度改革提供了“参照物”。采取“省市共建、八校联建”快速成功地创建宿迁学院,在全国首创公办民营股份制高校新模式———

  改革使各项社会事业活力迸发。目前,全市民办学校在校生达34.3万人,占全市在校生的三分之二,人均受教育年限由7.6年上升到10.7年,走出了一条穷市办大教育、富教育、强教育之路。在医疗卫生上,政府负责公共卫生,医疗市场全部放开,全市卫生资产总额由2000年的4.95亿元增加到去年的32.76亿元,是改革前的7倍,社会医疗机构资产占全市资产的三分之二。

  “改革创新是宿迁的根、宿迁的魂,是宿迁最鲜明的特点之一。”宿迁市市委副书记莫宗通说,“思想解放,锐意改革打破了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思想桎梏。可以说,没有改革创新,就没有宿迁以及沭阳今天的发展。”

  风从东方来。如今,勇于创新的宿迁又迎来的新的历史性机遇。紧随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宿迁市又出台了“东向战略”,通过主动策应融合,力争使该市成为江苏沿海开发最紧的对接区、最近的带动点、最强的辐射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从历史纵深上进一步打开广阔的腾挪空间。

  记者感言:古往今来,事在人为,人靠精神。在同一片蓝天下,宿迁人凭什么创造了快人一拍的“宿迁速度”?白手起家,洼地追赶,就得拿出有别于常人、常规的东西,宿迁拿出了什么?比照他们,反观自己,差距昭然。当前,我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两新工程”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都处于攻坚阶段,广大干部深入学习宿迁“不背过去成绩包袱、不受习惯做法束缚、不为任何风险所惧、不被地域思维所惑”的大无畏精神,并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凝心聚力,实事实办,确是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