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的延伸──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22:44:26
知识的延伸──历史教育专家叶小兵教授听课随笔之十一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叶小兵 #TRS_AUTOADD_1191820913338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20913338 P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20913338 TD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20913338 DIV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TRS_AUTOADD_1191820913338 LI { MARGIN-TOP: 0px; MARGIN-BOTTOM: 0px } /**---JSON-- {"":{"margin-top":"0","margin-bottom":"0"},"p":{"margin-top":"0","margin-bottom":"0"},"td":{"margin-top":"0","margin-bottom":"0"},"div":{"margin-top":"0","margin-bottom":"0"},"li":{"margin-top":"0","margin-bottom":"0"}} --**/ 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SPAN.MsoFootnoteReference{VERTICAL-ALIGN: super}DIV.MyFav_1191820677259 SPAN.MsoEndnoteReference{VERTICAL-ALIGN: super}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Endnote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Endnote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EndnoteText{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Body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Body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BodyTex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BodyTextIndent{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75pt; FONT-FAMILY: 楷体_GB2312;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BodyTextIndent2{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4pt; FONT-FAMILY: "Times New Roman";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P.MsoBodyTextIndent3{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LI.MsoBodyTextIndent3{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MsoBodyTextIndent3{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2pt; 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21pt; FONT-FAMILY: 宋体;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1820677259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191820677259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191820677259 UL{MARGIN-BOTTOM: 0cm}

 

记得在听一节初一的历史课时,教师讲到秦朝统一天下后,秦王赢政加强皇权,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自称为“朕”,皇帝颁布的命令叫“制”和“诏”。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帝王自称‘孤家寡人’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吧?” 这个小问题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一时语塞,他只好坦诚地回答:“我不大清楚,下课后我查查看吧。”1

 

近读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的《花间一壶酒》一书,在《天不生蔡伦》一文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堂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他的儿子问老师:蔡伦发明纸以前,人们用什么擦屁股?结果是把老师惹得大怒,把他儿子赶出教室。2

 

这两个实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其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问及所学知识以外的具体内容,这种内容虽然是“派生性”的,却和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这里,涉及到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即历史知识的延伸。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大多是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接受、理解、认同,很少会对教师的讲授和教科书的叙述提出质疑,这是一般的情况。但有时学生也会产生疑问,尤其是现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就有可能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上面举的这两个例子,就是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表面上看,是学生提出了老师没有想到过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师也给难住了;实际上,学生所提出的这类问题,是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关的,是对所学知识有了思考才提出来的,因而这类问题是“合理”的。

 

为什么说是“合理”的呢?一般地讲,各科知识都有自身的概念及其结构,学生所学的这些概念及结构是经过了教育者的选择、编排、定位、解释,加以固定化了的。中学教师只要将这些固定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履行了教学的任务。然而,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还不大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体系与结构,是与专业历史学科的体系与结构有所不同的,具有相对性和弹性,是不可以绝对固定化的;二是个体的历史知识虽然是具体的,但又不是孤立的,是在整体知识的结构下体现出来的,又是与其他的个体知识相关联的;三是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中学教学涉及的是基础的层次面,随着学习的发展,知识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四是历史知识是有一定的动态性的,随着新材料、新证据、新方法的运用,历史知识本身是会发生变化的;五是历史知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性是指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主观性是指历史知识是一种认识,是对客观的历史事实的认识和阐释。正是由于有这些特点,使得历史知识具有延伸性的性质,有着开放性的特征。

 

过去,历史知识的这种延伸性,是由历史教师操控的,教师掌握着教学内容的多与少、深与浅、宽与窄、繁与简等,而且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授中;但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历史学习的进程中时,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思考后,就有可能对学习内容产生联想,实际上是触及到上述历史知识的相对性、弹性、具体性、联系性、层次性、变化性等,并由此发生兴趣,表现出探究的愿望,以至向老师提出疑问。这就是说,学生的历史学习也会推动和展开这种知识的延伸。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延伸的探求,主要是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对历史知识范围的拓展。学习的教材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知晓后,可能并不一定受限定范围的约束,有时会主动要求扩大知识的范围。例如前面提到的李零教授说的例子,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突破了发明造纸术对文化传播、教育普及等影响的范围,触及到纸的发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学内容中未圈定的,然而又是历史发展的实际变化,是纸的出现所必然延伸到的结果。

 

二是对历史知识深度的掘进。中学的历史教学涉及的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但由于历史的信息及其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很容易不停留在基础性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继续深入。例如,我对有一次听课印象很深,那是在学生讨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时,当一些学生说到是由于秦国的变法比较彻底、经济实力雄厚、军事战略得当等因素后,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人比中原六国的人要剽悍,骁勇善战;一个是秦人善养马,军队中的骑兵很厉害,六国的步兵不是对手。显然,这个学生看过一些课外的历史读物,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延伸到秦国军队的素质以及战术的层面上了。

 

三是对历史知识细节的追踪。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在教师的讲述中和教科书的叙述中,可能不都是具体、详尽的,这就会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而学生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举个例子,我曾在香港听过一节历史课,教师讲的是王莽新政,在讲到币制变更时,有个学生对教科书上的新莽货币图片产生兴趣,问老师其中的一枚货币上刻有“一刀平五千”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任课的教师就对他的问题进行了解答,3满足了这个学生对细节的好奇心。这种对历史细节的追寻,也就使得教学中的知识得以延伸。

 

四是对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所学的具体知识点,有时是与相关的知识点有潜在的关联,甚至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可能要对这种知识的关联性加以探求。像本文开头时提到的“孤家寡人”的例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五是对历史知识的不同看法。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学生有的时候不一定就完全认同即定的解释,而是提出不同的解释。这在教学实际中是常会发生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是推动了对历史知识进行认识时的进一步深入和延伸。

 

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延伸性的问题,有的的确是教师所没有想到,甚至是教师不知道的,也就难免感到不好应对。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怎样来对待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呢?我想,没有人能够做到“万事通”,事事都知道;要获得广博的知识,也没有什么“捷径”可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历史知识延伸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治学精神。从教学观念上说,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提出知识延伸性的问题是个好现象,说明学生是学进去了,是在动脑筋想事情,是在积极地找问题,这正是他们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所以应该加以鼓励。我们在上面也说到历史知识具有延伸性,这是学科知识的特点,教学中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不必窘迫,不要回避,更不能不知道就随意编造,或是认为这是学生在刁难自己,而是应该坦然面对,知道答案就解释给学生听,不知道也要紧,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并争取在课后进行弥补。当然,最根本的是教师在平时要勤于学习和钻研,多读一些书,以积累学识,提高史学的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及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要教的知识点,尽量搞清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结构和联系,尤其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思考知识教学的问题。此外,不放过和忽略每一个问题,尽量将其搞明白,也是很重要的。我认识一位老师,在听他教课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比较刁钻的知识性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这个老师却很流畅地进行了解答。课后我请教他,他笑着说:这都是逼出来的,以前的学生就曾提过类似的问题,逼得我去翻书找答案,再记下来,有备无患,到时候就可能派上用场。我想,他这种认真、负责、仔细的态度,是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也是应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们常说: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意思是教师的知识要丰厚。教师的这一桶水,也就是学生的一杯水的延伸,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又要经常更新和补充,不断进行精心地提炼,这样,才能使提供给学生的那一杯水充满了知识与智慧的养分和光泽。

 

记得在听一节初一的历史课时,教师讲到秦朝统一天下后,秦王赢政加强皇权,自称始皇帝,并规定皇帝自称为“朕”,皇帝颁布的命令叫“制”和“诏”。这时,有一个学生举手提问:“老师,帝王自称‘孤家寡人’也是从秦始皇开始的吧?” 这个小问题是教师没有想到的,一时语塞,他只好坦诚地回答:“我不大清楚,下课后我查查看吧。”1

 

近读北京大学李零教授的《花间一壶酒》一书,在《天不生蔡伦》一文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件事:在一堂历史课上,当老师讲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时,他的儿子问老师:蔡伦发明纸以前,人们用什么擦屁股?结果是把老师惹得大怒,把他儿子赶出教室。2

 

这两个实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其性质是相同的,都是问及所学知识以外的具体内容,这种内容虽然是“派生性”的,却和学习的知识有一定的联系。这里,涉及到历史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即历史知识的延伸。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学生的认识活动大多是对所学历史知识进行接受、理解、认同,很少会对教师的讲授和教科书的叙述提出质疑,这是一般的情况。但有时学生也会产生疑问,尤其是现在把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学生的思维活动活跃起来,就有可能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上面举的这两个例子,就是实际教学中学生所提出的疑问。表面上看,是学生提出了老师没有想到过的,甚至是稀奇古怪的问题,把老师也给难住了;实际上,学生所提出的这类问题,是与所学的历史知识相关的,是对所学知识有了思考才提出来的,因而这类问题是“合理”的。

 

为什么说是“合理”的呢?一般地讲,各科知识都有自身的概念及其结构,学生所学的这些概念及结构是经过了教育者的选择、编排、定位、解释,加以固定化了的。中学教师只要将这些固定化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也就履行了教学的任务。然而,历史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与其他学科还不大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最为突出的特点,一是学生所学的历史知识体系与结构,是与专业历史学科的体系与结构有所不同的,具有相对性和弹性,是不可以绝对固定化的;二是个体的历史知识虽然是具体的,但又不是孤立的,是在整体知识的结构下体现出来的,又是与其他的个体知识相关联的;三是历史知识本身是有层次的,中学教学涉及的是基础的层次面,随着学习的发展,知识的层次是逐步提高的;四是历史知识是有一定的动态性的,随着新材料、新证据、新方法的运用,历史知识本身是会发生变化的;五是历史知识既是客观的,又是主观的,客观性是指历史知识所反映的历史事实,主观性是指历史知识是一种认识,是对客观的历史事实的认识和阐释。正是由于有这些特点,使得历史知识具有延伸性的性质,有着开放性的特征。

 

过去,历史知识的这种延伸性,是由历史教师操控的,教师掌握着教学内容的多与少、深与浅、宽与窄、繁与简等,而且主要体现在教师的讲授中;但当学生真正进入到历史学习的进程中时,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产生思考后,就有可能对学习内容产生联想,实际上是触及到上述历史知识的相对性、弹性、具体性、联系性、层次性、变化性等,并由此发生兴趣,表现出探究的愿望,以至向老师提出疑问。这就是说,学生的历史学习也会推动和展开这种知识的延伸。

 

在教学实际中,学生对历史知识延伸的探求,主要是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对历史知识范围的拓展。学习的教材虽有一定的范围,但学生对所涉及的内容知晓后,可能并不一定受限定范围的约束,有时会主动要求扩大知识的范围。例如前面提到的李零教授说的例子,学生提出的问题实际上是突破了发明造纸术对文化传播、教育普及等影响的范围,触及到纸的发明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而这一点恰恰是教学内容中未圈定的,然而又是历史发展的实际变化,是纸的出现所必然延伸到的结果。

 

二是对历史知识深度的掘进。中学的历史教学涉及的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但由于历史的信息及其传播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使学生很容易不停留在基础性知识的层面上,而是继续深入。例如,我对有一次听课印象很深,那是在学生讨论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原因时,当一些学生说到是由于秦国的变法比较彻底、经济实力雄厚、军事战略得当等因素后,有一个学生说:我知道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秦人比中原六国的人要剽悍,骁勇善战;一个是秦人善养马,军队中的骑兵很厉害,六国的步兵不是对手。显然,这个学生看过一些课外的历史读物,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并且将这些知识联系起来,使得对这一问题的探讨更加深入,延伸到秦国军队的素质以及战术的层面上了。

 

三是对历史知识细节的追踪。某一历史事件的过程或某一历史人物的活动,在教师的讲述中和教科书的叙述中,可能不都是具体、详尽的,这就会出现细节上的“灰色地带”,而学生往往会关注到这一地带,想知道更具体的情况。举个例子,我曾在香港听过一节历史课,教师讲的是王莽新政,在讲到币制变更时,有个学生对教科书上的新莽货币图片产生兴趣,问老师其中的一枚货币上刻有“一刀平五千”几个字是什么意思。任课的教师就对他的问题进行了解答,3 满足了这个学生对细节的好奇心。这种对历史细节的追寻,也就使得教学中的知识得以延伸。

 

四是对与历史知识相关的内容进行联系。在历史教学中,学生所学的具体知识点,有时是与相关的知识点有潜在的关联,甚至会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内容,学生可能要对这种知识的关联性加以探求。像本文开头时提到的“孤家寡人”的例子,就属于这种情况。

 

五是对历史知识的不同看法。历史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历史的认识和解释,学生有的时候不一定就完全认同即定的解释,而是提出不同的解释。这在教学实际中是常会发生的。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是推动了对历史知识进行认识时的进一步深入和延伸。

 

教学中学生提出这类知识延伸性的问题,有的的确是教师所没有想到,甚至是教师不知道的,也就难免感到不好应对。那么,作为历史教师,怎样来对待学生提出的这类问题呢?我想,没有人能够做到“万事通”,事事都知道;要获得广博的知识,也没有什么“捷径”可寻。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历史知识延伸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治学精神。从教学观念上说,教师应该明确学生提出知识延伸性的问题是个好现象,说明学生是学进去了,是在动脑筋想事情,是在积极地找问题,这正是他们学习主动性的一种表现,所以应该加以鼓励。我们在上面也说到历史知识具有延伸性,这是学科知识的特点,教学中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因此教师不必窘迫,不要回避,更不能不知道就随意编造,或是认为这是学生在刁难自己,而是应该坦然面对,知道答案就解释给学生听,不知道也要紧,实实在在地告诉学生,并争取在课后进行弥补。当然,最根本的是教师在平时要勤于学习和钻研,多读一些书,以积累学识,提高史学的素养,丰富自己的知识;在备课时要认真研究教学所涉及的知识范围及具体内容,仔细分析要教的知识点,尽量搞清楚知识的内涵和外延、结构和联系,尤其要从学生学习的角度上思考知识教学的问题。此外,不放过和忽略每一个问题,尽量将其搞明白,也是很重要的。我认识一位老师,在听他教课时,学生就提出了一个比较刁钻的知识性问题,我也不知道答案,这个老师却很流畅地进行了解答。课后我请教他,他笑着说:这都是逼出来的,以前的学生就曾提过类似的问题,逼得我去翻书找答案,再记下来,有备无患,到时候就可能派上用场。我想,他这种认真、负责、仔细的态度,是历史教师不可缺少的,也是应对教学中的疑难问题重要的方法之一。

 

我们常说:教师要交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意思是教师的知识要丰厚。教师的这一桶水,也就是学生的一杯水的延伸,是经过日积月累形成的,又要经常更新和补充,不断进行精心地提炼,这样,才能使提供给学生的那一杯水充满了知识与智慧的养分和光泽。

 



1 “孤家寡人”的说法不是秦始皇时才开始有的,春秋战国时的国君即这样自称,《礼记》中有“凡自称,小国之君曰孤”,《孟子》中有“寡人之于国也”的记载。

2 李零:《花间一壶酒》,北京:同心出版社, 2005年,第301-302页。至于在有手纸之前,人们用的是木竹小片,称为“厕简”、“厕筹”或“厕篦”,该书中有具体介绍。

3 这需要有一点货币史的知识。学生所问的这枚货币,是新莽的“错刀”,上面的铸文是指一枚错刀可兑换5000枚五铢钱。错刀上的“一刀”两字是用黄金镶错的,故又称为“金错刀”。 

2007-10-08  人教网