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岩山悬空寺:第十三、十四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8:10:49
第十三课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一、道德不是吹出来的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真正有知识的人并不夸耀,具有高尚道德的人,并不吹嘘自己的道德水平高,这才是德高望重的人;爱夸耀的人,实际没有多少知识,经常吹嘘自己道德水平高的人,这实际上是没有多少德的人。      二、修玄同之法
     塞其悦,闭其门,挫其锐:把各关窍塞住,关闭进出气门,即塞住四万八千个关窍。关闭八十一个气门,为什么呢?因为练精化气,把精化成真气,就容易外泄,关闭了不让精气神外放。     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把分散的光集中起来,开始是分散的亮点,然后把各亮点慢慢地集中,就形成了强大的光柱,在光柱里,好象有灰尘混在一起,这就叫做玄同。      三、修道必修德
     故不可得而青,不可得而疏:固然青色的光是不容易得到的,稀疏的光得之也不容易,凡物都有光,各物的光色不一样,人体七色光普照身上。     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得到了也不要太高兴,太高兴就产生骄傲情绪,一骄傲就会得而复失。没有得到也不要害怕,虚心按《道德经》要求做,自然能迎头赶上。     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得到了要珍惜它,得之不易,不能随便浪费。没有得到的人也不要轻视他,应该耐心地帮助他不断地提高,所以才为天下人所珍贵。

 

第十四课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勿为也。无不为,则无不治。       一、人道三不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专门注重贤德的人,人民就不会你争我夺。如果大家都去注重贤德的人,也注重访贤、装贤、造贤、假冒贤德的人,大家就会争斗不休。
        不贵难得之物,使民少为盗:不看见难于得到的物品,则民间盗贼就会减少。如铁器时代,铁是很难得的稀有贵重之物,大家都想得到它,看重它,如果得不到就去抢、去偷。如今铁生产多了,大家都不看重它,满地皆是,谁还会偷呢?要求你去拣废钢铁,别人还得拿钱请你,你还不愿意。
        不见可如,使民心不散:不看见心里所想又得不到的东西,人们的思想就不会分散。有的人电影看多了,高消费、高享受自己条件又不够,但总想去试试,怎么办呢?所以整天都在想方设法,去借钱,借不到就偷,偷不到就抢,走上犯罪的道路。       二、圣人之治
     是以圣人之治:所以圣人治理的方法是:     虚其心,实其腹:心要虚静,即心要守静,不要时东时西,到处乱窜;腹要充实,即丹田气要足,有的说我经常都想到气沉丹田,这是不对的,要自然地丹田气足,该足则足,不应超出,不要有为地去足,如皮球过饱和气足,只有爆破才满足。     弱其志,强其骨:追求要很少,大脑不要胡思乱想,专门想那些得不到的东西,就增加了负担,不追求负担就没有。坚强其筋骨,这样身体自然就坚强有力。      三、没有做不到的事
     常使民无知可欲,使夫知者无为也:常使人们去掉那些达不到的欲望,即得不到的东西,不要去想它,想而无用,反有害。使无知的人,也不要去做。     无不为,则无不治:只要按上面这些要求做到了,最后没有做不到的事,也没有不可治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