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约奥运会跳水何姿:学习交流从幼儿期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21:44:36

学习交流从幼儿期开始


日期:2011-06-23 作者:郭宗莉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郭宗莉  思南路幼儿园园长
    
    聪明孩子总能在测验智力的标准化考试中拿高分,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成年后能够应付社交中的压力和挑战。正如著名作家罗伯特·施尔曼所说:童年时代的友情,是以后所有其他亲密关系的排练,有没有这种友情意义重大。
    
    事实上,孩子从3岁起就开始具有明显的交友行为,到了4~5岁这一阶段,就进入孩子社会性交友需要的转折期(或厚发期),并且在5岁左右社会性需要已经成为孩子最迫切的需要和发展的核心动力。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幼儿4~5岁是社会性交往的关键时期,家长应遵循孩子发展的这一客观规律,科学地引导孩子交友。
    
    但现在仍有家长认为:“小囡嘛,只要健康、好学、乖乖的就行了,交友不是太重要。”所以就会出现以下几种典型的家庭,明智的家长应该引以为戒:
    
    *拒绝型家庭:
    
    a.认为自家孩子胆小、老实、怕被人欺负,既不让小朋友来玩,又不让孩子到别人家去。
    
    b.担心孩子结伴玩耍会心“野”,就把孩子“关”在家里与大人玩。
    
    c.唯恐小朋友会弄乱家里的布置摆设,因此不允许别家的孩子上门。
    
    *小器型家庭:
    
    a.告诉孩子不要和谁玩,并说那个孩子的坏话。
    
    b.告知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时不能吃亏,不要把好东西给别人,要“门槛精”一些。
    
    c.当孩子和小伙伴玩耍时发生交往冲突,不问青红皂白一味维护自家的孩子。
    
    *忽略型家庭:
    
    a.为了不让孩子输在所谓的“起跑线”上,一味地让孩子参加兴趣班,“档期”排得满满的,根本无视孩子自由支配的时间和交友的活动。
    
    b.家长自己的工作忙,没有时间和精力去顾及孩子的交友问题,不考虑孩子这方面的培养和创设条件。
    
    c.不关注孩子交友问题上的个性需求,单凭主观安排孩子和同事、亲友的孩子交往,而且机会很少。而一般在这样场合又往往提出过多的礼仪、规则要求。
    
    家长应该怎么做:
    
    ■积极参与
    
    家长对孩子的交友需求要及时觉察,首先要看孩子有没有玩伴。这里的“玩伴”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孩子既要在心理上能认同并能接纳玩伴,也要感觉到玩伴同样接纳他。其次,家长要“轧苗头”,能对孩子交友的行为能做出判断,了解孩子在交友中的表现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第三,孩子交友时会遇到交往挫折,家长须及时疏解指导,避免孩子产生交往的心理障碍。
    
    积极参与的主要任务还在于家长“创造机会”让孩子交友。而家长们常犯的错误就是以为孩子们会自然地成为朋友,事实上,除非孩子经常能与朋友在一起,否则友谊很难长久。家长应为“孩子”交几位好朋友“穿针引线”,多给予帮助指导。心理学家还建议:友谊是以共同爱好为基础的,如果你的孩子朋友不多,你可以帮助他培养某些爱好。一个兴趣广泛,具有多方面爱好的孩子,就会结交很多朋友。
    
    ■尊重个性
    
    孩子交友的动力来自于自身社会性发展的心理需求,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与选择,让孩子有交友活动的自主方式。
    
    一是要“适度纵容”,即让孩子在结交朋友时,有一定的自主选择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让孩子自己选择和哪些人交朋友,或与朋友之间玩什么游戏,等等。
    
    二是要“因人而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希望有许多朋友,因为交朋友的“数量”和“质量”是两回事。对一些孩子来说也许一两个“知己”就足够了,而另一些孩子却需要结交许多朋友。所以家长不能以自己的意愿去要求孩子。
    
    ■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传”也体现在孩子交友上,家长应该用行动告诉孩子友情的可贵,并且善待孩子的朋友,使他懂得尊重别人、以诚待人。家长须在以下三个方面引起注意:
    
    一是要使家成为一个孩子很愿意带朋友来玩的地方。家长不仅要欢迎这些小客人来玩,还要对他们有所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善待孩子的朋友。
    
    二是当孩子与朋友不能友好相处时,不要大惊小怪。孩子们有自己的解决方式,这一过程能使孩子明辨是非对错,体验到各种情绪情感。这是一种心理健康的标志。当孩子向你求助时,再做一些耐心的解释,教会孩子从不同的立场看问题。
    
    三是对孩子的朋友切不可以貌取人,尤其当着孩子的面,不要随便发表自己的评论。即使孩子所交的朋友行为过于任性,家长也不要笼统地指责:“他不是你应该交往的朋友。”而是把评论集中在孩子的具体行为上,尽量做到“对事不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