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纶纱 浩纺纺织:7、使人们有目标地进行追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1 03:45:41

7使人们有目标地进行追求

【原文】孔子相卫,弟子子皋为狱吏,刖人足,所者守门。人有恶孔子于卫君者,曰:“尼欲作乱。”君欲执孔子。孔子走,弟子皆逃。子皋从出门,跀危引之而逃之门下室中,吏追不得。夜半,子皋问跀危曰:“吾不能亏主之法令而亲跀子之足,是子报仇之时也,而子何故乃肯逃我?我何以得此于子?”跀危曰:“吾断足也,固吾罪当之,不可奈何。然方公之狱治臣也,公倾侧法令,先后臣以言,欲臣之免也甚,而臣知之。及狱决罪定,公憱1然不悦,形于颜色,臣见又知之。非私臣而然也。夫天性仁心固然也。此臣之所以悦而德公也。”

【译文】孔子要在卫国当相国,他的弟子子皋做了管理监狱的官员,他砍掉了犯人的脚,让这人去守门。有个在君面前中伤孔子的人,说:“孔子想作乱。”君想捉拿孔子。孔子逃走了,弟子们都跟着逃跑。子皋跟随着跑出大门,那个被他砍脚的守门人引着他逃到大门边的地下室中,差役们没有追捉到子皋。半夜时分,子皋问断腿人说:“我不能损害君主的法令从而亲自砍掉你的脚,这时正是你报仇的时候,而你为什么缘故肯帮助我逃跑?我凭什么从你这里得到这样的报答?”断腿人说:“我被砍断脚,本是我的罪行应受到这样的处罚,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然而当您在公堂上审理我的时候,尽量在法令规定的范围内争取从轻处理,并指导我按照从轻处理的法令来申诉,您这番心意我是知道的。等到案子已经定罪,您皱着眉头很不高兴,悲伤的心情表现在脸色上,我看见也知道了您的心意。您并不是偏袒我才这样做的。而是您天生的本性中的仁爱之心使您这样做的。这就是我之所以喜爱您而报答您的原因。”

【说明】本节是对第一节“把按法治进行赏罚作为一种理所当然的事”的说明而举的例子,为了维护人们的共同平安,于是就有了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再以后便形成了国家的法律条文,随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以及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阶层的利益,法律不断增多,但有的法律条文并没有受到人们的欢迎和重视,尤其是在赏罚问题上。所以韩非认为,为了促使人们追求更好的生活方式,就要拉大贫富差距,有功劳于君于国的人就要厚赏,让这部分人的生活方式引起人们的羡慕,从而让人们都来追求名誉地位。而对违法乱纪的行为要重罚,以使人们能产生恐惧感。而这些都要写进法律条文中,以使人们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如果人们普遍不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因果关系,就会去违犯法律,违犯人们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所以,赏罚,以及对各级职位的不同赏罚,都不能以统治者的个人心意来进行,而必须写进法律条文中,使人们有目标地进行追求。这样,人们才不会因为受罚而怨恨,因为受奖而感恩。

——————————————————

【注释】1.憱:(cù醋)《战国策·楚策四》:“汗明憱焉。”《吕氏春秋·慎人》:“孔子憱然推琴。”《字汇·心部》:“憱,戚也。”这里用为忧愁、悲伤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