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趾头磨出茧子怎么办:TA高老师心理学讲座第二讲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7:32:55

TA高老师心理学讲座第二讲1

TA高老师心理学讲座第二讲1
发布于:2009-5-20
我们今天是第二讲,第一讲我们讲了TA-CAP心理学相关的理念,简单的把一些基本概念,比如三自我相关的概念给予了介绍;也讲了三自我在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语言环境,不同的时间,三自我的转换关系。给大家留了几个表,你可以具体分析一个人,按照学到的方法来划分他在什么状态下,什么地点,进入儿童自我,成人自我和父母自我,以及如何对应他儿童、成人、父母自我的特性,选择你跟他接触的最佳的地点,最佳的时间。
如何来找最佳时间、最佳地点的这种状态呢,我们就把人能够细分化。那这是第一讲,
今天我们讲交互分析与情绪的控制方法。
什么叫交互分析呢?
TA 他翻译的过程中呢,他就翻译成沟通这个概念。 这个沟通这个概念,它实际上它跟我们中国通过语言交流达到目的有点类似,这样实际上不全面,所以说我们用交互,交换一种刺激、相互产生作用,这个范围比简单的语言沟通范围要大的多。
那第三讲和第四讲主要讲应用,第三讲主要是讲在管理上的应用;第四讲主要是讲在人生策划方面的应用。
我们今天呢,主要是讲第二讲。
重点思想:
个体的情绪发展,是在和他人的互动发生的,不会独立发生的。那么一开始它不会独立产生,最后它的表现,也必须有一定的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刺激,在这种互动之下它才可能产生的。
人们需要,得到他人的注意(安抚)才能生存,生长;
也强调每个人早年形成交往模式,会影响现在。那我们也有能力改变过去的旧模式,重现对自己交往模式进行选择,在大体上是TA的一个理论指导。
心理学在治疗方面,它是有一定取向的,各种心理学治疗方法虽然不一样;但它的目的,无非是让你放弃过去旧的模式,或者被你固化的一个模式,把注意力放在当下的境界之中。所以说所有的心理学派,都是让你从过去的行为模式中解放出来。
如何控制别人的情绪,就是我们反其道而用之的方法。那我们如何分析别人的情绪,,实际上也就是应用和分析所有人他的旧有的行为模式,他的行为是在旧的行为模式基础上来展现。我们只要了解具体一个人的,他过去的,儿童时的,那种被格式化的旧模式,就可以推断得出,他在一定的环境和刺激下他的情绪和行为。
我们上讲,讲了一些外环境的影响,那么我们今天主要是讲内环境的影响,和儿时父母对他的影响。就是要了解他的情绪程序运转的规律。如计算机程序一样,我们想要让那个情绪程序运行,我们就进入不同的环境,内环境或外环境,不同的语言环境,条件具备的话就可以让这个人的行为呢,产生这种复制式的、重复型的一些变化,于是我们就可以预测和控制他的情绪和行为了。
使我们行为产生变化的的因素一个是外环境,外环境包括外边的人、物、事;还有使我们产生心情变化的另一个方面,就是内环境;内环境中有没有人? 比如说我上班前睡懒觉,“我起来了,要上班了”“还要再睡会吧”“不行,不起来不行”你会在心中有一个内部对话。
分析这个内部对,代表责任那个发话的人,比如说你要上班、你要工作,这是父母自我在呼唤你,你内部的儿童自我会说“我再睡一会多好”。我们如果能把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这样作为一个内环境来应用的话,我们就可以成为情绪的导演了。
父母自我、成人自我、儿童自我;那这是自我的内部结构。 我们把这个内部的结构的三个部分作为不同的三个角色来对待,就可以随时应用了。虽然我们是按结构来分析它,但是我们还是按角色来应用它。
父母自我是从你父母,或对你如父母般有影响力,那样的人学来的。那么这个学习呢,不是说我要住主动的向父母学习,不是!只要发生在你的童年中,只要你看到,你就像摄像机一样,已经把父母的一切行为复制到你的记忆脑海里了,就会整合到你的人格情绪模式当中。你会有意无意,自觉不自觉的在某些情况下,就会表现出来如你父母一般的行为情感,甚至说话方式,声音都是类似的。这是父母自我。
我们再看成人自我,如果一个人,他的行为思考方式,完全用自己此时此地的思维方式,感受模式、以及他的知识阅历来分析当下的情况,做出判断选择的话,那么这就是他的成人自我状态。
儿童自我就是过去,特别是小的时候的,一些感受、思维方式。

这是大体上他的一个状态模式,所以我们对这要有一个从感性上来认识。有很多的时候,我们可以说看电影,看电影的时候,我们就看一个人,他有很多的时段,他会出现不同的状况。
(放电影片断)
儿童自我也可以分成几种,这是我们下面再详细讲。
自然儿童其实也就是说自由的儿童,儿童生出来之后,他本身带着儿童自我的一个天性,比如开朗活泼、爱好广泛、好奇心、有想象力,这是儿童自我。但是儿童在父母抚育他成长过程中,父母要对孩子进行要求,父母要影响孩子。那么已经被影响的,这种儿童,适应父母的这个儿童,我们叫适应儿童?适应是顺应儿童,而那没有被改造的那一面叫自然儿童。
一般在学的时候,往往对适应儿童和自然儿童,比较容易模糊,什么叫自然儿童、什么叫随从儿童。其实自然儿童就是你天生的一些特点,没有被父母改造过;或者在父母的改造过程中呢,你并没有变化。比如说,你有好奇心,什么东西你都拿来拆;给你一块表你也拆,家里有什么东西拆什么东西,有这样的孩子,那么这是孩子的好奇心。对待这种情况父母就有两种表现;有一种父母就不管他,觉得孩子天性就是好奇,那么你这个好奇心,就没有被改造;现在如果你在发现一个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你非常兴奋,爱不释手,这时你就进入了儿童自我状态,而且是自然儿童。另一个家长,同样面对孩子的好奇心,他可能因为这个物品的贵重,或者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一样,他就会打孩子、会骂孩子,会制止这个小孩,不让他乱拆东西,这样这个小孩,他的好奇心就会发生变化;会给自己一个定义,当自己有好奇心的时候,他就会想“这我是不应该做的”,会压抑自己的好奇心,或者把这种好奇心变化成其他的一个行为,比如说延续好奇;好奇,不敢表露自己的好奇,只是把它偷着到父母看不到的地方,去拆开。虽然也是好奇心,他实际上被父母给影响了,这就叫适应型的儿童。叛逆型儿童也是适应型儿童,因为这个叛逆是父母不让他做什么,他想作什么,这也是对父母的影响的一个适应方法。所以说适应型的儿童,并不一定是非常乖的儿童,而是受父母的影响的儿童。那么这用适应这个概念是更准确的,自然儿童和适应儿童。学者儿童呢,就是你儿童自我所带的,他本身的那种创造力、直觉力,这是儿童直觉力,这是学者儿童。那有些学者给他翻译成小博士,爱问、爱思考、爱创造、有想象。
对大部分人来讲呢,自然儿童和学者儿童,基本上都被父母改造的,纯自然儿童不一定是最好的儿童。
我们看适应儿童,这种被父母改造了的儿童。
那么我们看我们这个表中有些乱,如果就按这几种,我们就可以看出来了,对适应儿童大体上我们就可以分划了。一个是小弱者,再有就是小暴君、小狐狸、小恶棍、小竞争者。我打星号的就是可控制的、控制力强度。哪个类型的儿童自我最容易被控制呢?就是小弱者。小弱者他会如何表现呢?这时候我们就会想到什么?林黛玉等,或者是其他一些经常“带病工作”的一些人啊。小弱者的儿童自我,在吸引父母注意力的时候,采取了一个策略,就是通过被欺负、生病、以及无能为力,来获得父母的关注。比如孩子一下摔倒了,那么孩子他就有几种选择,一个是在地上哭,不起来,只有父母扶他,才起来;如果父母经常这样做,他就会觉得,如果我很笨的话,我很弱的话,就会得到父母的抚爱。那他儿童自我就要适应“我适应,为了父母,获得父母的安抚,我要变成一个小弱智”。这个小孩一有病,父母非常关心他,平时父母又不关心他,他就会觉得有病是一件好的事情,他也会向小弱者型情况发展。另一个孩子,你要让他做什么他都不听话,或者他想做什么他就做。比如说他想吃罐头,或者是他想吃巧克力,你不给他买的话,他就会大哭大闹,用这种办法达到跟父母的一种适应,这就叫小暴君。还有一种就是小狐狸,非常聪明,他靠眼泪打动你,他的哭泣其实是假的,当你把他要的的东西送到他手上的时候,他马上就能够不哭了。他只不过是在把哭或者笑,他的一些行为当做一种支配大人的一种方法而已,那么这是小狐狸型。还有小恶棍,这小恶棍就到处搞破坏,拿东西摔,破坏食品,把东西搞脏把家搞乱,这就是小恶棍。还有就是小竞争者,他没有什么要求,当自己的兄弟姐妹,别的小朋友有什么,他就要什么,然后用自己的方法来获得。
如果这个说从性质上来看,那么这种适应型儿童还有另一种方法来划分,一种是牺牲型的,那么小弱者就相当于牺牲型的。再有就是依附型的,依附型的就是所说的跟随着父母,父母怎么说,他就怎么做。还有就是好好先生,好好先生一般都出现在多姊妹家庭,或者跟父母形成游戏的互动,如果父亲要是骂母亲的话,他就会帮助母亲,或者是在中间起调停作用。如果帮助的话就是保护者,如果是调停的话,那你就是好好先生。
,我们到讲儿童自我的时候 ,还要详细的做一个大表, 详细的划分一下,他作为儿童自我的牺牲者、依附者和好好先生、保护者,他会放射演化到社会的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要自己分析一下自己,你的儿童自己是哪个类型的,你的儿童自己是小弱者、小暴君、小狐狸,还是小恶棍、小竞争者,是哪一种。然后你想分析哪个人,他的儿童自己是哪种情况;哪一种儿童自我情况是你能够应对的,哪一种儿童自我情况你应对不了。
对于儿童自我倾向严重的人与他们打交道的有时候像哄孩子,有些孩子可能你对付起来最拿手,有些孩子你是哄不了的。当他表现出不同的儿童自我状态的时候,我们就知道应该远离他,还是跟他接近;还是用一些技巧和方式,让他从儿童自我状态出来,进入成人自我状态中我们再跟他交流,这就是对儿童自我的一个方面的应用。
我们详细来看一下父母自我的划分。有抚育型的父母和批判型的父母,这是两种不同特点的父母自我状态;
抚育父母还包括另外两个消极方面,一个抚育过度,另一个不给抚育,这个是表现在自恋型和情欲型。偏执型也叫批评型,就是除了抚育以外,他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加上自身一些很多的思想观点和看法,形成了一个偏执型、独裁型、攻心计、凶悍、判断等等,这种都是父母自我的类型。
父母自我的形成,其实是在儿童时期中,无论你对父母印象如何,好与坏。我们会把父母的行为像电脑一样,都会储存在我们的记忆当中。因此无论你接受不接受它,你都会在一定的刺激影响下展现你父母自我的一面,就像我给大家上次讲关灯那个事情,你们记得吧?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只不过你没有觉察而已。然后我们看看这个父母自我,它主要是说教、处罚、抚育、忽视;表现的形态是行为、神态、方式,都跟父母是相应的;内反应是禁止、应该、重要。
我们先详细的讲抚育型的父母,如果一个人表现出抚育型父母,或者你父母是抚育型的父母,他就会有同情心、爱护心,和抚育心。比如说累了,“休息会吧,我来照顾你”;跟你走在一起,看见你对小狗非常感兴趣,告诉你“千万别摸,这个狗会咬你”,这样的人在当下对你就像在照顾自己的孩子一样,这就是抚育型的父母。
有些人对自己的孩子抚育过度,什么叫抚育过度?就是产生一些,不希望孩子长大的一些情节,想永远来抚育他、占有他,或者跟他发生这种亲情关系。这种亲情关系可能是孩子不需要的,我们抚育孩子,应该是孩子需要我们才跟他有亲情关系,而这样的父母,是从自身“我就喜欢我的孩子”不管孩子需不需要,我都去拥抱他,去照顾他。这样子就会形成如下的结果,一是这个孩子心理长不大;二是,孩子他会由于人性方面的原因,产生恋父和恋母情节,对他以后的婚姻和感情都会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或者他只爱父亲或者母亲,或者女性男性,只爱一种类型,跟另一种异性无法打交道,这是它产生的特点。

我们在控制别人来讲,这种情欲型的人,我们没法控制他。你控制到一定程度,他也把你当父母来看待,或者他混淆父母、情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会把自己的情人,当成自己的父母,这是情欲型的。
自恋型的父母,不给孩子抚育,不去爱孩子。为什么不爱?因为他太爱他自己了。他把孩子只作为自己的一个延伸,他认为孩子不是独立的,只是他的财产,他不用关爱,只不过是一种拥有关系。也不允许孩子提要求,这样的儿童长大后他也会像父母一样,只是自己获取,而一点也不愿意为别人付出,那实际上他就是有一个自恋型的父母。这样的人进入父母自我状态,他就觉得别人对他好是应该的,他为别人付出,他就觉得奇怪“我为什么这样做呢”;就不懂得一个互利互惠的心理模式。这样的父母最常用的说话模式就是:“|我今天晚上出去,你不要给我生病啊,我还得担心你”;我们听到了,觉得这是父母对我的爱,但仔细分析,这是爱吗?不是!他把你和他已经和在一起了,你是他的义肢,“你可别坏,坏了我可不能动弹了”。他就认为你是他,你不是孤立的,他通过关系你来关心他自己。“你少给我添乱”,这才是他的真实意图。
这是刚才讲的抚育型父母的三个特征。那么再讲一下偏执型的父母,偏执型的父母,他在跟儿童说话中,往往带有自己的见解,“应该如何,你不要如何”“什么是重要的,”他基本上是以命令定义的形式,来跟孩子讲话的。往往一个人他在谈话过程中,涉及一些宗教、政治、传统、性别等等这些文化脚本等看法的时候,常常大部分人都是采用父母自我观点。比如说家庭生活中,我们会常常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就是家庭分工中,这个地板谁来扫,你家的地板是母亲来天天来擦,那么结婚之后,你会不暇思索的认为你老婆应该擦地板,但如果你爱人家里的模式跟你家不一样而是他爸爸天天擦地板的话,她对你的看法就会产生一种抵触情绪。那么这是应不应该的呢?你就要反思,你这个观念是哪里来的,是父母,偏执型的父母给你灌输的,“男人就应该不干家务”。这些实际上通过我们的分析来讲,它都应该让成人自我对它过滤,那大部分人他不懂过滤,因为他不知道什么是成人自我、父母自我、儿童自我,他以为这个就是我。
父母自我,给我们灌输重要的信息。比如说
“我们不要做什么”,你不要喝酒,不要夜不归宿,或者是你不要如何如何。那么很多不要。
“你应该做个好孩子”“应该好好学习”“应该锲而不舍”。
再有就是什么重要的,“做人、诚实是重要的”“做人名誉是重要的”等等,父母自我的大部分信息可以分成这三方面。
往往偏执型的父母,他都要对着适应型儿童来说话,因此我们把偏执型的父母和适应型的儿童呢,可以和在一起来讲。
偏执型的父母可以分成四个方面:
一个独裁型的、独裁型的父母。我们想到皇帝才不多就是这个形象,他做事情,他不会讲理,因为他拥有这个权利;我是父亲,你是孩子,听谁的?“我是老子,听我的”。那么一般有这个语调的父母呢,都是独裁型的,他用命令或者威压的形式;
再有就是工于心计的父母,他诱导,或者说是引导,有时候用欺骗的方法,来获得孩子对父母的适应,这是一种。一般所说的谋臣、谋士,或者是宰相,这都属于心计型的。
凶悍型的,他使用的手段是威胁和暴力,那么这些大部分过去父母采用的一些方法。
再有就是审判官,父母只会挑剔你,反正孩子做什么都不对,他都给你挑出毛病来。
我们看呢,偏执型的父母有这么几种类型,某种类型写在我们大脑中之后,会对我们人格产生影响,它还会演义成更多的不同的形态。
要记住啊,我们学心理学不是要改造别人,而是要认识到别人,他之所以成为一个独裁者,是因为他有一个独裁的父母;并不是他自己能决定的,我们就能够很客观的,来从历史上,清楚的他的优缺点。这样我们才能真正的很心平气和的,进入一种状态,跳出来看看自己,然后我们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我们利用别人的缺点。说的这句话好像不太对,但实际上我们是在利用别人的优缺点来控制别人。
用缺点的概念其实不准确,这叫缺点吗?其实也不叫。如果你当总经理,如果你没有这种独裁力,或者是心计的话,你可能就做不成,对吧? 因此我们为了大家更清楚的了解,我整个做了一个大的思维导图。
B种就是父母自我,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泛化类型的一个对应,第一种是独裁者,独裁者他主要是夸张他的权利。那么有几种类型,一种类型就是母权优越者,在家庭中以母亲来作决定。 再有就是父权,长官、老板、上级,他们都是用威压来控制人 。他们主要的对象,是儿童中的小弱者,儿童自我中有个弱者,他主要是针对弱者。同时弱者也最喜欢什么?弱者也最喜欢谁?也最喜欢独裁者。你不要认为独裁者下的人都痛苦,不一定,弱者夸张他的牺牲。
每次过年过节的时候,总有人争着抢着,“过年我不会回家,我给大家值班”其实这种牺牲行为,他用牺牲自己的形式,换得别人内心的同情,积累这种奖券,一旦他有什么错误的时候,首先来和你对话,“你看,我是如何为集体牺牲自己的”。这是弱者的方式,弱者实际上,在最后跟独裁者的争斗中,弱者其实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
张景瑞他说成功必须装弱智,给人一个弱智的表情,然后你跟人打交道,往往你就能够很快的进步。采取一个弱者的表情,表面上是放弃者,实际是以退为进。那么可以说在弱者的演化过程中,并不一定说全部是一样的。在社会的泛化过程中,他会演变的。他夸张了自己的感受,他常常提自己的感受,“哎呀,我受不了了”,或者如何如何,他也不压抑。
这个独裁者可能是讲道理的,但是弱者也不一定讲道理,而只是讲自己的感受。他也故意忘记一些事情,好让你来提醒他 。单位有没有这样的人?跟他说什么话,他就装作没听到,然后你批评他一顿,他觉得心理很舒服。下次他仍然继续这样做,有没有?有!这是一个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之间的互动。
独裁者他的权利若是正当的,他就是一个领导者只不过采用了自我的方式。
这个弱者,他了解了自己的弱点之后,他会变成一个忍者。如何互动?独裁者相信权利,如果你比他的权利大,他会不会听你的?他会听你的,对吧?独裁者他跟谁产生互动?弱者,产生互动。往往实际上是弱者才能支配独裁者,独裁者一定是,因为弱者有一个信号出来了,然后独裁者才发现他,是弱者在控制独裁者,然后独裁者,用他的强硬的手段再打击弱者,弱者得到两个结果,一个是感觉上的满足,“你看我是弱者,我总是被压迫” 。于是他满足了自己的角色定义。
另外一个角色,就是工于心计。工于心计者提倡他的控制力,往往就有下面这几种行为;一个是推销员,推销员,诱惑者,广告商,扑克牌,扑克牌老手会隐藏他的牌底,忽然出来一套让你大惊失色的王牌。 他用的方法是宣传,欺骗,说谎。父母说不说谎?明知道喂我们的中药汤很苦,还笑着自己尝一口说:“来一点,真甜”,我们一吃很苦,知道这不是糖是药。这也是父母的工于心计,那么你慢慢,你也会变成这样,你觉得用这种方法来对待下属,对待朋友也是正常的,因为你觉得这是我对你好,对吧?这是属于工于心计的诱导。
有些人就喜欢别人帮助决定,因为这样更安全,听父母的话,所以他依依不舍,靠依赖来生活。
依赖者,第一点我们讲了,他是一种永恒的儿童,总像小孩似的。忧郁症,我们想起谁来了?想起林黛玉了,祈求注目者,天天希望别人关注她。她主要是为了什么?她的目的主要是想依赖、依附。她是情愿被愚弄,被愚弄,被照顾,希望别人代替她的一些决定。
如果我们觉得心理学这个词汇,说得有点太绝对了,但实际上它是真实的一面,有时候我们不愿承认它,心理上接受不了事实。
凶悍者,凶悍者主要是他的攻击性,仗势欺人、恨事者、恐吓。他主要是用威胁和暴力 ,如果出现这样的人,往往有一个会出现的,就是什么?好好先生!好好先生主要就是有关怀和仁爱,他主要是有德者、自律者、奉承者、非暴力者、逢人打哈哈哈者,叫伸手不打笑脸人 。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工于心计者最后的结果,还要靠依赖,靠依赖者才实现。 他工于心计的主要目的,实现者是依赖者,如果没有依赖者,他所有的心计都会失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看出来。
再有一个互动就是审判者,那么这个审判者注重他的批评力。我们看审判者怎么样出现,如果属于网络的话,知道什么是酷评吗?挑剔者、比较者、恼羞成怒者。为什么恼羞成怒啊?他认为他的对,你要说他错的话,他当然恼羞成怒了。如果他只是表达自己的信念的话,如果是正确的话,他属于影评人之类 。
保护者的制止力,对错误的制止力,我只要觉得谁对我就保护他,不论谁说他错,我都会支持他。我们可以在这里看出一个,现在PK的现相。有个赛事团体,还有个评判者,是不是?然后他拥护的人,无论有什么缺点,他都认为是好的。就如母鸡照顾小鸡,母鸡和小鸡什么关系?袒护的关系。先天下之忧而忧。过度同情,忽视自己 。那么这个保护者,如果他保护的人对,他保护的人值得保护的话,我们叫这样的人叫什么?仁者。
看这个表的两部分,这是什么?父母自我。这是什么?儿童自我。如果加上成人的思考,就会变成下面的,独裁者变为领导者,工于心计者变成深谋远虑者,是不是?凶悍者变成一个维护者。审判者变成一个,表达自己概念的一个人。
这也会有一些变化,弱者会变成忍者,依赖者会变成一个鉴赏家,好好先生可以变成一个关爱者,社会的一个关爱者,比如动物保护者协会 。再有就是保护者,形成一个宗教领袖啊,慈善团体的人物,这都是他的一个变化。
我们的方法就是告诉你,在人心中都有这些角色,只不过他每个侧面,哪个时候展露出来。如果你掌握了他展露的时间时机,或者你通过刺激让他哪个角色表现出来的话,那么我们就相当于控制了别人的情绪,把握了当下的状态。
这个是跟其他心理学不同的地方,要知道,因此TA-CAP沟通分析,它是很有哲学理念的, 是受人文思想的影响。
人是自由的,情绪是自由的,我们是可以自由选择的 。什么叫自由?可以选择才有自由,如果你我性格是一定的、固定的,你就没有选择,那你叫有自由吗?
我们在这里可以选择我自己的性格,可以选择别人的性格侧面跟我来配合,这叫你获得了精神上的、心灵上的自由。 你的自由不是你站到世界的最高峰,不是!而心灵的自由是你“可以选择”,
我们心灵要自由。但是有个问题,有什么问题呢?如果没有这个事物无自性的思想,作为一个很深度的哲学支点的话。人往往执着一个自己侧面,而否定其他的角色,你就限制了捆绑了自己。你把内心的多种角色的一个作为“自己”,而其他的角色认为是“他”。这样你把“我”“他”一分开之后,那么自由和平等,实际上就被你抛弃到非常遥远的地方了。
实际上内心中其他的角色也是你, 换一个角度来讲,“他”是你吗?所以的一切都不是“你”,都是一个角色而已。
因此你可以任意的来选择,在这里没有真我,没有什么本我、超我。而是儿童、父母、成人自我,它是一个平行关系。而其他的心理学派是有一个基础,有本我的基础,它的不同就是在这。
成人自我是自己吗?是也不是,儿童自我也是,父母自我也是。
过去是被动的, 你被别人,被外部环境左右,现在你知道了,你就拥有了心灵的自由,你可以在三自我中自由选择自我的状态来应对现状。这是从人文角度来讲,从哲学角度讲,大家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联系哲学思想来学习。
成人自我
我们看一下成人自我。成人自我它起到的作用,就是由客观的面对外部的情况,以及内部的情绪。
一般人的成人自我能够注意外边的情况变化,但是把自己看是一潭死水,不能把握思想的来龙去脉 。因此一般人的成人自我,只能观察外部。我们通过心理学的学习 ,可以观察自己在什么状态下,让自己进入儿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的状态,在不同的环境下进行调整,来适应当下的境界。不让自己的状态,跟当时的情况产生矛盾和冲突,这个状态的转换和调整者就是成人自我。成人自我有能力进行能量的转化,让自己的觉察自己当下的状态。
这个时候就需要提高你成人自我的觉察力,如何提高自己的觉察力,可能我们以后要讲几种方法,怎么提高自己的觉察力。
有些人的成人自我会受到污染,比如说受到儿童自我污染,就是他这个成人自我被儿童自我侵染了。做什么事都用儿童状态来做,不能很好的观察外部环境,被儿童自我这些习惯和习气,所染污了,看问题,总是带着自己情绪。儿童自我正好是弱者的话,他认为别人做什么事都是在针对他,在欺负他。如果被父母自我污染的成人自我会怎么样?他就不会根据当下的情况思考,而是把过去的一些教条翻过来。
再有就是转化力,什么叫转化力呢?我们在学习TA过程中,往往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对着成人自我。实际上说传统的禅修,以及印度的瑜伽,他有一些方法能够起到这种转化力,那就是意识在内、在外的一个过程。我们往往不能觉察自己,现在在想什么,在干什么,或自己往往走神、失眠、注意不集中,这重要的原因,是自己对意识的转化比较。为什么说意识的转化力差呢?就是说这个意识,可以在外也可以在内,在内就表现在你的内部对话,你的感受;在外就表现在观察,比如说我们看这个花,我们都看这个花:一看这个花,然后再想一下自己,再看一下花,再返回来想下自己。
这实际上就是一个意识在内外的转化过程,有些人转化力弱,比如说让他看这个花,他可以看,如果让他想自己,他想不回来了。有些人想自己,可以想,他的意识完全沉淀于自己的幻想,但是你让他想外在的事情,他意识在那停留在自己的思想里出不来了。这就是转化力弱,我初中的时候就试过,我初中时候,课间十分钟,别的同学都在嗑瓜子,吃点零食,我发现我吃了这个零食就不行,为什么?别人吃完之后“上课,并能正常的听课”,我吃完之后“不行”,我的心进入不到老师的讲课中,我还想接着吃。这是意识的转化力比较弱,这是属于成人自我的一个属性。通过一定的训练,你也可以自己训练,提高成人自我的对自己的把握,我信息自由的分配给其他的自我,来作为这个戏剧的导演。
我们知道儿童自我和父母自我,从时间来讲,它都是过去的一些模式,我们没有体会当下,而是把过去的东西拿出来了,我们意识是在过去。成人自我的意识在哪里?在当下。你的意识在时间流上,一天是在过去的时候多?还是在当下的时间多些?在回忆?在幻想?你可以自己算下账,你就可以知道,你的自我倾向是成人状态。这里通过一定的训练,可让你的意识很自由的在时间上流畅无隘。
儿童、父母如何控制呢?我们用互动来形成控制,如何互动,我们就要理解一个重要的概念,就是安抚。 什么叫互动啊?就是你把东西给他,他再把信息反馈给你。这个可以给予别人的是“安抚”。实际上安抚是人人所必须的。学会安抚才能与儿童和父母打交道。
心理学家发现,没有父母的儿童送到安养院,然后有一批孩子,给他物质上的必须品,然后抚养他拥抱他,这样的孩子很正常的生长。还有些孩子,只给很好的一些物质条件,但保育员不去抱他亲热他,没有抚爱,最后发现没有抚爱的孩子,就会拒绝生长,身体长不大 有些孩子甚至自然死亡。
发现这个问题后,科学家用猴子来做试验。第一批小猴子跟母亲在一起生活,第二批猴子没有母猴子一起生活,第三批猴子给它和玩具母亲生活在一起。结果,如果有母亲带的猴子,可以自然生长,放生森林之后它能够存活,如果没有母亲的,没有玩具母亲的,它们到森林里,几乎没有生存能力。有玩具母亲的猴子,有一半还能生存。那么就是说,安抚,被抚爱、被安抚,是人类生存的一个条件。假的安抚也比没有安抚要好。
那么我们发现,好多自然的一种自闭症,他们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怀孕期间,父母不去在精神上和肉体上安抚孩子,过少的触摸、触动,就会造成最危险的小孩心理和生理上的一些障碍。就是说我们要给人安抚,我们给别人安抚,就相当于在给别人爱,在给别人生存的条件,同时反过来,别人也会给我们爱和生存的条件。
我们从小就需要安抚,如果没有父母喂养我们,我们没法生存。因此发展到一定阶段,安抚就变成有条件的,是吧?父母跟你提条件,这也是人类发展社会性的变化。你要社会化,那么你的安抚就发生变化,我们就看看安抚是怎么变化,既然父母的安抚都是有条件的,我们就不要奢望我们的朋友应该给予我们无私的爱了,我们要学会如何给别人安抚,从而达到互利互惠心灵共同成长的目的。
因此控制别人,可以说就是给予,给予才是最终的控制,付出爱,才是真正的控制。对控制的本质呢,你说交流的本质也好,首先还是付出的,没有付出是不可能的。
对于成人,我们付出我们的智慧、成就和物质。对父母的付出,我们尊敬他;儿童要安抚他,如果安抚得不到,那么跟他一起做游戏,游戏也是一种安抚的替代品。
安抚包括两个,一个是正面的安抚,如果一个人正面的安抚得不到,他就想办法刺激你,获得负面的安抚。我们知道,负面的安抚,比没有安抚要好。正面的安抚,身体安抚包括拥抱、亲吻、拉手、梳头、拍打等等,这都属于身体上的一些安抚。心理上的安抚包括对话、表扬、鼓励、尊敬、敬礼、目视、慰劳、送礼品等等。如果一个人的一生中,如果上面没有的话,这个人就很危险,对吧?那么他就想办法获得面的安抚,通过玩心理游戏获得安抚。玩心理游戏的结果可能获得正面的安抚,但大部分人获得负面的安抚,被骂、被侮辱、被打等等这些安抚。
那么我看有些翻译TA的一些资料,他们也都翻译错了,他们把这个打耳光和踢、拧、打,作为漠视的,其实不是漠视啊,这是安抚啊,只不过是负面的安抚,这个也是人生存需要的。如果你得不到正面的,你要有负面的,如果没有负面的话,就会给你逼疯了,这是很重要的。那么我们看看批评、警告、反对、挖苦、瞪眼以及这些,这些也是某部分人需要,才能生存的。
我们看什么人需要负面的安抚,用谁来安抚?是内在安抚还是外在安抚?
我们内在可以自己来安抚自己啊,我们的成人自我安抚我们的儿童自我,我的成人自我,同样可以安抚我的父母自我,给自己买个小奖品、奖励,这都是安抚自己的儿童自我。但是如果一个人太过多的寻求自我这种内在安抚的话,那么这个人会减少跟人互动的欲望,他外在安抚的条件和欲望,越来越少,会让这个人慢慢变为与世隔绝,生活没有动力,离群索居。如果你完全能达到内安抚,往那一坐你就很快乐的话,那你就坐着。那你不可能不吃不喝,对不对?禅修、闭关,这个在中世纪的时候,大部分人追求内安抚,因为外安抚获得很难有条件,“算了我不给你付出爱,我自己爱自己”,自我安抚的获得成本很低,但是对整个社会来讲,会让社会停滞不前的。因为你没有互动,没有交流,不去创造社会价值。
现代的人太追求外安抚了,没有房子汽车女人朋友就感到生活没有意义。因为外安抚毕竟不好获得,现代人内心的焦虑就会很多,所以说内外安抚,还要找一个交织点,黄金分割点,既要有生活的动力,也要不过于焦虑。
我们自己要学会内安抚,啊Q精神还要有,但是重要还是靠外安抚,因为他是现代人生活的重心。因为对你的儿童自我,不可能完全通过内安抚满足,只有外安抚才能刺激儿童自我,小的时候那个模式已经被定义了,模式已经存在了。
我们不要追求完全的自我安抚,而是尽量让我们的家人、我们的朋友来安抚我们,同时我们付出我们的安抚,因为我们的成人自我和我们的儿童自我以及父母自我,都可以发出安抚的信息。
那么这是安抚的。。。大部分我们可以看,我们如何安排自己的闲余时间,可以看出安抚的一个类型,,就是有些人安抚,属于独处,有时间了尽量自己呆着,自己看看什么什么的,这属于内安抚,他获得的安抚相对就弱一些。那有些人是通过礼仪,有什么活动啊,我去参加婚礼啊,我去参加开幕式啊,参加这些活动,或者我上教堂这是属于礼仪性的。还有就是闲谈,找几个朋友到茶馆唠一唠。摆一摆说一说,摆个龙门阵,这样内心也可以得到相互之间的,一个刺激和安抚。还有参加一些活动,打球、打牌,这些活动。再有就是玩心理游戏,几个人说说话,或者是跟别人产生一些互动,是吧?最直接的就是亲密的安抚,大家在一起,兴趣相投,做一件事情,一起组织一个团队,组织一个足球队,一个漂亮的进球后,大家拥抱在一起,这种是比较亲密的安抚。亲密的安抚,往往容易暴露自己的情感,暴露自己的情感就容易暴露自己的弱点,所以说现在人不用这个比较亲密的安抚。因为亲密的安抚容易把自己暴露出去,很好但是也很危险,就像孩子一样,它是最健康的安抚形式。
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安抚形式,和别人的安抚形式,利用自己闲暇时间这个状态,来分析一个人,他需不需要安抚?他对安抚的看法,我们如何来给他做出安抚。
有些安抚是有条件,有些安抚是没有条件的。
我们婴儿期父母给我们的安抚,本来是没有条件的安抚。 但是当语音形成可以交流后,安抚的条件就会产生,比如说一个孩子,和自己的父亲说
“你陪我玩一会吧”
“我没有时间,等我什么时候有空吧”然后父亲并不兑现,这样的次数多的话孩子就人体,“如果别人想要我来安抚他的话,我可以拒绝”,而且觉得拒绝是正常的,孩子也许会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不应该向别人索取安抚。形式一个他对待安抚的模式了。那么可能长大之后他就会觉得,不应该索取安抚,“如果爱一个人我也不会说,我就等着他来找我,”若他不找我,我就杀了他,这是一个夸张的。他就觉得人生是悲哀的,那么可能就会给人生打下这个烙印。其实不是一定要这样的,他也不是天生这样,只不过父母当时那样对待他后的模式遗留。你现在要清楚的知道,你爱的这个,人不是你的父亲,你爱的人也不是你的母亲,不是每个人都会相你的父母那样拒绝你。你要看清这一点的话,你就能真正面对现在,你应该直接面对她说“我喜欢你”,坦诚的面对接受与拒绝。
在安抚的自我研究中,有一个比较传统的一个方法呢,就是你自己回家抚摸你自己的全身,抚摸的过程中,你要说出自己的感受,要很清楚的体会,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你最不喜欢抚摸自己的哪一个部位,最不喜欢那个部位,是不是小时候经常被父母打啊?
如果你拒绝自己抚摸自己,可能你会拒绝别人抚摸自己。那在你以后的婚姻生活,各个方面,你可以会有些障碍。
有一个性冷淡的女人,医生最后发现,她在小时候遭到一个坏人的性侵犯,那个坏人很痛的抓了她乳房;现在她的爱人,如果抚摸她的乳房,她会全身颤抖非常气愤,她也不知道为什么。经过分析,因为小时候这个经历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这样的现相出现的话,她就用儿时那个状态来反应。医生告诉她,现在抚摸你的人,是你的爱人,不是那个流氓,之后她释然了,“原来是这样”,她就得到解脱了,那么这个病治好了。
这个病治好并不是她真正有病,而是她错误的看待了一件事情,分不清当下与过去之不同。我们要看清事物的本质,一旦看清事物的本质了,我们就解脱了,就是开悟了。所以说,这不是一个诊断的过程,不是一个治疗疾病的过程,它是一个看清事物本质的一个过程。
因此在TA中不用诊断这个概念,而用照明,把灯点亮了,原来是这样。
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安抚方法,有些人正面的安抚不行,我们只能给他负面的,那么有些人正面负面的安抚在父母那都没有得到,他就会用症状表现。
一度症状,他会无精打采、迟到、逃学缺勤、无理取闹、破坏纪律、寂寞、抑郁、骂人;二度,就会出现暴力、打人、损坏东西、过敏性皮炎、哮喘、孤独症;三度就会酒精依存症、吸毒、拒食症、过食症;四度就会自杀或者杀人。如果没有安抚的话,还是非常可怕的。
一个人如果没有父母的话,或者是单亲家庭的话,容易出现问题,大多数在安抚上,缺少百分之五十以上。那么如果社会给这些人,更多的关怀和关注的话,就不会出现太多问题,包括那次韩国学生杀美国人,杀了三十二个人。美国人怎么对待他的呢?美国人认为,因为我们美国人没有关心他,所以他杀我们。因此这些家长都不狠他,出席追悼会时,插了三十三朵玫瑰,代表实际上我们死了三十三人,他们都是被害者,他是家庭和社会的被害者。从这个角度呢,美国人这样做,不是美国人比我们中国人心里好,慈悲,而是美国人能够看清事情本质就是这样的,那个孩子的情绪受到压抑,没人安抚他,他最后选择了杀人。
父母有时候有意无意不给儿童安抚,因为他的祖父母就是这样漠视他。这样的生活是正常的,就不给孩子安抚。不给孩子安抚,孩子怎么办呢?他就会想办法获得安抚,因此正常的这种情绪,情绪就会变成一种手段,情绪就被造作了、扭曲了,以另一种情绪来表达,其实本质还是要安抚。比如说,我想得到快乐,“我想得到快乐”,这是一个很正常的,人的情绪需要,但是他会如何来变现呢?他会故意表现得非常寂寞难受,其实他是想获得父母的安抚,但是父母不给他,他就用寂寞来替代他的快乐,获得快乐。那么,如果父母还不给他,他第一会表现为非常愤怒,但愤怒,父母也不给他,他就会用什么来取代愤怒呢?用烦躁、焦躁和怨恨来替代它。快乐、寂寞、愤怒、烦躁、怨恨,其实本质是为了快乐的安抚,后面的四种情绪是不真实的伪装。
这些替代是有问题的,为什么说有问题呢?因为你长大之后,你会有一种无明的烦恼,这个无明的烦恼是哪来的呢?其实儿时你没有得到,你想索取安抚的一种变态的表现。没有得到的一个延长的状态,最终延长到现在。你作为成人其实不应该这样,因为你又回到过去。如果成人看清这个问题,你发现有这种状况,你应该马上去获得安抚,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如果你压抑自己的话,有可能就变成一种游戏,“我就是寂寞”或者“我就是痛苦”“我就是忧郁”,做些事情来肯定,“你看,我就是忧郁的”,其实不是,忧郁是儿童获得安抚的方法,被你变成一个目的了。因此在这个问题上,如果大家能领会很深的话,那么我们自身很多问题都会解决,也能认识到很多人,为什么要玩游戏,本质上是通过玩游戏获得安抚。
父母忽视我们需要的安抚,
“我渴了”,其实你是想要他关注你。
“你刚喝完水,你渴什么渴”,他会这样说。
或者藐视你,或者驱逐你、嘲弄你、讥笑你。你的手割了个口子,非常痛,“我伤了,妈妈快来关心我”,你是发的这个信号,她会讥笑你“这算什么啊”。她也不说不关心你,也不说关心你,而是觉得这个不重要,或者不严重,你不用去解决,或者我无能力解决,你自己想办法,这样就是一种漠视行为。
所以最狠的惩罚人的办法是漠视。在办公室里的人都不跟一个人说话,最后这个人会疯的。因此常常有人在说,“你干脆打我一顿吧”是吧?女人最会用这个办法,发生问题时就不跟男朋友说话,最后这个男的疯了。或者自己打自己,或者打你,让你好有反应,你骂他,他的感受是“真舒服”。
在佛教中,处罚严重违犯纪律的僧人,最后的厉害的办法就是默摒他,大家都不跟他说话。这个人在这个集体中,根本就没法生存。
那么如果儿童在被漠视的情况下,他就会想办法,然后通过游戏来获得安抚了。如果正常能够得到安抚的话,他不会做游戏的。游戏替代安抚。
我们还接着刚才讲,如果正面安抚获得不来,那么儿童就要通过玩游戏来获得安抚,游戏也是儿童生活的一部分。家里老大踢老二一脚,母亲不在的话,这老二也不哭,就这样甘心被他踢打。如果一旦母亲在,他马上就哭起来,那么这个老二是受害者,老大是破坏者,然后母亲来拯救来了。母亲拯救老二,本来是拯救老二,是拯救者,然后拯救老二的时候,她就发现老大太欺负人,她就打老大了,这回老大被打到一定程度,老大变成受害者了。老二过来出给老大擦眼泪来了,老二就变为拯救者了,然后这出戏结束了。那么类似于这样的情况非常多,这是一种,另外是在父母间、跟孩子间,以及各种关系之间,这种游戏都会出现,最开始的受害者有可能最后是破坏者,最开始的破坏者也可能最后是受害者,因为角色是在变换的。写编剧和是写电影呢,其实也是在玩这种反转,把这个反转学好呢,你的剧本就吸引人,特别是韩剧,你们可以看看,经常是反转的,情感剧经常是反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